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7 毫秒
1.
发布区县水土保持监测公报是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定职责,其最终目的是为政府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服务,满足政府、社会和公众对水土保持信息的需求,实现水土保持数据和信息共享。对北京市各区历年水土保持监测公报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以径流、泥沙等原始数据为主的区水土保持监测公报存在着数据原始、信息滞后、针对性不强等问题,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为提高区县水土保持监测公报的作用和影响力,建议进一步增强区县水土保持监测公报的信息时效性、内容针对性和公众服务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水土保持》2010,(7):28-28
在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十九周年之际,河南省水利厅依法发布了《河南省2008-2009年水土保持公报》。这是继2005年、2006—2007年水保公报后,第3次向社会公布河南省水土流失状况和水土保持工作进展情况。公报显示,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全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以2008、2009年省内江河主要支流径流、泥沙数据为例,在降水量、径流量接近或超过多年平均值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浙江省先后开展了全省水土流失遥感普查、样地年度调查、监测站年度监测等一系列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与新时期政府决策和社会服务需求尚有差距、监测基础设施和服务手段与现代化的要求不相适应、水土保持综合监管能力需进一步加强等方面。为解决这些问题,浙江省水利厅编制并印发了《浙江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规划(2018—2022年)》。规划从区域水土流失监测、监测站水土流失监测、水土流失年度消长情况分析评价、水土保持监管重点监测、水土保持监测数据整(汇)编与应用等方面明确了今后5年全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全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三亚市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和水土流失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三亚市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水土保持意识淡薄、人为水土流失不断加剧、水土保持治理成效不显著、水土保持管理机构薄弱、科技对水土保持的支撑不够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具体防治对策是:搞好水土保持规划;建立功能齐全、结构合理、效益显著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把预防放在首要位置,加强监督执法队伍建设,完善监督管理体制;加强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开展水土保持治理示范区建设。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水土保持规划方略与总体布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土保持规划是依法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依据和战略部署。为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求,以辽宁省为研究对象,依据区域自然、社会经济及水土流失状况,分析确定了全省水土流失防治方略,在辽宁省水土保持区划的基础上,依据各总体格局区的区域特征、水土流失特点及水土保持需求,研究提出了水土流失防治的总体布局,为全省水土流失防治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为地方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我国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开展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要求健全、完善政策体系,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提供制度保障。该文回顾与评价了我国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政策,分析了我国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完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政策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与对策建议,为制订今后一个时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战略提供参考。建议及时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编制国家水土保持战略规划、成立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增加政府投入,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7.
基于《江西省水土保持公报(2021)》以及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江西省水土保持情况普查等重要成果,选取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县江西省南城县为典型代表,阐述了南城县水土流失现状及其变化,水土保持工作形式分析、工作做法与成效等,希望为其它地区和未来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土保持区划可全面明确县级水土流失与防治规划重点,实现分类指导、分区防治目标,为有效防止生产活动和自然灾害造成的水土流失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为提高县域水土保持规划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奠定理论基础。依据岷县实际治理情况,采取定性分析与综合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技术方法,以乡镇和村为划分单元,利用国土三调土地利用数据及自然环境、水土流失、人口、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等一手资料数据和统计分析数据,确定岷县县级重点防治区划分范围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蒙阴县立足"生态立县"战略,将水土保持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了"政府统一领导、水保统一规划、部门多方协作、群众广泛参与"的水土流失防治机制,组建了产学研相互协作的科技支撑体系,形成了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发展了以果品、养殖、农家乐旅游为特色的流域生态经济,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介绍了蒙阴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及经验,分析了当前面临的问题,并对进一步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分是水土保持规划中水土保持措施合理布局的重要依据。在国家和自治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分的基础上,根据全市地形地貌特征、植被类型及分布、水土流失现状及分布特点、现有水土流失治理成效及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实际需要,并充分考虑原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三区”划分成果及划分区内相似性和区间差异性,按照以乡镇为基本划分单元、集中连片面积达到一定规模、定量指标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要求,进行了呼和浩特市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分。合理划定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治理区,为落实地方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为全市水土流失防治明确了重点工作区域,确定了分区防治方略,为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长江流域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基本建成、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逐步开展、水土保持定期公报制度已经形成,但也存在一些如水土保持监测管理工作不到位、监测管理制度不健全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必须认真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及时掌握流域水土流失动态和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实施情况。介绍了长江流域在2010年和"十二五"时期须做好的有关监测工作:一是以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为重点,全面推动流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二是建立水土保持监测协作机制,打造流域监测信息和技术交流平台;三是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实现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规范化、制度化;四是加强对水土保持监测数据的管理,加快流域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2.
