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高档优质籼稻农香18、湘晚籼17号、创香5号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纽翠绿腐植酸液肥不同类型及配比对农香18产量、稻米镉含量和硒含量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纽翠绿腐植酸液肥对湘晚籼17号、创香5号稻米镉含量和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肥类型上,农香18在施用富硅土、鸡粪处理下的产量和硒元素含量较高,镉元素含量较低;在不同类型配比上,农香18在7 kg/667m2富硅土结合5 m L/L的高氮型液肥,再追施5 m L/L高钾型液肥的处理下,产量较高,稻米镉含量较大幅度降低。纽翠绿氮、钾液肥在浓度2.5~5.0 m L/L范围内,可降低湘晚籼17号稻米的镉元素含量,但对创香5号降低镉含量方面的作用较小,在该浓度范围内,创香5号稻米的硒含量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2.
对湖南省大面积种植的10个优质晚稻品种进行了区域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湖南省湘北、湘中和湘南种植优质晚稻,其平均产量无明显差异,而稻谷碾米品质、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差异达显著水平;3个地区之间比较,湘北益阳地区种植的优质晚稻稻谷垩白米率低,直链淀粉含量适中,出糙率、整精米率分别为79.8%和58.8%,显著高于长沙地区。不同的优质晚稻品种有各自适宜种植地区:创香5号、玉针香、农香18、农香21、湘晚籼12号、黄华占适宜在益阳种植,其各项品质指标均能达到优质稻谷国家标准;星2号和湘晚籼13号更适合在郴州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对湖南省大面积种植的10个优质晚稻品种进行了区域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湖南省湘北、湘中和湘南种植优质晚稻,其平均产量无明显差异,而稻谷碾米品质、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差异达显著水平;3个地区之间比较,湘北益阳地区种植的优质晚稻稻谷垩白米率低,直链淀粉含量适中,出糙率、整精米率分别为79.8%和58.8%,显著高于长沙地区。不同的优质晚稻品种有各自适宜种植地区:创香5号、玉针香、农香18、农香21、湘晚籼12号、黄华占适宜在益阳种植,其各项品质指标均能达到优质稻谷国家标准;星2号和湘晚籼13号更适合在郴州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利用"巴西IAPAR-9"与"明恢63/湘晚籼13号"杂交,成功育成了抗逆型高档优质香稻品种创香5号。创香5号,在湖南省第7次优质稻评选中评选为二等优质稻品种,大米具有浓郁的茉莉花香味,食味柔软,口感好。该品种突出的特点是抗逆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优质稻品种大多易感稻瘟病问题,本研究利用携带广谱抗性Pi25基因的谷梅2号作供体,优质晚籼稻但易感稻瘟病品种湘晚籼13号作受体和轮回亲本,通过杂交、回交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湘晚籼13号的稻瘟病抗性。结果显示通过大田抗性鉴定,湘C72、湘C76和湘C77对稻瘟病明显增强了抗性,达到谷梅2号的抗性水平;除垩白及蒸煮相关性状外,湘C72、湘C76和湘C77的主要农艺性状与米质性状已经恢复到湘晚籼13号水平,表明其基因组大多数位点与湘晚籼13号一致。本研究获得了3个改良新株系湘C72、湘C76和湘C77,为培育优质、高产抗稻瘟病品种提供中间材料。  相似文献   

6.
优质晚籼新品种湘晚籼16号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湘晚籼16号系湖南省水稻研究所与湖南金健米业股份公司合作选育的优质晚稻新品种,亲本来源为优质晚籼优丰179与自育优质早稻中间材料97早品120,经8 a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米质优,生育期适宜,产量较高,稳产性好,可作湘晚籼11号的替代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优质稻生产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省优质稻研究起步早,进展快,居全国领先水平。自1984年以来,湖南省共开展了5次优质稻(米)的评选活动,共评选出优质稻新品种100多个。其中湘晚籼5号、湘晚籼9号、新香优80、湘晚籼10号、湘晚籼11号、湘晚籼12号、湘晚籼13号、培两优210、湘早籼31号、香两优68、金优207、中香1号、培两优288等曾经或正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提高优质稻的品质,有哪些途径呢?首先是品种要好,这不仅要求米质好,而且产量也要高.现已筛选出了一批优质高产品种,早稻品种有:杂交稻"香两优68"、常规稻"丰优早11号"、"中鉴100"、"中优早5号",晚稻品种有:"湘晚籼5号"、"湘晚籼11号"、"中香1号",米质均达到部颁一级优质米标准.其次是高产栽培技术.优质稻的栽培有它特殊的要求,要根据优质稻品种的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下面介绍优质稻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水稻孕穗期耐冷基因的CAPs标记辅助选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孕穗期耐冷性极强的北海PL5为供体亲本,与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但孕穗期不耐冷的晚稻品种湘晚籼29号、湘晚籼31号及台中101号杂交,在F3代进行了CAPs标记辅助选择.从3个F3群体中,分别选出携带纯合耐冷基因的个体4,2,6株,作为改良晚籼稻孕穗期耐冷性的重要中间材料,同时建立了简便、快速、准确的CAPs标记分析配套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指导农民种植市场畅销的优质品种,加快水稻生产优质化进程。最近,安徽省组织了优质米评选活动,并在全省试验、示范和推广。这次优质米评选,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外观好看,食味好吃为原则,先以市为单位组织送样,后组织农业专家进行外观和食味鉴评,按得分高低评选出22个优质米品种,其中籼稻品种15个,粳稻品种7个;杂交品种12个,常规品种10个;从省外引进的品种12个,本省自育品种10 个;已通过省内外审定的品种8个,正在参加省内区试和引种示范的品种14个。具体品种名称如下: 早籼品种2个:香两优68,中鉴100。 中籼品种8个:两优培九,协优63,丰两优1号,国丰1号,2301S/H7058,万里香,丝苗2号,绿稻24。 晚籼品种5个:培两优288,金优207,马坝小粘,湘晚籼5号,NM-1。 中粳品种4个:Ⅲ优98,华安1号,西光,武育粳4号。 晚粳品种3个:华安2号,抗优97,皖粳97。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信息中心)  相似文献   

