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枣花期蜜蜂爬蜂病是蜂农最头疼的事,我们合作社的几家养蜂户从2006年起熬制中草药治疗枣花期爬蜂病效果显著。蜂农朋友可以按照下面的药方配药,这六味中药价格不高,容易购买。  相似文献   

2.
中药治爬蜂病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志刚 《中国蜂业》2004,55(1):12-12
2003年春,我饲养的蜜蜂得了爬蜂病.开始病情较轻,喂两种西药均不见效,而且病情越来越严重,每天都有大量死蜂.我附近的蜂场,也发生了严重的爬蜂病.  相似文献   

3.
黄坚 《中国蜂业》2006,57(12):21
蜜蜂爬蜂病在养蜂生产中普遍存在,它传播快,危害重,严重威胁着养蜂生产。我省20世纪80年代末发生蜜蜂爬蜂病,1990年至1995年进入高发期。我市是爬蜂病的重灾区之一,当时全市80%的蜂场发生不同程度的爬蜂,损失严重。1991年我地5个蜂场,300多群蜂患上了严重的爬蜂病,死蜂满箱底,堵住了巢门。到来年春季蜜蜂所剩无几,一般死蜂在60%~70%。近年来,爬蜂病的势头有所减弱,但对养蜂仍存在威胁。  相似文献   

4.
蜜蜂“爬蜂病”是养蜂者的习惯称呼。其共同特点是成年蜂失去飞翔能力,在地面及蜂箱内爬行。可分为传染性“爬蜂病”与非传染性“爬蜂病”两大类型。传染性“爬蜂病”包括蜜蜂孢子虫病、蜜蜂螺旋体病和蜜蜂病毒病。非传染性“爬蜂病”包括寄生螨危害造成的爬蜂(多为幼蜂)、中毒性爬蜂如有毒蜜粉源植物和药物中毒、劣质饲料引起的大肚爬蜂、环境污染及工厂排放有毒气体和污水造成爬蜂和死亡。现将“爬蜂病”的防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国发生的蜜蜂爬蜂病,其名称来源于蜜蜂发病后不能飞翔,爬行而死亡,是按蜜蜂病态行为命名。目前,蜜蜂爬蜂病应该归纳为五大类型的爬蜂,即A型爬蜂病(微生物感染型)、B型爬蜂病(蜂螨危害型)、c型爬蜂病(闷热与机械损伤型)、D型爬蜂病(药物中毒型)和E型爬蜂病(甘露蜜和有毒蜜粉植物型)。我国多年来流行的爬蜂病多为A型爬蜂病,它可称为蜜蜂的“癌症”,给蜂群带来极大伤害,给养蜂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病急乱投医,一旦蜂群患病,蜂农盲目用药,因用药不当造成蜂产品污染,直接影响蜂产品出口,因此A型爬蜂病的防治至关重要。至于B型、C型、D型、E型这四类爬蜂病,目前尚有办法可防可治,其造成的损失也较轻。  相似文献   

6.
孙希文 《中国蜂业》2004,55(4):14-14
我国地域广阔,南北气温差异大,引起蜜蜂爬蜂病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但长白山地区的蜜蜂爬蜂病主要有3种:一、孢子虫引起的爬蜂病;二、麻痹病引起的爬蜂病;三、"油炸蜂".  相似文献   

