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1 毫秒
1.
<正>玉米、魔芋都是适宜高山种植,且面积较大的作物。高山玉米是当地农民的主粮,一般采用地膜覆盖栽培;魔芋是当地重要的经济作物,一般种植于林下、林缘或房前屋后较凉爽处,规模种植一般与玉米等高杆作物套种。近年来,湖北省竹山县试验将高山玉米与魔芋种植在一起,然后覆盖地膜,实现"一膜双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高山玉米、魔芋"一膜双盖"好处很多:一是两者互补性强。玉米是喜温、喜光的高杆作物,而魔芋不耐  相似文献   

2.
初秋的中原,明媚的阳光透过树荫洒在郁郁葱葱的魔芋地里,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手捧着一颗大魔芋,激动地向参观的来宾做着介绍。在日前举行的“2011年漯河市林荫树下栽培魔芋现场会”上,郾城区离休干部孙全安和他的魔芋梦为更多的人所知晓。  相似文献   

3.
正魔芋软腐病和白绢病是魔芋生产上的两大病害,被称为魔芋的"两大克星"。这两大病害病菌传播快,发病率高,轻者致茎叶黄化,严重时致茎杆腐烂、植株倒伏、球茎腐烂,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在生产中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及早严加防治,从而减轻危害。一、发病症状及特点1.魔芋软腐病:软腐病是细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及球茎。苗期  相似文献   

4.
一种魔芋新虫害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魔芋叶柄基部被咬食进而导致整个植株感病的原因,以期揭示魔芋虫害与病害的内在关系,为大田魔芋病虫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笔者采用田间调查与室内人工喂养试验进行证实。田间调查结果发现,在安康、汉中、宝鸡等地均发现鼠妇咬食魔芋叶柄基部进而导致魔芋感病的现象,且多发生在潮湿荫蔽的地块;室内试验表明,鼠妇主要咬食魔芋叶柄基部和叶片。此外,鼠妇对魔芋器官的咬食程度因品种不同略有差异。以上结果表明,鼠妇是一种魔芋新"害虫",也是魔芋病害的诱导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云南高原特有魔芋种质的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通过对云南高原特有魔芋种质资源的地上植株性状和地下植株性状、生产力及其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速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花魔芋组产量最高是永平花魔芋,为94452kg/hm2、白魔芋组产量最高是魔白14,为57782.4 kg/hm2,野生魔芋组的产量变化极大。下一步经过全省的多点试验后,花魔芋、白魔芋优良种质可在云南魔芋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马军 《保鲜与加工》2004,4(5):35-36
魔芋(A morophallus Biume)系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变态地下茎草本植物,别名天星芋、香炉芋和鬼芋等,原产于东印度及斯里兰卡,在我国已有2 000多年的种植历史.魔芋块茎富含葡甘露聚糖,其叶柄中含游离D-甘露糖.目前,魔芋加工主要利用其地下扁球形块茎,利用其地上茎叶加工的制品还不多见.而利用魔芋地上茎叶(魔芋苗)加工制作的食品味道好,且具有清肠利尿,防肠癌、便秘、痔疮等功效,被誉为人体消化系统的"清道夫".但鲜魔芋苗具微毒性(含生物碱),不能生食.广西沿海一带(主要是北海和钦州)老百姓把魔芋苗加工成"芋蒙巴"后食用,其主要去毒方法是煮沸和加水漂洗.而据有关文献报道,经碱水加热去毒后可供食用.因此,为了将生物碱完全降解,以"芋蒙巴"民间制作为基础,选择碱水加热法去毒,但没有进行生物碱LD50测定,主要依据有两点:一是文献资料提供的碱水加热法可以将生物碱完全降解;二是较大数量人群(广西沿海)长期食用而未发现有副作用.本工艺以白魔芋的地上茎叶为原料研制成的魔芋苗食品,风味独特,开袋即食.  相似文献   

