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柑桔黄龙病是严重威胁黄龙病区柑桔产业发展的毁灭性病害。广西是黄龙病重灾区,20世纪六七十年代,桂中、桂北大批柑桔园因黄龙病而淘汰,一些重病区至今未能恢复元气。柑桔木虱是黄龙病的传播昆虫。桂北于1981年发现木虱,1982年开始出现零星黄龙病病树,由于种种原因致使黄龙病大面积扩散蔓延。据桂林市水果生产办公室2007年3月的调查统计,截至2006年底,全市8.7万hm2桔园,受黄龙病危害的柑桔园面积达5.2万hm2,约占总面积的60%,果园平均发病株率达7.5%;2006年冬至2007年春共查出病树764.2万株,直接经济损失达9亿多元。广西柑桔研究所柑桔试验示…  相似文献   

2.
广西农垦柑桔黄龙病发生历史回顾及防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垦区柑桔黄龙病发生历史回顾柑桔是广西农垦主要的水果生产项目。广西农垦国有农场从五十年代初期开始种植柑桔,在四十多年的生产过程中,既有取得成功的辉煌业绩,也有黄龙病暴发致使大面积果园毁灭的惨痛教训。早在六十年代,垦区的东方,华山已有零星的黄龙病树出现。进入七十年代,黄龙病出现逐年上升的势头,但多出现在盛产期后的果园,且发病率也很低。八十年代,随着垦区作物结构的调整和柑桔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柑桔黄龙病也不断的扩散、蔓延,发病率迅速增加,并最终导致柑桔黄龙病的大暴发。一九八七年、垦区的柑桔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不同防控模式下的柑桔黄龙病防控效果及对果园产量和效益的影响,对广西农垦国有良丰农场、源头农场及立新农场及周边果园柑桔黄龙病发生、防控措施、更新种植模式及产量变化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椪柑平均发病率为9.49%,高于脐橙和温州蜜柑;农场果园采取严格的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控措施后,柑桔黄龙病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极显著低于防控措施不到位的果园,柑桔产量和效益可保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4.
我国有悠久的柑桔栽培历史,广阔的种植地域和丰富的种质资源。由于柑桔黄龙病的发生、蔓延为害,使我国部分地区的柑桔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享有盛名的广东省杨村华侨柑桔场,因黄龙病为害,1978~1979年被迫挖除成年树40多万株;广东澄海县1982年挖除幼年树6万多株;云南省化念农场,1956~1976年每年柑桔产量26万公斤。由于黄龙病为害,1984年仅有1000公斤产量;广西的柳州柑,曾是出口柑桔的佼佼者,60年代因黄龙病严重为害,许多柑桔园被迫改种其他作物。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柑桔黄龙病的检疫和防治工作,把它列为国家植物检疫对象,制订了检疫和防治对策,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肇庆、云浮市沙糖桔主产区黄龙病发生为害和防控情况,随机抽取35个果园,通过采集叶片样品开展荧光定量PCR检测,以及实地观察和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柑桔黄龙病防控形势非常严峻,果园发病率高达60%,且绝大多数受访对象不懂得正确判断和防治柑桔黄龙病。  相似文献   

6.
通过制定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治措施,并在全场实施。同时,介绍了加强柑桔果树肥水管理。结果表明,2002年黄龙病最高发病率达25.0%,至2009年控制在0.37%。全场柑桔总产量从2002年的1 513 t至2009年提高到15 164 t,超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新罗区柑桔黄龙病危害的现状出发,结合该病侵染特点,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达到控制黄龙病漫延,提高柑桔产业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我区的柑桔黄龙病问题由来已久:四十年代在我区玉林、柳城等地就有黄龙病发生。六十年代中期柳州等地受到严重威胁;七十年代中后期以来黄龙病在柳州、钦州等地大暴发,摧毁了约2万余亩柑桔园;八十年代以后,黄龙病逐年北延扩散,桂北的不少柑桔园也开始受到黄龙病的威胁。至此,黄龙病的危害实际.上已成为制约我区柑桔生产发展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放区柑桔黄龙病的为害现状1.1我区黄龙病的分布概况我区黄龙病的分布大致可分为:八十年代以前和八十年代以后两个阶段。八十年代以前,经广西柑桔黄龙病研究小组的多次调查证实,黄龙病…  相似文献   