7.
防治蜜蜂“爬蜂病”验方蜜蜂“爬蜂病”是近几年在我国广泛流行的一种蜜蜂传染病。目前理论界普遍认为此病是由蜜蜂螺原体或螺原体与蜜蜂马氏管变形虫等的混合感染引起的一种成年蜂疾病。笔者通过几年来的多次对比试验,认为用灭滴灵和氟顺酸的混合药液防治“爬蜂病”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蜜蜂因农药中毒,会出现下列现象:巢门附近有死蜂,多呈吐吻、翘翅膀、前足抱胸、后足直伸等症状;活着的蜜蜂在巢门外附近乱蹦乱跳,性情暴躁,好蜇人;当提起巢脾时,有落蜂现象。其中,吐吻是主要症状。蜜蜂农药中毒,可用中草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蜂幼康颗粒冲剂(简称"蜂幼康")是纯中草药提取有效成分研制成的新蜂药,应用临床取得较好的防治蜜蜂传染病效果.在曾发生欧洲幼虫腐臭病、美洲幼虫腐臭病、"爬蜂病"、蜜蜂"白垩病"等传染病的地区,预防性给药有效防止了疾病的再次发生;对已发生这些传染病的蜂群给药治疗,平均总有效率达98.01%,其中治愈率为72.79%.由真菌引发的白垩病治疗效果稍低,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2.00%和23.10%.  相似文献   

10.
蜜蜂爬蜂病的预防与治疗药物由于气候反常,蜜蜂“爬蜂病”在各地蜂场蔓延,一年四季都有发生,蜂群群势下降很快,甚至造成全群覆没,蜂场倒闭,严重影响养蜂生产发展。一、症状和诊断蜜蜂“爬蜂病”的主要症状表现:患病蜜蜂爬出箱外,在地面上爬行,行动迟缓,尔后死亡...  相似文献   

11.
董林 《蜜蜂杂志》2005,(1):39-39
2002年,我购回6群蜂,秋天发生“爬蜂”,我在报刊亭购回旧的《蜜蜂杂志》,按书上介绍的防治方法——饲喂酸饲料,“爬蜂病”得到了控制。同年9月7日又发生蜜蜂大批死亡,症状不像农药中毒,也拿不准是什么病,按杂志广告介绍的蜂药试治,病情得到了控制。《蜜蜂杂志》帮了我的忙,因此我每年都订《蜜蜂杂志》,从中学到了大卵育王法、组织交尾法、治螨法、介绍蜂王的各种方法。我合计每月省下一盒中等烟钱便能订一本杂志,每本杂志若能学到一项新技术就很划算。请蜂友不要犹豫,抓紧订阅。收稿日期:2004-12-11《蜜蜂杂志》使我提高了饲养技术@王爱群$…  相似文献   

12.
防治蜜蜂孢子虫病的八条措施孢子虫病,是引起爬蜂病的一种成年蜂病,是西方蜜蜂的常见病,大多数蜂场都程度不同地患有此病,且很难根治。但由于各蜂场在四季管理,预防治疗等措施方面的差异,发病自有轻有重,重者削弱群势,影响生产。根据我多年业余养蜂的观察与体会,...  相似文献   

13.
<正>我地位于太行山东麓,石家庄西侧,北纬38°之地,四季分明。每年除两个主要蜜源外,还有很多辅助蜜粉源。近些年来,我地许多蜂场包括我的蜂场爬蜂非常严重,如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烂子病(幼虫腐臭病)。其实,爬蜂病是一种病症,是蜜蜂多种病害导致的一种行为。引起爬蜂的原因很多,如螨害、农药及其他原因中毒、病毒、细菌等侵害蜜蜂。对出现爬蜂症状的病蜂,应鉴别诊断查出病因,对症下药。比如螨害要用  相似文献   

14.
蜜蜂大肚病,又叫黑蜂病,是产生爬蜂现象的一种蜜蜂疾病。本文主要介绍蜜蜂吃了劣质饲料引起的大肚病。它的症状是,蜜蜂飞翔能力差,一起飞就掉在蜂箱门口,再也飞不起来,在地上爬来爬去,直到死亡。该蜂病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较高,不出几天一个强群就会变成弱群。辨...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我始终误认为蜜蜂螺原体病是农药中毒。最近查阅朋友订的《蜜蜂杂志》中有关“爬蜂病”的文章后才醒悟过来:以前的多次惨重损失,都怪自己没有订杂志。现谈一点我的实践体会。1.笔者于2001年夏,在河北兴隆放蜂采荆条花蜜,蜂场设在公路边的山凹里,南北是高山,通风条件很差,天气长期无雨干燥,气温高达39℃以上,形成高温闷热的小气候。也就在荆条流蜜的前几天,突然发现蜂巢门前死蜂堆积,死蜂吻吐出,双翅张开,很像农药中毒。但其中有许多不是采集蜂,还有很多幼蜂。病情来势凶猛,5~6天约死亡35%左右的蜂。我立即向当地蜂友了解是否喷施了…  相似文献   

