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南方红豆杉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豆杉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于灭绝的珍稀抗癌植物,而南方红豆杉是我国亚热带至暖温带特有树种之一,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在我国为一级保护植物.本文结合南方红豆杉资源现状和2008年南方雪冻情况,分析了南方红豆杉的现状和濒危原因,并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南方红豆杉扦插繁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 Cheng et L.K.Fu)是中国特产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属第三纪孑遗树种,集药用、材用、雕塑、观赏等多种功效于一身,因含独特的天然双萜抗癌药物紫杉醇而倍受世人关注。近年来南方红豆杉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砍伐和毁坏,已处于濒危状态。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南方红豆杉资源,综述了南方红豆杉扦插繁殖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广东南方红豆杉受雪灾影响调查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红豆杉是世界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植物,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针对2008年南方雪灾情况,对南方红豆杉生长地乳源县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对保护状况和受雪灾的影响进行了系统调查和分析,这对加强红豆杉资源的保护管理,开发红豆杉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扩大野生植物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南方红豆杉是一种富含天然抗癌药物的植物资源和园林树种,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为了扩大其种植面积保护珍贵的野生资源,对其繁殖技术的掌握显得尤为重要。现对南方红豆杉的繁殖技术研究情况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着重介绍了影响繁殖技术的各种因素,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一、南方红豆杉南方红豆杉是珍贵的优良用材树种,也是优美的园林绿化树种。枝叶浓密,四季常青;果实红艳,绚烂夺目;材质细密、坚重,富有弹性,不开  相似文献   

6.
南方红豆杉是我国优良的园林绿化和盆景制作树种,是珍贵的用材树种,也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被誉为植物"黄金"。基于此,通过对野生南方红豆杉的采种育苗繁殖、培育和低丘造林试验,积累了一些培育和造林技术经验,对此做出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潘水年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8):136-137
分析了庆元县南方红豆杉资源、濒危的原因,并提出了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主要包括:加大宣传教育,建立南方红豆杉自然保护小区及合理开发利用南方红豆杉资源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天然南方红豆杉资源调查,分析了南方红豆杉分布现状、种群特征,结果表明:受人为干扰和竹林的侵扰影响,现存天然南方红豆杉资源分布面积小、后续资源匮乏、群落类型单一、生境破坏严重,更新能力弱。针对现状问题,提出了梅花山南方红豆杉保护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天然南方红豆杉资源调查,分析了南方红豆杉分布现状、种群特征。结果表明,受人为干扰和竹林的侵扰影响,现存天然南方红豆杉资源分布面积小,群落类型单一,生境破坏严重,更新能力弱,后续资源匮乏。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
南方红豆杉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对庆元县南方红豆杉资源及其自然分布进行了全面调查,共有南方红豆杉8773株,并对南方红豆杉播种育苗造林技术和开发利用及保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元宝山南方红豆杉克隆种群生长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元宝山的南方红豆杉无性系种群为研究对象,对其克隆分株的数量、形态特征(分株高度、基径、间隔物长度、分株位移)等进行调查分析,采用一个连续统指数对克隆构型进行定量描述,进而分析了克隆生长型与种群更新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样地中南方红豆杉克隆分株的形态特征有差异,分株平均高度和基径为2.45m和6.2cm.克隆构型指数在0.6~0.87之间,变化范围较大,说明元宝山南方红豆杉无性系种群的克隆构型在不同的生境中有较大变化.采用的克隆构型指数能较好的描述南方红豆杉无性系的克隆构型特征,用指数描述的结果与形态学性状判断的结果具有一致性.元宝山的南方红豆杉种群更新包括种子更新和分株更新,自然状态下以分株更新为主.趋于"游击型"的南方红豆杉分株更新占优势,种子更新形成的幼苗很少见到;趋于"密集型"的南方红豆杉种子更新的比例增大.  相似文献   

12.
组织培养中不同抗生素对南方红豆杉内生菌抑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生素能有效抑制组织材料中内生菌,但红豆杉在组织培养过程中易褐化,从而影响愈伤组织诱导。试验通过分析不同类型、不同浓度抗生素对南方红豆杉组织培养的内生菌的抑制作用,找出南方红豆杉内生菌抑制的最适抗生素及其最适浓度。试验结果表明:500 mg/L氟康唑抑制效果最好,且组织培养过程中红豆杉组织茎段不发生褐化。  相似文献   

