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家致富》2006,(4):15-15
一般枣树都是在9月份左右成熟.1年只有1茬.而且上市期比较集中,很难卖出好价钱.而1年2熟的反季枣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2004年,陕西省高陵县泾渭枣树研究所,在圈内首先成功研制出1年熟的“泾渭”鲜枣品种。  相似文献   

2.
经过2年枣树引种和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引进枣树品种梨枣、辽盖1号,利用冬季埋土40~50cm进行防寒越冬,采用每年春季平茬、回缩矮化修剪措施,枣树可以在黑龙江省寒地栽培。栽植当年即可结果,平均株产1.5kg,2年生树平均株产2.8kg。通过鉴选品种特性观察和生长发育规律研究,提出了寒地枣树矮化栽培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3.
北疆地区由于冬季寒冷,枣树露地栽培不能安全越冬,有些品种不能正常成熟,枣树只有庭院零星分布,没有形成规模栽培。近几年,采用矮化密植栽培、冬季培土、春季平茬的方法进行栽培试验,达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枣树平茬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树平茬栽培解决了枣树不能在北疆安全越冬的技术难题,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园址选择 平茬枣树要求较高的肥力条件,枣园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地块。结合整地起垄,667米2施优质畜禽粪5吨,垄宽60厘米,镇压保墒。枣树抗旱怕涝,忌洼地栽植。  相似文献   

5.
一般枣树1年1茬,而且上市期比较集中,很难卖出好价钱。而陕西省西安高陵市泾渭鲜枣研究所,培育的温室1年2熟、反季鲜枣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据该所郇树峰所长介绍,种植泾渭鲜枣年总收益可达10~12万元/亩。该枣栽培密度为1000~1100株/亩,1年2熟,第一茬果6月成熟,单果重40克左右,株产2公斤以上:第二茬果10月底成熟,单果重20克左右,株产1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6.
呼图壁县之洲园艺试验场为解决北疆地区种植枣树受气候条件制约不能安全越冬的问题,经四年平茬矮密早技术的实践,试验取得成功.红枣当年建园,当年结果;第二年鲜枣单产达1吨,单果重18克以上,折光糖含量在21度以上;以后产量一直稳定在1吨/666.7米2以上.主要栽培技术要点是:  相似文献   

7.
大棚春西瓜一年收三茬宜选用早熟或极早熟品种。西瓜的成熟期是指以雌花开放到西瓜成熟所需要的天数,一般25~30天成熟的西瓜为早熟或极早熟品种。用这种西瓜栽培,才能一年收三茬,我们在春西瓜的生产中,重点推行以极早熟品种为主的一年三茬瓜的技术,第一茬瓜收获接近长年产量,二茬瓜收845kg,第三茬瓜收506kg,其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8.
辽宁朝阳市龙城区近年来以目光温室为主的保护地栽培面积迅速扩大,现有日光温室近4000亩,其中番茄的生产面积占到50%。日光温室番茄的茬口安排主要是1年2茬(春茬和秋茬)和1年1茬两种形式。1年2茬栽培的缺点是产品上市时间有限,需进行2次育苗移栽,劳动用工量较大,成本较高;而1年1茬栽培主要是越冬茬,未能充分利用日光温室的夏秋季,品种也以有限生长型(美国大红)和半无限生长型番茄品种为主。为进一步提高日光温室利用率,更新品种与技术势在必行。因此2005年引进以色列番茄品种示范和推广,并开展了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9.
1引种试种概况我国枣树品种有700多种,枣果多在9月开始成熟上市。奉化市莼湖杨家浪涛新品种试验圃(下称杨家苗圃)于2001年从北方有关科研单位引入试种大雪枣,并嫁接育苗。大雪枣树体虽生长不是很快,但大苗栽种成活率高,当年就能开花,为培育树体,当年摘除花朵,第3年结果。近2年,  相似文献   

10.
枣树是我国的特有树种,鸡心枣是河南枣区的一个名优品种,鸡心枣品质优良,适宜鲜食、制干和加工。枣树常年靠根蘖繁殖,造成枣疯病传播,枣疯病是我国枣树上的毁灭性病害,多数感病品种幼苗当年即枯死,幼树1~2年死亡,成年结果树枣果逐年下降,病枝上开出变态花器,不结果,或结不成熟  相似文献   

11.
大葱作为重要蔬菜,其栽培方式多为1年1茬,为了探索大葱的周年多茬和反季节栽培,经连续3年的试验示范和研究,相继选育出了神舟系列巨葱良种A1、A2、A3,从而使大葱的产量、品质均有大幅度提高,每亩(1亩=1/15公顷)年累计生产大葱突破2万公斤大关,亩效益近万元。现就大葱的周年反季节多茬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苜蓿刈割时期与产草量、蛋白质含量的关系。[方法]以6个不同的苜蓿品种为材料,于2002年刈割2次2、003年刈割4次2、004年刈割2次,每次刈割后测定苜蓿的产量、粗蛋白含量。[结果]1年刈割4次,6个苜蓿品种的粗蛋白含量均以第2茬最高,其次是第3茬,第1茬最低,其中苜蓿王和爱菲尼特平均粗蛋白含量最高,分别为22.95%和22.53%;干草产量均以第1茬最高,其次为第3茬和第4茬,第2茬最低。1年刈割1次,6个苜蓿品种播种当年的粗蛋白含量均高于第2年。6个苜蓿品种2003年、2004年干草总产量均高于2002年。[结论]1年刈割4次,苜蓿的粗蛋白含量以第2茬最高,干草产量以第1茬最高。  相似文献   

