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饲喂水平对杜蒙杂交一代羔羊生产性能和消化道发育的影响,选取杜蒙杂交一代母羔18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自由采食、60%自由采食和40%自由采食3种饲喂水平的全混合颗粒饲料,测定并比较试验期间各组羊只的日采食量、增重指标、屠宰性能指标及消化道发育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羊的屠宰体重、日采食量、总增重、日增重均随饲喂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增加(P<0.05);除料肉比外其他屠宰指标均随饲喂水平的降低而显著降低(P<0.05);试验羊的胃总重及大肠重、小肠重随饲喂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增加(P<0.05)。自由采食组的生产性能和消化道发育最佳。  相似文献   

2.
用 112头达到屠宰体重的放牧肥育青年母牛评价了 8种不同的屠宰前日粮对消化道微生物区系、p H和干物质的影响。在屠宰时还测定了毛皮干净度、血浆皮质醇浓度、肉的 p H及粘度。屠宰前 4 8h内饲喂的日粮分别是 :10 0 %草地干草、苜蓿干草、红三叶干草、多年生黑麦干草、半干青贮草及添加玉米青贮料的半干青贮草 ,放牧采食或在运输前2 4 h禁食。相对其它处理组 ,禁食动物瘤胃中大肠杆菌数及肠细菌数较多 (P<0 .0 0 1) ,红三叶干草和半干青贮处理组的数量最低 (P<0 .0 5 )。粪样中的大肠杆菌数也是禁食组最高 (P<0 .0 5 )。瘤胃大肠杆菌数及肠细菌数与瘤胃 p H呈正相关 (P<0 .0 0 1) ,与纤维摄取量呈负相关 (P<0 .0 0 1)。日粮显著影响瘤胃及粪样的 p H(P<0 .0 0 1) ,禁食组的瘤胃 p H最高 ,半干青贮草和红三叶干草处理组最低。瘤胃内容物的干物质含量 (% )也受到日粮的显著影响 (P<0 .0 0 1)。喂料青年母牛的平均胴体重比禁食牛重 5 kg(P<0 .0 5 )。 p H/VFA依存机制被提出作为解释本研究中饲料抑制大肠杆菌的主要模型。香豆素可能也促使了瘤胃及粪样中的大肠杆菌数减少 ,因为大肠杆菌数同香豆素摄入量呈负相关 (P<0 .0 1)。在运往屠宰场之前 ,给放牧肥育牛饲喂贮存饲草比禁食更可取 ,有利于减少胴体受食  相似文献   

3.
在高寒地区选择青海欧拉型藏羊在饲养管理完全相同且同等补饲精饲料[0.25 kg/(只·d)]的情况下,分组饲喂捆裹青贮燕麦饲草、全株玉米青贮饲草、燕麦青干草和小麦秸秆51 d。结果表明,捆裹青贮燕麦饲草(全干物质%)粗蛋白较全株玉米青贮饲草、燕麦青干草和小麦秸秆分别提高13.77%、94.23%和130.13%,粗纤维较全株玉米青贮饲草高52.35%,较燕麦青干草和小麦秸秆分别降低11.14%和26.73%;捆裹青贮燕麦饲草日均饲草采食量较燕麦青干草和小麦秸秆分别提高130.93%和199.58%,差异均极显著(P〈0.01),较全株玉米青贮饲草提高4.28%,差异显著(P〈0.05);饲喂捆裹青贮燕麦饲草日增重达197.35 g/(只·d),较全株玉米青贮饲草提高10.85%,差异不显著(P〉0.05),较燕麦青干草和小麦秸秆分别提高40.96%和101.71%,差异均极显著(P〈0.01);捆裹青贮燕麦饲草日均盈利1.71元/(只·d),较小麦秸秆、燕麦青干草和全株玉米青贮饲草分别多盈利1.17、0.96和0.50元/(只·d),分别提高216.67%、128.00%和41.32%。捆裹青贮燕麦饲草饲喂绵羊经济效益明显,在高寒地区可进行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捆裹青贮燕麦草饲喂幼年羊的增重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捆裹青贮燕麦草饲喂幼年藏系羊 ,2次 /d ,平均采食 1 2 83kg/d·只 ,经 45d饲养试验 ,平均增重 2 48kg ,与饲喂燕麦干草的对照组相比 ,饲草转化率提高 8 2 0 %。  相似文献   

5.
