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盐城市地处黄海平源,气候温湿,土地肥沃,是国家粮棉生产基地,也是全国优质茧生产基地.现有桑园2.8万hm2,是苏北的一个重点蚕区,从1980年有记录以来,盐城市共发生6次暴发性桑病虫灾害.大约间隔4~5年一次,暴发的病虫种类多达9种.  相似文献   

2.
<正>从1980年有记录以来,盐城市共发生6起暴发性桑病虫灾害。大约间隔4-5年就暴发一次,暴发的病虫种类达9个之多。历次因暴发所投入的劳力、农药和农业减收累计经济损失达2000多万元,对蚕桑生产的稳定和发展影响较大。通过20多年对暴发性病虫害的调查、观察和防治实践,初步摸索出盐城市暴发性病虫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从而减少了暴发频率和为害程度,消除部分蚕农对暴发性病虫害在心理上的恐惧感,保护了培桑养蚕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崔延  杨燕  吴海荣 《江苏蚕业》2009,31(2):29-31
启东市根据近年气候环境变化趋势,通过研究旱地桑园的病虫害灾变机制,改进桑病虫测报方法和完善测报网络、筛选桑园适用农药产品与推广病虫防治技术规范等三方面工作,有效地控制了多种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在保护蚕桑生产环境,进而达到环境制约桑病虫灾害的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李晋南 《北方蚕业》2003,24(2):51-52
桑保工作是蚕桑生产的重要一环.吴江是江苏省重要的蚕茧生产基地,现有5300hm2桑园,年生产蚕茧6500t.1990年建立桑病虫测报站以来,建立和健全了桑树病虫害测报网络,提高了预测报水平,促进了防治工作的展开,有效地控制了病虫的发生.但由于茧丝绸行情频繁波动,桑病虫为害对蚕茧产质量的制约程度越来越大,桑保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把桑保工作向深层次、高质量推进是我们当前及今后需要着重思考与解决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5.
桑园农药使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崔延  杨燕  袁菊新 《中国蚕业》2003,24(1):48-49
目前农药仍是防治桑园病虫灾害的主要手段之一。几年来.通过对启东市多种桑树害虫的发生调查和农药防治试验,运用害虫综合治理概念,成功地控制了1994年桑螟、1999年桑毛虫等害虫的暴发性危害,但在暴发性桑树害虫的治理过程中发现,无节制地使用农药会迅速破坏桑园内的自然生态平衡.是造成1994年以来桑树害虫经常性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张凤春 《江苏蚕业》2005,27(4):14-15
<正>盐城市现有桑园面积15437.3hm2,2004年养蚕 63.5万张,生产鲜蚕茧23 670.8 t,蚕茧总产值 40 500.7万元。平均每公顷桑园发种41.9张,产茧 1.53t,产值2.62万元。近年来,盐城市桑病虫的发 生已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自 然气候的变化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等原因,桑园病 虫种群变化繁多、种类增加、数量增多,病虫的危害 有加重的趋势,且一些害虫的抗药性不断增强,这对 桑树病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带来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7.
崔延 《江苏蚕业》2010,32(2):10-14
桑病虫的发生与蚕桑生产环境密切相关,笔者根据启东市桑树病虫害各发生阶段的演变与特点,剖析了茧丝行情、蚕期布局、桑品种变化对病虫发生格局的影响,阐述了启东30年蚕桑发展历程与病虫灾害关系,从而更进一步探讨防治模式的优化与蚕农防治技术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桑树病虫害影响着桑园经济效益的提高,在四川,由于气候的变化以及病虫防治受“治早、治小、治了”这一朴素的防治原则的影响,防治过程中盲目用药和随意提高药物浓度,天敌被杀死,病虫抗药性增强,结果使桑树病虫暴发频率增加,新的桑树病虫种类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桑叶的产量和质量,笔者就桑树萎缩病的发生与防治谈谈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亭湖区桑病虫预测预报及防治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关心和高度重视下,经过全行业技术人员和广大蚕农的共同努力,区桑病虫测报站同志的艰辛负出,使全年桑病虫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一些桑病和虫害在我区桑园仍有所发生,局部较严重,严重影响了一些蚕农桑园的产量和质量,威胁蚕桑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桑病虫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桑树病虫害防治是确保桑园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多端,桑园抛荒失管严重,蚕农在农药防治中盲目用药,随意提高浓度,给桑病虫防治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为减少蚕农在防治过程中漏治少治或盲目治虫现象的发生,我们着重对当前主要桑病虫的发生情况及防治工作做了调查。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桑树螟虫是威胁射阳县桑园最主要的害虫,自2001年至今,每年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2001年尤为严重,据桑病虫测报,个别田块每667 m2虫量高达15万头以上,来势之猛是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的.针对这一情况,该县采取了有效措施,对症下药,经过两年的努力,不仅控制了虫害,没有酿成大面积暴发,而且桑螟的指数逐年大幅度的下降.现将射阳县近几年桑螟的防治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严芳 《江苏蚕业》2008,30(1):34-35
随着睢宁县蚕桑生产的不断发展,桑病虫防治工作越来越重要,特别是近年来茧丝绸行情起伏不定,某种程度上削弱一些蚕农对桑园虫害防治上的投入,造成了一些地区桑园虫害严重发生,给蚕桑生产带来威胁。  相似文献   