13.
不同苜蓿品种刈割时期与产草量·粗蛋白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苜蓿刈割时期与产草量、蛋白质含量的关系。[方法]以6个不同的苜蓿品种为材料,于2002年刈割2次2、003年刈割4次2、004年刈割2次,每次刈割后测定苜蓿的产量、粗蛋白含量。[结果]1年刈割4次,6个苜蓿品种的粗蛋白含量均以第2茬最高,其次是第3茬,第1茬最低,其中苜蓿王和爱菲尼特平均粗蛋白含量最高,分别为22.95%和22.53%;干草产量均以第1茬最高,其次为第3茬和第4茬,第2茬最低。1年刈割1次,6个苜蓿品种播种当年的粗蛋白含量均高于第2年。6个苜蓿品种2003年、2004年干草总产量均高于2002年。[结论]1年刈割4次,苜蓿的粗蛋白含量以第2茬最高,干草产量以第1茬最高。  相似文献   

14.
一、品种选择 秋冬茬栽培前期温度较高,秧苗易感病毒病,应选用较抗病毒病的品种。为确保果实在元月前充分成熟,应选果型较小的早熟品种。目前,我区首选品种是西州蜜1号,生育期90天,果皮光滑、橙黄色,果实长椭圆形,平均单瓜重1.2千克,折光糖在14度左右,抗病抗逆性较强。  相似文献   

15.
天津市是鲜食玉米品种审定的起源地。早在20世纪80年代的计划经济时期,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邵景坡研究员根据北京、河北、山东、辽宁、吉林等省(市)育种单位育种专家云集和育种资源雄厚的现实,扬长避短,把选育鲜食玉米的育种作为玉米育种的1个分支列为攻关项目,开辟了鲜食玉米育种的先河,在全国率先培育出鲜食玉米专用品种。1990年天津市审定通过的津鲜1号品种,是全国第1个专用鲜食玉米品种,也是首次在审定公告文件中出现鲜食玉米这个名词。1998年天津市审定通过津鲜2号品种。2个鲜食玉米品种种植范围涉及20多个省(市、自治区)。经过20 a的种植,天津市鲜食玉米种植方式为一年二茬或春季一茬,下茬可以种植蔬菜。鲜食玉米的种植已经由春季单季栽培发展到春夏双季种植,技术成熟,效益显著。在今后工作中,天津市需要制定种植技术规范、研发并推广新品种、完善产销体系、建立龙头加工企业,进一步丰富市场和提高农民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6.
张绍泽 《新农业》2004,(2):12-13
葫芦岛市连山区虹螺岘镇兴隆屯村位于女儿河沿岸.从1997年开始改1年种1茬为两茬,发展到60公顷.占总面积34.5%。全村两茬平均667平方米产值3000元.平均成本750元.纯收入2250元.总纯收入202.5万元.仅此项人均纯收入1478元。两茬生产收入是一茬玉米生产的5倍。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粮食市场的开放政策,大豆种植重迎茬问题日趋严重,减产幅度随着重茬年限增加而增大。据调查研究表明,迎茬减产6.1%,重茬1年减产9.996,重茬2年减产13.8%,重茬3年减产19.096,而且重迎茬大豆百粒重下降,病粒率、虫食率增加,商品质量显著降低,3年以上的长期重茬,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脂肪含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8.
大葱作为重要蔬菜,其栽培方式多为一年一茬,为了探索大葱的周年多茬和反季节栽培,经连续3年的试验示范和研究,相继选育出了神舟系列巨葱良种A1、A2、A3,从而使大葱的产量、品质均有大幅度提高,每亩年累计生产大葱突破20000kg大关,亩效益近万元。现就大葱的周年反季节多茬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庭院两棵冬枣树,收入超过一亩粮;百株枣树当围墙,年挣万元奔小康;庭院是个聚宝盆,枣树就是摇钱树。”这首诗说的是山东省阳信县河流镇北万村农民杨洪元在庭院裁植枣树发家致富的故事。从2000年起,杨洪元院于周围的100多株枣树每年产鲜枣1000公斤,给他带来1万多元的收入。今年  相似文献   

20.
邹坞酥脆枣     
李德华 《农家致富》2005,(21):26-26
邹坞酥脆枣是一大果型野生酸枣的变异品种.最初发现于瘠薄的乱石丛中,其植株矮化,果实累累,丰产性极强,果实圆形,表面光滑.酥脆多汁,果核小,甜酸适口,口感极好,一年结果二茬,第一茬8月底成熟,第二茬10月初成熟,白熟期即可采摘上市,着色后的鲜枣味美爽口.百吃不厌,一旦上市,极具诱感力,是很有开发前景的鲜食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