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微波通信站防雷与接地的基本要求。(1)微波站机房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宜共同设在一个接地系统上。即调度通信综合楼内的通信站应与同一楼内的动力装置、建筑物避雷装置共用一个接地网。大楼及机房接地引下线可利用建筑物主体钢筋,钢筋自身上、下连接点应采用搭焊接,且其上端应与房顶避雷装置、下端应与接地网、中间应与各层均压网或环形接地母线焊接成电气上的笼式接地系统。  相似文献   

2.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是防止人身触电事故、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技术措施。简述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工作原理,详细介绍这两种保护方式的不同点、使用范围和设置要求,并介绍选择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方式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理论上讲,大地既是一个导电体,也是一个无限大的零电位电极。把大地定为零电位并作为参考点,在电力生产技术中也得到广泛应用。电气设备接地的目的,就是根据这一理论,为了在正常和事故以及雷击的情况下,利用大地作为接地电流回路的一个元件,从而将设备接地处固定为允许的接地电位,保护设备和人身的安全。因此,接地技术是我们广大农村电工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的专业知识。1 接地的基本概念1.1 接地的种类。接地按目的区分为保护接地、工作接地、过电压保护接地和防静电接地。电力设备的金属外壳如果绝缘损坏可能带电,为防止这种电压危及人身安全而设置的接地称为保护接地。正常运行需要的接地称为工作接地,如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的接地。防雷设备的接地称为过电压保护接地。贮油罐等防止静电危险的接地称为防静电接地。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低压配电网最重要的人身安全保护——接地保护进行了探讨,对教材的一些不足进行了补充和论证。即安全接地的三大系统TN,TT,IT技术问题,重点针对前两大系统进行论述,以解决诸多如什么情况下必须采用什么系统,如何实现正确"接线""接地"等问题。同时对前两大系统给出了标准化的、现场实际的接线方框图。  相似文献   

5.
热线征答     
张雅娟 《农村电工》2007,15(1):52-52
计算机机房防静电措施编辑同志:请问计算机机房内有哪些防静电措施?(河北省廊坊市乔丽玲)乔丽玲同志:为了尽量减小静电对计算机的损害,一般采取以下措施消除和抑制静电。1确保计算机设备良好接地。一定要有良好的接地设备,机房接地线一定要用绝缘电阻表测量,阻值小于1Ω,最好小  相似文献   

6.
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出现危险对地电压的金属部分(如外壳、底座、框架等)用金属导线与大地做电气连接。保护接地是一种重要的安全技术措施,无论在高压还是低压系统、交流或是直流系统以及防止静电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电力系统中,保护接地主要应用在三相三线制电网。在三相三线制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如电气设备因绝缘损坏而使金属外壳带电时,人体误触该设备外壳,  相似文献   

7.
电力网络对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加深,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网络的稳定性是关键,架空线路接地故障定位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快速、高效地处理故障,不仅节约电力公司的成本,更对居民生活和社会有重要影响作用。本次研究针对现有的接地故障定位技术,认为GPS(全球定位系统)和GPR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在电力系统的广泛应用,为架空线路接地故障定位技术的实施及实现提供了技术保证,架空线路接地故障定位技术研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1选题理由接地电阻是保护人身以及电气设备和过电压保护装置非常重要的环节,按照目的可分为以下四类: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静电接地。由于巴音杭盖35 kV巴油线特殊的地质条件,造成接地电阻过大。乌拉特中旗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对该条线路的避雷器、35 kV  相似文献   

9.
马世雄 《农村电工》2003,11(4):19-19
电气设备的接地与接零,是为了防止人身触电事故、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所采取的重要措施。笔者针对这一问题,结合我国传统的低压供电方式和目前推荐的先进技术方案进行分析。1三相三线制供电系统的保护接地保护接地,就是将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时不带电而绝缘损坏时可能带电的金属部分(例如各种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等)与接地体(接地网)可靠地连接起来,以保证工作人员等触及时的安全,在农村10kV以下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的场合广泛采用。在实际生产中,如单台或为数不多的设备,也可采用接地体进行保护接地。当设…  相似文献   

