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陕南秦巴山区PP织物袋梯田筑坎结构和坎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陕南秦巴山区的试验示范表明,PP织物袋能够用作梯田筑坎材料。在总结示范经验的基础上,对PP织物袋的特点、PP织物袋梯田筑坎结构和坎型进行了研究,基于稳定性分析,分析了田坎坎高与坎坡的关系,为PP织物袋梯田筑坎技术在陕南及其他地区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陕南秦巴山区PP织物袋梯田筑坎土压力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PP织物袋梯田田坎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降雨及弦式土压力盒实测田坎土压力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陕南秦巴山区PP织物袋梯田筑坎土的压力分布,进而探究了导致田坎产生滑塌、鼓肚等破坏形式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工况修筑的梯田,其田坎土压力分布曲线呈现出不同的形式。暴雨和连阴雨是导致PP织物袋梯田垮坎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3.
PP织物袋梯田护坎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丙烯土工织物袋(简称PP织物袋)作为新型梯田筑坎材料,对解决土坎梯田垮坎问题提供了很大帮助。在其所筑坎坡上种植合适的植物既可充分开发利用埂坎空间,又兼具经济效益和稳固田坎作用。通过对PP织物袋梯田田坎上种植的黑麦草、高羊茅、白三叶、紫花苜蓿、山麦冬的根-土复合体试样进行直剪试验,与空白织物袋内无根土样的抗剪强度对照,分析5种草本植物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增强作用,旨在筛选出最佳的护坎植物,促进PP织物袋筑坎技术在陕南的应用与推广。结果表明:5种草本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与垂直压力的关系均符合库仑定律;在含水量和含根量相当的情况下,对比无根土样,白三叶、黑麦草、紫花苜蓿、高羊茅、山麦冬5种草本植物的根-土复合体的黏聚力增加幅度分别为56.3%、51.1%、50.7%、30.9%和15.2%,而内摩擦角的变化幅度仅为-0.2°0.8°,变化并不明显;5种草本植物对PP织物袋内土体抗剪强度的增强作用为白三叶>黑麦草>紫花苜蓿>高羊茅>山麦冬。  相似文献   

4.
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旱作农业隔坡梯田灌溉效益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包括坡面径流试验、土壤含水量观测试验、坡面径流集水试验、节水灌溉试验,并利用观测数据分析了隔坡梯田的灌溉效益。结果表明,隔坡梯田具有明显的阻拦泥沙、保持水分增加土壤含水量、培肥土壤养分和提高作物产量等效益,并提出了最佳平坡比,为黄土高原旱作农业集水灌溉提供理论论据。  相似文献   

5.
PP织物袋梯田筑坎技术在陕南秦巴山区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陕南秦巴山区是陕西省主要的农业生产区,坡耕地面积大,坡改梯任务艰巨。因受到土壤条件的限制,梯田垮坎现象极为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陕西省水土保持局多次组织专家调研和论证,选用PP织物袋作为梯田筑坎的替代材料。经黑山镇双庙示范点推广与应用,初步验证了PP织物袋用于梯田筑坎具有建设成本低、使用寿命长、易于施工和绿化、不易滑塌等优点。该材料不仅适用于陕南秦巴山区,而且可应用于陕北和其他石料短缺的地区。  相似文献   

6.
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旱作农业隔坡梯田灌溉效益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包括坡面径流试验、土壤含水量观测试验、坡面径流集水试验、节水灌溉试验,并利用观测数据分析了隔坡梯田的灌溉效益。结果表明,隔坡梯田具有明显的阻拦泥沙、保持水分、增加土壤含水量、培肥土壤养分和提高作物产量等效益,并提出了最佳平坡比,为黄土高原旱作农业集水灌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泥石流多发区小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泥石流多发区云南东川阿旺小河流域为研究区域,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流域内4种主要土地利用方式(林地、灌丛、草地、耕地)对土壤物理性质、抗冲能力、养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颗粒级配组成差异不明显,土壤含水量、容重、总孔隙度差异明显;含水量表现为林地草地灌丛耕地,容重表现为灌丛草地耕地林地,孔隙度表现为林地耕地草地灌丛;4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抗冲性能不同,但变化趋势相似,并且抗冲系数的大小为林地草地灌丛耕地;在土壤养分的7种指标中,除水解氮含量在不同利用类型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指标有显著差异;从土壤物理性质与养分特征的相关分析中可知,含水量与其他因子的关系最为密切。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林地的蓄水保土效益最佳,而耕地的蓄水保土效益最差。  相似文献   

8.
红壤坡地坡改梯水土保持效应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应用江西典型红壤坡地梯田与坡耕地小区的观测资料,对坡改梯的水土保持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坡耕地改梯田后蓄水保土效益显著提高,蓄水效益高达67.6%,保土效益达85.0%以上;梯壁植草能大大提高梯田的蓄水保土效益,采取前埂后沟+梯壁植草方式的水平梯田与梯壁不植草的对照水平梯田比较,其蓄水效益达59.7%,保土效益达98.2%,适宜在南方红壤坡地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玉米苜蓿间作的蓄水保土效益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在种植作物的同时减少水土流失,采用玉米苜蓿间作的种植模式,研究其蓄水保土效益。试验对玉米苜蓿间作与单作玉米的土壤含水量,径流量以及产沙量进行观测,进而研究两者的蓄水保土效益。结果表明:玉米苜蓿间作地的土壤含水量大于玉米单作地的土壤含水量;玉米苜蓿间作的径流量和产沙量均小于玉米单作,说明了玉米苜蓿能够有效地减少径流的冲刷侵蚀,具有良好的拦沙性能;经计算得出玉米苜蓿间作的蓄水效益为87%,保土效益为98%,表明玉米苜蓿间作的蓄水保土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以应县大小石峪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区为对象,研究了梯田、谷坊坝地和垫滩造地等3种工程措施和经济林、乔木林、灌木林、人工草地和封禁治理5种林草措施对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等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均可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增大土壤水分含量和养分含量,土壤理化性状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