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机选择山地放养五华三黄鸡30只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体尺、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血液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五华三黄鸡在体尺上存在差异,公鸡的体尺高于母鸡;公母鸡的屠宰率、胸肌率和腹脂率差异不显著.公母鸡肉色和熟肉率胸肌均显著低于腿肌,但胸肌失水率均显著高于腿肌;公母鸡胸、腿肌粗蛋白与粗脂肪含量均差异显著.公母鸡血液各生化指标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麒麟鸡的肉用性能,探讨麒麟鸡屠宰性能与肉品质的关系。测定了12周龄麒麟鸡的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特性,并对屠宰性能与肉品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屠宰性能:麒麟鸡公鸡的屠体质量、半净膛质量、全净膛质量、全净膛率、胸肌质量、胸肌率、腿肌质量、腿肌率均显著高于母鸡,且腹脂质量、腹脂率、肌间脂肪宽和皮脂厚均显著低于母鸡,屠宰率和半净膛率与母鸡差异不显著。(2)肉品质:麒麟鸡公鸡/母鸡胸肌的肌肉肉色、剪切力与腿肌差异显著;公鸡胸肌肉品质与母鸡腿肌肉品质比较,差异显著。(3)相关性:屠体质量与半净膛质量和肉色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半净膛质量与pH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全净膛与腿肌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腹脂质量与剪切力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肉色与pH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由此可见,麒麟公鸡屠宰性能和肉品质优于母鸡,部分屠宰性状与肉品质性状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贵妃鸡与怀乡鸡、北京油鸡的肌纤维特性差异,为其品种选育及推广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取120日龄贵妃鸡、怀乡鸡和北京油鸡的胸肌和腿肌,经石蜡切片后用苏木精染色,显微镜下测定肌纤维直径及肌纤维密度,对比不同品种鸡的肌纤维特性.[结果]3种鸡均表现为公鸡的胸肌肌纤维直径比母鸡的细,肌纤维密度比母鸡的高;但在腿肌肌纤维方面,贵妃鸡和北京油鸡表现为公鸡的腿肌肌纤维直径比母鸡的粗、肌纤维密度比母鸡的低,而怀乡鸡是公鸡的腿肌肌纤维直径比母鸡的细、肌纤维密度也比母鸡的低.贵妃鸡、怀乡鸡、北京油鸡的胸肌肌纤维直径均小于腿肌肌纤维直径,胸肌肌纤维密度则均高于腿肌肌纤维密度.肌纤维直径由粗到细依次为怀乡鸡>北京油鸡>贵妃鸡,肌纤维密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北京油鸡>贵妃鸡>怀乡鸡.[结论]贵妃鸡的肉品质较细嫩,优于怀乡鸡而与北京油鸡相媲美,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随机选取相同条件下饲养的210日龄五华三黄鸡、江西三黄鸡、广西三黄鸡、惠阳胡须鸡母鸡各30羽,分别取其胸肌作为试验材料。采用切片制作技术、肌纤维特性及肉品质测定方法对其肌纤维密度、肌纤维直径、肉品质进行比较,同时对肌纤维特性与肉品质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肌纤维特性:肌纤维直径方面,五华三黄鸡广西三黄鸡江西三黄鸡惠阳胡须鸡,差异极显著(P0.01);肌纤维密度方面,惠阳胡须鸡五华三黄鸡广西三黄鸡江西三黄鸡,差异极显著(P0.01)。(2)肉品质:五华三黄鸡的肉色值最小,为0.28,江西三黄鸡最大,为0.58,4种鸡的肉色值差异极显著(P0.01);五华三黄鸡的失水率最小,为11.43%,广西三黄鸡最大,为15.68%,差异极显著(P0.01);五华三黄鸡的熟肉率最大,为60.06%,广西三黄鸡最小,为35.21%,差异极显著(P0.01);4种优质鸡胸肌pH值差异不显著(P0.05),范围为5.0~6.0。(3)相关性:总体来看,肌纤维直径与密度呈负相关,肌纤维特性与肉色呈正相关,肌纤维特性与肌肉pH值、滴水损失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太平鸡’‘海兰褐鸡’及其杂交一代屠宰性能及肉品质差异.【方法】以36只55周龄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的3种鸡的母鸡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结果】‘太平鸡’的宰前活质量、屠体质量、半净膛质量、全净膛质量、腿肌质量、腹脂质量和肌胃质量均为最高;‘海兰褐鸡’的肉色L~*和b~*最高,太海杂交鸡的肉色a~*最高;太海杂交鸡的腿肌剪切力以及胸肌和腿肌的pH均最低,但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最高;‘海兰褐鸡’肌肉中SFA最高,太海杂交鸡最低,太海杂交鸡肌肉中UFA和MUFA均最高,‘太平鸡’肌肉中PUFA和EFA含量均最高,‘海兰褐鸡’最低;‘海兰褐鸡’的肌纤维直径均最大,‘太平鸡’的肌纤维密度最高.【结论】3种鸡屠宰性能和肉品质存在一定差异,可以根据目标产品需求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6.