10.
接地装置与接零装置的安全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是防止电气设备意外带电造成触电事故的基本技术措施。它们应用十分广泛。保护接地装置与保护接零装置可靠而良好的运行,对保障人身安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对接地装置与接零装置有一定的安全要求:(1) 导电的连续性。导电的连续性是要求接地或接零装置必须保证电气设备至接地体之间或电气设备至变压器低压中性点之间导电的连续性,不得有脱离现象。采用建筑物的钢结构、行车钢轨、工业管道、电缆金属外皮等自然导体做接地线时,在其伸缩缝或接头处应另加跨越接线,以保证连续可靠。自然接地体与人工接地体之间必须连结可…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在农网继电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农村电网改造的深入,农网继电保护工作不断注入新的信息技术.为此,介绍了继电保护管理信息系统、光纤通信技术、微机保护和网络技术在农网中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必将会进一步推动农网继电保护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保证农村电网更加安全、稳定和可靠地运行.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重点研究保障房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政府相关部门之间信息的交互模式和政府职能部门与群众之间信息的交互模式,通过对保障房信息模型以及交互功能研究,重点分析保障房实现统一信息发布、信息咨询、意见反馈、信息归纳处理,保障房建设的位置、规模、进度安排等信息的发布,保障房申请条件、程序等相关政策信息的发布和咨询,群众对保障房建设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等信息的反馈、对反馈的信息的归类整理等相关内容,通过对电子政务信息模型以及交互功能研究,对研究和应用保障房信息交互技术、促进保障房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区块链技术由于其分布式存储、交易信息透明、可追溯性强等特点,同中国农产品交易体系具有很好的互补性和适用性,应用前景广阔。然而中国的农产品交易体系又具有产品多样性,交易流程复杂性,用户群体的广泛性、分散性,隐私保护性等特点,为区块链技术在中国的农产品交易信息体系中的应用造成了很多现实困难。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采用联盟链的设计思想,提出了包括农产品交易信息链、用户信息链、农产品信息链的多链式农产品交易信息区块链应用技术。农产品信息链提供农产品的详细信息,并保证信息的可追溯性和不可篡改性。在用户信息链中引入区块链节点准入机制,为农产品交易平台提供实名制凭证登记与管理功能。交易信息链记录所有交易智能合约的处理结果,通过加入通道技术,实现不同交易信息的相互隔离,可满足交易信息和用户数据的隐私保护和交易数据的快速处理。通过智能合约对交易利润进行自动分成,提高执行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最终建立透明、高效、适用性强的农产品交易区块链架构。  相似文献   

14.
针对电力系统配电网防雷技术的应用需求,文章详细讨论了配电线路防雷技术的应用与提高,首先简单分析了当前配电线路防雷技术的应用水平,提出了具体的配电线路防雷应用措施,对于进一步提高配电线路防雷技术的应用水平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吴冬 《农业工程》2018,8(5):37-40
在信息时代中,高精度定位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已经被应用到社会各个行业,并且逐渐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如车辆、船舶的导航定位等,技术发展也较为成熟。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GPS和GPRS网络也能够提供位置服务。基于此,从农业入手,设计研究基于GPS和GPRS的混合农业植保无人机高精度定位系统。   相似文献   

16.
在某智能化农业系统中,使用OPC技术将iFIX组态软件监控的蔬菜温室大棚系统,以及组态王软件监控的智能养殖系统的数据统一传输到总控室。该技术能够在总控室实时监测蔬菜温室大棚系统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同时监测温室大棚内部各类辅助设备状态信息及作物生长状况信息;又能在总控室实时监控到智能养殖系统自动上料机、自动清粪机、供氧机、通风设备、灯具等的参数信息,为提高种植技术、养殖状况改良提供数据依据。依此来阐述OPC技术在智能化农业系统中的应用,给智能化农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通讯方式支持。  相似文献   

17.
在某智能化农业系统中,使用OPC技术将iFIX组态软件监控的蔬菜温室大棚系统,以及组态王软件监控的智能养殖系统的数据统一传输到总控室.该技术能够在总控室实时监测蔬菜温室大棚系统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同时监测温室大棚内部各类辅助设备状态信息及作物生长状况信息;又能在总控室实时监控到智能养殖系统自动上料机...  相似文献   

18.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精准农业技术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运用价值链理论分析农业生产增值环节的基本思路。在分析精准农业技术应用过程中遇到的诸如设备昂贵、技术缺乏、地块偏小、风险偏大和基础设施不健全等矛盾的基础上,构建了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依托的囊括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的精准农业价值链模型。在遵循市场需求和实用性原则的前提下,提出了以高级技术引导、特色技术示范和初级技术为推广重点,辅以完善的基础设施技术和先进管理技术的精准农业技术构成体系,以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为目的,加快我国精准农业技术"本地化"的步伐,使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  相似文献   

19.
以往的商业模式研究缺乏对相关科技服务平台商业模式与价值网的探索.价值网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以往价值链的相关范围,科技服务平台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创新体系中逐渐发挥积极的作用.基于价值网的科技服务平台商业模式,够有效地对相应平台资源进行整合配置,进而完善及提升企业客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20.
云计算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文顺 《农业工程》2012,2(1):40-43
该文针对云计算技术对于农业物联网和无线宽带网农业应用的支持作用做了探讨,并展望了云计算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云存储应用于农业信息资源共享领域、云服务应用于农业科技信息服务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同时指出了发展云计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要科学规划,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