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树名木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古树逐渐衰弱甚至死亡.为保护现有珍贵的古树资源,铁岭市园林处对铁岭市古树名木进行调查,分析其衰弱原因,并提出古树名木的复壮措施.  相似文献   

2.
华山古树名木衰败死亡原因及保护措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华山古树名木的调查,特别是对死亡古树名木的调查分析,阐明了影响华山古树名木衰弱死亡的原因是干旱、雷击及病虫危害,并提出了加强华山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对山西古树名木生长衰弱原因及其环境状况进行的调查发现,是人为活动导致古树名木生存条件恶化,引起古树名木衰弱和死亡。为保护现有古树名木资源,在借鉴其他地区古树名木保护复壮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文中提出应从土壤环境改良、地上树体保护、树体支撑加固、修补树洞等方面入手进行古树保护,定期进行理化性质营养成份的测定,以掌握和分析古树生长的各项环境指标。    相似文献   

4.
泰山古树衰弱死亡原因及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调查,泰山现有古树总数为18 198株。其中,正常古树占25.4%,轻衰和中衰古树占古树总数的63.7%,重衰和濒危古树所占比例为9%,死亡古树比例达到1.3%,急需保护古树935株。对187株死亡古树的死亡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古树自然死亡比例为2.7%,病虫害致使古树衰弱死亡比例为42.8%,工程建设破坏(建筑施工、修路、水泥硬化等)致死比例为25.7%,污水污物(厕所污染,建筑、生活垃圾)致死比例为8.6%,郁闭致死比例为6.4%。分析查找古树衰弱及死亡原因,采取相应的古树保护措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古树是森林资源中的瑰宝,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来的珍贵遗产。调查了隆化县现有古树的品种数量、分布状况和生长情况等,分析了古树衰弱、濒临死亡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保护建议,为隆化县古树保护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古树名木保护及复壮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树名木是我国的活文物,比一般的观赏树木价值高,为一般树木所不可比拟。但由于树龄大、树体生长势逐渐衰弱、根生长力减退、死枝数目增多、抗逆性差、极易遭受不良因素的影响,或遭受人为破坏直至死亡,导致古树名木数量急剧减少。因此,保护古树名木是当前一项不可拖延的重要任务。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黄山区把保护古树名木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对古树名木的管理工作认真细致,为古树名木创造良好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7.
古树名木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树名木既是不可再生的的重要自然资源,也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在科研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笔者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概述了古树名木衰弱及死亡的原因、古树名木的日常养护、古树名木抢救复壮技术、表征古树衰老生理指标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古树保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树民 《国土绿化》2012,(10):46-47
古树是活的文物,成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中国园林历史、植物进化与变异、树木气象学和树木生态学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近年来,本人在山西开展衰弱古树保护研究的同时,也相继在省外一些地方进行了古树衰弱的原因调查和复壮保护试验。现  相似文献   

9.
古树名木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文化的象征。古树名木由于生长年龄、环境的限制,树势普遍衰弱,亟待加以保护。以永济市虞乡镇张家窑村麻栎古树为例,介绍了古树名木保护复壮技术。  相似文献   

10.
古树树洞修补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树名木,是一种活的文物,是历史和先人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和文化遗产。它见证了古都北京的兴衰、社会的发展、大自然的变迁,因此保护好古树名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树洞修补处理是古树名木养护复壮措施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延长衰弱古树生命的一项有效措施。树洞处理工程  相似文献   

11.
景宁古树名木衰弱原因及复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景宁县古树名木生长衰弱和死亡原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古树名木衰弱的主要原因是立地条件恶化、人为破坏、受塌方、泥石流以及雷电破坏、腐朽树洞不及时填补、树冠失修等原因,为此提出了改善立地条件、改善营养条件、有害生物防治、树洞填补及树体修复等复壮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分析、阐述了丹东银杏古树树势衰弱原因及采取的措施 ,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保护银杏古树必须坚持生物多样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浅谈古树名木的衰老和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芳 《国土绿化》2006,(6):12-12
古树名木是大自然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具有重要科研、历史、文化价值。从生长情况来看,有些处于衰落及濒危状态。凡是生物都有一定寿命,生生死死,新陈代谢。树木也要经过发芽、生长、衰弱、死亡的过程,逐步衰弱是必然趋势。但是,也有人为的因素改变古树的生  相似文献   

