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农户对农业技术的选择对于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来说是很重要的。文章主要对影响农户对农业技术选择以及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利用江苏省滨海盐碱区2个县级市4个行政村133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农户盐碱地改良技术选择意愿与各自变量的Logistic回归计量模型,从农户特征、家庭特征、政策导向、社会环境4个方面分析农户选择盐碱地改良技术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大丰、东台2市以秸秆还田为代表的化学生物改良技术普及率较高;家庭农业人口多,农业纯收入大的农户更加意愿进行盐碱地技术改良;非农就业情况影响农户盐碱地改良的行为决策;农业政策诸如补贴、农业保险、贷款因素等对改良技术选择的影响有限;东台、大丰2市影响农户盐碱改良技术的意愿的因素大体一致,部分因子在影响方向和显著程度上稍有不同.  相似文献   

3.
刘倩  张国春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0):206-208,225
循环农业技术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技术之一,农户在采用循环农业技术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运用经济理论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河北省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选择意愿进行分析,发现当前河北省农户是否采用循环农业技术主要受到农户的农业收入水平、家庭经营土地面积以及是否获得过贷款等金融支持和是否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因素的影响,要摆脱这些因素的影响,必须在加快土地流转、农民不断增收和发展农业中介组织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4.
农户对农业技术的选择对于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来说是很重要的。文章主要对影响农户对农业技术选择以及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以江汉平原为例,基于行为理论在农户行为决策研究中的应用,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农户作物种植决策的因素,并比较分析了农户作物选择决策感知与决策行为之间的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行为意愿对行为有很强的预测作用。农户感知重要的经济效益、产量保障及家庭财富因素对农户种植决策行为影响显著;农户感知不重要的种植技术及种植补贴因素对农户种植决策行为影响不显著。但样本中农户作物选择决策感知与实际决策影响因素不一致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农户感知重要的灌排条件因素未通过农户行为决策模型显著性检验;并且感知与行为决策显著性因子的重要性排序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农户感知与行为决策存在差异的情况下,政府在引导种植结构调整时不仅要注重行为决策的影响,更要深入了解农户种植结构调整偏好及调整意愿,促使农户偏好及意愿与行为决策在更大程度上达成一致,让农户在种植结构调整中获得更大满足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安徽省淮北市三个葡萄产区的266个葡萄种植户样本、23个村级样本为依据,实证分析了制度、市场及禀赋对农户技术选择及采纳决策的影响。研究得知,土地流转、劳动力是否顺利、非农流转等资源禀赋的变化会诱导葡萄种植户选择技术替代稀缺资源的农业技术,但这一结论不适用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农地流转、农业补贴、金融制度的变迁和市场需求变化都会直接诱导种植户技术选择及采纳。此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受到葡萄种植户及葡萄专业合作组织的偏爱及需求。  相似文献   

7.
龚继红  张黎黎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7):4223-4228
基于湖北省526户农户样本的分析,描述了农资服务中农户选择意愿的总体状况,分析了户主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年限及农户从事的产业、收入等对农户选择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对不同渠道的选择意愿具有趋同性,对政府和企业的选择意愿较高,对村集体的选择意愿较低,农资服务市场化不足;性别、从事产业、务农年限以及家庭年毛收入对农户的选择意愿具有影响作用.完善农资服务体系,需要充分挖掘村集体组织的作用,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重视组织协同等.  相似文献   