7.
周扬家 《种子科技》2008,26(5):55-56
魔芋为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陕西、湖北、湖南、四川的北部、广西、甘肃、云南、贵州等地。魔芋用途广泛,食用、药用及保健价值较高,且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开发和利用的前景十分广阔。魔芋多用块茎和根状茎(芋鞭)作种使用,通常为一年一收或多年一收。魔芋地下球茎体积大,皮薄,水分多,组织柔嫩,易受创伤和感染病害,加之留种量大,贮藏比其他作物困难。  相似文献   

8.
魔芋种芋的采挖及越冬贮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魔芋(Amorphophallus sp.)为天南星科魔芋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云南、贵州、陕西南部、四川北部以及湖北、湖南、广西和甘肃等地。魔芋用途广泛,食用、药用及保健价值较高,且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开发和利用前景十分广阔。魔芋多用块茎和根状茎(芋鞭)作种。通常一年一挖或多年一挖,魔芋地下球茎体积大、皮薄、水分多、组织柔嫩,易受创伤和感染病害,加之留种量大,贮藏比其他作物困难。  相似文献   

9.
秦巴山区魔芋玉米立体高效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安康市根据魔芋喜荫怕晒的生理特性和秦巴山区的自然经济条件,合理地安排魔芋与玉米的立体种植,既满足魔芋生长发育的要求,又能合理地利用时间和空间,提高复种指数,减轻魔芋病害发生程度,增收一季玉米,2004年推广面积达到5200hm^2,玉米和魔芋平均单产分别达到228.1kg/667m^2和1422kg/667m^2,产值2621.55元/667m^2,效益十分显著。为此,中国魔芋协会在安康市召开中国魔芋种植基地建设经验交流会。实践证明,魔芋玉米立体种植是协调粮经争地矛盾,提高山区种植魔芋的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为了开发利用云南省怒江州地方花魔芋资源,充分发挥丰富的林下土地优势,使怒江贫困山区农业提质增效,以云南较早规范化栽培的楚雄市和永胜县地方花魔芋资源为对照,对怒江地方花魔芋资源的内在品质及产量增产效率进行测定分析试和验观察。结果表明,怒江花魔芋的矿质元素、粗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低于对照材料(楚雄花魔芋),但葡甘露聚糖含量(11.30%)比对照材料高0.42个百分点。由于受干旱影响,怒江花魔芋试验材料的生育期为160.68天,产量增产效率为33.70%,比对照材料(永胜花魔芋)生育期长0.84天,产量增产效率高5.16个百分点。经核桃林下种植测产,怒江花魔芋产量20556.6 kg/hm2,比永胜花魔芋产量高出3616.8kg/hm2。试验结果显示,怒江地方花魔芋是一种优良的魔芋资源,可以在怒江大面积开发应用,发展林下魔芋产业。  相似文献   

11.
果园间作优良作物--魔芋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魔芋喜湿润、怕积水,喜凉爽、怕高温,喜弱光、耐遮阴的特点,笔者自2006年起连续5年在陕西省城固县的青龙寺林场和文川镇平地柑橘园、猕猴桃结果园试行间作魔芋,形成上有果树、下有魔芋的立体种植模式,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白魔芋的引种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引种是优质种质资源扩大栽培区域和基因交流的前提。为研究魔芋种质资源引种适应性,以白魔芋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田间操纵试验及实验室鉴定等方法系统评价了其在引种区恩施州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白魔芋在恩施州海拔450~1250 m区域能安全越冬,且能正常生长发育,在4年以上完成其生活史;营养繁殖试验中根状茎数量随球茎质量增大而增加,根状茎质量与主球茎质量比值为56.93%,白魔芋繁殖系数9.83显著高于清江花魔芋的3.88;有性繁殖试验中,群体花期短,一般在5~10天,花期随群体数量增大而延长,单株平均收获实生子54粒,2010—2012年百粒重分别为19.18、17.05、26.14 g,23.93 g的平均质量高于相应年份花魔芋13.48 g的77.52%;干旱胁迫严重影响其繁殖,主要是根状茎数量显著减少和根状茎质量在变态茎总质量的比例降低;精粉中KGM含量及出粉率表明,白魔芋品质优于花魔芋,同时首次提出,40~100目出粉率可用于快速评价白魔芋品质。白魔芋不适宜恩施州大田繁殖引种,但可用于育种引种,同时抗耐病性、耐光性、耐高温等评价指标的引入对构建魔芋引种的系统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利用植物激素对两年生魔芋进行诱导干预,可使魔芋由原来的4年营养生长期缩减为2年,使魔芋提早开花结籽,从而提高魔芋种子繁殖率。试验结果表明,用100ppm赤霉素(GA3)处理效果最好,可以同时获得较高的开花率和结实率。  相似文献   

