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鹌鹑产蛋性能的影响郦智佩(浙江省绍兴市饲料公司312000)前言近年来,蛋鹌鹑饲养业生产很快,蛋鹌鹑具有开产早、投入省、饲料报酬高等特点,但是对其营养需要尚缺乏较系统的研究。我们从1991年10月28日至1992年7月12日对蛋鹌鹑...  相似文献   

2.
《畜牧与兽医》2015,(12):62-65
为揭示不同光色对鹌鹑产蛋性能的影响,本试验以280只产蛋高峰期的朝鲜鹌鹑为试验对象,随机分成5组,每组鹌鹑分别采用白、黄、红、蓝、绿5种光色进行人工照明,光照强度10 Lx,每天光照时间为16 h,试验期为5周。结果表明:黄光组鹌鹑5周内的平均日采食量、产蛋率、平均蛋重显著高于其他光色组(P0.05),产蛋性能总体上呈现了"黄光组红光组白光组蓝光组绿光组"的变化规律;而不同光色组的料蛋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生产实际中,采用黄光照射可显著提高鹌鹑的日采食量、产蛋率和平均蛋重,但却不会增加单位产蛋量的饲料消耗,可有效提高鹌鹑的产蛋性能和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3.
蛋鹌鹑一般35~40日龄开始产蛋,45日龄产蛋率可达50%,65~70日龄便可达产蛋高峰,且产蛋持久性很强,12月龄前,产蛋率可一直保持在80%以上。12月龄后,鹌鹑产蛋率虽然也可保持在80%左右,但死胎率和料蛋比不断增加,蛋壳硬度差,鹌鹑蛋破损率高,严重影响了饲养期问的经济效益。所以一般蛋鹌鹑饲养期不超过12个月。  相似文献   

4.
采用单因子实验设计,将饲粮粗蛋白质设为3个水平,分别为18%、20%、22%,将鹌鹑分为6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鹌鹑,实验阶段为33~40周龄,研究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对产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第2组鹌鹑的产蛋量显著高于第1、3组(P<0.05),产蛋率显著高于第1、3组(P<0.05),第3组的平均蛋重显著高于第1、2组(P<0.05);第2组的料蛋比显著低于第1、3组(P<0.01).说明饲料蛋白质水平为20%时,产蛋性能是最佳的,提高蛋白质水平并没有促进鹌鹑的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我国鹌鹑饲养业发展迅速,各地饲养蛋用鹌鹑的数量已十分可观。所以急需一个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蛋用型鹌鹑饲养标准,以便实行标准化饲养和科学管理。日本鹌鹑饲养标准规定,育成期蛋白质24%代谢能12552kj/kg,结果部分鹌鹑在35—40日龄开产时出现难产而造成大批死亡。产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旨在研究舍内不同笼位对鹌鹑产蛋性能的影响.随机取舍内中间区域6排,采用3×3双因素实验设计,设置3个列水平(外侧、走道和中间列)和3个层水平(上层、下层和中层),随机统计1 d的产蛋数和每笼蛋重.结果表明:外侧最下层笼位鹌鹑的产蛋数均显著大于中层和上层(P<0.05),过道下层笼位鹌鹑的产蛋数最大且显著大于上层(...  相似文献   

7.
由于我市去冬今春长期低温阴雨.自然光照严重不足.以致今春产蛋鹌鹑发生产蛋综合疲劳征较为普遍.涉及全市70%以上鹑场的数十万只产蛋鹌鹑。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蛋用鹌鹑黄羽II系的选育进展,本研究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与湖北神丹公司共同选育的黄羽Ⅱ系蛋用鹌鹑为试验动物,采用全同胞家系法选育了4个世代,并记录了每个世代鹌鹑的开产日龄、开产体重、产蛋数、蛋重等产蛋相关性状。结果表明:在观测群中,开产日龄为45.36 d,比零世代提前了2.31 d;平均开产体重为112.24 g,降低了6.23%;平均蛋重每枚达10.24 g;20周龄产蛋数达到81.73枚,比零世代提高了6.46枚/只;开产至20周龄平均产蛋率达到90%。繁殖20周龄产蛋数达到89.82枚,35周龄产蛋数达到184.33枚;蛋品质稳定在2.3~2.5。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蛋用鹌鹑黄羽II系的选育进展较大,基本达到选育目的,且各性状性能指标能稳定遗传,该品系可用于进一步的配套系生产。  相似文献   