8.
农户低碳减排技术采纳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稻田甲烷减排技术为例,运用二元选择模型和泊松回归模型对微观农户农业低碳减排技术采纳意愿和采纳数量及各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提高农户对气候变化的认知能显著提高减排技术的采纳意愿,通过科技示范户对减排技术的试验示范能显著提高减排技术采纳数量;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信贷的可获得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3个因素同时显著影响采纳意愿和采纳数量。因此,加强对农户气候变化知识的教育以及不同类型适应性行为的指导,健全低碳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机制,建立低碳农业技术推广配套服务和补贴机制是降低低碳技术采纳门槛、促进农户低碳减排技术采纳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对特色农业发展模式下农户决策利益的机制进行了剖析。结果发现,在特色农业发展模式下,农户采用技术选择的不同行为由利益机制决定,作为理性经济人,农户个体理性选择造成集体非理性选择的原因也在于利益机制不合理。可以认为,分析研究技术选择与利益机制的关系,并通过合理政策矫正,可以使农户技术选择与特色农业发展的要求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庸晖  罗剑朝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21):220-226
基于宁夏940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多项Logistic模型,对比分析农户不同贷款选择影响因素的异同,探寻影响农户选择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行为的特殊因素.结果表明,所在地、性别、文化程度、农信社数目对农户选择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具有负向影响,劳动力数目和政策了解程度对农户选择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具有正向影响.另外,研究还发现,农信社服务态度对农户融资选择具有负向显著影响,与农户意愿相背离.并提出推进农村基层服务网点建设、鼓励多元供给主体的加入、推广农业保险和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补贴政策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农户对环境友好型技术的采纳意愿,利用湖北省农村地区的调查数据,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农户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表明:1)80.73%的农户愿意采纳环境友好型技术,技术收益预期是影响农户采纳意愿的关键因素。2)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及知觉行为控制均显著影响农户采纳意愿。具体而言,技术收益预期、邻里效应和技术学习容易程度对农户技术采纳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3)不同技术收益预期、邻里效应影响及技术学习容易程度限定下,农户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具有异质性:种植规模对高收益预期农户采纳意愿影响更强;受乡邻行为影响越大的农户对技术学习容易度要求越高;对认为技术学习较难的农户而言,农技部门提供技术帮助是影响其采纳意愿的重要因素。政府应加大技术培训和推广力度,制定差异化的技术采纳鼓励政策,切实推进环境友好型技术的推广和实施。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用行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基于武陵山茶叶主产区634个农户调研数据,通过构建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分析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并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进一步探讨技术采用行为对农户不同茶叶收入水平的影响及差异.结果表明:1)农户对品种改良、土壤改良与生物农药单项技术的采用率...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合作社对农户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采纳的影响,基于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的视角,利用四川省810户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考察了合作社及其社会化服务对农户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采纳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入合作社对农户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采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合作社社会化服务方面,合作社农资供应服务和农产品销售服务可以显著提升农户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采纳可能性,前者的影响效应更大,而合作社生产培训服务对农户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采纳的影响并不显著。同时,基于农户异质性视角进一步分析表明,加入合作社并出资、受教育水平较低、年龄偏大和进行土地流转的社员获得合作社社会化服务后,更倾向于采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秸秆还田技术推广的长效性,基于河南、湖北两省共1 102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Probit回归模型,从情感支持和信息支持2个维度探究了社会支持对农户秸秆还田技术主动采纳行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社会支持促进农户主动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1)社会支持不仅能够直接促进农户主动采纳秸秆还田技术,还通过秸秆还田技术知识和认同感知的中介路径间接影响农户秸秆还田技术的主动采纳行为;2)情感支持和信息支持正向影响农户主动采纳行为;3)农户的健康状况会显著促进农户的主动采纳行为,土地块数对农户采纳行为的主动性具有抑制作用,相比河南省,湖北省农户主动实施秸秆还田行为的比例更高。因此,要提高农户秸秆还田技术主动采纳行为,需要强化软硬件环境建设,营造社会支持氛围,增强服务有效供给,提高农户支持获得感,宣传内容情理兼顾,提升农户认知水平,鼓励土地流转,增强农户机械化作业便利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湖北、湖南和安徽省共980份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和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从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两个方面实证分析了社会资本对农户采纳稻虾共养技术决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社会参与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社会网络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的影响效果不显著;2)社会信任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即信任周围邻居传播的技术信息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而信任网络电视等大众传媒传播的技术信息仅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技术采纳行为;3)从不同经营规模探究发现,对于规模户而言,参与技术推广活动、信任农技推广单位传播的技术信息对其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于小农户而言,参与村集体选举活动、信任周围邻居和网络电视等大众传媒传播的技术信息对其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在未来技术推广过程中应更加重视社会资本对农户技术采纳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湖北省4市(州)11县(市、区)的数据,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探讨劳动力资源、农业技术服务对农户秸秆还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劳动力不足会限制农户对秸秆还田技术的采用,而农业技术服务显著促进农户的秸秆还田行为.2)农业技术服务可以缓解劳动力不足对农户秸秆还田行为的限制作用.3)作为农业技术服务的2个不同...  相似文献   

17.
为把握农户分化对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的影响规律,基于江西省554户农户调查数据,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例,运用Ordered-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户分化对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户分化对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显著影响,随家庭非农收入比重的增加而降低农户对环境友好型技术的采纳。2)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类型农户,其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其中农户的年龄、学习技术的经济能力的影响并不因农户分化而发生变化,年龄越大、经济能力越弱,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行为越低;农户受教育程度、劳动力非农比例、地块分散程度、测土服务、面源污染认知的影响,表现出随家庭非农收入比重增加而减弱的趋势;技术应用效果评价、技术理解力和技术可获性等与技术本身密切相关的因素,表现出随家庭非农收入比重增加而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基于感知价值的东北黑土区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破解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困局,本研究基于感知价值理论构建了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行为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黑龙江省典型黑土区的733份农户调研数据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感知价值是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权衡的结果,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对感知价值分别有正向和负向影响;感知利益和风险由多个维度构成,各维度感知利益和风险对总体感知利益和风险的影响程度分别为:感知经济利益感知生态利益感知社会利益;感知技术风险感知经济风险感知情境风险;感知利益、感知风险、感知价值与技术采用意愿和行为存在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关系,感知利益对感知价值和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感知风险对二者的影响,但感知风险对感知行为的影响感知利益对其的影响。鉴于此,从提升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利益感知和降低风险感知的角度提出建议,引导东北黑土区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19.
基于陕西省猕猴桃主产区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构建反事实框架,考察农业科技服务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及激励措施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农业科技服务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具有显著而稳健的促进作用,且参与户的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比未参与户高12.39%;基于供给主体差异视角,不同农业科技服务供给主体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促进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政府部门、农业企业、涉农高校;农业科技服务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存在绿色生产技术异质性与群组异质性;激励措施正向调节农业科技服务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调节效应依次为社会激励、市场激励、政府激励。  相似文献   

20.
秸秆还田是当前促进秸秆规模化集中利用的有效手段和现实选择,而农户还田意愿与行为的悖离是还田技术推广的严重阻碍。农户作为经济人,是否还田是权衡家庭禀赋后的理性选择,而生态认知也会在家庭禀赋基础上对农户还田“意愿-行为”转化过程进行调节,从而抑制或诱发悖离现象。本文基于2017—2018年在湖北省、安徽省、河北省农户调查数据,立足家庭禀赋视角,分析了农户还田意愿与行为相悖的原因,检验了生态认知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农户秸秆还田意愿与行为之间存在悖离,85.5%的农户具有还田意愿,而实际还田的农户仅占58.2%;2)农户家庭禀赋水平提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还田意愿与行为的悖离;3)生态认知在农户还田意愿向行为转化中发挥调节效应,高生态认知农户比低生态认知农户更有意识和能力促成还田意愿付诸实践;4)不同类型农户的还田悖离特征存在差异,高受助农户和大规模户不易产生还田悖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