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十一星瓢虫种群动态及其对棉蚜的捕食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十一星瓢虫是南疆棉田棉蚜的优势种天敌之一,田间调查表明:棉田中十一星瓢虫与棉蚜的变化关系密切,随着棉蚜数量的增加不断增加,7月15日瓢虫数量达1163头/百株,为全年最高峰;瓢蚜比由7月10目的1:305.94下降到7月15目的1:91.36,其发生高峰出现在棉蚜高峰后5d。麦田是十一星瓢虫重要的早期虫源地,应加以保护利用。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棉蚜密度下,幼虫及成虫对棉蚜的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反应,当N→∞时,1~4龄幼虫和成虫最大日捕食量分别为17.42、46.73、96.15、151.52和144.93头,表明十一星瓢虫对棉蚜捕食潜力很大,尤其是3、4龄幼虫及成虫对棉蚜具有较大的捕食潜能。  相似文献   

2.
棉田棉蚜种群动态及瓢虫对棉蚜种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新疆尉犁县4种棉花品种的棉田调查,利用棉蚜数量和时间进行回归分析,探讨其种群动态,应用棉蚜数量和瓢虫数量进行相关分析,研究棉田棉蚜种群与瓢虫种群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品种的棉田中,棉蚜种群数量基本呈指数规律上升与下降。在尉犁县孔雀农场的中棉35和军棉1棉田中,从2001年5月31日至6月28日棉蚜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从6月28日至7月26日棉蚜种群数量呈指数下降。在尉犁县达西村的抗虫棉9和新陆中11棉田中,棉蚜种群数量开始发生和发生高峰期均比中棉35和军棉1推迟1周左右,其中抗虫棉9棉田的棉蚜发生高峰期数量最多,而新陆中11棉田的棉蚜发生期数量最少。在不同品种的棉田中,瓢虫是棉田棉蚜的主要天敌,对棉蚜起控制作用,它与棉蚜种群数量呈显著的跟随关系,发生期比棉蚜滞后1周左右。  相似文献   

3.
玉米诱集带对棉田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棉田中种植玉米诱集带不仅可以增加棉田捕食性天敌的数量,而且还有诱集天敌的作用。在棉花生长期间,瓢虫、蜘蛛和草蛉三者的总数均为玉米诱集带>处理棉田>对照棉田。其中瓢虫占捕食性天敌的89.89%,草蛉占2.24%,蜘蛛占7.86%。棉田天敌优势种群是十一星瓢虫,它占瓢虫总数的82.66%,而且处理棉田十一星瓢虫的数量明显高于对照棉田,是对照棉田的1.8倍。  相似文献   

4.
新疆棉田十一星瓢虫对棉蚜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增加,使用化学农药后天敌控制能力下降[1],使得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暴发,成为棉花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为加强天敌对棉蚜的控制作用,近几年新疆棉区对棉蚜不使用化学农药进行大面积防治,大多是在棉田出现中心蚜株时进行点片防治,棉虫基本上处于自然控制状态[2]。新疆尉犁县棉田十一星瓢虫((Coccinella undecimpunctata Linnaeus)种群数量大,繁殖速度快,是控制棉田棉蚜的主要天敌。本文报道在新疆棉田调查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棉田十一星瓢虫的种群动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2001年5月15日至9月17日系统调查了不同棉花品种的棉田十一星瓢虫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尉犁县棉田瓢虫主要为十一星瓢虫(Coccinella undecimpunctata Linnaeus),它是控制棉田棉蚜危害的优势种天敌,占棉田瓢虫总数的81%。十一星瓢虫在棉田中的消长规律为:越冬代成虫5月底开始进入棉田取食棉蚜;卵期5月29日至7月14日,6月下旬进入产卵盛期;幼虫期6月5日至7月31日,高峰期7月7日左右;蛹期6月20日至7月21日,高峰期7月7日左右;成虫期6月20日至9月中下旬,高峰期7月7日至7月14日。十一星瓢虫的种群动态与棉田棉蚜数量有明显的跟随反应,棉田中的早播玉米带、棉田边缘的胡杨和沙枣树的树皮缝隙是瓢虫夏眠的场所。  相似文献   