9.
一、发病情况 赣榆县金山镇某养殖场共饲养蛋鹌鹑12000只,6周龄时用新城疫Ⅳ系苗三倍剂量饮水免疫。但该批鹌鹑自产蛋后,产蛋高峰一直上不去,最高时也不到80%,且蛋壳颜色淡,软壳蛋、畸形蛋的比例约占5%左右。几乎每天都有鹌鹑死亡,一般每天死亡5-10只,最多、天达28只。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产蛋鹌鹑的饲养管理要点,为鹌鹑养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鹌鹑雌激素受体β亚基(ESRβ)基因外显子多态性及其与产蛋性能的关联性,为鹌鹑产蛋性能候选基因的确立及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提供理论依据。选取健康蛋用黑羽鹌鹑为研究对象,开产后进行生产性能的持续统计(60 d),采用PCR-SSCP法对鹌鹑ESRβ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ESRβ基因多态性与生产性能的相关性分析。PCR-SSCP检测结果发现,ESRβ基因外显子1、3、4、5、6、7和8均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开产蛋质量上,外显子3 CD基因型与CC和DD基因型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开产日龄上,外显子5 DD基因型与CD和CC基因型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平均蛋质量上,外显子7 CD基因型与CC和DD基因型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ESRβ基因与蛋用黑羽鹌鹑产蛋性状有一定关联性。  相似文献   

12.
怎样饲养管理才能保证鹌鹑具有较高的生产水平,这是每一个鹌鹑饲养场或饲养专业户所关心的问题。下面就产蛋鹌鹑的饲养管理谈谈自己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笼位对鹌鹑生产性能及羽毛评分的影响,以期为鹌鹑的饲养管理提供参考.鹌鹑48周龄时,在鹌鹑舍的中间区域随机取一排作为研究对象,共60笼,分为6层10列.其中,从上至下分别为第1~6层,从南到北将前3列设为A组,中间4列设为B组,其余3列设为C组.每笼饲养鹌鹑50只,每天统计产蛋数和蛋重.连续统计7 d.于...  相似文献   

14.
紫外线照射对鹌鹑产蛋性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紫外线照射对鹌鹑产蛋性能的影响,将66只40日龄的蛋鹌鹑随机分成3组,每组22只,以功率为15 W的中波紫外灯为紫外线光源,试验Ⅰ组和Ⅱ组每天分别给予2 h(2.8μW·h/cm^2)和4 h(5.6μW·h/cm^2)的连续紫外线照射,对照组不进行紫外线照射,试验期为11周。对各组鹌鹑部分产蛋性能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试验Ⅰ组和Ⅱ组的日产蛋数分别较对照组增加9.38%和8.80%(P〈0.01),日产蛋率分别提高5.85和5.49个百分点(P〈0.01),日产蛋量分别提高18.94%(P〈0.05)和9.28%(P〉0.05);但各组鹌鹑在料蛋比、平均蛋重、长径长、短径长和蛋壳厚度等指标上则未呈现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5.
产蛋性能低下,主要表现为到高峰期的鸡没有出现产蛋高峰,饲养至200日龄左右的日产蛋率还在60%~80%徘徊,或者虽上了高峰期,但维持的时间太短;产蛋异常下降主要表现为蛋鸡在产蛋期间产蛋率的突然下降。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乳酸菌制剂在夏季对鹌鹑产蛋性能的影响,选用120日龄商品代蛋用鹌鹑30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0%、0.02%、0.04%的乳酸菌剂,试期28 d。结果表明,产蛋率、蛋重、蛋黄指数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蛋壳厚度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料蛋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乳酸菌剂可明显提高夏季蛋用鹌鹑的蛋壳厚度和饲料效率。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涿州市芦场村张某饲养鹌鹑2500只。张某已连续饲养鹌鹑4年以上.初养时用过新城疫IV系油苗,近2年来未用过任何疫苗,也未发生过疫情。2005年4月上旬,当饲养的鹌鹑达88日龄时,即已进入产蛋高峰时,发生疑似产蛋下降综合征,特报道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丝羽乌骨鸡早期产蛋性能的月产蛋模型拟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海龙  朱庆 《中国家禽》2004,26(2):9-10
首次利用月产蛋模型来研究丝羽乌骨鸡的早期产蛋性能,得出其月产蛋模型方程:Y=-292.2505 611.2779(t/11)-384.0650(t/11)^2 164.8722In(11/t)-24.9171In^2(11/t),其R2=0.9650。月产蛋模型拟合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拟合丝羽乌骨鸡的早期产蛋规律,对预测丝羽乌骨鸡的产蛋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青年母鸡的开产前体重对其以后的产蛋性能有明显的影响。标准的适宜体重母鸡产蛋性能最佳,超重母鸡产蛋性能下降,体重偏轻者产蛋性能最差。  相似文献   

20.
<正>鹌鹑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成熟早、产蛋性能高等特点,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蛋鹌鹑6~7周龄性成熟,并开始产蛋,平均年产蛋270~300枚,是其体重的20~25倍。但是要保证鹌鹑的持续高产,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1提高鹌鹑整齐度,控制开产日龄,使开产适时化、同期化在鹌鹑饲养中,有人认为开产越早越好,"早开产、早得益",大多数饲养者在整个育雏育成期,均采用24h光照,育成期目标就成了大体重、早开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