《水土保持通报》2007,27(1):F0002-F0002
由水利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联合组织的“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动员了全国水土保持科技力量,就全国水土流失的根源、现状、危害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分析。在考察过程中,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数据的质量始终是困扰各个阶段的首要问题,也是影响各级政府水土保持科学决策的关键。为了适应国家对水土保持科技的迫切需求,提高国家水土保持的科学管理、决策能力,将我国水土流失治理和水土保持科技事业推向新阶段,我们建议实施“中国数字水土保持”计划。  相似文献   

13.
小流域数字信息管理系统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小流域综合治理数字信息管理系统,是未来现代高科技数字信息技术对水土保持小流域生态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必然反映。它是应用“3S”技术等现代信息手段,全面采集小流域的相关信息,并建立相关信息连接与平台,可以在可视的状态下把小流域的地理信息、自然信息、土壤侵蚀信息、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信息及水土保持综合效益信息输入计算机,实现为政府、相关部门、用户提供现代化的信息数字支持与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划定县级以上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指导水土保持措施的科学制定和提高水土流失防治成效。[方法]在参加国家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复核划分工作和完成陕西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工作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及分析研究,提出了土壤侵蚀强度、林草覆盖度和水土流失治理度等定量指标和江河源头、引水水源、基本农田等保护区的定性指标。[结果]利用GIS和RS技术,以乡镇行政区划为基本单元,按照定量指标,解译遥感影像数据,生成了陕西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成果图。利用定性指标,按照相对集中连片,突出重点,适当概化的原则,对划分成果进行了归类修正。以地貌类型为主线,并参照水土保持功能,对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进行了分类和命名。[结论]陕西省划分为6个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6个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共计12个大片区,是编制《陕西省水土保持规划》、规范生产建设项目中水土保持监督工作的重要依据,也为市县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划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东源县柳城石英岩矿区项目为例,从防治分区划分、主要防治措施、水土流失监测等方面总结了项目水土保持的主要做法,对同类水土保持项目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根据本项目2021-2022年第1~4季度水土流失监测资料,结合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目标构建了水土保持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本项目各评价指标权重值,并邀请了同行业多位专家对本项目实施成效进行评分,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可评价本项目实施成效为“良”,同时结合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结果,综合评价本项目水土流失治理效果良好,能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多年来 ,在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高度重视下 ,目前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483 0 8km2 ,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进入 2 1世纪 ,吉林省水土保持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必须依法强化监督、全面开展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依靠生态自然修复能力恢复林草植被 ,加大科技开发与成果转化 ,实现建设生态省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遇到了严重的资源环境制约,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补齐短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抉择。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以生态文明时代的理念、指导思想、目标为指导,创新体制机制,创造新的业绩,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地方人民政府应将水、土资源保护,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损害,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综合评价体系及政绩考核;在中央部署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中,各级均要落实水土保持指标的考评,积极探索以水土流失影响综合指数进行综合考评的方法;落实水土保持法关于在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的规定,加快推进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全面实施预防保护,加强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区和水蚀风蚀交错区水土流失预防,充分发挥自然修复作用;加强水土流失严重区、生态脆弱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等重点区域的水土流失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要与特色产业、精准扶贫紧密结合,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要与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相结合,把荒山秃岭改变为绿水青山;划定水土保持生态红线并严格管控,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监测体系,严防人为活动加剧水土流失和生态损害,以信息化、现代化的手段和方法,快速高效服务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水土流失防治成效。  相似文献   

18.
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初探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水土保持法和中央关于生态文明责任制度都明确了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领导干部保护水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责任.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应采用一个统一的水土流失影响综合指数作为综合集成指标,将水土流失预防、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状况等量 化因子作为客观性评价指标,将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落实、水土保持基础设施及监控能力建设、人为活动引发水土流失危害事件等作为主观性评价指标,经监测、复核、综合分析计算,得出县级水土流失影响综合指数,用以评价县级政府及其主要领导的年度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及成效.同时,建立与之相应的考核、奖惩机制,争取将水土流失影响综合指数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将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成果纳入地方人民政府年度考评体系及主要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 任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19.
陈平  张蓉珍 《水土保持通报》2002,22(2):34-37,44
通过深入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法》,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 :社会大环境明显趋好 ;水土流失防治呈社会化、市场化、效益化发展 ;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向全面性的监督管理转化 ;“预防为主”方针正在得到加强和落实 ;规范化建设成效代表了向高层次发展的趋势 ;城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加强等。水保监督管理好的发展趋势与问题并存 ,应采取以下对策 :依法行使归口管理职责 ;提高认识 ,加强管理 ;强化“预防为主”首要方针 ;综合发展人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 ;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提高监督管理整体水平等 ,以促进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事业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截至2015年底,晋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 552.43 km2,治理度达到47.2%。但随着治理的深入和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提高,晋城市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的水土保持意识淡薄、规划不科学、监督执法不力、投入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新形势下晋城市水土保持对策是:大力宣传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提高全民水土保持法制意识;科学规划,为综合防治水土流失提供科学依据;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进全市水土保持工作上水平、上台阶;加强监督管理,切实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土保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