14.
董凯 《种子世界》2021,(8):0159-0161
石泉县是陕西省安康市的一个县城,是我国魔芋种植的主要基地。魔芋对于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很多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不能成功种植。魔芋具有种子的繁殖速度较慢、成活率低等特点,而受到这些条件的限制致使市场上魔芋种子缺少、供应不足,严重地影响了魔芋的种植和应用。因此,提高魔芋的繁殖速率和成活率,提升魔芋的产量与质量是当前石泉县在魔芋种植过程中的主要方向。考虑到魔芋对环境的高度要求,必须不断细化魔芋的种植技术,精化栽培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技术手段,提升魔芋在市场上的供应力。本文首先介绍了魔芋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其次介绍了魔芋的繁殖和栽培模式,最后详细的阐述了提高魔芋产量的栽培管理技术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5.
魔芋是一种用途广泛经济效益高,营养丰富,含葡萄甘露聚糖量高达40%~50%,含有人体有益的果胶生物碱和17种氨基酸以及各种微量元素等的作物。随着国内外市场走俏“魔芋热”的兴起。已有大面积种植,如用较大芋种投入大成本高风险大,如不科学管理,一旦种植失败造成经济损失就很大。因此必须学会科学种植技术和栽培管理方法,实行集约化高产栽培才能获得优质高产高效益。魔芋是黔东南州重要的特色作物,1997年开始将魔芋产业作为支柱产业进行开发,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现将魔芋的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云南种植魔芋历史悠久,优越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宜魔芋的生长,品种资源十分丰富.本文对云魔花15特征特性及生育表现进行评价,为下一步在云南省魔芋生产上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魔芋安全储藏是防止储藏期种芋腐烂的关键,也是魔芋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将其安全储藏方法简介如下:一、适时采挖采挖过早,魔芋含水多,不耐储藏,易发生病害腐烂,第二年种植容易发生病害倒苗;采挖过早一般还会减产10%以上。采挖过迟,地上部植株倒苗腐烂,标记不明显,采挖时易挖烂魔芋,感病烂种。  相似文献   

18.
魔芋实生种子利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魔芋实生种子特点及其应用方面的现状与进展,指出了当前魔芋实生种子研究与示范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为下一步魔芋实生种子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魔芋地方品种种薯萌芽出苗特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试验结果表明,现有16个云南高原魔芋地方品种种薯萌芽能力差异较大.从排种至出苗的天数看,白魔芋各品种变动在51~82d,花魔芋各品种变动在51~76d;从排种至出苗期间的有效积温看,白魔芋各品种变动在187.0~326.0度*日,花魔芋各品种变动在187.0~304.0度*日范围.就白魔芋而言,巧家白魔芋、金江白魔芋种薯萌芽出苗能力强于对照品种元阳白魔芋;就花魔芋而言,宾川花魔芋、寻甸花魔芋等品种种薯萌芽出苗能力强于对照品种昆明花魔芋.  相似文献   

20.
魔芋软腐病研究进展和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魔芋软腐病频发已成为制约魔芋种植业发展的瓶颈。通过对魔芋软腐病病原菌鉴定、软腐病侵染路径、软腐病防控等方面研究进展的概述。提出了通过筛选、创制“优质、抗(耐)病”的魔芋资源,为魔芋抗病育种提供新材料。构建魔芋根际土壤微生物宏基因组文库,挖掘抗魔芋软腐病菌的新生物活性物质或新基因,在基因组水平上为魔芋软腐病的生态防控提供新资源。利用根际微生态平衡理论,研究魔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通过土壤生物活性的改良,消除或者减轻魔芋病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