13.
秦翠绿 《蚕桑通报》2006,37(1):62-63
近几年来,桑螟是威胁射阳县桑园最主要害虫,近年来,每年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2001年尤为严重,据县桑病虫测报站调查,个别田块虫量高达15万头/667m2以上,来势之猛是历史上罕见的。如何有效防治控制其发生、发展蔓延的势头,是我县蚕桑生产急需解决的课题。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迅速  相似文献   

14.
冉龙平  肖勇  陈全 《四川蚕业》2009,37(4):34-35,41
近年来,由于气候环境的变化、复种指数的提高,养蚕栽桑规模的扩大等多种因素,桑病虫给生产带来了严重为害。为此,作者调查了宁南县的桑树病虫害种类和分布为害,对主要病虫提出了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周金钱 《蚕业科学》1998,24(4):197-201
根据浙江省6个重点蚕区县市18年桑树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桑叶损失情况,提出了暴发性桑树病虫害损失的评价方法;明确了浙江重点蚕区已经全面或局部暴发过的病虫种类,和暴发性病虫害发生具有明显种群优势及间隙性、种类多样性的特点;分析了影响桑树病虫害暴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李琴  崔延 《四川蚕业》2004,32(4):22-23
过去由于对病虫害发生规律缺少了解,预后性较差,致使桑园多年遭受较严重灾害。近年来,我们在经受桑病虫危害考验的同时,掌握了我市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提高了预测预报水平,从而及时制订了相应的防治策略,落实了一系列防治措施,取得了较为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陶荣  秦继彬 《蚕学通讯》2000,20(4):34-36
蚕桑生产上,由于桑树病虫害危害不象蚕病危害那样直接影响经济收入,致使部分干部和相当多的蚕农对桑树病虫的危害视而不见,造成重栽轻管、重蚕轻桑。甚至部分业务人员认为桑树只需修枝、嫁接、施肥,忽略了桑树病虫害防治这一重要内容,给桑树在生长发育中遭受病虫危害留下机会,同时降低桑叶的产量和质量,严重的桑园被毁(如桑黄化型萎缩病),成为蚕茧生产上一项重要的自然灾害。四川统计的资料,每年因桑病虫害的危害约损失蚕茧15%,经济损失令人痛心。因此,有效地对桑树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控制其病虫害发生,是保证桑园稳产、…  相似文献   

18.
<正>1桑树病虫害产生的因素1.1气候条件由于宁南县暖冬,冬季低温持续时间短,有利于各种病虫害的越冬,使越冬虫口基数增大。第二年遇到适宜病虫发生繁殖的环境条件,它就大爆发。1.2桑园管护差近年来宁南县大力发展"6215"大行桑,桑园面积达到了10000hm2,但是农村缺乏劳动力,  相似文献   

19.
周帅  刘桂洲 《北方蚕业》2002,23(1):26-27
我县现有桑园2550hm2,其中60%以上树龄在15年以上,其余为1993年之前拓植的老龄桑园,经过1995年市场低潮的冲击,劣势、低产桑园虽已基本淘汰,但桑园的老龄化为虫害的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桑瘿纹在我县部分乡镇曾造成大面积危害,一度成为防治的重点对象,此后十多年,桑园虫害只是零星发生,没有造成大面积的危害,然而近三年以来,总体虫口密度已大幅上升,桑螟、桑尺蠖连年成倍增长,特别是桑螟接近暴发程度,对我县的蚕桑生产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相似文献   

20.
刘乌南 《蚕桑通报》1994,25(1):55-56
(一)桑螟的发生与为害地处浙西南低丘红壤上的龙游蚕种场,系我省七十年代中期新创办的生产一代杂交种的专业蚕种场.全场有专用桑园400余亩,年产普通种在10万盒左右.近年来,桑园遭受桑螟的为害时有发生,1992年的中秋期桑螟大暴发,亩虫量达1000多条,严重的桑园首虫量达2500/3000条.全场平均虫叶率达38.5%,其中有200余亩虫叶率达55%,严重地影响中秋期的养蚕制种生产.为确保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