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基因动物培育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动物培育研究是近十年来人们开辟的一个崭新的热门研究领域,是外源基因转移从细胞水平到机体水平的一大飞跃。进入80年代以来,人们应用转基因技术,已将来源于人、动物、细菌和病毒等许多种不同的外源基因导入小鼠、大鼠、兔、羊、牛的生殖细胞,成功地培育出了相应的转基因动物,使得动物的基因操作能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向前发展。转基因动物已经成为考察发育和发育的基因调节机理、致癌基因的作用和免疫系统内部错综复杂的细胞反应的有效工具。它还可以用来进行动物新种培育以及肿瘤和遗传性疾病防治。一、转基因动物的培育方法1.DNA 的显微注射将外源 DNA 经显微注射直接导入受精卵的雄前核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也是最成功的转基因技术。将注有外源基因的受精卵移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杨凌  杨殿有 《畜牧与兽医》1998,30(4):181-183
Gordon等(1980)将重组DNA用显微注射法导入小鼠受精卵原核,首次获得了整合有外源基因的转基因小鼠,此后的十几年中,建立了许多整合有外源基因的转基因小鼠和大鼠、转基因兔、猪、羊、牛,使得转基因动物这一技术在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展示出良好的前...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杜坚广西兽医研究所530001转基因动物(Transgenicanimal)是以实验方法导入外源基因,在染色体组内稳定整合,并能遗传给后代的一类动物。利用这种方法,人们可以建立转基因动物模型,以研究外源基因在整体动物中的表达调控规律...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动物是当代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受精卵中,使其稳定整合到动物染色体上,能将遗传性状表达而传递给后代,形成转基因鼠,转基因兔,转基因猪,转基因羊,转基因鱼等多种转基因畜禽。该技术对改良畜禽,提高生产性能,抗病力和节粮型畜牧业发展具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动物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基因动物技术是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能应用于畜牧业、渔业和医疗领域中。综述了转基因动物技术概念、转基因动物技术研究现状,转基因动物技术导入外源基因的方法和步骤、转基因动物技术的应用以及转基因动物研究与应用存在的问题,并且对转基因动物技术在动物新品种培育、医学疾病模型研究和生物制药等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鸡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自1966年微注射技术和1980年转基因小鼠的诞生,转基因动物的研究已由技术上的成功转向复杂的生物试验体系的研究。单个基因的功能,基因突变的效果,尤其是转录调控元件的功能等都需依靠转基因动物来研究。体外操作的基因及遗传突变只有导入动物基因组中才能研究其体内功能。同时,转基因动物在农业、生物医疗与制药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家禽的转基因研究晚于哺乳动物,由于其具有与哺乳动物完全不同的生殖特点,转基因研究遇到了更大阻力。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动物(Transgenic animal)是指用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手段将确定的外源基因通过生殖细胞或早期胚胎导入动物染色体上,在其基因组内稳定的整合导入外源基因,并能遗传给后代的一类动物。转基因动物研究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意愿有目的、有计划、有根据、有预见地改变动物的遗传组成,是基于现代分子生物学、动物胚胎学和配子生物工程技术的一项综合技术。通过这种遗传修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动物的研究最初是在小鼠体内进行的。转基因小鼠的成功大约经 9年的研究。从 2 0世纪 80年代初这项技术诞生的那天起 ,就在改良畜禽生产性状 ,提高畜禽抗病力及利用转基因畜禽生产非常规畜产品 (如人类药用PRO) ,有关癌基因机制的分析 ,免疫机制的研究以及对遗传疾病的了解等方面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1 什么是转基因动物转基因动物是指以实验方法导入外源基因 ,在染色体组内稳定整合并遗传给后一代动物。转基因动物的生产步骤包括以下五步 :第一步 :目的基因的选择 ;第二步 :将重组基因导入受精卵 ,基因导入可采用显微注射法、反…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昆虫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所谓转基因是指基因的转移 ,即用各种方法插入生物体自身不具有的基因 ,由于染色体遗传物质的交换而使其表现形态得以改变。通过转基因获得的生物称为转基因生物 ,即转基因植物与转基因动物。进而所谓转基因昆虫 ,是指在昆虫染色体上插入了别的生物的基因的重组昆虫。利用病毒导入外源遗传物质时 ,被重组的基因存在于病毒染色体上 ,于是病毒仅只感染生物体 (也称宿主 ) ,而不将重组基因传递给它的下一代。但是转基因昆虫则在染色体上进行了遗传物质的重组 ,一旦基因导入后 ,则可在后代中传递 ,与昆虫自身所具有的基因在后代中的表达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动物在动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了转基因动物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包括两个主要部分,一是用转基因动物做模型,研究外源基因对动物生长和代谢的调控作用,说明外源基因对动物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及其胴体的组成均有影响。与此同时,还可以导入新的代谢体系中的主要基因,使动物本身获得对某些必需物质的合成能力,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性能的目的。另一部分是日粮的营养成分对动物某些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从基因表达水平说明营养成分对动物某些物质的合成、代谢的调控作用。这两个方面都为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动物营养学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植物转基因技术方法和动物转基因技术方法,对于植物转基因技术方法中几种较为常用的外源DNA导入方法: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电击/聚乙二醇(PEG)法和花粉管通道法作了说明。同时就其在转基因食品、抗病性育种、控制发育、品质改良、医药研究、生产药物、农业生产、动物饲养等诸多领域的应用作了简单概述。另外,对转基因沉默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进行了相关讨论。  相似文献   