6.
温度和营养食物对十一星瓢虫越冬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十一星瓢虫(CoccinellaundecimpunctataLinnaeus)是新疆南疆棉区棉蚜的优势种天敌。但由于受田间气候条件和农事操作的影响,很难保持瓢虫的数量达到足以控制蚜虫危害的水平。若能在秋季收集一定数量的十一星瓢虫加以人工饲养,以提高其越冬存活率,在来年春季人工释放于棉田,有可能提高控制蚜虫的效果。研究不同条件对十一星瓢虫的越冬影响,可为其有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温度对十一星瓢虫越冬的影响 将收集到的十一星瓢虫从9月28日开始分别放在4种温度下越冬:5℃冰箱中、10℃培养箱中、室内温度(18~22℃)和室外温度(由新…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功能植物对棉花蚜虫及其捕食性天敌的调控作用,通过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选择行为反应试验测定4种功能植物对棉花蚜虫及其捕食性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显示,4种功能植物均可涵养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中华通草蛉Chrysoperla sinica和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等捕食性天敌,其中蛇床草Cnidium monnieri上的捕食性天敌总数最多,达821头。蛇床草种植区棉花上多异瓢虫和中华通草蛉的种群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区棉花,而棉蚜Aphis gossypii、棉长管蚜Acyrthosiphon gossypii和棉黑蚜Ap.craccivora的种群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区棉花;油菜Brassica napus种植区棉花上的中华通草蛉种群数量显著高于对照区棉花,棉长管蚜种群数量则显著低于对照区棉花;薄荷Mentha haplocalyx种植区棉花上的多异瓢虫和中华通草蛉种群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区棉花,棉蚜和棉长管蚜种群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区棉花;罗勒Ocimum basilicum种植区棉花上的棉长管蚜和棉黑蚜种群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区棉花。此外,棉蚜和棉长管蚜种群数量与捕食性天敌总数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蛇床草和罗勒植株的挥发物显著吸引多异瓢虫和中华通草蛉,罗勒和薄荷植株的挥发物显著驱避有翅棉蚜。表明功能植物蛇床草、油菜、薄荷和罗勒可为棉田涵养捕食性天敌,而薄荷和罗勒还能驱避棉花蚜虫,可用于棉田害虫及天敌的生态调控。  相似文献   

8.
采取不同的棉苜间作方式,研究了棉苜间作棉田天敌群落结构及种群动态规律、棉蚜与天敌的消长动态,以及棉苜间作对棉田蚜虫的控制效应。与常规单种棉田相比,间作苜蓿棉田内的瓢虫、蜘蛛、草蛉种群数量大幅度增长,尤以每隔1膜间作75cm苜蓿带处理区为甚,分别增长了318.0%、120.9%和79.6%。间作或邻作苜蓿的棉田天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丰富度指数及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常规单种棉田,表明间作和邻作苜蓿带并适时刈割,可以提高棉田内天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刈割苜蓿带对棉田棉蚜及瓢虫类、蜘蛛类和草蛉类天敌的数量动态影响较大。在棉蚜上升初期刈割苜蓿带,使棉田内瓢虫类、蜘蛛类和草蛉类天敌数量急剧上升,棉蚜数量大幅下降,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棉田棉蚜的暴发。  相似文献   

9.
方斑瓢虫是新疆农田常见的天敌昆虫之一,具有重要的控害潜能和应用前景。本文利用生命表技术探讨了棉蚜、桃蚜和豌豆修尾蚜对方斑瓢虫生长发育、存活率、繁殖力、寿命和种群数量增长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饲喂豌豆修尾蚜的方斑瓢虫种群相比,饲喂棉蚜和桃蚜的种群幼虫发育历期和平均世代周期更短,存活率、雌虫产卵量、卵孵化率、成虫寿命、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和种群趋势指数更高。饲喂棉蚜、桃蚜和豌豆修尾蚜的方斑瓢虫幼虫存活率分别为85.83%、88.33%和50.83%,单雌产卵量分别为516.71、439.95粒和209.00粒,以棉蚜和桃蚜为食的幼虫存活率和雌虫产卵量均显著高于以豌豆修尾蚜为食的种群;取食棉蚜、桃蚜和豌豆修尾蚜的方斑瓢虫种群内禀增长率分别为0.216 9、0.212 5和0.044 3,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164.10、130.93和20.98,以棉蚜和桃蚜为食的方斑瓢虫种群增长趋势均显著高于饲喂豌豆修尾蚜的种群。综合以上各项参数,棉蚜和桃蚜是方斑瓢虫的适宜天然猎物。其中,桃蚜规模饲养更为便捷,成本较低,是方斑瓢虫规模化扩繁的优选猎物。研究结果对方斑瓢虫的规模化人工饲养及释放应用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棉田天敌的发生规律 ,进一步发挥天敌的控害作用 ,1 996~ 1 999年我们对棉田瓢虫、蚜虫进行了系统调查。1 调查方法从棉苗移栽活棵开始到 9月 2 0日结束 ,按地力定3块地 (不防治棉蚜 ,其他害虫防治同常规田 ) ,每地定5点 ,每点 2 0株 ,5d调查 1次。调查内容 :瓢虫成虫的种类和数量 ,瓢虫幼虫、蛹、卵的数量 ,其他天敌的种类和数量 ,棉蚜的数量。2 结果与分析2 .1 瓢虫在棉田天敌种群中的数量比例 棉田查到的捕食性天敌有瓢虫、蜘蛛、草蛉、花蝽、食蚜蝇等。瓢虫 (成幼虫 )占棉田捕食性天敌活动虫态总量的 62 .7%~ 78.0 % ,年平…  相似文献   