用 112头达到屠宰体重的放牧肥育青年母牛评价8种不同的屠宰前日粮对消化道微生物区系、p H和干物质的影响。还测定了屠宰时的毛皮干净度、血浆皮质醇浓度、肉 p H与粘度及活重损失。屠宰前 4 8h内饲喂的日粮分别是 :10 0 %草地干草、苜蓿干草、红三叶干草、多年生黑麦干草、半干青贮草及添加玉米青贮料的半干青贮草 ,放牧采食 ,或在运输前2 4 h禁食。结果表明 ,相对其它处理组 ,禁食动物瘤胃中大肠杆菌数及肠细菌数最多 (P<0 .0 0 1) ,红三叶干草和半干青贮处理组的数量最低 (P<0 .0 5 )。粪样中的大肠杆菌数也是禁食组最高 (P<0 .0 5 )。瘤胃大肠杆菌数及肠细菌数与瘤胃 p H呈正相关 (P<0 .0 0 1) ,与纤维摄取量呈负相关 (P<0 .0 0 1)。日粮显著影响瘤胃及粪样的 p H (P <0 .0 0 1) ,禁食组的瘤胃p H最高 ,半干青贮草和红三叶干草处理组的最低。瘤胃内容物的干物质含量 (% )也受到日粮的显著影响 (P<0 .0 0 1)。喂料青年母牛的平均胴体重比禁食组的重 5 kg(P<0 .0 5 )。本研究中作者提出 p H / VFA依存机制作为解释饲料抑制大肠杆菌的主要模型。香豆素可能也促使了瘤胃及粪样中的大肠杆菌数减少 ,因为大肠杆菌数同香豆素摄入量呈负相关 (P<0 .0 1)。本研究结果表明 ,在运往屠宰场之前 ,给放牧肥育牛饲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日粮添加燕麦干草对肉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肌肉氨基酸、脂肪酸以及组织学特性等的影响,将15头体重420 kg左右的西门塔尔牛与秦川牛杂交F1代公牛,随机分为3组(n=5),分别饲喂日常饲草(80%青贮玉米+20%麦秸,对照组)和不同比例(20%和40%,燕麦干草1组和燕麦干草2组)燕麦干草。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燕麦干草不影响全期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2)燕麦干草1组和2组牛血清中肌酸激酶、球蛋白、肌酐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燕麦干草1组中谷丙转氨酶、白蛋白、尿素、葡萄糖、总胆固醇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燕麦干草2组中谷草转氨酶、葡萄糖、总胆固醇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燕麦干草2组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尿素、肌酐、葡萄糖的含量均显著高于燕麦干草1组(P<0.05)。(3)燕麦干草1组牛肉L值、b值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燕麦干草2组滴水损失、失水率、剪切力、L值、b值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燕麦干草2组失...  相似文献   

7.
试验在不计饲养成本的条件下,研究了自由放牧、半舍饲、全舍饲3种饲养模式对当雄藏系母绵羊体重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9月龄到周岁阶段,补饲燕麦干草的半舍饲组较自由放牧组试验羊体重下降少;燕麦青干草+精料颗粒料全舍饲饲养组,试验羊6月龄体重可达成年羊体重的73.18%,9月龄体重可达成年羊体重的88.80%,周岁体重可达成年羊体重的112.06%;在晚间补饲燕麦青干草和精料颗粒料的半舍饲条件下,试验羊6月龄体重可达成年羊体重的70.23%,9月龄体重可达成年羊体重的86.09%,周岁体重可达成年羊体重的93.43%;与其他各试验组相比,以全舍饲的燕麦青干草+精料颗粒料组为最好。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拉萨河谷冬春季放牧与舍饲彭波半细毛羊采食牧草、血液及被毛中主要矿物质元素的含量,试验选用1.5岁左右彭波半细毛羊母羊60只,随机分为放牧组(GZ)和舍饲组(IF)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所用牧草矿物质元素,除钼外其他元素含量均为绿麦草>冬季天然牧草。冬季天然牧草磷、镁、硫、铜、锰、锌和硒及绿麦草镁含量低于正常范围。(2)舍饲组血清钙(P=0.026)、硫(P=0.030)、铜(P=0.011)和钼(P=0.014)含量高于放牧组,镁(P=0.090)、铁(P=0.071)、锌(P=0.083)和碘(P=0.066)含量有增高的趋势;其被毛钙(P=0.003)、磷(P=0.006)、镁(P<0.001)、铁(P=0.022)、锰(P<0.001)和碘(P=0.012)含量均高于后者,铜含量有增高的趋势(P=0.068)。在血液和被毛中,放牧组血清铜、锰及被毛铜、锰和硒含量及舍饲组血锰及被毛锰、硒含量均低于推荐值。以上结果表明,拉萨河谷冬春季放牧彭波半细毛羊钙、铁、钼和碘充足,但磷、镁、硫、铜、锰、锌和硒缺乏或不足;舍饲(以谷物为主的精补料+绿麦草干草)能有效解决磷、镁、硫、铜、锌和硒的缺乏问题,但锰仍需补充。  相似文献   

9.