12.
自 Palmiter等 (1982)把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获得“超级巨鼠”以来,世界各国科学家对家畜的转基因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相继在兔、羊、猪、牛、鸡、鱼等动物上获得转基因成功。家兔既是常用的实验动物,又是重要的经济动物。从其自然特性来看,转基因家兔的研究与培育,不仅可以促进其自身基因表达和调控的研究,而且能为大家畜的转基因研究提供重要的技术依据。 1家兔的转基因技术 1.1显微注射法   显微注射法是采用显微注射仪对受精卵进行注射的一种技术,其基本原理是用精细的显微注射针将外源基因直接注入动物受精卵…  相似文献   

13.
哺乳动物精子载体转基因技术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子载体法是以精子作为外源基因的载体,在受精过程中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胚胎,从而使外源基因进入子代的基因组中。相对于显微注射法、反转录病毒感染法、胚胎干细胞法等方法而言,它的主要优点是利用精子的自然属性克服了人为机械操作给胚胎造成的损伤,提高了转基因效率,而且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因而成为转基因动物研究的热点技术。现就精子结合外源基因的机制进行简要介绍,并对发展起来的精子细胞输精管内注射法、曲细精管徽注射法和睾丸直接注射法等精子载体转基因新途径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1抗病育种的概述 转基因就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由于这一技术能够实现基因的种间转移,用于动物育种将大大提高育种的目的性而加快育种进程.转基因技术对预防动物疾病、家畜遗传改良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1-2].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动物是指借助基因工程技术将体外重组的基因导入受精卵或早期胚胎,生产的带有外源基因的动物(Tramgemc Anima1)。整合到动物基因组上的外源结构基因称为转基因。在哺乳动物、鱼类方面转基因技术已取得了很大突破,得到的转基因动物在生产实践中已展示很好的应用前景。而禽类由于其生殖生理的独特性,目前用显微注射存在着以下困难:1、不易获得大量的受精卵;2、受精时多精入卵的干扰使雄原核不易识别;3.卵子重新输入母体输卵管内的技术或受精卵体外孵化技术难度大。  相似文献   

16.
由于直接导入新基因或直接操纵某动物基因型能迅速和精确地使表型改变,因此其概念是明确的和吸引人的。向小鼠导入外源基因已经取得成功,难怪许多动物学家的想象力被激励起来,这部分包括导致形成两个新产业的转基因家畜技术,然而,在转基因家畜变成畜牧业常规组分之前;还有很多障碍须要克服。本文将列举这些技术的挑战并讨论可能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正>转基因动物是通过向受精卵或早期胚胎中导入外源基因,有目的地对生物的遗传物质基础进行修饰、改造、培育新的品系。若外源基因与动物本身的基因(染色体)整合在一起,外源基因就能随生物细胞的分裂而增殖,在体内得到表达,并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目前,已经有转基因小鼠、兔、绵羊、山羊、猪、牛、鸡和鱼等多种转基因动物问世。转基因动物是目前社会上讨论广泛、倍受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也存在很多争议。当前,农户是否愿意饲养转基因动物、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及疾病治疗的需要,人们对转基因动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目前转基因动物技术大多操作复杂、成本高、效率低,从而限制了转基因技术的广泛应用。利用精子作为载体来介导外源基因的导入,具有技术简单、操作方法简便、花费少,可在大多数动物中应用的优点,发展前景广阔。文章介绍了精子介导的转基因动物技术的原理、发展以及近年来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转基因动物技术就是将外源基因或体外重组的基因结构转移到动物受精卵内组成一个新的融合基因,使其在动物体内整合和表达,产生具有新的遗传特征或性状的动物,并能将新的遗传信息稳定遗传给后代,获得转基因系或转基因群  相似文献   

20.
转基因动物技术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30多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转基因动物的研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并且是目前生物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这项技术是继连锁分析、体细胞遗传和基因克隆之后的第四项技术。转基因动物是通过向受精卵或早期胚胎中导入外源基因,有目的地对生物的遗传物质基础进行修饰、改造、培育新的品系。若外源基因与动物本身的基因(染色体)整合在一起,外源基因就能随生物的分裂而增殖,在体内得到表达,并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目前,已经有转基因小鼠、兔、绵羊、山羊、猪、牛、鸡和鱼等多种转基因动物问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