11.
人工释放普通草蛉田间防治棉蚜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13年利用人工繁殖的普通草蛉对新疆哈密地区棉田的棉蚜进行生物防治,结果表明,棉田释放密度为30、40、50和60粒/株的普通草蛉卵5~13d后,与对照相比,各处理棉田的棉蚜数量均呈不断下降趋势,与对照相比校正防效不断升高。其中释放卵50和60粒/株10~13d后,校正防效可达69.88%~78.73%,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本研究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人工繁殖的普通草蛉对棉田棉蚜的生物防治效果,为新疆棉田棉蚜的生物防治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2.
油茶害虫植物源引诱剂筛选及其诱集的昆虫种群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俊  周德明  周国英 《植物保护》2017,43(5):174-179
通过16种植物提取物对油茶林昆虫进行诱捕,筛选出2种对油茶害虫引诱效果较好的植物提取物,并在油茶林进行引诱效果及诱集昆虫种群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2016年4月-8月的引诱试验中,共诱集到昆虫7 455头。其中油茶叶片水提粗提物诱集到昆虫数量最多,达4 368头,诱虫谱较广,诱集到23种昆虫,可以诱集为害油茶林的害虫主要有假眼小绿叶蝉、琼凹大叶蝉、大青叶蝉、白痣广翅蜡蝉、茶角胸叶甲等;其次为油茶乙醇粗提物,诱集到2 078头昆虫,且对八点广翅蜡蝉、小蠹类害虫的诱捕效果最佳。植物提取物作为引诱剂,可为油茶林害虫的发生期、发生量的监测预报提供直接的、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龟纹瓢虫对烟粉虱和棉蚜取食选择及适合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近年来棉田烟粉虱数量上升并与棉蚜呈混合或交替发生的态势,比较研究了棉田优势捕食性天敌龟纹瓢虫对棉蚜和烟粉虱的取食偏好和食物适合度.结果显示,龟纹瓢虫不同虫态对烟粉虱若虫和棉蚜均具有较好的捕食作用;在棉蚜和烟粉虱若虫不同比例共存的情况下,龟纹瓢虫成虫均显著地偏好取食棉蚜;空间增大和蚜虫数量不足有助于增加龟纹瓢虫成虫对烟粉虱若虫的控制效应.取食烟粉虱若虫和棉蚜若虫的龟纹瓢虫幼虫均能完成生长发育,对后代成虫性比亦无影响;但取食烟粉虱若虫的龟纹瓢虫幼虫期延长3d,死亡率升高5.45倍,幼虫和成虫体重明显减轻;成虫取食烟粉虱若虫不能满足其产卵的营养需求.综合分析认为,棉田具有一定数量(经济域值以下)的棉蚜,有利于增加龟纹瓢虫对烟粉虱的控制效应.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转WSA基因棉、转Bt基因棉和常规棉为研究对象,在系统调查棉田节肢动物的基础上,研究了WSA基因导入棉花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参数及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转WSA基因棉对蚜虫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蚜虫发生数量显著低于对照棉田。WSA基因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优势集中性指数等群落参数与对照棉田无明显变化,群落相似性指数均在0.8以上。WSA基因导入棉花未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稳定性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使用不同蚜虫(棉花型棉蚜、瓜型棉蚜、高粱蚜、豆蚜和绣线菊蚜)和不同蚜虫种类混合群体(棉蚜:高粱蚜=1:3、棉蚜:高粱蚜=1:1、棉蚜:高粱蚜:3:1)饲喂龟纹瓢虫的幼虫和成虫,观察其生长发育与繁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蚜虫饲料中以饲喂高梁蚜时龟纹瓢虫的世代历期最短,为15d,其它的在17.4~19d;10d的单雌累计产卵量最多为143粒;成虫鲜重最高,雌虫为8.93mg,雄虫为6.58mg,其他4种蚜虫饲料间没有显著差异。饲喂不同蚜虫种类混合群体比单一饲喂高粱蚜时1龄幼虫的存活率有显著提高。综合考虑,高梁蚜是龟纹瓢虫的最佳食物,在低龄幼虫期辅以饲喂棉蚜,更有利于龟纹瓢虫种群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16.
氟啶虫胺腈对棉蚜的生物活性及对棉花的安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叶片浸渍法研究了氟啶虫胺腈对棉蚜的室内活性,同时分析了其对棉花的安全性。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氟啶虫胺腈处理棉蚜24h的LC50和LC90为1.98mg/L和26.02mg/L,显著低于吡虫啉的8.69mg/L和132.68mg/L,毒效比达4.39;处理48h后,氟啶虫胺腈对棉蚜仍表现出很高的杀虫活性,且显著高于吡虫啉。棉花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在使用浓度40~160g/hm2范围内喷施500g/kg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对棉花不同时期的叶色、株高、果枝层以及棉蕾脱落都未造成显著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性引诱剂能有效诱杀斜纹夜蛾(Spodoptora litura Fabr.)、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innaeus)成虫,减轻其发生为害,减少使用农药次数。用不同类型诱捕器挂放同种类型诱芯,其诱蛾量不同,UMT-B诱捕器对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的诱捕效果最好,三角形诱捕器对小菜蛾的诱捕效果最好,每667㎡挂放1枚诱芯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