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4 毫秒
1.
香蕉假茎的轴向、径向结构组织不同,必然表现出不同的力学特性,因此有必要进行香蕉假茎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以便为香蕉假茎切块还田机具的设计以及作业提供参考依据。为此,根据香蕉假茎的物料特性,选取香蕉假茎对圆盘锯的作用力来作为香蕉假茎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内容。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圆盘锯切割香蕉假茎比较省力,且香蕉假茎的轴向切割比径向切割力小。  相似文献   

2.
根据香蕉树分段进行无支撑切碎还田的半机械化工艺的设计思想,研制出一种液压驱动型香蕉树切碎样机。样机切割系统采用类似对辊式运动原理的切割方法,将圆盘锯齿刀均匀交叉分布于两条传动轴上,并利用液压作为动力源向切割系统传递动力。以此样机试验台进行了蕉树切割力学、影响因素、切碎合格率及功率试验等。结果表明:该样机切碎效果较好,功率较低,可以用于香蕉树切碎还田领域,是一种适合我国香蕉产区、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香蕉树切碎还田方式。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研发一种能代替纯手工、实现多自由度电动切割香蕉采收的机器,使香蕉采收省力、快速、方便,老少均可操作,熟练程度快。为此,介绍了新型电动切割香蕉采收机的工作原理,并运用三维软件UG进行运动学分析,真实再现了新型电动切割香蕉采收机的工作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电动切割香蕉采收机满足工作要求,能实现预定的运动轨迹。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现有香蕉茎秆纵向切片分离设备切片效率低、人工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提出一种香蕉茎秆往复切片方案,设计了往复切削式香蕉茎秆切片分离机。整机由机架、茎秆推动装置、茎秆固定下压装置、茎秆切片分离装置、传送带构成。基于香蕉茎秆物理特性,确定该机关键部件的结构参数,得到该机最优工作参数,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电机转速、茎秆待切割部分厚度、支撑板与切割刀片间距3个因素与香蕉茎秆切片合格率的作用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电机转速为40r/min、茎秆待切割部分厚度为17mm、支撑板与切割刀片间距为5mm时,香蕉茎秆切片合格率为98.45%。样机试验表明最优工作参数情况下香蕉茎秆切片合格率为97.78%,验证响应面分析的可行性。该研究对香蕉茎秆切片分离机的设计具有重要技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拨禾轮是联合收割机上的重要工作部件,其工作性能的好坏,对收割机能否顺利作业有着重要作用。拨禾轮的功能:一是将作物引向切割器:二是切割器切割作物时,由前方扶持茎杆,支撑切割:三是在茎杆被切割以后,将茎杆及时推向割台输送搅龙.并及时清理切割器上的作物,以利继续切割。  相似文献   

6.
由于香蕉果串的结果高度和果形尺寸较大,且采摘过程极易发生损伤,给其采摘带来极高难度,目前仍停留在比较落后的人工采摘方式上,劳动强度大。为此,提出了一种香蕉采摘与吊运作业机器人,可将香蕉果柄的切割、夹持和香蕉果串的吊放作业整体性完成,其机械系统主要由伺服连杆机械臂、夹持与切割末端执行器和液压履带行走动力单元等部分组成。工作时,末端执行器夹持与切割香蕉果柄的直径范围为40~150mm,液压履带车行走的最大行走速度为1.07m/s。通过基于ADAMS的机械系统运动和动力学仿真分析获得了伺服连杆机械臂的作业范围,以香蕉按照宽窄行宜机化种植模式为基础,对接近实际情况的伺服驱动作业流程进行了仿真研究,验证了各伺服电机的驱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提出对香蕉假茎进行切条烘干后编织成绳子的方法,并提出一种香蕉假茎切条机用于对香蕉假茎进行切割。该机由电动机、动力传动部分、自动输入输出机构、切片刀组和止卷机构等组成。自动输入输出机构能够碾压脱水并运送香蕉假茎,切片刀组能将香蕉假茎切条,止卷机构能防止香蕉假茎打卷。试验结果表明,该机构性能稳定,切条合格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8.
