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鹏程 《农技服务》2009,26(2):89-90
选用几种防治药剂进行了不同药剂和用量防治小麦白粉病的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5%白粉捕、15%三唑酮、20%三唑酮、12.5%禾果利、20%福·腈菌唑均为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有效药剂;为保证防治效果,应在小麦白粉病发生始盛期防治;按常规用药量防治对小麦白粉病达不到预期效果,要适当增加药剂用量,才能保证防效。  相似文献   

2.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白粉病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药剂控制小麦白粉病危害,试验选用4种药剂进行了不同药剂、不同用量防治小麦白粉病的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2%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5%氯啶菌酯乳油防治小麦白粉病效果较佳;15%氯啶菌酯乳油2种剂量对小麦白粉病防治效果相近;小麦施药后,没有发现药害现象。  相似文献   

3.
使用30%己唑醇悬浮剂三种不同剂量防治小麦白粉病的防效均达到78.5%、79.5%、84.1%,而使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白粉病的防效只达到57.5%。使用30%己唑醇悬浮剂是目前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最佳优质农药,应在小麦生产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正> 近年来,豫北地区小麦白粉病逐年加重,严重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经过几年的防治研究与实践,我们认为粉锈宁是春季防治小麦白粉病较理想的农药。1991年新乡市防治小麦白粉病307万亩次,其中粉锈宁防治205.25万亩次,占防治面积的66.8%,共挽回小麦3720.3万公斤,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应用技术与体会:1.用药量确定适宜的用药量除取决于药剂性质外,与小麦品种的感病性、病情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不同农药品种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2011—2012年,笔者进行了戊唑醇等4种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兼治白粉病、叶锈病效果比较试验,从中筛选出防治赤霉病同时兼治白粉病、叶锈病的有效药剂。一、处理设计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1处理43%戊唑醇悬浮剂20g/667m2;2处理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针对小麦白粉病以及锈病进行分析,研究小麦常见病的危害。目前,在治疗小麦白粉病以及锈病中,通常使用三唑酮等三唑类药物,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在小麦种植中,小麦白粉病以及锈病较为严重。因此,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农业单位将就小麦白粉病以及锈病进行研究,讨论不同药剂防治小麦白粉病以及锈病的效果。通过实验证明,对于小麦白粉病使用戊唑醇750mL/hmr,浓度设定为30%,可以起到明显的治疗效果。而针对锈病,在使用氟环唑600mL/hmr,浓度调整为17%,可以保证小麦白粉病以及锈病的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7.
小麦白粉病现已成为全国性甚至世界性主要病害之一,也是目前危害宁夏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通过对宁夏主栽及新培育的25份春小麦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品质性状与白粉病发生的分析研究,了解白粉病发生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尤其对小麦品质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白粉病防治对提高小麦产量、改善小麦品质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其中,小麦平均增产17.8%,千粒重增加11.8%;蛋白质含量平均提高3.4%,湿面筋含量平均增加2.8%,籽粒硬度平均增加12.5%,沉降值平均增加17.1%。培育和使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白粉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也是综合治理小麦白粉病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5种施药器械防治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的效果,筛选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的最佳防治药械。[方法]选用杀菌剂48%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分别采用烟雾机、单旋翼电动无人机、弥雾机、自走式大型喷雾器和喷枪5种施药器械进行2次防治,调查发病指数并计算防效。[结果]采用弥雾机和自走式喷雾器进行喷雾防治时效果较好,正常用药量防治时对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的防效均在80%以上。[结论]自走式喷雾器目前可推荐用于大面积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的防治,烟雾机防治效率高,可用于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的应急防治。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有效药剂,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效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用75%肟菌酯·戊唑醇WG和30%醚菌酯WP防治小麦白粉病效果最好,其次是12.5%烯唑醇WP和5%己唑醇SC,这4种药剂对小麦白粉病均取得了良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10.
小麦白粉病,在我省近几年有所发展蔓延,特别是随着肥水条件的提高,高产田块的增加,其发生发展尤为严重,直接威胁着小麦的生产,受害的麦田,一般减产5—10%,严重的达20—40%。为此,现将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作以简介。小麦白粉病,是由真菌子囊菌纲的禾谷白粉病,侵害小麦的变种引起的,一般不危害大麦,它是一种专性寄生菌(即纯寄生菌),只能在活的植株上生长发育,在小麦整个生长期间,叶片、叶鞘、穗颖和芒等都受侵害,而以叶片受害最重,受害处表面复盖有长圆形的白粉状霉堆(菌丝)严重时连  相似文献   

