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皖麦30晚播高产栽培主要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和计算机模拟寻优方案 ,研究了播期、播量、施氮量对晚播小麦产量的综合效益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规律 ,得出在我省淮北地区晚播小麦选用皖麦 30品种 ,单产在 6 75 0kg/hm2 以上的最优农艺组合为 :播期 10月 2 9~ 11月 6日 ,播量 16 3 .5~ 2 19.0kg/hm2 ,底施纯氮 90~ 12 0kg/hm2 ,配合拔节期追施 90kg/hm2 纯氮 ,其最佳产量结构为 5 72 .0万~ 6 2 5 .5万穗 /hm2 ,穗粒数 34.6~ 36粒 ;千粒重 38~ 41g。  相似文献   

2.
研究结果表明 ,多效唑对超高产小麦降秆增产效果较为理想。喷施时期宜在小麦起身期和拔节期。起身期喷施最佳用量为多效唑 90 0g/hm2 对水 75 0kg/hm2 ,拔节期喷施最佳用量为多效唑 6 0 0~ 75 0g/hm2 对水 75 0kg/hm2 。笔者还针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提出了多效唑的不同喷施时期。研究还发现 ,多效唑能有效地改善小麦籽粒品质  相似文献   

3.
氮肥施用量对陇东旱塬地膜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农 10 4 3、庆农 5号和西峰 2 4为材料 ,研究了氮肥不同施用量对陇东旱塬地膜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实现地膜小麦高产的纯氮施用量以 180~ 2 2 5 kg/ hm2 最为理想 ,平均产量 4 4 84 .2~ 4 70 9.6 kg/ hm2 ,成穗数 6 4 3万~ 6 86万穗 / hm2 ,穗粒数 2 1.4~ 2 2 .6粒 ,千粒重 4 0 .3~ 4 2 .2 g,水分利用效率 12 .0 6~ 13.2 5 kg/ ( mm· hm2 )。  相似文献   

4.
皖麦19小麦分蘖成穗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杰  张玉同 《安徽农业科学》2001,29(2):149-150,152
对历年来皖麦 19群体分蘖动态的试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表明 ,皖麦 19小麦 6 0 0 0~ 75 0 0 0kg/hm2 产量水平的群体分蘖动态指标是 :基本苗 16 5~ 2 10万 /hm2 ,冬前单株分蘖 5 .5~ 6 .5个 ,群体总头数 95 0~ 10 5 0万 /hm2 ,年后最高分蘖 14 2 0~190 0万 /hm2 ,单株成穗 3.8个 ,穗数 6 0 8.34万 /hm2 ,可使群体协调 ,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5.
景电灌区人工种植的甘草生长3~4 a后条草产量达5 4 0 0~6 0 0 0 kg/ hm2 ,最高可达75 0 0 kg/ hm2 。按2 0 0 3年6元/ kg计,产值可达32 4 0 0~36 0 0 0元/ hm2 ;按2 0 0 4年8元/ kg计,产值可达4 32 0 0~4 80 0 0元/ hm2。作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际,重点从选地施肥、品种选择、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景电灌区甘草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陕北日光温室大棚黄瓜和番茄施肥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调查分析了陕北黄土高原日光温室大棚蔬菜目前的施肥现状和存在问题 ,提出了黄瓜和番茄合理的 N、P、K肥和有机肥用量。黄瓜产量 1 5 0 0 0 0 kg/hm2的施肥量为 N75 0~ 840 kg/hm2 ,P2 O54 5 0~ 5 40 kg/hm2 ,K2 O45 0~ 75 0 kg/hm2 ,有机肥 60~ 80 t/hm2。番茄产量 1 80 0 0 0 kg/hm2的施肥量为 N81 0~ 960 kg/hm2 ,P2 O54 2 0~ 5 1 0 kg/hm2 ,K2 O5 40~ 690 kg/hm2 ,有机肥 5 0~ 80 t/hm2较为合理 ,并给出了黄瓜和番茄的具体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7.
促成栽培条件下,以4年生火焰无核葡萄为试材,研究了负载量对葡萄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叶面积指数为2.7~3.3,负载量18 285,20 565 kg/hm2的叶面积指数显著高于负载量25 140 kg/hm2,果实膨大期叶片氮素含量和果实成熟期差异不大,而果实成熟期磷素和钾素含量较果实膨大期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各处理光合速率日均值从大到小排序为:负载量22 860 kg/hm2负载量20 565 kg/hm2负载量18 285 kg/hm2负载量25 140 kg/hm2;20 565 kg/hm2负载量表现出光饱和点最高、光补偿点最低的特征,光适应范围最广,对光的有效利用率最高;随着负载量的增大,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Vc含量呈现总体逐渐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20 0 1- 2 0 0 3年在基施有机肥 4 5 0 0 0 kg/ hm2、硝酸铵 4 5 0 kg/ hm2、过磷酸钙 874 .3kg/ hm2的基础上 ,进行了不同种类钾肥在地膜玉米上的施用效果对比试验和硝酸钾适宜用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地膜玉米上增产效果显著的钾肥种类是硝酸钾和硅酸盐菌剂 ;基施硝酸钾的合理使用量为 199.6~ 2 6 6 .1kg/ hm2 ,以 2 32 .8kg/hm2 为最佳。  相似文献   

9.
冬小麦新品系天 94 - 3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 76 H- 35 - 3- 2作母本、86 6 9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系在露地生产试验、示范中 ,川水地折合产量 5 812 .5~ 6 2 70 .0 kg/ hm2 ,较当地对照品种增产 3.3%~ 33.1% ,半干旱山区折合产量 3795 .0~ 4 890 .0 kg/ hm2 ,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 0 .9%。地膜栽培试验、示范折合产量16 6 5 .0~ 4 4 5 5 .0 kg/ hm2 ,较对照品种咸农 4号增产 2 7.7%~ 34.1%。成株期对条锈菌当前主要优势小种条中2 9、30、31号免疫 ,对杂种 4 6类群的 Hy- 3、Hy- 7及混和菌免疫 ,对 Hy- 4中抗 ;中感白粉病 ,轻感叶枯病 ,耐红矮病、黄矮病。籽粒含粗蛋白 16 .6 7%、赖氨酸 0 .5 7%。适宜在渭河上游单产 6 0 0 0 kg/ hm2 以下的中低产川水地、塬台机灌地以及海拔 170 0 m以下的干旱、半干旱山地产量水平在 2 2 5 0 kg/ hm2 以上的旱肥地种植  相似文献   

10.
以三因子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得到苏棉 2 2号皮棉产量 1875kg/hm2 以上的优化组合为 :移栽密度3.6 5万~ 4 .5 1万株 /hm2 ,施氮 2 4 7.16~ 2 90 .6 0kg/hm2 ,并以 97.85~ 115 .5 2g/hm2 缩节安进行化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