9.
广西综合防控柑橘黄龙病之体制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是广西栽培面积最大,果品产量最多,社会消费面最广的水果之一.柑橘黄龙病是影响和制约广西柑橘产业发展的第一大毁灭性病害,广西许多柑橘产区果园因受柑橘黄龙病危害而毁于一旦.因此,如何有效防控好柑橘黄龙病的爆发危害,是广西柑橘产业发展急需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总结分析广西综合防控柑橘黄龙病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可以说有效防控柑橘黄龙病的爆发危害不缺成熟的技术、成功的经验以及失败的教训,而是缺柑橘果园在不同经营体制下,落实综合防控柑橘黄龙病技术措施的有效机制.研究和探讨不同类型柑橘果园在不同经营体制下有效落实综合防控柑橘黄龙病技术措施的机制,对指导柑橘黄龙病的综合防控工作有着十分重要且积极的指导意义.笔者根据从事综合防控柑橘黄龙病近30年的实践经验和体会,对柑橘黄龙病爆发危害的原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分析,对几种不同类型果园在不同经营体制条件下,建立有效落实综合防控柑橘黄龙病技术措施的机制进行了较为全面地研究探讨,得出了建立有效防控柑橘黄龙病之体制机制的几点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10.
过去一般认为广西北部地区没有黄龙病,但随着柑桔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近年在临桂、炅川和恭城等县均发现黄龙病零星病株,部分桔园已有扩散蔓延现象。1988年我们调查了部分发病果园,从中看出,桂北桔区柑桔黄龙病的发生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1.
黄龙病是毁灭性的柑桔病害,柑桔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黄龙病的媒介昆虫。长期生产实践证明,防治柑桔木虱是控制黄龙病的关键措施。目前柑桔木虱主要以大面积联合化学防治为主,有破坏生态平衡和污染环境问题,同时存在食品安全隐患,防治成本也高。广东省肇庆市以捕食螨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控制柑桔木虱与黄龙病的经验给我们以启示,从绿色植保角度,科学协调柑桔园主要病虫害的控制和果园的经营管理工作,合理利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其他生态控制措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改善和提高柑桔园生态系统对柑桔木虱等害虫的自控能力,以达到控制黄龙病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柑桔黄龙病是由类细菌侵染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病害,通过带毒媒介昆虫柑桔木虱和带病苗木、接穗进行传播,是我国南方柑桔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我场近年米团黄龙病而淘汰了102.64hm2柑桔园,经济损失达1487548.60元。本文介绍我场的柑桔黄龙病发生情况及处理意见。-。发病情况:我场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发生黄龙病,九十年代初特别是近两年来大流行,发病严重,并以15%-20X的发病率逐年递增。据普查,1996年全场黄龙病发生面积达102.64hm’计116,673株,占全场柑桔总面积的61.39轴,其中碰柑发病占52.6畅,甜橙占26.0畅,温州蜜柑…  相似文献   

13.
我区的柑桔黄龙病问题由来已久:四十年代在我区玉林、柳城等地就有黄龙病发生;六十年代中期柳州等地受到严重威胁;七十年代中后期以来黄龙病在柳州、钦州等地大暴发,摧毁了约2万余亩柑桔园;八十年代以后,黄龙病逐年北延扩散,桂北的不少柑桔园也开始受到黄龙病的威胁。至此,黄龙病的危害实际上已成为制约我区柑桔生产发展的最主要原因之一。1.我区柑桔黄龙病的为害现状1.1我区黄龙病的分布概况我区黄龙病的分布大致可分为:八十年代以前和八十年代以后两个阶段。八十年代以前,经广西柑桔黄龙病研究小组的多次调查证实,黄龙病在我…  相似文献   

14.
全州县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期柑桔产业发展迅猛,富了一大批果农,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但自1999年的严重霜冻及遭受柑桔黄龙病的危害后,全县因失管和黄龙病危害而被毁掉的柑桔园在6667hm^2左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个多亿,且近几年来柑桔黄龙病呈加剧蔓延危害之势。面对柑桔黄龙病危害的严峻形势,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十分重视,在2097年冬季进行了一次集中砍除柑桔黄龙病树的行动,取得了初步成效,为今后柑桔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柑桔黄龙病目前是柑桔生产中危害最大的一种毁灭性病害 ,广西最早于 194 3年报道此病 ,2 0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在桂南、桂中流行 ,80年代以后桂北地区亦开始流行。因该病的流行已造成桂南钦州柑桔生产基地、桂中一些柑桔专业农场、荔浦夏橙生产基地的毁灭性打击 .时至今日 ,柑桔黄龙病已扩散到全区各柑桔产区。柑、沙田柚、甜橙、温州蜜柑、南丰蜜桔、金柑、杂交柑等品种 ,都无法避免柑桔黄龙病的侵染 ,现在的状况是生产管理好的果园 ,病害发生程度相对轻。相反则病害发生就重 ,一些失管的果园柑桔黄龙病发病率高达 10 0 % ,这对于柑桔生产…  相似文献   