淮南麻黄鸡屠宰性能与肌肉部分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60日龄淮南麻黄鸡的屠宰性能和肌肉部分品质。结果表明:淮南麻黄鸡的活重、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分别为877.2g、84.57%、74.72%、60.76%、20.68%和20.25%,且公鸡显著高于母鸡(P<0.05)。公、母仔鸡间肌肉主要品质差异不显著;而在同一性别内,胸肌的红度板显著低于腿肌、亮度高于腿肌;胸肌的失水率、蒸煮损失、贮存损失及粗蛋白含量高于腿肌,腿肌的粗脂肪含量较高。肌纤维直径为28.59~29.59μm。淮南麻黄鸡的肉质优良。  相似文献   

7.
放牧饲养对雪山草鸡屠宰性能及肉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两阶段饲养模式对雪山草鸡屠宰性能及肉色的影响,为寻求适合高效生产优质鸡肉的饲养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高密度集约化饲养的雪山草鸡(公鸡80日龄,母鸡120日龄),采用放牧饲养模式,分别于放养30和60 d后取右侧胸肌、腿肌及腹脂样品,测定屠宰性能和肉色。【结果】放牧饲养鸡的活体重、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均略低于高密度集约化饲养组,但差异不显著(P >0.05);性别对雪山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较大,放牧饲养雪山草公鸡的腹脂率显著低于母鸡,但腿肌率显著高于母鸡(P<0.01)。在肉色指标方面,胸肌和腿肌的亮度、红度均随着放养时间延长呈递增趋势,而黄度则呈递减趋势。【结论】放牧饲养可以降低雪山草鸡的腹脂率,提高屠宰性能,同时还能提高肌肉的亮度及红度,有利于改善肉色及肉品质。  相似文献   

8.
放牧饲养对雪山草鸡屠宰性能及肉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两阶段饲养模式对雪山草鸡屠宰性能及肉色的影响,为寻求适合高效生产优质鸡肉的饲养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高密度集约化饲养的雪山草鸡(公鸡80日龄,母鸡120日龄),采用放牧饲养模式,分别于放养30和60d后取右侧胸肌、腿肌及腹脂样品,测定屠宰性能和肉色。【结果】放牧饲养鸡的活体重、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均略低于高密度集约化饲养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性别对雪山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较大,放牧饲养雪山草公鸡的腹脂率显著低于母鸡,但腿肌率显著高于母鸡(P〈0.01)。在肉色指标方面,胸肌和腿肌的亮度、红度均随着放养时间延长呈递增趋势,而黄度则呈递减趋势。【结论】放牧饲养可以降低雪山草鸡的腹脂率,提高屠宰性能,同时还能提高肌肉的亮度及红度,有利于改善肉色及肉品质。  相似文献   

9.
以120日龄略阳乌鸡为研究对象,对其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等6项性状指标,公鸡优于母鸡、差异极显著;公鸡的屠宰率、半净膛率、腿肌率分别为89.15% 、82.40%、24.05%,显著高于母鸡,其他性状指标在性别间差异不显著;公、母鸡腿肌肉色OD值、pH值和剪切力均高于胸肌,系水力、熟肉率低于胸肌,差异均显著,各项指标性别间差异不显著;水分、粗脂肪含量腿肌高于胸肌,粗蛋白、粗灰分含量腿肌低于胸肌,差异均显著研究表明,公鸡、母鸡均具有较好的产肉性能、优良的肌肉品质,但屠宰性能方面公鸡优于母鸡.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不同饲养方式对黄羽肉鸡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以80羽4周龄体质量接近、健康无病的黄羽肉鸡为试验材料,进行为期6周的饲喂试验,随机分2组,即笼养组(对照组)和散养组(试验组),分析不同饲养方式对黄羽肉鸡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笼养组胸肌、腿肌的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散养鸡(P0.05);而且笼养鸡胸肌、腿肌肌纤维直径显著低于散养鸡(P0.05)而肌纤维密度显著高于散养鸡(P0.05);散养组胸肌、腿肌粗蛋白含量高于笼养组,差异显著(P0.05);散养组腿肌中水分含量较笼养组高,差异显著(P0.05)。散养不仅可以提高肌肉的蛋白含量及水分含量,而且更有利于改善肉色,使散养鸡肉质更好,口感更佳。  相似文献   

11.