以葡萄苗茎杆为试验对象,在改进的PC-A型皮带传动试验台进行切削扭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影响一年生"贝达"葡萄苗茎杆切削扭矩的因素主要是切削深度,其次是轴的转速,最后是茎杆直径.当切削深度为10 mm,转速为350 r/min,茎杆直径为6 mm时,最大切削扭矩为600 Nmm.切削扭矩试验为苗木嫁接机切削机构的研制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高粗茎秆作物因茎杆硬度和刚度大,机械化收割难度大。以芦竹为对象,以高粗茎秆作物通用型回转链式切割器为基础,应用ANSYS/LS—DYNA建立了锯片—芦竹切割破坏动态模拟有限元模型,动态模拟了芦竹切割破坏过程,试验验证了获取锯齿切割破坏芦竹过程的载荷—位移历程曲线的可行性及芦竹破坏的模拟计算模型的有效性。提出了回转链式切割器切割—进给速度匹配修正系数概念,确定了切割芦竹时进给速度和切割速度分别取1.00m/s和2.80m/s为最佳速度匹配,其切割器工作速度匹配修正系数为1.22。研究结果为芦竹收割机的传统系统参数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刘静  张久雷 《农业工程》2021,11(8):97-102
提出一种香蕉树干回收利用预处理模式,并以此模式研发了一种香蕉树机械化切片、切散的预处理装置,该装置切片方案是由多把圆盘锯齿刀背刀交错布置于2条动力轴上,2条动力轴放置同一水平面且成一定夹角、相向转动,以此带动切片刀具相向转动切割。先利用CAD软件建立虚拟样机、仿真出几种典型的切片组合方案,再搭建切片物理样机,最后选取动力轴夹角、传送喂料速度、香蕉树干直径和切片刀具动力轴转速为试验因素,探究样机切片功率与各试验因素之间的影响规律。样机切片试验结果表明,该切片机构方案设计可行,影响因素试验结果可用,可为进一步香蕉树回收再利用的机具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香蕉秸秆具有含水量高、秸秆粗大的特点,在海南很多农业生产中被当作废弃物处理,出现了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情况,而采用人工处理往往劳动强度大且粉碎不彻底。为此,基于海南香蕉种植模式,结合香蕉秸秆物理机械特性,提出了一种香蕉秸秆脱水粉碎处理方案,进而研制了挤压喂入式香蕉秸秆脱水粉碎机,通过理论研究及经验分析确定了挤压喂入式香蕉秸秆脱水粉碎机的关键部件结构及运动参数;采用理论建模,建立了喂入装置输送速度与秸秆粉碎装置切削速度之间的曲线模型。该机通过喂入辊挤压破坏香蕉茎秆纤维组织同时将香蕉茎秆匀速送入粉碎装置,秸秆粉碎刀径向垂直切割香蕉秸秆,从而达到粉碎后香蕉秸秆呈等长段状的效果。该机器的成功研制能有效降低热区蕉农的劳动强度,避免了秸秆资源浪费,有效促进香蕉秸秆的全面综合利用,促进了海南热区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砍切喂入双辊式香蕉秸秆粉碎还田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在亚热带地区得到了广泛种植,对海南省区域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而随着香蕉种植面积的增加,香蕉秸秆废弃物处理也成了一个制约香蕉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此,设计了一种能通过一次田间作业将香蕉假茎整株粉碎的砍切喂入双辊式香蕉秸秆粉碎还田机,并阐述了整机结构的设计方案和工作原理,进行了主要部件关键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的设计。样机田间试验表明:机器的前进速度为1m/s、喂入辊的转速为95. 54r/min、甩刀的转速为1 100r/min时,香蕉假茎的粉碎质量合格率为96. 46%,田间覆盖率为88. 40%,满足香蕉假茎粉碎还田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3.
