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许典新 《广西农学报》2010,25(1):F0003-F0003
<正>水牛是广西畜牧业特色优良品种。广西水牛资源十分丰富,水牛存栏225多万头,居全国首位。拥有四个水牛品种:富钟水牛、西林水牛、摩拉水牛和尼里/拉菲水牛。自1995年开始,广西大面积开展水牛杂交改良。近年,水牛品种改良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
水牛作为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的重点,为了能够提升水牛养殖产量,就必须按照水牛阶段生长特征,借助分阶段饲养管理形式,提升水牛饲养质量,提升养殖者经济效益。本文在水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分析研究过程中,对水牛阶段饲养进行分析,希望可以提升有关人员对水牛饲养的了解程度。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沼泽型水牛与河流型水牛之间的线粒体D-loop区差异与进化关系,对26头广西本地水牛、8头贵州贵阳水牛、11头广西水牛与河流型水牛杂交后代、9头尼里拉菲和12头摩拉水牛(共5个群体66头水牛个体)的线粒体全长D-loop序列进行了扩增测序分析.结果发现66头水牛912 bp的D-loop多重序列比较有147个多态位点,形成58个单体型,沼泽型水牛与河流型水牛单体型明显分成2簇.以牛为外群构建的单体型进化树显示,沼泽型与河流型水牛分成明显2大支,河流型水牛聚成1支,而沼泽型水牛内部又分成2个侧支.通过Median joining net-work分析亦发现3个不同的簇,与进化树分析结果一致.对该区碱基错配分布分析表明,水牛群体在历史上发生2次独立的群体扩增事件.为进一步验证试验结果,从GenBank下载了211条水牛D-loop序列与笔者研究获得的序列整合分析,在共有序列878 bp区域中,包含了158个多态位点和129个单体型,以牛为外群的进化树分析与单体型网络分析表明,沼泽型水牛分成2簇,所有的河流型水牛聚集成紧密的1簇.碱基错配分布分析结果呈现2个明显的峰,进一步推断水牛群体在历史上发生过2次较大的群体扩增事件.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推断,沼泽型水牛与河流型水牛来自不同的家养化事件,沼泽型水牛起源于中国,其祖先可能存在2个基因池.  相似文献   

4.
水牛是我国养殖行业的发展重点,水牛生产的不同生理阶段需要不同的饲养管理方式,只有保证水牛在良好的饲养管理和环境中生存才能提高水牛的养殖效益,促进养殖者增收。本文对提高水牛养殖效益的技术措施进行分析,以期能为水牛饲养人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四川于1971年开始引进摩拉种公牛杂交改良本地水牛,至1985年已约有杂交水牛55,000头。杂交一代水牛在体格、役用能力、产肉力及产乳力上均优于本地水牛。第一代杂交母水牛第一胎泌乳期产奶置为1096.65公斤,含脂率8.5%,相当于1842.37公斤标准奶,而本地母水牛仅产奶441.41公斤,含脂率9.75%,相当于812.19公斤标准奶,杂交一代母水牛第一泌乳期产奶量较本地母水牛高127‰故水牛为一种潜在的遗传资源,杂交育种是向乳用方向改良本地水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临湘市是湖南省滨湖水牛原种核心区,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水牛保护区。在临湘市财力较为紧张的情况下,仍然每年为滨湖水牛保种预算50万元作为水牛保种补助资金,由此可见,临湘市对滨湖水牛保种工作尤为重视。本文首先简要分析目前临湘市滨湖水牛品种资源保护现状,随后简单概述临湘市滨湖水牛品种资源保护策略,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摩杂一代水牛与广西沼泽型水牛生产性能的差异,对其肾上腺组织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水牛两侧肾上腺的形状大小不同,不同个体同侧的形状也不同,其被膜可清晰地分为外环层和内纵层,且广西沼泽型水牛被膜比摩杂一代水牛厚。广西沼泽型水牛比摩杂一代水牛的肾上腺球状带细胞长轴长2.00~4.00μm,网状带细胞长轴长4.00~5.00μm、短轴长2.00~3.00μm。由于广西沼泽型水牛肾上腺的被膜、球状带和束状带均比摩杂一代水牛厚,且网状带细胞显著大于摩杂一代水牛。因此可以推断,广西沼泽型水牛在调节心脏的活动和血管压力、抵御冷应激、对抗药物毒副作用等方面均优于摩杂一代水牛。  相似文献   

