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应用3T3-L1前脂肪细胞株,分析红景天提取物(Rhodiola rosea L.herb extract,RRLHE)对3T3-L1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方法]使用油红O染色法对红景天提取物干预分化的细胞进行评估并定量分析脂肪细胞分化程度。通过逆转录多聚酶联反应(RTPCR)来检测脂肪细胞分化相关基因过氧化物体增殖剂活化受体γ(PPARγ)、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mRNA的表达。[结果]红景天提取物能显著抑制3T3-L1细胞增殖和向成熟脂肪细胞分化,另外,红景天提取物能显著提高3T3-L1前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率,红景天提取物明显抑制PPARγ、C/EBPα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红景天提取物对3T3-L1细胞增殖和分化均有抑制作用,并能提高3T3-L1前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率,其影响机制与钝化PPARγ、C/EBP-αmRNA的表达有关系。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蛔虫体腔液(Ascaris body cavity fluid,ABF)对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的作用,揭示ABF对机体脂类代谢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半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T-PCR)检测前脂肪细胞分化相关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活化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GAPDH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ABF对3T3-L1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1 000μg/mL的ABF明显降低前脂肪细胞分化相关基因PPARγ mRNA的相对表达,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在3T3-L1分化过程中加入1 000 μg/mL ABF可增加细胞的凋亡.表明一定浓度的ABF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能够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细胞凋亡,提示ABF能够抑制前脂肪细胞转化为脂肪细胞,可能具有调控脂类代谢以及控制高脂血症相关疾病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银杏叶提取物(EGB)包含了两大类活性成分——黄酮类和萜内酯类,并具有多种药用价值。本研究以3T3-L1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MTT法、油红O染色法和荧光定量PCR法研究银杏叶提取物中三种黄酮对脂肪细胞的成脂代谢影响。结果显示,山奈酚、槲皮素和异鼠李素在较高浓度下(100μmol/L)对成熟脂肪细胞的细胞毒性较为显著,分别是44%、26%和14%。山奈酚和槲皮素在100μmol/L时对前脂肪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为分别27%和19%,异鼠李素对前脂肪细胞的增殖抑制效果小于5%,影响较小,以上数值均有统计学意义。油红O染色半定量结果表明异鼠李素,山奈酚和槲皮素在相同浓度下(50μmol/L)对脂质积累的抑制率分别为43%、29%和17%,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三种银杏黄酮在较高浓度下能够显著抑制细胞分化终末期的关键转录因子PPARγ、C/EBPα和SREBP-1c的表达,进而影响其下游与脂质合成相关的酶和蛋白的转录水平表达。综上,三种银杏黄酮对3T3-L1细胞的主要影响方式是对成熟脂肪的细胞毒性以及对脂肪细胞分化和脂质积累的抑制。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FSP27基因对猪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影响,在军牧一号白猪原代前体脂肪细胞中转染siRNA-717沉默FSP27.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效果使用油红O染色试验检测,猪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使用荧光定量PCR(RT-qPCR)、蛋白免疫印迹等技术检测.结果表明:猪脂肪细胞中转染 siRNA-FSP27后,PCNA,cyclin D2和 cyclin E2的 mRNA 表达水平显著升高;aP2、C/EBPα、PPARγ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油红O检测结果显示脂滴显著降低;Bax和p53的相对mRNA水平显著降低,Bcl2显著升高.表明FSP27在体外培养的猪脂肪细胞中抑制脂肪细胞增殖,促进脂肪细胞分化和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短链和长链饱和脂肪酸,对小鼠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及脂代谢新因子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OLR1)转录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小鼠前体脂肪细胞,用适宜浓度乙酸钠、硬脂酸钠和p38MAPK通路抑制剂处理,通过细胞计数检测处理24和48 h时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量。【结果】乙酸钠处理组小鼠脂肪细胞数量随处理时间延长显著下降(P<0.05),硬脂酸钠处理组对小鼠细胞数量无显著影响(P>0.05);乙酸钠和硬脂酸钠均显著上调PPARγ2、C/EBPα和OLR1 mRNA的表达(P<0.05);p38MAPK抑制剂能显著抑制PPARγ2和OLR1 mRNA的表达(P<0.05),但对C/EBPαmRNA表达无显著影响。