13.
选择3株育龄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 Cheng et L.K.Fu)雌性植株,采用树冠分层分区域研究法,测定上、中、下层及内、中、外区域计9个小区的光合作用,分析了南方红豆杉冠层不同部位的光能分布和光合生理。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植株光合作用主要集中在上层、中层外部和下层外部;蒸腾速率在上层外、上层内和下层内较低,在其他方位都较高;南方红豆杉冠层不同部位气孔导度差异均显著;中层中、中层内和下层内胞间CO2浓度较高,响应光合作用小;树冠外部的水分利用效率都较高,内部较底;树冠内部透光率低;南方红豆杉植株蒸腾作用与气孔导度与光合有效辐射相关性不紧密;对南方红豆杉可以截取冠层上层、中层和下层外部行枝条进行扦插繁殖。  相似文献   

14.
欧建德 《农学学报》2013,3(3):64-66
为了探索人工方法重塑观赏型南方红豆杉,在福建明溪进行不同人工光环境对其叶片形态、叶绿素及水分特征影响试验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幼树叶片形态、叶绿素及水分特征在不同人工光环境下存在显著可塑性变化。长期遮荫较全光照可以显著性提高叶长、叶宽、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水分饱和亏缺,显著性降低叶厚、比叶重、组织密度、相对含水量、干鲜比、叶绿素a/b;不同光环境对叶型指数无显著性影响。南方红豆杉为适应不同人工光环境,在叶片形态、叶绿素及水分特征都做出适应性调整。人为改变植物生长的光环境可以改变植株形态,是人工重塑观赏型南方红豆杉的一个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杉木林下南方红豆杉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杉木林下栽培南方红豆杉试验,研究造林时间、根系处理对红豆杉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开始萌动时间及后期生长的影响,并调查分析杉木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造林时间是影响红豆杉造林的关键因子;ABT生根剂对红豆杉造林有重要影响;杉木林下套种南方红豆杉有利于杉木林的生长,有利于提高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6.
欧建德 《农学学报》2013,3(1):45-49
为了探索人工方法重塑观赏型南方红豆杉,在福建明溪进行不同人工光环境下南方红豆杉的形态学特征及观赏性状试验,对其植株高度、地径、树冠园满度、枝叶浓密度、分枝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植株形态及观赏性状在不同人工光环境条件下存在显著性可塑性变化。全光照较长期遮荫可以显著性提高树冠园满度、枝叶浓密度、2、3级枝数量及均长和总体分枝率;长期遮荫促进植株高度、地径和1级侧枝萌发,植株叶色明显更为浓绿,但显著性减少1级侧枝长度。南方红豆杉为适应不同人工光环境,在形态方面都做出适应性调整。人为改变植物生长的光环境可以改变植株形态,是人工重塑观赏型南方红豆杉的一个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红豆杉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它是集材用、药用、观赏、绿化于一体的珍稀树种。本文综述了红豆杉在豫南地区用作材林、药用原料林、盆景和观赏林的主要经营技术。  相似文献   

18.
温学军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7):152-153,175
该文以3~6a生南方红豆杉为研究对象,对林分树高、地径、冠幅、根重、杆重及枝叶重等性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的根、杆重所占比例随栽培年龄的增大而增加;对于3a生红豆杉遮阴50%为适宜;适于生长在土壤肥厚、有机质含量多、土壤疏松、湿润、排水良好的壤土,并且施复合肥、钾肥、磷肥对红豆杉生长最适宜;根系发达,冠幅完整的壮苗造林成效好。  相似文献   

19.
赵敏冲 《农学学报》2018,8(8):48-51
为了提高马尾松低产林林业品相及综合效益,笔者对马尾松低产林套种红豆杉和楠木这2种技术模式进行跟踪监测,并从珍稀树种的适应性和效果性、对马尾松生长量的影响、对土壤肥力的影响3个方面进行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低产林套种红豆杉或楠木模式下的红豆杉及楠木各生长指标均比较良好,这是马尾松低产林改造的一种比较可行方法;套种红豆杉或楠木虽然均能显著促进马尾松的生长,但套种楠木效果更优;马尾松套种红豆杉、楠木模式均能有效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但套种楠木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