11.
一、品种选择 1.水稻品种早稻选择湘早籼31号,一季晚稻选择两优培九,双季晚稻选择湘晚籼9号、湘晚籼11号或其它中高档优质晚稻品种.  相似文献   

12.
4.常规晚稻品种 (1)湘晚籼13号.属迟熟香型优质晚籼稻,2001年通过湖南省审定,1999年被评为湖南省二等优质稻品种.全生育期123.7天,适宜在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较轻的地区作双季晚稻或一季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13.
湘晚籼17号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一个优质、高产香型籼稻品种。通过在龙山县石羔街道元堡村栽培示范表现出产量高(558.6kg/667m~2)、抗性好、米质优等特征特性,适合在武陵山区作一季优质稻栽培。  相似文献   

14.
创香5号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选育的香型一季晚籼优质稻新品种。2011年4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湘审稻2011023)。  相似文献   

15.
湘晚籼 13号是一个优质、高产的中晚稻两用香型籼稻新品种 ,应用直播栽培技术 ,可以达到节本、省工、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部颁2等优质香稻新品种"雨母香"是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湘晚籼17号为母本,以广东的优质常规稻玉香油占为父本杂交育成的迟熟晚籼品种。雨母香主要特征特性表现为优质、高产、广适,适合大面积种植推广。文章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及其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祁阳县农业局依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着力加强主要农产品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10年,全县发展农产品基地订单生产面积达5.67万公顷. 1.抓种子种苗打基础紧紧围绕龙头企业和市场需求,积极抓好优质种子种苗的引进、繁育、推广服务工作.重点推广天龙1号、湘晚籼13号、天龙香3号、玉柱香等高档优质稻品种;每年繁育和引进良种柑桔苗木20万株.  相似文献   

18.
湘晚籼13号是由湖南省水稻研究所选育的高档优质晚籼品种,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好、秧龄弹性大、穗粒结构好等优点。文章从品种特性、土壤要求、培育壮秧、适时移栽、大田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为其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明确机插和机直播下优质双季晚籼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差异,以及两种方式下适宜品种类型的选择标准。【方法】 本试验以早熟晚籼、中熟晚籼、偏迟熟晚籼、迟熟晚籼和过迟熟晚籼5种不同类型优质晚籼稻品种为材料,采用机插和机直播两种种植方式,对各类型优质晚籼稻产量和品质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1)与机直播相比,优质晚籼稻在机插条件下结实率和群体颖花数显著提高,千粒重也有所提高,最终产量显著提高。机插条件下中熟晚籼产量最高,偏迟熟晚籼其次,而机直播条件下早熟晚籼产量最高,中熟晚籼其次。(2)对于稻米品质,与机直播相比,机插条件下各类型优质晚籼稻品种的糙米率、精米率与整精米率均显著提高,加工品质改善,但垩白粒率、垩白度增加,外观有所变劣。机插优质晚籼稻胶稠度、崩解值与食味值显著提高,直链淀粉含量显著降低,蒸煮食味品质提高。两种方式下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均以中熟晚籼最高,其加工品质最优;垩白粒率、垩白度在品种类型间表现为过迟熟晚籼<迟熟晚籼<偏迟熟晚籼<中熟晚籼<早熟晚籼;对于机插优质晚籼稻,偏迟熟晚籼的蒸煮食味和营养品质最优,其次是中熟晚籼。对于机直播晚籼稻,中熟晚籼的蒸煮食味和营养品质最优,早熟晚籼也有较高的食味值。(3)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与齐穗后20 d的日平均温度显著正相关,垩白粒率、垩白度与日平均温度和日最高温度均值显著正相关,食味值与齐穗后20 d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均值显著正相关。【结论】 对于双季稻区优质晚稻品种的选择,综合稻米产量和品质来看,机插宜选择中熟晚籼和偏迟熟晚籼,从注重食味角度,重点考虑偏迟熟晚籼品种;机直播宜选择早熟晚籼,也可适当考虑中熟晚籼获得最佳品质。  相似文献   

20.
2,4-D和6-BA对籼稻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供试材料为12个籼稻品种的成熟种子(籽实)。其中,籼小粘、嘉育948、中二软占、湘晚籼1号、遵籼3号、中鉴1006个品种由国家水稻种质资源中期库提供,扬稻6号、扬籼6547、盐恢559、镇恢084、广恢998、明恢86六个品种由江苏太湖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