【结论】乙酸钠可抑制前体脂肪细胞的增殖,但乙酸钠和硬脂酸钠均能促进前体脂肪细胞的分化;OLR1基因在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通过p38MAPK通路发挥作用,且脂肪酸对前体脂肪细胞分化及OLR1转录表达的影响与p38MAPK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HH信号通路在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猪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为材料,应用油红O染色法检测ADSCs成脂分化过程中的形态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HH通路Gli1及脂肪细胞分化转录因子的时序表达。通过嘌呤衍生物2,6,9-三元取代嘌呤(Purmorphamine,PM)激活猪ADSCs细胞中HH信号通路,探讨体外激活HH信号通路对猪ADSCs向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及其机制。结果显示,在成脂诱导分化的过程中,经5μmol/mL的PM持续处理,细胞中Gli1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增加;猪ADSCs向脂肪细胞分化的数目减少、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降低;脂肪细胞分化关键转录因子C/EBPα和PPARγ的表达受到抑制。以上结果表明,激活HH信号通路可通过下调PPARγ和C/EBPα的表达抑制猪ADSCs向脂肪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7.
首先分离猪前体脂肪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诱导分化,通过荧光定量PCR明确KLF15基因在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mRNA的表达规律。随后利用脂质体2000将KLF15-siRNA转染至前体脂肪细胞并诱导分化,待前体脂肪细胞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后分别利用荧光定量PCR、油红O染色等方法明确脂肪细胞分化标志基因PPARγ、C/EBPα、AP2的表达变化及脂肪细胞甘油三酯沉积能力。结果表明:KLF15基因mRNA表达量在猪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随时间而变化,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分化24 h时mRNA表达量最高。与对照组相比,KLF15基因表达被抑制后,PPARγ、C/EBPα、AP2表达量显著降低,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脂滴明显减少、变小。研究结果提示,KLF15参与了调控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过程,可影响脂肪细胞中甘油三酯的合成及脂质的沉积。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葛根素对牛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在脂肪形成过程中将葛根素加入到培养基中,观察其对成脂分化的影响。分别采用油红O染色法及甘油三酯酶法检测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脂滴积聚及细胞内的甘油三酯含量;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成脂分化过程中脂肪形成相关转录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低浓度的葛根素能促进脂肪细胞的分化,增加细胞内的甘油三酯含量,促进成脂标志基因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葛根素的添加可促进脂肪分化,增加脂肪沉积,这为进一步研究延黄牛脂肪沉积作用机制以及改善牛肉品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采用胰岛素、地塞米松和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联合诱导C2C12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诱导分化后加入100 mmol/L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DHA处理8d后,收集细胞,提取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脂肪分化相关基因PPARγ、C/EBPα和ADD1转录表达水平.结果表明,C2C12细胞成脂分化时添加DHA能显著上调PPARγ、C/EBPα和ADD1基因的表达,并且联合添加维生素E后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鉴定水翁花提取物2,4-二羟基-6-甲氧基-3,5-二甲基查耳酮(DMC)的PPARγ配体结合活性及其特点。[方法]用GAL4嵌合体报告基因试验检测DMC的PPARγ配体结合活性;用油红O染色法检测DMC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用[3H]-2-脱氧葡萄糖摄取试验检测DMC对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的影响;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经DMC处理的3T3-L1脂肪细胞中PPARγ靶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DMC能以剂量依赖型的方式对PPARγ产生激活作用,促进脂肪细胞的分化,显著提高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摄取率,并且提高脂肪细胞中一些PPARγ靶基因的表达量。[结论]DMC能通过激活PPARγ促进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摄取。  相似文献   

11.
