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淡水虾蟹营养需求与配合饲料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淡水养虾业的主要养殖品种包括罗氏沼虾、淡水青虾、刀额新对虾、红螯螯虾、克氏原螯虾、南美白对虾等;淡水养蟹业主要指河蟹养殖、本文着重就河蟹、罗氏沼虾、淡水青虾的营养需求与配合饲料技术作一概述。 一、河蟹 河蟹是杂食性偏动物性的水生动物。目前生产上大面积养殖还是以天然饵料与人工饲料交替投喂为主。天然饵料包括浮物生物、水生植物、陆生植物和底栖动物等。人工饲料包括植物性原料、动物性原料及人工配合饲料等。 1.河蟹的营养需求 (1)蛋白质与氨基酸 在河蟹营养研究方面,国外研究报道极少,国内有不少单位已先后开展…  相似文献   

2.
河蟹即中华绒螯蟹是我国特有的水产珍品,它以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而享誉海内外,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水产品.因此,从湖泊、水库到池塘、稻田都在大规模的推行河蟹养殖,河蟹养殖迅速发展,而我国目前关于河蟹配合饲料营养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笔者从事多年河蟹配合饲料的研制、生产工作,现将河蟹的营养需求与配合饲料研制作一综述,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3.
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是我国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重要海水养殖鱼类,其年产量高达12万t。目前,国内外有关该鱼的营养需求与饲料研究已有较多报道,但对有些营养素的研究还是空白。本文主要就其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脂肪酸、碳水化合物和微量营养素的需求,蛋白源和脂肪源替代鱼粉和鱼油,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鱼的精准营养研究及高效低成本环保配合饲料的研发提供参考资料,从而推动其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水产动物营养或食物来源有两个途径:水体中天然生物饵料和人工投喂的配合饲料。不同养殖模式、不同养殖密度和不同养殖品种对两种营养来源的依赖性也不一样。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主要以精养为主,鱼类以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为主,或完全依靠人工饵料、以天然饵料作为人工配合饲料的补充,但其补充作用到底多大,至今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5.
河蟹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与饲料配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我国的淡水虾蟹养殖业发展很快,养殖面积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养殖产量和集约化程度也不断提高,但同时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如在河蟹饲料的配制方面,对河蟹的营养需求配制研究不多;在河蟹饲料加工方面,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等。饲料是养殖成功的关键环节,目前在河蟹养殖过程中出现的成活率低、性早熟、养成规格小等问题都与饲料有关。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除了加强对苗种种质、养殖环境、疾病等问题的研究外,对河蟹饲料的研究开发、加工技术等工作也急需加快加强。  相似文献   

6.
河蟹的营养需求与营养生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河蟹育苗技术、养成技术的推广和市场价格的影响,我国河蟹生产发展很快。而饲料是物质基础,因而近十年来,很多学者开展了河蟹营养需求和营养生理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虽然起步晚,但有关单位和专家仍做了很多工作,本文拟介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1 蛋白质与氨基酸1.1 蛋白质需求量的研究 蛋白质是生物体的基础物质,又是动物活性物质酶、激素、抗体等组成成份。关于河蟹蛋白质需求量的研究,国内多数学者是根据河蟹蟹体组织蛋白质的组分,作为设计配合饲料蛋白质组分的主要依据,同时结合河蟹对天然饵料的选  相似文献   

7.
冰鲜鱼和配合饲料养殖河蟹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河蟹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产量也不断增加,养殖模式也多种多样。目前养殖模式有围网养殖、池塘精养、鱼蟹混养和稻蟹共作等模式。饲料来源有栽种水草、投放天然饲料和人工饲料,天然饲料主要有伊乐藻、水花生、苦草、螺、蚌等,人工饲料主要有冰鲜鱼、豆饼、玉米、麦子、配合饲料等。为了解池塘种植水草条件下,投喂冰鲜鱼和配合饲料对河蟹生长及养殖效益情况,2018年在苏州阳澄湖镇进行了河蟹投喂冰鲜鱼和配合饲料池塘养殖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国内外对虾配合饲料发展概况世界上研究虾用配合饲料的历史不长,六十年代中期,美国、日本等国相继开始了对罗氏沼虾和日本对虾的营养研究。目前已有成虾养殖配合饲料和幼体的配合饲料—悬浮性微粒饲料。这些配合饲料的研制成功,有力推动了养虾业的发展。美国1973年养虾产量900吨,由于配合饲料研制成功,1983年养虾产量增至11000吨,计划1990年达到  相似文献   

9.
周初霞  罗莉 《齐鲁渔业》2006,23(2):39-41
河蟹即中华绒螯蟹,俗称螃蟹,属节肢动物门,自然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各地,在江苏、湖北、安徽和上海等地区已逐渐形成规模化养殖。饲料是河蟹养殖的关键,河蟹的营养需要是设计配合饲料的理论基础。国内外关于河蟹营养研究工作起步较晚,系统  相似文献   

10.
正五、基于营养调控下的全程饲料高品质河蟹生态养殖技术目前河蟹主要是池塘养殖模式,多采用低值饲料或饲料原料,大量使用冰鲜鱼,极易导致池塘水质恶化,且饲料投饲随意多变,导致养殖河蟹的品质普遍下降,已成为河蟹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突破口就是饲料优质化和标准化,取代冰鲜鱼全程投喂配合饲料,改变传统养殖饲料的随机性和质量多变情况,使河蟹产业从"数量型"到养高品质蟹的"质量型"转变和提升。  相似文献   