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方式(放牧和舍饲)对苏尼特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瘤胃菌群的影响。选取健康的3月龄苏尼特羊24只,平均体重为(20.16±1.56)kg,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只羊。对照组(舍饲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放牧组)采食天然牧草。预试期7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舍饲组苏尼特羊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和胸围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2)舍饲组苏尼特羊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和肉骨比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3)舍饲组的背最长肌亮度(L*)值、蒸煮损失率和剪切力值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背最长肌pH24 h显著低于放牧组(P<0.05)。4)与放牧饲养相比,舍饲组的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P<0.05),门水平上,舍饲显著提高了瘤胃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了瘤胃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P<0.05)。在属水平上,舍饲显著提高了瘤胃中普雷沃氏菌属_1(Prevotel...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小黑麦(×Triticale Wittmack)干草对舍饲羔羊生产性能和采食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选用18只舍饲湖羊公羔,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和Ⅱ组,每组6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和Ⅱ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用10%、20%的小黑麦干草等量替代粗料。结果表明:Ⅰ组试验羊的平均日增重为189.72 g,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Ⅱ组(P<0.05);试验羊采食量随小黑麦干草添加比例的增加而降低,Ⅱ组采食量显著低于Ⅰ组和对照组(P<0.05),采食时长极显著高于Ⅰ组和对照组(P<0.01);Ⅰ组试验羊排泄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Ⅱ组无显著差异(P>0.05);Ⅰ组试验羊反刍周期、反刍时间、反刍食团数和食团咀嚼总次数都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综上可知,小黑麦干草作为粗饲料在羔羊日粮中适宜添加比例为10%,这为小黑麦干草饲料化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燕麦饲草利用价值和利用方式,选择5~6月龄青海欧拉羊4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只,在只均日补饲精饲料0.25 kg的基础上,分别饲喂燕麦青贮(试验组)和全株玉米青贮(对照组)进行为期30 d的饲喂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羊燕麦青贮饲草只均日采食量3.413 kg,较对照组羊全株玉米青贮提高6.76%(P<0.05),试验组羊只均日粗蛋白摄入量85.33 g,比对照组提高12.14%(P<0.01),试验组只均日干物质采食量0.94 kg,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燕麦青贮饲草的日均采食时间185.47 min,较全株玉米青贮的采食时间减少9.32%(P<0.01);试验组羊只均日增重163.00 g,较对照组提高19.56%(P>0.05);试验组羊每千克活体增重养殖成本13.48元,比对照组少投入2.01元,降低12.98%,只均盈利比对照组多11.82元。说明在绵羊养殖上燕麦青贮饲草比全株玉米青贮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更能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值得在青海燕麦饲草生产区和养殖场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分析燕麦青贮替代日粮中燕麦干草和羊草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平均胎次、体重、产奶量差异均不显著的荷斯坦泌乳奶牛32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奶牛。对照组奶牛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使用等干物质含量的燕麦青贮替代基础日粮中的100%燕麦干草(Ⅰ组)、50%燕麦干草(Ⅱ组)和100%羊草(Ⅲ组)。预试期14 d,正式试验期35 d。结果显示,燕麦青贮的干物质(DM)、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均低于燕麦干草和羊草(P<0.05),Ca含量显著高于燕麦干草和羊草(P<0.05)。