肌原纤维特性与鸡肉原料肉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鸡胸肉肌原纤维特性与原料肉品质的关系,为筛选鸡肉加工专用品种、明确原料肉品质特性对鸡肉加工制品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8个品种鸡胸肉的微观结构以及超微结构,利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定量分析肌原纤维直径、密度以及肌节长度;同时结合原料肉蒸煮损失率、剪切力、质构特性以及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FI)等品质指标,借助相关分析,建立肌原纤维特性与原料肉品质之间的相关性。试验数据采用SAS9.2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通过比较8个品种鸡胸肉的基本化学组成成分,发现不同品种鸡胸肉化学组成成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乌鸡的水分含量为75.44%,显著高于(P<0.05)其它品种,而柴母鸡的水分含量最低;蛋白质含量变幅较小,为22.03%-24.53%,三黄鸡的蛋白质含量最高,贵妃鸡的蛋白质含量最低;贵妃鸡的肌内脂肪含量为3.11%,显著高于(P<0.05)其它品种。通过对8个品种鸡胸肉的基本品质指标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鸡胸肉的色泽、pH、嫩度、持水能力及质构特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矮脚鸡的亮度值和红度值显著高于(P<0.05)其它几个品种;乌鸡胸肉的pH最高;贵妃鸡、清远鸡、乌鸡及童子鸡胸肉的剪切力较其它几个品种鸡小;乌鸡胸肉的蒸煮损失率最低。8个品种鸡胸肉的微观结构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不同品种鸡胸肉的肌原纤维直径、密度、肌节长度及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贵妃鸡、清远鸡、乌鸡及童子鸡的肌原纤维直径较细,密度较大;清远鸡的肌节长度最长;三黄鸡和贵妃鸡的MFI值较其它品种的大,分别为138.67和134.67。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肌原纤维直径与剪切力呈显著正相关(P<0.05),肌原纤维密度与剪切力呈显著负相关(P<0.05);肌节长度与蒸煮损失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肌原纤维特性与原料肉的品质存在密切的关联性,肌原纤维特性会对原料肉品质以及加工特性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文昌鸡体脂分布及沉积规律,测定了27、53、79、105日龄以及育肥2、4、6、8周的文昌鸡腹脂率、皮下脂肪厚度、肌内脂肪含量及肝脏粗脂肪含量。结果表明,(1)文昌鸡脂肪在腹部、皮下和肌肉的沉积量随着日龄的增长而显著升高(P<0.05);(2)胸肌肌内脂肪含量和腿肌肌内脂肪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均在育肥6周时达到最大;(3)肝脏内粗脂肪含量呈波浪式变化,并在105日龄时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日粮中不同藜麦添加水平对芦花鸡肉品质、肌肉营养成分及微量元素的影响,选取49日龄健康脱温芦花鸡150只,随机分为5组:不添加藜麦及其副产物的对照组(CK)和添加4%(Q4)、8%(Q8)、12%(Q12)的藜麦籽实(原粮)及12%藜麦糠(QS)的处理组,饲喂75 d后屠宰并取胸肌和腿肌样品,测定肉品质、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结果表明,胸肌Q12组45 min肉色(亮度L*、黄度b*),Q4、QS组剪切力、蒸煮损失、滴水损失及各试验组的失水率均显著低于CK组(P<0.05);Q8、QS组红度a*和QS组熟肉率均显著高于CK组(P<0.05);标准化评分表明Q12组胸肌肉品质最好;腿肌Q4、Q12组亮度L*(45 min、24 h),Q12组黄度b*(45 min)、滴水损失,Q4组剪切力,Q8、Q12、QS组蒸煮损失均显著低于CK组(P<0.05);而Q8、QS组45 min肉色(红度a*)则显著高于CK组(P<0.05);标准化评分结果表明,Q8组腿肌肉品质最好;Q8组胸肌水分、Q4组腿肌粗灰分及各试验组胸肌、腿肌粗蛋白均显著高于CK组(P<0.05);胸肌Q12组铜元素含量,腿肌Q8组钙元素、Q12组锰元素含量均显著高于CK组(P<0.05)。由此可见,日粮中添加藜麦对芦花鸡肉品质、肌肉营养成分、微量元素有一定改善作用,且添加8%藜麦籽实对肉品质改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鸡胸肉、鸡骨泥、肥膘和马铃薯淀粉的添加量对贡丸品质的影响,建立即食鸡骨泥贡丸的加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各主要原料的最佳添加比例分别为:鸡胸肉75%、骨泥5%、肥膘5%、马铃薯淀粉10%。按照最佳配方生产的即食鸡骨泥贡丸弹性好、风味佳、营养丰富且无明显骨渣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评定思州鸡蛋品质及营养价值,为开展思州鸡选育及其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相同条件下放牧饲养的思州鸡蛋30枚,进行鸡蛋品质及营养成分分析。