香蕉秸秆粉碎秸秆还田作为南方农业保护性耕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尚缺乏粉碎效果良好的秸秆粉碎装备。针对该问题,对香蕉秸秆粉碎还田机核心部件粉碎刀的数量、排列、运动和受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了其计算通式,确定了其工作参数范围。同时,应用SoildWorks2013/Simulation插件进行刀轴的模态分析,为以后香蕉秸秆粉碎还田机的设计和关键部件的选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香蕉假茎含有较高的营养成分,若回收利用将是一种巨大的植物资源。目前,国内研制的香蕉秸秆粉碎机大多为假茎粉碎后直接还田,而对其粉碎后回收的机器研究很少。为此,设计了一种假茎回收式香蕉茎叶粉碎机,确定了其总体设计方案及主要部件的结构。该机分为假茎粉碎机构和蕉叶粉碎机构两部分,主要由切稍装置、螺旋扶茎装置、双圆盘式假茎切断装置、升降装置、传送装置、假茎粉碎装置、输送通道、叶片粉碎装置和假茎碎片收集装置等组成,将香蕉假茎粉碎、假茎碎片回收及蕉叶粉碎还田集于一体。该机的设计为香蕉茎叶资源利用设备的研发提供了可行的新型机型,为后续香蕉假茎的深加工利用储备了必要的技术。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香蕉秸秆粉碎还田机仍然存在秸秆纤维缠绕严重、秸秆粉碎不彻底、粉碎刀具变形及损坏等问题,提出纵向刀辊香蕉秸秆粉碎还田方案,设计了一种纵向双辊式香蕉秸秆粉碎还田机,阐述了该机具的总体设计方案,确定了粉碎装置、传动系统等主要部件的设计。田间试验表明,该机具平均工作效率为0.41 hm^2/h,满足0.40 hm^2/h工作效率的性能指标,秸秆粉碎合格率为95.94%,大于秸秆粉碎合格率为94%的性能要求,有效解决了原有机具存在的不足,满足了香蕉秸秆粉碎还田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6.
香蕉秸秆还田技术研究与装备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香蕉秸秆的生物学特性,分析种植过程中秸秆的现有处理方式。在此基础上,设计香蕉秸秆的还田工艺路线,对还田机械的传动系统、总体结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介绍,给出还田装备的主要技术参数。文中重点对粉碎机构的破碎原理、刀具结构、安装方式和除根/还田机构的破茬原理、刀辊总成和布刀形式进行研究和设计。该香蕉秸秆机械还田技术既能够处理地上的蕉茎蕉叶,又能够彻底清除埋于地下的球茎根系,可以解决制约香蕉大规模种植所面临的秸秆处理难题,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规模香蕉种植开坑机的研发比较缺乏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香蕉种植开坑机。该机具有开坑质量高、成本较低及能适应不同挖坑要求的特点。为此,介绍了新型香蕉种植开坑机的工作原理,并运用三维软件UG进行运动学分析,真实再现了新型香蕉种植开坑机的工作状况。结果表明:新型香蕉种植开坑机能够满足工作需求,可为其他类似农作物开坑机器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香蕉秸秆含水率高、脆性大、富含纤维素,而现有的香蕉秸秆粉碎还田机粉碎率低、能耗高且茎秆纤维易缠绕粉碎刀辊。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异向双辊式香蕉秸秆粉碎还田机,介绍该机的总体设计方案,确定粉碎装置、传动系统、限深装置的结构和主要参数。田间试验表明:该机器在田间作业时,当刀辊转速为1 600 r/min,前进速度为12.9 m/s,粉碎刀片长度为124 mm时可达到最优工作状态,此时平均工作效率为0.437 hm^2/h,高于性能指标0.400 hm^2/h;机器平均粉碎合格率为97.09%,大于行业标准94%,达到秸秆粉碎还田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9.
香蕉茎秆/根茬还田工艺研究和机械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香蕉茎秆/根茬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入手,设计了香蕉秸秆的还田处理工艺路线。在此基础上,对还田机械的总体结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列出了其主要的性能参数。最后,对粉碎机构的原理、刀具结构和除根/还田机构的破茬原理、刀辊总成、布刀形式进行了研究和设计。本还田技术装备解决了制约香蕉大规模种植面临的秸秆处理难题,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离散元法对指导香蕉秸秆粉碎还田装备设计与优化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本文利用Hertz-Mindlin with bonding接触模型建立香蕉秸秆离散元粘结模型并进行参数标定。运用高速摄影技术开展碰撞恢复试验、静摩擦及滚动摩擦台架试验,确定了香蕉秸秆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和滚动摩擦因数等基本离散元模型接触参数。开展香蕉秸秆物理与仿真剪切试验,获得破坏香蕉秸秆外皮的力学特征曲线,确定物理最大剪切力为122.41N;通过中心组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CCD)响应面法确定香蕉秸秆粘结模型的法向接触刚度、切向接触刚度、临界法向应力与临界切向应力的最佳参数组合为5.89×107N/m、2.49×106N/m、1.39×105Pa、1.34×105Pa。以参数标定结果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仿真剪切力结果与物理剪切力相对误差仅为2.34%,验证了该粘结参数标定方法的可行性,可为香蕉秸秆粉碎还田机设计与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