11.
潘志辉  刘小飞 《水产养殖》2024,(3):38-39+59
<正>《2021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1]显示,2021年全国河蟹产量80.8万t。另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河蟹产量中,投喂优质配合饲料养成的约占20%,其余均为普通配合饲料或幼杂鱼、螺蛳、植物原粮等饲料原料,其中50%是幼杂鱼[2]养成。非优质配合饲料,养殖成本高,严重污染水体,影响河蟹品质,不利于河蟹产业高质量发展;优质配合饲料,因为配方成本高,对河蟹苗种质量、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2.
对虾养殖饲料与营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虾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业的重要支柱产业 ,对虾养殖的发展推动了营养与饲料的研究 ,促进了中国对虾营养与配合饲料的研究。好的对虾配合饲料系数可达到 1左右 ,可使养成 1kg虾的饲料成本在 6元以下 ,普通对虾配合饲料系数也在 1 .8以下。近年来 ,对虾养殖面积逐渐扩大 ,养殖品种不断增多 ,呈现蒸蒸向荣景象。随着养殖新品种的增加 ,不同品种的营养需求及摄食特性不同 ,对配合饲料的要求不同 ,营养与饲料研究又面临新的任务。1对虾养殖种类目前世界上可供养殖的对虾已接近 2 0种 ,我国可养殖的品种有 7种 :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斑节对虾、…  相似文献   

13.
河蟹的营养需求与配合饲料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元富 《水产养殖》2006,27(2):24-26
河蟹是我国特有的水产珍品,它以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而享誉海内外,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因此,从湖泊、水库到池塘、稻田都在大规模的推行河蟹养殖,河蟹养殖的迅速发展,要求配合饲料产业也要相应跟上。而我国目前关于河蟹  相似文献   

14.
<正>苏北地区淡水养殖主养品种之一是河蟹,为了提高河蟹养殖池塘利用率,增加收入,也为了提供饲料利用率,以及有效防止河蟹精养池塘前期青苔的生长,笔者对河蟹精养池套养细鳞斜颌鲴的模式进行了探索研究。该地区河蟹667 m~2放养数量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水产学会淡水养殖分会于2007年11月17日至20日在安徽当涂县召开,会议内容主要为河蟹、淡水名优鱼类养殖,湖泊及水库渔业开发,渔用饲料、药物的研制及生产管理。会议期间,笔者拜访了中国水产学会动物营养与饲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立侨。陈教授在我国河蟹营养学及环保型令价配合饲料的研究方面颇有造诣,笔者就我国河蟹配合饲料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专访了陈教授。  相似文献   

16.
鲤鱼的营养需要与饲料配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赖铭勇 《内陆水产》2004,29(7):31-32
鲤鱼是世界上养殖最为广泛的鱼类,其产量约占世界养殖鱼类总产量的40%。在我国鲤鱼也是传统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2000年的养殖产量为212万t,仅居鲢、鳙、草鱼之后。关于鲤鱼的营养需要,国内外已有较多研究。本文结合国内外有关鲤鱼营养研究的结果和生产实践,就鲤鱼营养需要和饲料配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水体和配合饲料中钙、磷含量对河蟹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水体和配合饲料中钙、磷含量对河蟹生长的影响陈立侨,堵南山,赖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上海200062)河蟹一生需经多次蜕壳而不断增长。有研究表明河蟹的顺利蜕壳与其体内和壳中钙、磷积累的数量有关,但尚无有关河蟹对配合饲料和养殖水体中钙、磷需求量的详...  相似文献   

18.
<正> 多年来精养蟹池的水草,螺蛳主要靠人工捞捕。由于精养面积不断扩大,仅靠捞捕天然的水草、螺蛳已无法满足河蟹养殖需要;若用配合饲料投喂,因养殖成本加大而严重制约着池塘养蟹的发展。特别是2000年商品蟹价格下降较大,如探索一种低投入、低成本的生态养殖法是水产同仁的共同希望。笔者根据本所两年来的实践,总结出一套种草、投螺蛳养殖河蟹新法。该法养成的商品蟹综合成本每千克  相似文献   

19.
<正>河蟹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受到百姓喜爱,河蟹的养殖也一直势头良好[1-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河蟹等优质水产品需求上升。在河蟹的生产上,原先的"大养蟹"如今已逐渐被"养大蟹"所取代。小规格商品蟹已经不再具有竞争优势,而市场对大规格商品蟹的需求旺盛。无为县是安徽河蟹生态养殖技术水平较高的县之一。2012年,全县生态养殖河蟹的面积约15万亩,河蟹年产量1.1万t,产值达10个亿以上,占全县渔业总产值约60%,平均单产约80 kg/667 m2,利  相似文献   

20.
我国河蟹养殖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武 《内陆水产》1998,23(4):2-4
90年代以来,我国河蟹养殖业发展很快。河蟹从大水面粗养发展到围栏精养,从大水体发展到小水面,从鱼蟹混养发展到稻田养蟹。尽管上述养殖方式以前都有,但近年来的发展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经济效益之高、普及推广速度之快可以说前所未有。纵观当前我国的河蟹养殖,可用五句话来概括:产量明显增加;质量显著下降;河蟹种质混杂,长江水系中华绒赘蟹种质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河蟹人工育苗已成为必然趋势;河蟹养殖业正逐步走向产业化。l当前我国河蟹生产现状11产量明显增加我国河蟹养殖自90年代起发展很快,1993年全国河蟹产量达1.75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