8.
德宏州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地州,畜牧业是本州的重要产业,而水牛生产又是畜牧业的优势产业。自1997年推广水牛人工授精以来,促进了水牛改良工作的发展。在水牛冻改工作中,提高水牛的受胎率是至关重要的工作,但如何提高受胎率,仍是制约全州水牛冻改瓶颈。本文从德宏州水牛的改良现状出发,探索了提高水牛受胎率的措施,就如何发展水牛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对56头沼泽型水牛和26头河流型水牛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SRY)的完整编码区及部分侧翼区序列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沼泽型水牛的SRY基因编码序列一致,所有河流型水牛的SRY基因编码序列也一致;但沼泽型水牛和河流型水牛之间SRY基因编码区序列相比在c.202位点存在一个G>C替换,这个碱基差异属于错义突变,导致了pG68R,即编码的第68位氨基酸在沼泽型水牛为甘氨酸G,而在河流型水牛为精氨酸R;经群体检测确定SRY基因c.202G>C变异为沼泽型水牛和河流型水牛之间普遍存在的现象,而其他牛科物种在此位置不存在差异。本研究使用的PCR引物可以作为水牛性别鉴定的特异性引物,而发现的差异位点也可以作为区分沼泽型与河流型水牛和水牛群体雄性介导基因流检测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0.
柳絮 《广西农学报》2008,23(1):73-73
2008年2月26日13时40分,世界首例冷冻胚胎克隆水牛诞生。广西水牛研究所科研人员利用克隆胚胎冷冻技术,使一头杂交母水牛顺利产下一头冷冻胚胎移植的体细胞克隆雌性水牛犊,取名“盼盼”。是广西水牛研究所继利用国外优质种牛和本地水牛成功克隆出世界首例亚种间水牛之后的又一重大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广西钦州市郊区水牛大片吸虫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广西钦州市郊区水牛大片吸虫感染情况,采用ELISA方法测定了从钦州市屠宰场随机抽样采集的70份水牛血清样品。结果表明,70份水牛血清样品中有27份血清大片吸虫抗体呈阳性,阳性率为38.57%;各年龄段水牛均有大片吸虫感染,最小年龄为2岁,最大为12岁,但主要集中在2~8岁的水牛群体;雄性水牛阳性感染率为14.29%,雌性水牛阳性感染率为24.29%。说明广西钦州市郊区水牛受大片形吸虫危害较严重,这与当地水牛多以散养方式进行饲养有关。最后提出今后防制该病的相关措施及工作重点,以期为当地水牛产业的科学饲养管理及优质奶水牛养殖基地的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水牛奶的需求在不断增长,特别是在潮湿气候的南方,奶水牛产业前景广阔,逐渐成为我国南方畜牧业发展重点之一。中国是世界水牛养殖大国,具有悠久的水牛养殖历史和丰富的水牛种质资源,水牛种质资源提升是我国发展水牛产业的前提和根本,是振兴我国水牛业的关键环节。中国水牛产业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足之处。该文主要阐述了我国水牛种质资源发展历程及现状,重点介绍了分子育种技术,并结合国内外先进种质资源提升技术对我国水牛种质资源质量提升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摩交一代水牛与沼泽型水牛下丘脑细胞构筑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水牛下丘脑参与生殖生理功能调节的研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应用石蜡切片NISSL染色,采用DMRXAQ550JMS型显微镜及其图象分析系统扫描水牛下丘脑切片。以LEICQWIN图象分析软件对细胞数密度、胞体平均面积、胞体周长、各型细胞的出现率进行研究。[结果]比较摩交一代水牛与沼泽型水牛下丘脑细胞构筑,结果显示,2种水牛下丘脑细胞大小差异较大,巨型、大型、中型、小型细胞在各个核团均有出现,且各自的比例也有明显不同;摩交一代水牛与沼泽型水牛下丘脑内侧部9个核团的神经纤维分布相似,各型细胞的出现率不同;摩交一代水牛与沼泽型水牛相比,在9个主要核团的细胞构筑均有明显差别。[结论]2种不同类型水牛下丘脑细胞存在较大差异,其参与调节2种类型水牛的不同生理生殖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科院广西水牛研究所 (邮码 : 530001, 电话 : 0771- 3320589)最近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 : 经研究人员用完全体外受精技术而受孕的两头母水牛 , 不久前产下了 3头试管杂交水牛 , 其中 2头小牛犊是龙凤双胞胎 . 另外 , 有 7头利用这一技术受孕的母水牛已进入临产期 , 也即将分娩 . 由于水牛的体外条件卵母细胞质量差、精子体外获能低 , 试管水牛的胚胎移植要比黄牛困难得多 . 中国农科院广西水牛研究所的这次成功 , 取得了两方面的重大突破 : 首先是移植成功率达到 60% ; 另外 , 双胎率可望达到 20% , 而自然条件下水牛只有 0.09% 的双胎率 .  相似文献   

