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芳 《河北果树》2011,(5):38-39
苹果早期落叶病是褐斑病、灰斑病、圆斑病和斑点落叶病等叶部病害的总称,其中以褐斑病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以全国2011-2016年在核心期刊发文量为研究对象,对国内苹果绵蚜文献的年份发布、期刊分布、分类主题分布、作者分布等进行数据提取、计量分析。旨在了解苹果绵蚜不同领域研究的进展情况及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3.
《河北果树》2017,(核心)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以全国2011-2016年在核心期刊发文量为研究对象,对国内苹果绵蚜文献的年份发布、期刊分布、分类主题分布、作者分布等进行数据提取、计量分析。旨在了解苹果绵蚜不同领域研究的进展情况及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4.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中国苹果轮纹病研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轮纹病是苹果枝干和果实上的重要病害。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80~2011年中国苹果轮纹病的研究文献进行统计,研究了文献的年度发期刊发文量、核心区期刊、研究机构,分布区域、核心作者群和主要产出单位,分析了32年间中国苹果轮纹病的研究现状、发表文献的内容类型、研究水平、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轮纹病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苹果早期落叶病是苹果重要叶片病害。引起苹果早期落叶的叶斑病种类很多,主要包括褐斑病、灰斑病、轮斑病等。多雨年份如果防治不及时,常造成严重危害,是影响幼树适龄结果、早期丰产,削弱成龄树树势、降低产量和果实品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豫西地区受害果园落叶率40%~50%。个别严重园片落叶率达80%以上(仅剩梢头嫩叶)。该病在我国苹果产区均有发生,尤以褐斑病分布最广、发病最重。  相似文献   

6.
两种苹果早期落叶病比较及褐斑病防治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早期落叶病分为斑点、圆斑、轮斑、灰斑和褐斑落叶病,陕西苹果产区主要发生类型是褐斑病和斑点落叶病。以富士系为主栽品种的果区,褐斑病发病严重,以元帅系为主栽品种的果区,褐斑病和斑点病都较严重。  相似文献   

7.
综合防治苹果褐斑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崇 《果农之友》2009,(1):38-39
苹果褐斑病又称绿缘褐斑病,是苹果的主要病害之一。苹果发生褐斑病不仅会造成苹果树早期大量落叶,严重削弱树势。影响花芽分化,造成开花、坐果障碍,而且还会导致苹果产量和品质的不同程度下降。因此,对苹果褐斑病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防治。下面介绍这一病害的主要症状、发病特点和防治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两种苹果早期落叶病比较及褐斑病防治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早期落叶病分为斑点、圆斑、轮斑、灰斑和褐斑落叶病,陕西苹果产区主要发生类型是褐斑病和斑点落叶病.以富士系为主栽品种的果区,褐斑病发病严重,以元帅系为主栽品种的果区,褐斑病和斑点病都较严重.  相似文献   

9.
苹果褐斑病(Marssonina mali(P.Henn)Ito)又称绿缘褐斑病,在我国各苹果产区都有发生,是引起苹果树早期落叶的重要病害。危害严重年份,造成苹果早期大量落叶,削弱树势,果实不能正常成熟.对花芽形成和果品产量、质量都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苹果褐斑病是造成苹果树早期落叶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各苹果产区都有程度不同的危害。近几年,陕西渭北苹果主产区多使用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大生M-45、喷克等农药进行防治。为减少化学药剂防治带来的病原菌产生抗性、果品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及防治成本高等问题,应对近期欧盟EUREP—GAP认证果园禁用多抗霉素等农药的规定,提高果品安全水平,2005年笔者选用新型生物制剂——10%农抗120可湿性粉剂进行了苹果褐斑病田间防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苹果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是一种高价值的农产品。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关于我国苹果产业的科学数据大量积累,不断增长。这些数据以不同的形式分散分布在不同的空间,在使用和查找利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缺乏整合而浪费时间成本和知识成本。因此,对这些数据进行梳理和建设十分必要。【方法】以"苹果"为关键词,选取农业专业知识服务系统(http://agri.ckcest.cn)、(苹果)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及学会协会等机构的网站资源为材料进行研究,共采集科技文献数据7 522条、年鉴数据2 313条、统计数据170条、标准275条、专利215条和网站数据84条。采取文献分析法、模型研究法和体系结构分析法来对我国苹果产业科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明确了我国苹果产业科学数据资源分布分散、连续性强、类型多样及质量良莠不齐这4个特点,解析了7个不同数据来源主要产生的资源类型。基于近十年来的科技文献主题分布和数据统计结果,将苹果产业科学数据划分为生产数据、产业支撑基础数据、种质资源数据、育种数据、栽培数据、病虫害数据、采后加工数据和产业经济数据8个大类,并且基于统计和调研结果设立了产量数据、面积数据、领域专家数据等26个二级类目。该资源体系可涵盖我国苹果产业现有的科学数据,并且二级分类的树型结构可随着数据的扩充而增加和调整。【结论】苹果产业科学数据资源体系的构建,可以梳理和整合我国苹果产业分散无序的数据资源,从宏观层面上实现了科学数据的初步建设,将苹果产业庞大的信息流整合成有序的资源,便于数据的保存、查找和管理。体系的构建是以数据分析为基础,因此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苹果褐斑病是造成苹果树早期落叶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各苹果产区都有程度不同的危害。近几年,陕西渭北苹果主产区多使用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大生M-45、喷克等农药进行防治。为减少化学药剂防治带来的病原菌产生抗性、果品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及防治成本高等问题,应对近期欧盟EUREP-GAP认证果园禁用多抗霉素等农药的规定,提高果品安全水平,2005年笔者选用新型生物制剂———10%农抗120可湿性粉剂进行了苹果褐斑病田间防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园概况试验设在陕西渭北苹果主产区旬邑县湫坡头镇甘家店村、白水县…  相似文献   