卵母细胞成熟过程受组蛋白H3K4me3(trimethylation of lysine 4 on histone 3)和H3K27me3(trimethylation of lysine 27 on histone 3)及其相关的甲基化和去甲基化酶的调控,因此考虑对鸡的卵泡发育也存在一定的影响。选取“苏禽3号”配套系第一母本为研究对象,采用Western blot法探究组蛋白H3K4me3和H3K27me3在鸡卵泡不同发育阶段颗粒层中蛋白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在苏禽3号卵泡颗粒层中,组蛋白H3K4me3在卵泡发育不同阶段表达模式呈降低→升高→降低→升高的波浪形趋势,波浪变化较为平缓,在F5、F2和F1 3个表达高点的表达量与SWF(small white follicle)、LWF(large white follicle)、SYF(small yellow follicle)和F3 4个表达低点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组蛋白H3K27me3在不同发育阶段表达模式亦呈波浪形表达趋势,波浪变化起伏较明显,在SWF、SYF和F33个表达高点的表达量与F5、F4、F1和F2 4个表达低点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组蛋白H3K4me3与H3K27me3在不同发育阶段卵泡颗粒细胞中的表达呈较强的负线性相关(R=-0.808,P=0.000)。结果提示:组蛋白H3K4me3和H3K27me3在不同发育阶段卵泡颗粒层中的表达具有组织差异性,呈负相关的动态修饰性,可能共同协调卵泡生长过程中各基因的表达与功能,研究结果为鸡繁殖性状调控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在ICR小鼠白念珠菌阴道炎模型中阴道黏膜局部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构建ICR小鼠白念珠菌阴道炎模型,运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及免疫组化检测感染组与正常组中IGFBP-3、caspase-3表达的差异。结果构建ICR小鼠白念珠菌阴道炎模型成功,感染组阴道组织中见大量念珠菌丝及炎症细胞浸润;IGFBP-3c、aspase-3在感染组中较正常组高表达(P〈0.01)且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s=0.683,P〈0.01)。结论IGFBP-3、caspase-3在感染组中高表达可能与念珠菌下调阴道黏膜免疫并致病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克隆分析香蕉中14-3-3蛋白编码基因。[方法]采用PCR与RACE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克隆香蕉14-3-3基因,并进行CDNA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结果]所克隆cDNA全长866 bp,编码197个氨基酸残基,具有植物14-3-3蛋白基因的特征结构域,并与其他植物来源的14-3-3蛋白具有很高的序列相似性,将其命名为Ma-14-3-3d(Musa acuminate14-3-3gene)。[结论]Ma-14-3-3d蛋白与来源于单子叶植物的14-3-3蛋白位于同一进化枝上。  相似文献   

14.
以"辽茄5号"(Solanum melongena L.)幼苗为试材,研究KHCO3和NaHSO3处理对茄子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KHCO3、NaHSO3及其复合能提高茄子幼苗的光合速率、光饱和点、CO2饱和点、表观量子效率、羧化效率、降低光补偿点和CO2补偿点。茄子幼苗叶片中含有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KHCO3提高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Rubisco)的羧化活性,NaHSO3使Rubisco的羧化活性、加氧活性、羧化活性和加氧活性的比值都提高。NaHSO3促进PSⅠ,PSⅡ和全链的电子传递,KHCO3对光合电子传递也有促进作用,但相对NaHSO3促进效果小些。KHCO3、NaHSO3及其复合增加根、茎和叶的干重。从影响因子看,K 、HCO3-和HSO3-具有促进光合速率的作用;促进PSⅠ和全链光合电子传递的主要为HSO3-,促进PSⅡ光合电子传递为K 、HCO3-和HSO3-;HCO3-是促进PEPcase活性的主要因子,HSO3-使Rubisco的羧化活性和加氧活性都增加,K 和HCO3-增加Rubisco的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香蕉14-3-3蛋白基因Ma-14-3-3d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Objective] The aim of the study is to clone and analyze the gene encoding 14-3-3 protein from banana. [Method] Combined with PCR amplification, RACE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technique was employed to clone 14-3-3 gene from banana; then the amplified sequence was sequenced and homologically analyzed. [Result] A new cDNA homologous with 14-3-3 protein genes were obtained by RT-PCR and RACE (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 approaches. The full length of this cDNA was 866 bp encoding 197 amino acids. Alignment of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 with those from other plants revealed that the cDNA shared high homology with 14-3-3 protein genes from other plants, and was designated as Musa acuminata 14-3-3 gene (Ma-14-3-3d). Phylogenetic analysis reveals that Ma-14-3-3d has closer genetic relationship with those from monocotyledon species than those from other species. [Conclusion] Ma-14-3-3d belongs to the same lineage of 14-3-3 from monocotyledon.  相似文献   

16.