16.
桂林地区柑桔黄龙病发生危害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桂林地区是我国宽皮柑桔的最适生态区,甜橙的适宜生态区。1994年柑、橙、柚面积达3.7万hm2,年产量29万t,已成为我国新兴的柑桔生产基地,也是广西柑桔的主要产地。柑桔业已成为桂林地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近二十年来,桂林地区柑桔业受黄龙病危害逐年严重,已成为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问题。1柑桔黄龙病发生历史与现状中国柑桔研究所和广西柑桔黄龙病研究组于1961~1965年,就桂林地区黄龙病问题进行了概查,在荔浦茶城乡过村和城关乡沙街村都发现有零星病树,说明桂林地区南部县早在六十年代已有黄龙病发生。一九七四年赵学源…  相似文献   

17.
赣南柑桔黄龙病发生与防治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柑桔黄龙病由类细菌引起。 1999年 10- 11月,笔者就赣南地区会昌县柑桔黄龙病发生与防治现状作了调查,现报告如下。1调查方法在本县西江、小密、庄口、珠兰、湘江、高排、晓龙等镇(乡)的部分果园进行调查,小果园(0.67hm2以下)采用详查法,大果园则随机抽查。柑桔黄龙病症状田间表现复杂,又与缺素等症状不易区分,本调查只根据柑桔黄龙病黄梢、叶片的斑驳型黄化典型症状作为判断标准,结合观察叶片硬化及畸形果发生情况。对发病较轻,不易区分者不统计。因此实际发病率要比本调查结果发病率高。2调查结果柑桔黄龙…  相似文献   

18.
"种植无病苗、大面积集中连片联防联控柑桔木虱和及时清除病树"是我国农牧渔业部1982年在广东召开的全国柑桔黄龙病检疫座谈会上确定的柑桔黄龙病防控三项基本措施,也是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黄龙病防控技术措施。如何确保三项技术措施的严格落实并做到片区联防联控,是柑桔黄龙病防控中的难点。广西-湖南地区通过试验,研究集成了"以种植无病苗木为基础,以统一放控梢、大型植保机械喷施低毒高效药剂、果园悬挂黄板和梢期+冬季清园防治柑桔木虱为重点,以常态化普查清理病树为保障的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控技术模式";在技术模式的应用上,因果园类型及黄龙病发病程度不同,采取分类防控策略;荔浦市为确保柑桔黄龙病防控三项基本措施严格落实,构建了以"政府责任制、宣传培训和村规民约"三大举措为核心的柑桔黄龙病片区联防联控"荔浦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对上述技术模式进行了介绍,以期为其他柑桔片区防控柑桔黄龙病提供技术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广西柑桔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西从七十年代初开始大面积栽种柑桔其快速发展的势头持续到九十年代初,至一九九三年全区柑桔栽培面积达7.56万5m’,产量达52.73万t,面积居全国第八位,产量位居全国第六。综观全区的柑桔生产现状,虽有部份国营农场、集体果场和个体果场连年丰收,甚至不乏每5m’单产75t左右的高产果园。但是,就全区大面积而言,单产低至今仍是广西柑桔生产发展中存在的一个最主要柯题。而多种病虫的严重为害则是造成我区柑桔单产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仅就我区柑桔病虫害的发生特点,防治现状及今后的防治策略作一简要介绍。一、广西柑桔主要病…  相似文献   

20.
早在上世纪20年代黄龙病就已经在南非存在了,迄今仍然是南非危害最严重的柑橘病害之一。然而自80年代末以来,柑橘产业制定了有效的策略控制了黄龙病的蔓延,使得黄龙病区柑橘的产量和效益得到了保障。这些策略包括:严格控制柑橘苗未及相关柑橘材料的运输;提供经由南非柑橘发展部(South Afriean Citrus Improvement Scheme,CIP)鉴定的无病毒苗;去除病株;向树干或土壤施用内吸性杀虫剂控制木虱等。这些策略的实施加上良好的管理使得因黄龙病而放弃种植柑橘的产区又重新引种了柑橘,并且表现较好。然而,虽然采取了这些措施,在90年代还是由于从北部黄龙病区引入了柑桔繁殖材料而导致黄龙病传到了西开普省。尽管开普敦的柑橘种植者为根除黄龙病付出了很大自寺努力,但是他们的努力由于没有得到相应法律自寺支持而最终失败了,2005年的调查显示黄龙病已蔓延开来。此时树干施用久效磷和甲胺磷等内吸性有机磷杀虫剂挽救了南非的柑橘产业,现在这些杀虫剂已被对未虱药效期较长自寺氯代烟碱类杀虫剂所取代。黄龙病现在依然威胁着南非的柑橘产业,国际柑橘研究中心网一直提醒大家要时刻保持对黄龙病的警惕。一旦忽视,黄龙病会给南非柑橘产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