14.
结合山西省古树名木保护现状及复壮技术,分析古树名木衰弱的原因,提出了地上地下综合抢救保护复壮技术。    相似文献   

15.
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采用调查和走访相结合的方法,对广东省新丰江水库周边6个镇的古树进行逐株调查.结果表明:新丰江水库共有古树59株,包括薄叶蕈树(Altingia tenuifolia)、木荷(Schima superba)、秋枫(Bischofia javanica)、榕树(Ficus microcarpa)等13个种,隶属于10科12属.从古树资源的结构看,古树树龄主要集中在200~300 a,Ⅲ级、Ⅱ级和Ⅰ级古树的数量分别为49、8和2株;树高主要集中在17.0~25.0 m,平均树高22.9 m,胸径主要集中在50.0~125.0 cm,平均胸径118.0 cm,冠幅主要集中在10.0~17.0 m,平均冠幅17.1 m;从空间分布特征看,古树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南部的新港镇;新丰江水库的古树主要是作为乡村的风水树而得到保护,整体生长状况良好、正常、衰弱和濒危级古树分别有46、11和2株,衰弱和濒危的原因主要是部分古树缺乏管护,生境较差,或受病虫害侵扰.根据调查结果,对新丰江水库古树资源应加强管理和保护,对现有衰弱和濒危的古树应采取施肥、病虫害防治、修补树洞、改善生境等复壮措施.  相似文献   

16.
《园林科技》2008,(1):47-48
近日,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已正式启动“北京古树(大树)衰亡原因诊断与保健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该项目负责人、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所长古润泽告诉记者.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古树(大树)的健康生长受到了严重威胁。据调查,2005年北京市就有约1万株大树死亡.2006年仅天安门广场周边就有200余株大油松死亡。弄清古树(大树)的健康状况,明确导致其衰弱的主要因素.是实现制定科学合理管护措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按照《浙江省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操作细则》要求,采用手持古树名木野外数据采集仪,对青田县全境的古树名木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青田县共有古树名木有9 150株隶属34科68属107种,主要分布在农村,有8 977株,占全县总株数的98.11%;全县古树名木生长正常株数8 321株,衰弱株324株,濒危株89株,死亡株416株,部分古树名木健康状况堪忧,急需采取救治措施;目前青田县古树名木砌树池保护243株,挂牌保护218株,设置护栏保护30株,支撑保护15株,包树箍保护6株,封堵树洞保护6株,对于处于濒危、有严重病虫害的古树名木救治不够到位。对2002年古树名木调查数据与2017年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全县古树名木物种、个体数量变化明显,主要原因是受自然和人为两大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影响。提出建立以GIS为基础的古树名木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构建青田古树名木地理信息分布图,实现古树名木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8.
古树名木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它是具有生命的活的文物,也是风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文明的进步,古树名木所具有的科学价值、观赏价值和人文价值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然而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兴起和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使为数不多的古树名木生存环境受到了威胁,除古树自身生理因素变化外,人为和自然条件的不利影响致使一些古树生长衰弱,甚至于濒临死亡。因此,保护古树名木使遭受严重机械损伤和自然灾害破坏的的古树恢复生机,最大限度的延长现存古树名木的生存期和观赏期,已是各地绿化工作者一项重…  相似文献   

19.
千山风景区的古树是景区内一大景观,经调查,景区内名木古树共1000余株,其中一级古树100余株,二级古树300余株,三级古树600余株。古树以油松为主,占整个景区古树的95%。多年来,由于古树处于生长的中后期,各组织器官功能下降,加之遭受雷击、干旱、水土流失、病虫害等危害,以及游客的不合理人为活动,造成长势衰弱,部分古树已经死亡。经过对千山风景区名木古树的调查,分析其衰亡原因,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古树名木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留住乡愁的重要实践、植物进化历程研究的重要依据。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受到了很大的威胁。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监测、测定相结合的办法,结合多年养护管理经验,对大兴区128株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生长势进行逐一调查,在充分掌握大兴区古树名木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汇总分析,科学评价大兴区古树名木健康状况,确定古树名木生长衰弱、濒危的程度及分析衰弱原因。针对性的提出日常养护管理对策,并对生长环境差,生长势衰弱、严重衰弱的古树名木,结合树木自身问题及周边生长环境,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增强古树生长势,改善古树生长环境,延长古树寿命,提高安全系数,实现古树的观赏价值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