检测猪血清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3AB抗体ELISA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大肠杆菌表达的FMDV NSP 3AB经纯化后作为抗原,建立了3AB间接ELISA方法,该方法可用于判定被检动物是否感染了口蹄疫病毒.重组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3AB作为检测抗原包被酶标板反应孔,以兔抗猪IgG/HRP酶结合物作为第2抗体,建立了抗非结构蛋白抗体检测的方法.用该方法检测了大量不同背景的猪血清,并与3ABC-I-ELISA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AB-I-ELISA和3ABC-I-ELISA的总符合率为98.9%,而且3AB-I-ELISA的特异性高于3ABC-I-ELISA.  相似文献   

17.
基于“3+3”模式的“营养与配餐设计”课程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的"营养与配餐设计"课程,按照"专业+车间+检验室"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课程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上的三个相统一。教学过程的三个统一是: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统一,教材与职业资格鉴定标准(营养配餐员和公共营养师)相统一,真实实践场所与对应岗位相统一。教学内容的三个统一是: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统一,课程目标与职业工程相统一,考核成绩与职业鉴定相统一。在实施的两年时间内,学生职业资格鉴定通过率100%,教师职业教学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18.
以园林设计实践应用为基础,在园林设计中引入GIS环境,弥补一直来园林设计中只有平面图纸和局部效果的特点,试图从另一种角度上来扩展园林设计实际制图的应用范围,提高设计效果的表现力和真实设计的再现。文中分析了3DMAX和GIS软件各自在园林应用中的特点,阐述了利用3DMAX和GIS相结合的场景构建方法,并以模型制作过程为例,探讨了两者相结合的应用过程,最后提出了须臾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该实验拟构建甘蔗14-3-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为体外研究该蛋白功能和高级构象特征奠定基础。用RT—PCR技术从甘蔗茎中扩增出编码14-3-3蛋白的全长基因,并连入pGEM—T载体中,双酶切和测序用于序列正确性的鉴定。结果表明,该基因的最大开放阅读框为771bp,编码6256个氨基酸。后将所得cDNA片段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PIC9K,经电转后在酵母细胞中表达,表达产物经Westernblot鉴定分子量约为28kD。表明已成功构建了甘蔗14—3—3蛋白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了表达产物。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OsV3IP2和OsV3IP3的可溶性肽段,获得可溶性的OsV3IP2和OsV3IP3外源表达蛋白质,将相应的编码区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中,进行IPTG诱导表达,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质。结果表明,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进行预测,将OsV3IP2、OsV3IP3分别分为2个和4个部分。将其分别克隆到p ET32a后,采用0.2 mol/L IPTG在10、20、30℃诱导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证明OsV3IP2-1、OsV3IP 2-2、OsV3IP 3-1表达的融合蛋白存在于上清液中,而OsV3IP 3-2、OsV3IP 3-3表达的融合蛋白存在于沉淀中,获得了OsV3IP2-1、OsV3IP 2-2、OsV3IP 3-1可溶性目的蛋白,为进一步体外验证OsVDAC3与OsV3IP2、OsV3IP3的互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