13.
苹果早期落叶病主要包括苹果褐斑病、灰斑病、圆斑病、轮纹斑病等多种病害。是我国各苹果产区主要发生的病害,为害严重年份,造成苹果树早期落叶,削弱树势,果实不能正常成熟,对花芽形成和果品产量、质量都有明显影响。该病为害苹果外,还可为害沙果、海棠、山定子等。1、症状1.1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叶上病斑初为褐色小点,后可发展为以下三种类型。轮纹型:  相似文献   

14.
2009年烟台威海地区苹果褐斑病发生普遍而较重,造成早期大量落叶,发病严重的果园,落叶覆盖地面,树上叶片所剩无几,严重影响了果树的生长、花芽形成和果实产量及品质,给果业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为了避免或减轻2010年苹果褐斑病的发生和危害,现将褐斑病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介绍如下,以供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云南红河州泸西县为云南重要的苹果新产区,调查鉴定泸西县苹果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对泸西县的苹果病虫害防控,苹果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系统调查和鉴定了云南红河州泸西县向阳乡习峨村、三塘乡、向阳乡沙马村等3个苹果产区的病虫害。通过室内病原显微观察,对真菌病原进行形态鉴定,应用RT-PCR检测技术与测序鉴定病毒,害虫形态鉴定。最终结果表明:云南泸西苹果病虫害共8种,其中真菌病害3种,有斑点落叶病、枝干轮纹病、褐斑病;病毒病害2种,有苹果茎沟病毒病、苹果花叶病毒病;虫害3种,蚜虫、蓟马和金纹细蛾3种虫害。其中斑点落叶病和褐斑病为主要病害,病毒病害其次,虫害发生率较小。其次通过调查与鉴定,否定了危险性病害苹果炭疽叶枯病在云南泸西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苹果树早期落叶病是苹果褐斑病、灰斑病、斑点落叶病、轮斑病以及圆斑病的总称,是苹果叶部最主要的病害,其中斑点落叶病和褐斑病是两种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苹果早期落叶病。  相似文献   

17.
<正>近10年,苹果褐斑病在陕西礼泉部分果园呈逐年加重发生趋势。由于该病发生时期与防治时期的错位,导致久防不治。今天,我根据自己的研究积累,讲讲如何准确掌握苹果褐斑病发生期。农药技术发展到今天,防治苹果褐斑病已经不是问题。但对生产一线的很多果农而言,对苹果褐斑病发生时期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了防治时期的错位,发病前不预防,发生后用药不及时,药剂选用不对症,不看天气预报、不搞病害测报,喷药跟着别人  相似文献   

18.
该试验以‘嘎拉’苹果为试材,开展几种杀菌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褐斑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67%唑醚·丙森锌SC 1 000倍和1 500倍液处理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效分别为89.46%和85.22%,对褐斑病的防效为96.50%和92.55%;25%吡唑醚菌酯SC 2 000倍+43%戊唑醇SC 4 000倍和25%吡唑醚菌酯SC 1 500倍+43%戊唑醇SC 3 000倍液处理对斑点落叶病的防效为81.07%和91.38%,对褐斑病的防效为84.97%和90.48%。均优于对照药剂百泰。试验说明67%唑醚·丙森锌SC,以及25%吡唑醚菌酯SC和富力库组合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褐斑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苹果褐斑病在山东烟台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褐斑病是导致苹果早期落叶的主要病害,其症状变化大,诊断特征是病斑中央的褐色小亮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苹果褐斑病病原菌主要随病叶在地面上越冬,次年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分生孢子主要随雨水传播,传播距离近,初侵染主要发生在树冠下部的叶片上。病原菌的最适侵染温度为20~25℃。降雨是苹果褐斑病流行的主导因素,雨量超过2mm,使叶面结露超过7小时的降雨可导致病原菌侵染,叶片发病,降雨持续时间越长,侵染量越大。5月是病原菌的初侵染期,6月是病原菌的快速累积期,也是病害防治的关键时期,7—8月是病害的高发期。戊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对苹果褐斑病有较好的内吸治疗效果,波尔多液是较为理想的保护剂。冬春季节清除落叶,发病初期剪除病枝以及发病期的药剂防治是防治苹果褐斑病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苹果褐斑病是造成苹果早期落叶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各苹果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苹果树受害后引起提前落叶,往往造成当年两次发芽,甚至开两次花,削弱树势;受害树果实较小,果面有黑斑点,严重影响果园的优质丰产。苹果褐斑病病菌以菌丝团或分生孢子盘在落叶上越冬,第2年春季降雨后产生分生孢子,随雨水冲溅至树冠下部的叶片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