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规模化养殖已经成为水产养殖的主要模式,并在水产养殖行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过受技术等因素的限制,水产养殖中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有必要加强对规模化水产养殖技术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然后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以提高水产养殖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正水产养殖即水产生物的养殖,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食品生产行业。水产养殖高密度、高产量的养殖模式导致了水质环境污染。提升农业发展质量,优化水产养殖业空间布局,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实现质量兴渔的关键在于合理布局生产空间,同时也是推进水产养殖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保障。德宏州自然资源丰富,河流多、水库多、水质好。由于立体气候明显,使得高海拔水库一般在1200 m,低海拔水库也在600~800 m。水资源丰富,热区优势显著,发展渔业生产具有优越  相似文献   

3.
生态养殖是提高养殖生物产量、保障食品安全质量和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是健康养殖的重要途径。本文简述了生态养殖现状与优势,并针对其现存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我国生态养殖业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生态化的水产养殖是提高生产力的技术手段,也是经济和环境发展的需求。本文从生态化养殖自然环境营造、现代化养殖系统建设和水产品质量三方面浅谈生态养殖技术,营造仿生态的水产生长条件、严格执行生态化养殖模式、建设物联网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微孔管底层增氧自动化控制系统等,这将是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护渔业生态环境,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农业部正式出台了《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 《规定》提出,国家鼓励水产养殖单位和个人发展健康养殖,减少水产养殖病害发生;控制养殖用药,保证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推广生态养殖,保护养殖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肥西县畜牧水产局在全面贯彻实施安徽省"水产跨越工程"的工作中,立足于本县的资源优势和合肥近郊的市场优势,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主导方向,坚持以生态、健康、质量、品牌和效益为中心,大力推广特色水产养殖,渔业综合实力明显提升。泥鳅池塘养殖、黄鳝网箱养殖、甲鱼等仿生态健康养殖方式得到不断发展壮大,大幅度提高了水产养殖的水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特色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的发展领先省内。文章对肥西县黄鳝网箱养殖发展现状进行了客观分析,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在水产养殖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直以来,水产养殖都是沿用传统的养殖模式,但是随着人们食品健康意识的提高,传统水产养殖模式的弊端也逐渐凸显,新的水产健康生态养殖模式逐渐得到了推广和普及。本文主要针对水产健康生态养殖技术的要点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8.
面对人们日益增长的水产品需求,水产养殖产业获得了迅猛发展,同时也给水产养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确保水产养殖的质量以及养殖效率,最大化的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就必须认清当前影响水产养殖的因素。污染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水产养殖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一旦出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情况,将会严重影响水产养殖产量和质量,给产业的发展带来沉重打击。本文将重点就水产养殖自身污染及其生物修复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以及当前应用中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前景.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动物中的作用机理,包括优势种群理论、膜菌群或屏障作用理论、“三流运转”理论、生物夺氧理论和正常菌群与营养关系理论等.在水产养殖的应用中,主要从改善水质、促进生长和增强免疫3方面来进行分析.而生产实践中微生态制剂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应用规范、品种质量、检测技术等方面.但微生态制剂仍然是抗生素最有潜力的替代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水产养殖在我国已有漫长的发展历程,且水产养殖技术和方法得到了很大的改进与发展。但是,现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更注重了健康和养生,所以水产生态养殖的概念应运而生,它主要是利用各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达到的同一区域内生态平衡,使有限的空间内产生效益的最大化。本文主要根据水产生态养殖的主要特征,分析目前我国养殖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水产生态养殖的发展模式,旨在提高水产生态养殖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仅可以实现对原有技术的创新和优化,还可以 保证玉米种植的质量、产量和销量。本文针对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的推广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为当 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环境友好的水产养殖业——零污水排放循环水产养殖系统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目前的水产养殖业正逐渐向集约化,农牧化并以提高产量,质量和生态效益的方向发展,渔业生态环境受到高度重视,作者综述了与水产养殖有关的一些环境问题,以及可用于集约式工厂化养殖的水产养殖环境工程与技术,并介绍了以发展环境友好的水产养殖业为目标,运用水生生态学原理从工程,工艺角度出发开发零污水排放的水产养殖模式系统,最后提出了集约化水产养殖中有待关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苍南沿浦湾浅海渔业水域水质。[方法]以温州苍南县沿浦湾监测水质参数为指标,利用加拿大环境部长理事会水质指数法(CCMEWQI)综合评价2013—2016年浅海养殖区水质状况及对渔业养殖的潜在影响。[结果]虽然该区域水质判定为良并可满足渔业生产,但是从定量综合水质指数(WQI)值来看却是接近中等水平,并呈下发展的趋势,渔业水质环境非常脆弱;监测水质主要污染指标有无机氮、石油类、活性磷酸盐等;主要的污染物质会潜在造成生态富营养化,甚至暴发赤潮的风险。[结论]该研究可为水域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济宁市耕水养殖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济宁市水产养殖发展现状,采用耕水机械和传统的增氧机械配合使用的模式,在具有代表性的任城区进行了对比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模式可以实现清洁水质和增氧的双重功效,从而达到优化水质、健康养殖、低碳节能的技术要求和构建适宜水体的技术效果,为济宁市水产养殖业快速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安全、效益良好的现代渔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温室池塘高密度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一种经济可行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设计了一种将温室大棚养殖与水质净化设备以及增氧设备涌浪机等合理搭配的简易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以加州鲈鱼为养殖对象,分析了养殖期间系统水质指标、鱼类生长状况以及系统经济前景。结果表明,经过4个月的养殖,该系统鱼类养殖密度由初始2.12 kg/m3增加到5.86 kg/m3,成活率达到95.1%。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养殖期间氨氮、亚硝氮和溶解氧平均浓度分别为(0.66±0.35)mg/L、(0.19±0.089)mg/L和(6.64±0.25)mg/L;水温维持在27.34~28.00℃,pH为6.73~7.34。经济分析表明:每667 m2池塘养殖利润可达17.42万元/年,投资回报期为2.75年,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若选取价格更高的海水鱼类,市场前景更广。该研究表明,温室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是一种经济可行、高效、节能减排的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6.