16.
重庆地区蜜蜂“爬蜂病”于1986年初夏开始,1987年蜂群发病比较严重,几乎每个蜂场的蜂群均有不同程度的出现。笔者根据“爬蜂病”发病的规律、症状以及观察认为;“爬蜂病”是多病原引起的并发症,且能传染,类型分急性和慢性;“爬蜂病”的内因是蜜蜂自身消化系统代谢的障碍所致;柠檬酸有促进蜜蜂体内糖份迅速转化的作用,有利于蜜蜂消化、排泄,故对预防“爬蜂病”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999年我地蜂群受螨害严重,普遍发生爬蜂病,直接影响蜜蜂繁殖和生产,给不少养蜂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这一切都与不重视蜂病预防工作有关,实际上有生产过程中只要认真做好预防工作,仔细观察和管理,养好强群是不存在问题的。多年来我场就没有发生白垩病、爬蜂病,以下浅述我场的防病措施。  相似文献   

18.
赵永春 《中国蜂业》2003,54(3):15-15
对蜜蜂爬蜂病应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防治应讲究方法 ,否则会陷入被动 ,带来不良后果 (污染蜂蜜 )。笔者在此谈谈防治蜜蜂爬蜂病的方法和体会。1 爬蜂病的症状大体有三种 :一是孢子虫引起的爬蜂病 ,东北地区爬蜂主要因孢子虫引起 ,其症状是在地上一蹦一跳地爬 ,多为采集蜂 ,拉开肠道为白色 (正常为棕色 ) ,后肠有积水 ,并有谷粒状物质 ;发病时间 6月初至 8月末。二是麻痹病引起的爬蜂 ,此病症的爬蜂爬行速度极慢 ,后肠膨大。主要表现为病蜂身体震颤 ,翅膀一直震颤 ,不能飞行 ,大肚是一种类型 ,“油炸蜂”是另一种类型 ,发病时间为…  相似文献   

19.
龚凫羌  宁守容 《蜜蜂杂志》2011,31(10):28-32
爬蜂病危害极大,已有研究报道认为致病原因复杂,介绍的防治方法很多,但运用起来总有隔靴搔痒之感。只有抓住致“爬”的主要因素与关键环节,爬蜂病的防治才能取得根本性突破。因此,对该病需要重新认识,理清思路。认为爬蜂病的发生与蜜蜂应激密切相关,由此而来的一些治疗方法非常简便。  相似文献   

20.
黄坚 《养蜂科技》2002,(3):14-16
1、先要确诊病因 ,才能对症下药。凡有蜜蜂患病 ,首先要确诊患病的原因 ,才可对症下药。如果诊断错误 ,带来用药错误 ,结果药不对症 ,治不好病还会延误治疗时机 ,造成更大损失。例如蜂场出现爬蜂 ,这是蜜蜂有病的体症表现 ,然而是什么病因造成的爬蜂必须查明。是螨害造成的 ,就应治理蜂螨 ;是饲料质量不佳 ,消化不良促发大肚病的爬蜂 ,应更换饲料 ,喂饲消化药并促使蜂蜜飞翔排泄 ;是孢子虫病造成的爬蜂病 ,应用杀菌药和饲酸饲料。当然有些蜂病要作出正确诊断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只要仔细检查还是可以确诊的。例如蜜蜂死蛹病 ,其症状与其他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