15.
选择德宏水牛及其不同杂交品种共15头,即尼本水牛(尼里水牛×德宏水牛)、摩本水牛(摩拉水牛×德宏水牛)的F1代和德宏水牛各5头,进行了肉质化学和物理特性研究。结果显示,尼本水牛(57.73%)和摩本水牛(53.63%)的熟肉率有显著差异(P<0.05);尼本水牛(0.93%)比摩本水牛(1.03%)的粗灰分高10.75%(P=0.04);而其它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都没有显著差异。此项试验说明,通过尼里水牛或摩拉水牛与德宏水牛的杂交并没有显著改变德宏水牛肉质的化学和物理特性。  相似文献   

16.
三品种杂交水牛是我国经过47年努力培育出的优良乳肉兼用水牛,其产奶量平均可达2200公斤,达到世界同类水牛的先进水平,并且具有耗精饲料少、产出动物蛋白多、成本低、回报率高的优点. 三品种杂交水牛血统含量为尼里·拉菲水牛的50%,摩拉水牛的25%,广西本地水牛的25%.主要特征为体型深厚,躯架高大、后躯发达,毛色灰黑,角呈半圆圈状,性情温和.成年公、母牛体重分别为920.5公斤和662.1公斤.  相似文献   

17.
2008年2月,广西水牛研究所科研人员利用克隆胚胎冷冻技术,使一头杂交母水牛顺利产下一头冷冻胚胎移植的体细胞克隆雌性水牛犊,取名“盼盼”,其血统源自世界水牛“贵族”——印度摩拉水牛。冷冻胚胎克隆水牛犊在世界尚属首例,这是继广西水牛研究所利用国外优质种牛和本地水牛成功克隆出世界首例亚种间水牛之后的又一重大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世界首例胚胎分割性别鉴定试管水牛,在广西水牛研究所水牛场出生,这意味着水牛性别控制又找到了一条具有实用价值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陈军  廖胜保  郭世文 《农技服务》2009,26(12):91-92
阐述了富钟水牛的特征特性,钟山县发展富钟水牛的有利条件和富钟水牛的保种及品种改良工作。  相似文献   

20.
奶水牛是自1997年在实施"中—欧德宏水牛发展项目"中,利用印度摩拉水牛和巴基斯坦的尼里·拉菲水牛的冻精,用人工授精的方法育成的一种乳用型水牛。引起奶水牛不孕的原因除水牛发情不明显、部分养殖户未能掌握水牛的发情规律、养殖户分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