【结果】思州鸡蛋的平均重、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壳强度、蛋比重及哈氏单位分别为50.49g、1.35、0.38mm、3.75kg/cm^2、1.08g/cm,和72.75,蛋黄、蛋清和蛋壳比例适中,粗蛋白、粗脂肪和水分含量分别为14.10%、14.16%和72.85%,钙、铁、锌和硒含量分别为66.68、2.85、2.26和0.008mg/100g,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3.21%,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4.26、6.02和4.53g/100g。【结论】思州鸡蛋品质优良,营养物质含量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以原鸡滇南亚种(父本)与原鸡(母本)、茶花鸡(母本)、绿耳乌骨鸡(母本)、楚雄麻鸡(母本)不同组合F1代为研究素材,分析比较了其常规肉质性状和基本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宰后45 min,原鸡杂交F1代胸、腿肌pH值显著低于纯种原鸡(P<0.05),宰后24 h pH值与宰后45 min相比呈下降趋势,纯种原鸡下降最为明显;胸、腿肌系水力、滴水损失率、蒸煮损失率、肌纤维直径(密度)等指标在不同组合间多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就营养成分而言,胸、腿肌水分含量及胸肌粗蛋白含量在各组合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原鸡(父本)与茶花鸡(母本)杂交F1代、纯种原鸡腿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胸肌及腿肌的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在不同组合间存在差异,且多数达到显著水平(P<0.05)。总体而言,原鸡(父本)与茶花鸡(母本)肉质特性杂种优势较大,原鸡(父本)与楚雄麻鸡(母本)杂种优势较小。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鸡粪利用率较低的问题,以施用无机复合肥为对照,比较施用3种不同来源鸡粪有机肥(自制有机肥T1、进口有机肥T2、国产有机肥T3)对一年两熟种植模式中西瓜和青贮玉米的生长、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并计算经济效益。结果表明:1)施用该3种有机肥均可显著提高西瓜叶片SPAD值,其中以T2对其营养生长的促进作用最佳,可显著提高西瓜的主蔓长及分枝数;2)T1及T3显著提高了西瓜感官品质,T2提高了西瓜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施用该3种有机肥均可显著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其中T2显著降低了土壤pH;4)施用该3种有机肥均可显著提高青贮玉米株高、绿叶数及鲜草产量,提高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及相对饲喂价值,降低其酸性洗涤纤维及中性洗涤纤维含量;5)T1和T3可提高经济效益,其中T1提升幅度最大,达21.42%。综上,自制有机肥较其他2种商品肥更有优势可作为当地的推广用肥。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贵妃鸡、麒麟鸡及其杂交鸡(贵妃公鸡&#215;麒麟母鸡的F1代)的肉用性能特点,为进一步保种选育及开发利用贵妃鸡与麒麟鸡奠定基础.[方法]随机选取相同条件下饲养的14周龄贵妃鸡、麒麟鸡及其杂交鸡各12羽(公母各半),测定其体尺性状、屠宰性能和部分肉品质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饲养至14周龄时,除龙骨长外,体斜长、胫长、胫围等3个体尺性状均表现为:麒麟鸡>杂交鸡>贵妃鸡,且麒麟鸡与贵妃鸡差异显著(P<0.05,下同).在屠宰性能方面,各指标均表现为:麒麟鸡>杂交鸡>贵妃鸡,且不同性别间的对比均是公鸡的各项指标高于母鸡.3种鸡的胸肌、腿肌肉色[红度值(a)、黄度值(b)、亮度值(L)]、pH、剪切力和失水率差异均不显著,综合各项肌肉品质指标,其肌肉品质排序为:麒麟鸡>杂交鸡>贵妃鸡.[结论]以贵妃公鸡与麒麟母鸡杂交获得的F1代在生产性能上能够部分改善贵妃鸡体型过小及麒麟鸡腹脂高、肌肉嫩度差等方面的缺陷.  相似文献   

19.
以3个日龄的5个品系F、D、Y、S、B优质肉鸡为试验对象,采用组织化学切片染色技术进行组织学观察,探讨优质鸡肌纤维的发育规律及其对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日龄的增加鸡肌纤维的发育呈明显变化.70-90日龄的肌纤维面积的生长强度小于90-120日龄,而肌纤维密度70-90日龄的生长强度大于90-120日龄.同一生长阶段不同品系间肌纤维的生长强度也明显不同,生长较快的D系肌纤维生长强度最大.相关分析表明,肌纤维面积与肌纤维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硫胺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嫩度、肉色、肌内脂肪含量、肌苷酸含量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P>0.05).可见,肌纤维的生长发育对肌肉的干物质、肌内脂肪等肉质性状及硫胺素、肌苷酸等风味物质的产生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