与对照组相比,Ⅰ组、Ⅱ组奶牛的乳脂率显著提高(P<0.05),Ⅱ组乳脂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Ⅱ组、Ⅲ组的乳蛋白率显著提高(P<0.05)。试验Ⅱ组奶牛的养殖利润高于其他组。研究表明,使用燕麦青贮替代燕麦干草和羊草对奶牛生产性能和机体健康无不良影响,且使用燕麦青贮替代50%燕麦干草可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乳品质,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打捆密度和堆垛方式对干草化学成分和真菌毒素的影响,采用2×3因子裂区设计,打捆密度作为主处理因子(A),A1为160kg·m^-3和A2为120kg·m^-3,堆垛方式作为副处理因子(B),B1交叉堆垛、B2纵向堆垛和B3横向堆垛,进行天然草地青干草贮藏试验。结果表明,打捆密度对粗灰分(Ash)、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黄曲霉毒素B1(AFB1)、T-2毒素(T-2)和赭曲霉毒素A(OTA)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对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蛋白质(CP)、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和玉米赤霉烯酮(ZEN)含量影响显著(P<0.05),高密度草捆中ADF、DON和ZEN含量显著低于(P<0.05)低密度草捆,CP含量显著高于(P<0.05)低密度草捆。堆垛方式对Ash、DM、ADF、NDF、CP、DON、AFB1、T-2和OTA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ZEN含量影响显著(P<0.05),高密度草捆中ZEN含量显著低于(P<0.05)低密度草捆。且打捆密度和堆垛方式交互作用对干草化学成分和真菌毒素存在正效应。打捆密度可以显著改善天然青干草的化学成分和真菌毒素含量;堆垛方式对干草的化学成分和真菌毒素有一定的改善;打捆密度和堆垛方式交互作用对干草品质和真菌毒素均有显著影响。综合比较干草化学成分和真菌毒素含量,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地区,天然草地青干草打捆密度160kg·m^-3,采用交叉堆垛贮藏干草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喂方式对断奶前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46头体重和出生日期相近的犊牛,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3头。其中,Ⅰ组采用传统饲喂模式(粉状开食料+干草+牛奶),从4日龄开始补充粉状开食料,10日龄开始补充苜蓿干草和精饲料,干草自由采食;Ⅱ组采用现代饲喂模式(颗粒型开食料+牛奶),从4日龄开始补充颗料型开食料。两组均60日龄断奶。结果表明,Ⅰ组犊牛日均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Ⅱ组(P<0.05),但两组的平均日增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前管围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中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水平组间无差异(P>0.05),45d、60dⅡ组总蛋白(TP)浓度显著高于Ⅰ组(P<0.05),45dⅠ组尿素氮(BUN)显著高于Ⅱ组(P<0.05);Ⅱ组CP、EE和P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组犊牛腹泻率(2.39%)低于Ⅰ组(3.12%)。试验表明,断奶前饲喂颗粒开食料有利于降低犊牛腹泻的发生率,提高犊牛对固体饲料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比较屠宰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测定了35~50 kg体重德国美利奴杂交育肥母羊的净能(NE)和代谢能(ME)需要量.选用49只5月龄、平均体重34 kg的德国美利奴羊×内蒙古细毛羊育肥母羊,其中34只用于比较屠宰试验,15只用于消化代谢试验.比较屠宰正试期开始时,从比较屠宰羊中随机选取6只屠宰进行初始屠宰测定,剩余28只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7只,其中3组分别按自由采食量的100%、75%和55%饲喂同种全混颗粒饲料(TMR,精粗比55:45),自由采食组羊体重达到50 kg时,3组羊同时屠宰.剩余的一组羊自由采食同种TMR,当体重达43 kg时屠宰.用于消化代谢试验的15只羊饲养于代谢笼内,随机分为3组,分别按自由采食量的100%、75%和55%饲喂TMR,正试期内同时进行消化代谢试验和甲烷排放测定,以评定TMR在不同饲喂水平的ME值.结果表明:TMR按自由采食的100%、75%和55%饲喂时,能量表观消化率分别为62.2%、64.9%和68.5%,CH4排放分别为52.1、44.3和39.9 L/d,ME分别为9.35、9.64和9.85 MJ/kg干物质.每日的维持净能(NEm)为239.2kJ/kg BW0.75,维持代谢能(MEm)为331.6 kJ/kgBW0.75,MEm的利用效率km(NEm/MEm)0.72.日增重100~300g BW/d时,每千克增重的生长净能(NEg)需要量12.5~15.5 MJ,每千克增重的生长代谢能(MEg)需要量30.2~34.5 MJ,MEg的利用效率kg(NEg/MEg)0.45.  相似文献   

16.