渔业水域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分析淡水养殖渔业水质的评价问题,采用专家问卷调查法、德尔裴法和模糊数学方法,研究了渔业水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的确定、评价模型的建立及评价模型的检验;提出了渔业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大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渔业水质的综合评价符合渔业水质的实际情况,评价结果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17.
华北小农户不同规模化组织的生产效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农户是我国农业生产主体,也是实现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主要贡献力量,因此提高小农户的生产效率对提高我国的粮食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河北省曲周县小农户向规模化经营转变的几种典型模式(种粮大户、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高产创建以及一种新型的农民组织模式—大方操作)为对象,比较2012年夏玉米不同组织模式下农业生产因素,包括土壤,施肥,水分,劳动力及现金成本的差异,分析其农业生产效率,探讨不同农户组织方式生产效率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不同形式的农户组织在满足农户技术需求和服务需求方面开展的工作存在明显的差异。与分散经营模式相比,向规模化经营转变的农户产量提高了2.9%-15.7%、关键技术平均到位率提高了18-71个百分点、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了36.8%-103.8%,在资源利用效率(氮肥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和资本生产率方面,除种粮大户低于分散经营农户之外,其他三种典型模式均高于分散经营农户,其中,大方操作模式在综合提升小农户各项效率效益方面表现更为突出。研究揭示了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和规模化经营方式结合更加具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测算水产养殖业潜在产能对保障食物安全意义重大,但目前对我国水产养殖业产能的动态变化研究较少。论文基于传统农业产能测算方案,创新性提出了1个综合性的测算方案,按生产方式,分省、分区测算我国水产养殖业可实现产能,并对测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综合性的测算方案切合实际,具有便捷性和科学性。这一方案可在全国推广,运用到省、市、县的水产养殖产能测算工作中。开展大规模本底调查是下一步产能测算的重要工作。我国水产养殖业可实现产能测算为7300万吨。养殖面积下降已对水产养殖业产能带来较大负面影响,单产水平的提高对产能贡献巨大。位于西南地区的贵州、云南和东北地区的吉林、黑龙江是未来扩大产能最具潜力地区。稳住养殖面积与提高单产水平是提高渔业产能的两个抓手,提高海水大水面养殖的单产水平对提高我国大水面养殖产能的促进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9.
Aquaculture, the farming of shrimp and other useful aquatic and marine plants and animals in artificially confined and tended ponds, pens, and cages, ranks as a phenomenal success story in global food production. In 1975, aquaculture contributed 8% to the overall yield of the world's fish harvest; now it provides more than one-third of the yield. Total aquaculture production in 2003 was 54.8 million metric tons valued at 67.3 billion in U.S. dollars. More than 90% of this output comes from Asia, where aquaculture has its origins and where this month's essay author has lived and worked all of her life. In her essay, Jurgenne H. Primavera, senior scientist of the Aquaculture Department of the Southeast Asian Fisheries Development Center based in Iloilo, Central Philippines, traces the recent history of aquaculture and the socio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that its rapid growth has wrought, especially for the mangrove ecosystems in which much of brackishwater pond aquaculture occurs. With an eye on all stakeholders, Primavera lays out how aquaculture is now falling short of the goal of sustainability and what steps might be taken to move the industry in that direction.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水产养殖行业发展态势良好,随着养殖密度的不断扩大,鱼类病害问题得到人们的 关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养殖环境用水恶化、滥用抗生素有关,基于此,本文以中草药作为研究对 象,分析常用于水产养殖的几种中草药,结合其作用机理,阐述中草药在水产养殖和水产品病害防治 中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