11.
三唑类杀菌剂防治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药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唑类杀菌剂防治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8.5%禾果利、25%奥宁、25%科惠防治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的效果好于三唑酮,是替代三唑酮的最佳药剂.  相似文献   

12.
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王卫红 《现代农业科技》2010,(1):165-165,168
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近几年在黄淮麦区危害较重,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由于长期使用三唑酮防治小麦白粉病,致使小麦白粉病病原菌对其产生一定的抗药性,防治效果下降,为筛选出高效对路农药防治小麦白粉病,笔者在鹿邑县做了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以12.5%禾果利450g/hm2、25%奥宁450g/hm2、25%科惠600mL/hm2效果较好,防效达90.0%、82.5%、79.6%,明显高于三唑酮的66.9%,增产率也分别达到16.7%、14.0%、11.3%,其速效性、持续性都比较明显,且用量少,对环境污染小,是替代三唑酮的最佳药剂。  相似文献   

13.
1对小麦白粉病采用综合防治的必要性70年代以前对小麦白粉病很少进行过大面积防治,1980年之后,由于病害日益扩展,引起了各地的重视,相继开展了防治白粉病的研究和实践。根据该病害的特点采用综合防治是完全必要的。这是因为:第一,小麦白粉病是靠气流传播的,...  相似文献   

14.
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传播速度快,严重影响小麦的生产安全,因此需要加大对小麦白粉病的检测,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降低小麦白粉病的危害。本文分析了小麦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和主要特征,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小麦白粉病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种药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百里通可湿性粉剂和新药剂5%烯醇唑微乳油防治小麦白粉病效果较佳;试验期间没有发现试验药剂对其它有益生物造成不良影响;小麦施药后,没有发现药害现象。  相似文献   

16.
小麦是许昌市最具优势的粮食作物,在河南省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小麦白粉病是该麦区的常见病害,可侵染小麦植株地上部的各个器官。据试验示范,小麦白粉病可使小麦减产10%,严重时可减产40%~60%,同时,造成小麦品质下降。因此,了解当地气候类型,掌握小麦白粉病的发生规律,找到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对许昌市小麦生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250g/L丙环唑乳油防治小麦白粉病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50g/L丙环唑乳油防治小麦白粉病效果研究以防治小麦白粉病为目标,旨在研究新型杀菌剂的应用技术。试验结果表明,250g/L丙环唑乳油对小麦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效,在小麦白粉病偏重至大发生年份,用药600g/hm2,一次用药即能有较好的效果,防效可达86%以上;且对小麦安全,对环境影响小,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8.
进行4%宁南霉索水剂防治小麦白粉病的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4%宁南霉素水剂400倍液(有效成分100 mg/kg)对小麦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5d的防效可达85.95%,且对小麦安全。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绿藻低聚糖生物杀菌剂Ⅱ及4种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发现,各供试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与小麦增产均有一定作用,其中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最佳,达到80.69%;生物杀菌剂中5%绿藻低聚糖Ⅱ(400倍,中剂量)的小麦白粉病的防效达到57.98%;5%绿藻低聚糖生物杀菌剂Ⅱ(300倍,高剂量)对小麦增产效果显著,产量到达7 057.04 kg/hm~2,增产率19.24%。  相似文献   

20.
利用镇平县和伊川县1991—2010年、安阳县和项城市1991—2000年的小麦白粉病调查资料和气象观测资料,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影响小麦白粉病发生等级的各种气象因子,建立河南省小麦白粉病分区预测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河南省综合预测模型。研究表明,镇平、伊川、安阳和项城小麦白粉病发生等级均与3月份的相对湿度和上年3月下旬的温雨系数显著相关。利用以上2个气象因子建立了河南省小麦白粉病分区发生等级预测模型和综合发生等级模型。利用分区模型对2012年4个站点小麦白粉病发生等级进行预测,有3个站预测等级与实际等级相同,1个站误差在1个等级之内,基本上达到了预测要求。利用综合模型对2011年和2012年河南省小麦白粉病综合发生等级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准确率达100%。因此,建立的模型可以用于预测河南各分区和全省的小麦白粉病发生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