精料营养对云南半细毛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不同营养水平精饲料对云南半细毛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采取单因子4水平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将48只试验用云南半细毛羊按性别各半及饲喂方式分成4组,每组设2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3公3母)进行饲养试验,试验结束后每组选择2只进行屠宰测定。结果表明,放牧状态下的云南半细毛羊,在补饲不同营养水平精饲料后,其屠宰性能、胴体性状及肉品质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建议云南半细毛羊15~25kg公羊精饲料营养水平可参考本试验前期低水平(DE12.98 MJ/kg,CP17.26%)、母羊参考试验前期中水平标准(DE13.19MJ/kg,CP19.59%);25~40kg云南半细毛羊精饲料营养水平均参考本试验后期的高水平标准进行(DE13.10MJ/kg,CP15.96%)。  相似文献   

17.
试验选用体重相近的健康萨福克羊×阿勒泰羊杂交肉羊公羊30只(18.03 kg±1.02 kg),随机均分为自由采食组(AL)18只、70%自由采食水平组(70%)6只和40%自由采食水平组(40%)6只3个处理组,研究不同饲喂水平对杂交羔羊生长和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采食水平的提高,羔羊体重和日增重均呈现显著的增加的趋势,羔羊宰前活重、胴体重和空体重均呈现显著的增加趋势,但屠宰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沙打旺饲喂小尾寒羊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小尾寒羊为试验动物,分别以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干草、青干草、沙打旺干草(50%) 青干草(50%)为全期日粮做饲养对比试验.对体增重、耗草量、饲料报酬等指标进行测定,并通过屠宰试验对血液和内脏器官表观性状做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沙打旺组试羊日增重极显著优于青干草组(P<0.01).试羊单位体重的增加沙打旺组比青干草组少消耗草39.58%,50%沙打旺组比青干草组少消耗饲草18.91%,沙打旺干草饲用价值明显优于青干草.屠宰剖检试验表明,各试验组屠宰指标差异不大,肉质及血液内脏器官都表现正常,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卵巢摘除对育肥藏北绵羊体重和屠宰率的影响,选择60只体重相近的2岁藏北母绵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卵巢摘除试验组2组(每组30只),两组羊每日均按照农牧民放牧习惯放牧,晚上每只羊每天补饲精料颗粒料280 g,燕麦青干草自由采食。分别在母羊卵巢摘除后第0、7、14、21、28、35、42、49和56天的早晨8:00测量试羊空腹体重。饲养56 d后,随机在试验组和对照组中分别屠宰10只羊,测定胴体重和屠宰率。结果表明:试验组羊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胴体重和屠宰率也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饲喂模式对犊牛肠道及胰腺内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择24头体重和出生日期相近的犊牛,随机分成2组,每组12头,其中Ⅰ组采用传统饲喂模式(干草+粉状开食料),4 d开始补充开食料,10 d开始补充苜蓿干草,干草自由采食。Ⅱ组采用现代饲喂模式(颗粒型开食料)犊牛于4 d开始补充开食料。60 d断奶。各组分别在0、15、30、60 d屠宰3头犊牛。结果表明:Ⅰ组犊牛中性洗涤纤维以及酸性洗涤纤维日均摄入量均显著高于Ⅱ组(P<0.05),粗蛋白、消化能、粗脂肪、钙和磷的日均摄入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Ⅱ组犊牛小肠以及胰腺内淀粉酶、糜蛋白酶、胰蛋白酶、脂肪酶均高于Ⅰ组,尤其是胰蛋白酶以及糜蛋白酶在60 d时显著高于Ⅰ组(P<0.05)。结果提示,断奶前饲喂颗粒开食料有利于促进犊牛小肠以及胰腺内消化酶的分泌,利于提高犊牛对饲料的消化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