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来源α-亚麻酸对鸡蛋重量和蛋黄中n-3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29周龄健康产蛋母鸡分为4个处理组(1个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亚麻籽、15%杜仲籽和15%紫苏籽,探讨在蛋鸡饲料中添加富含α-亚麻酸(ALA)的亚麻籽、杜仲籽和紫苏籽对鸡蛋重量、蛋黄重量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的影响。[结果]日粮中添加3种不同来源的亚麻酸对鸡蛋重量和蛋黄重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亚麻组、紫苏组和杜仲组蛋黄中AL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均极显著提高(P0.05)。日粮中添加不同来源的亚麻酸均能增加蛋黄中n-3 PUFAs含量,其中紫苏组效果显著,其次为亚麻组,杜仲组略低。[结论]用紫苏或杜仲籽代替亚麻籽生产富含n-3 PUFAs鸡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外国研究表明,平均摄入低于建议水平的ω-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n-3LC-PUF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健康有益,为此,试验就蛋鸡饲料中添加EPA含量丰富的的有机微藻对鸡蛋中n-3L-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蛋鸡分成3组,对照组饲喂标准饲粮,试验组分别在标准饲粮中添加喷雾干燥微绿球藻5.0%和10.0%。研究结果表明,微藻中的EPA很难在蛋黄脂质中积累,但优先转化为DHA和卵黄磷脂沉积。微藻的n-3LC-PUFA沉积到鸡蛋中的效率很低,但试验组鸡蛋中的n-3LC-PUFA水平仍高于对照组。此外,蛋黄的颜色从黄色变至橙红色,这可能是由于微藻类胡萝卜素转移到蛋黄中。因此,无机微藻类是一种可用于生产富含DHA鸡蛋的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3.
在鱼油为-ω3PUFA源的商品绍鸭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种类抗氧化剂维生素E(50 mg.kg-1)、二氢吡啶(200 mg.kg-1)及其复合型,研究其对绍鸭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ω3PUFA日粮中添加不同单一型抗氧化剂维生素E、二氢吡啶及其复合型,对蛋鸭产蛋性能及蛋的常规蛋品质无显著影响;添加不同单一型抗氧化剂维生素E、二氢吡啶及其复合型,均能显著提高蛋黄中DHA、EPA、ALA的沉积量,且以维生素E的脂质保护效果最优。研究表明,在高-ω3PUFA日粮中定量添加二氢吡啶,可显著降低蛋黄中胆固醇和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提高鸭蛋的安全性。综合本次试验,运用鱼油日粮定向生产富-ω3PUFA营养蛋,单一型维生素E的脂质抗氧化保护效果优于二氢吡啶及其复合添加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紫苏籽对鹌鹑肉中ω-3不饱和脂肪酸富集的影响。【方法】将150羽1日龄鹌鹑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10羽,其中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自配的基础日粮,第2~5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质量分数8%,10%,12%和15%紫苏籽(磨碎)组成的试验日粮,于35和50日龄取样,测定鹌鹑肉中的基本营养成分和各脂肪酸含量。【结果】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紫苏籽可显著提高35和50日龄鹌鹑肉的粗脂肪含量(P<0.05),添加12%紫苏籽可显著提高35日龄鹌鹑肉的粗脂肪和50日龄鹌鹑肉的粗灰分含量(P<0.05);添加不同量的紫苏籽均可显著提高35和50日龄鹌鹑肉的C18∶3含量及35日龄鹌鹑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ω-3 PUFA含量(P<0.05),显著降低35和50日龄鹌鹑肉的ω-6 PUFA/ω-3 PUFA值(P<0.05)。【结论】早期投喂紫苏籽有利于PUFA和ω-3 PUFA的积累,紫苏籽的添加量以10%为宜。  相似文献   

5.
高n-3多不饱和脂肪酸鸡蛋的开发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包括琢-亚麻酸(ALA,C18:3n-3)及其长链代谢物二十碳五烯酸(EPA,C20:5n-3)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n-3)。众多研究证实n-3PUFA对人体具有重要的保健功能。但分析发现,现代人食物中富含n-6PUFA而缺乏n-3PUFA,n-6:n-3已由过去的1~2:1升至20~25:1[1]。鉴于此,近20年来,对n-3PUFA的研究和对高n-3PUFA产品的开发日益深入,对高n-3PUFA鸡蛋的开发即是其中之一。1高n-3PUFA鸡蛋的开发研究状况多年来,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寻找一种可替代食物作为n-3PUFA来源的产品。选用鸡蛋作为其来源是因为鸡…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亚麻籽(FSM)对豁眼鹅生产性能、蛋品质、孵化率和蛋黄及其子代腿肌中脂肪酸的影响,进行35d的试验。将288只雌性豁眼鹅(28周龄)随机分为4组,在饲粮中分别添加FSM0(对照)、50、100和150g·kg-1体重,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鹅。与对照组相比,含有FSM组的产蛋总数(线性,P=0.04)、饲料效率(线性,P=0.04)线性增加,FSM组蛋黄中棕榈酸(线性,P=0.02)和饱和脂肪酸(线性,P=0.05)含量线性降低,但C18:3n-3(线性,P=0.04)、C22:6n-3(二次,P=0.05)、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线性,P=0.01)、总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浓度(线性,P=0.01)随FSM含量增加而增加。花生四烯酸浓度(P=0.05)和n-6/n-3(P0.05)随FSM含量增加线性降低。在35d试验结束后,将各组连续6d产的种蛋进行收集孵化。含有FSM组的1日龄肉鹅腿肌中C16:0(P=0.03)和总饱和脂肪酸(P=0.04)线性降低。与对照组相比,FSM组的C18:3n-3含量增加(线性,P=0.01),而C20:4n-6含量下降(线性,P=0.01)。随FSM含量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和总n-3多不饱和脂肪酸浓度呈线性增加(P=0.04和0.01),n-6/n-3线性降低(P=0.02)。因此,在饲粮中添加FSM 150 g·kg-1可以提高产蛋性能,且对繁殖性能无影响。此外,饲喂FSM可以增加蛋黄中在n-3脂肪酸的浓度,且在后代中的沉积与添加量有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7.
以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n-3HUFA)含量(w)为1.12%、2.40%、3.70%、5.85%的4种配合饲料或冰鲜杂鱼喂养花尾胡椒鲷Plectorhynchus cinctus雌亲鱼1周年,研究饲料中n-3 HUFA含量对性腺、肌肉和肝胰脏等组织的脂质含量和脂肪酸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各组织中的脂质含量在各投喂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然而,在1.12%、2.40%和3.70%(w)投喂组,其性腺和肌肉脂质中18:2n-6、二十碳五烯酸(EPA)、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n-3 HUFA的含量与饲料中相应脂肪酸的含量存在较明显的平行变化趋势;在性腺脂质中,1.12%、2.40%、5.85%(w)投喂组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1.12%(w)投喂组的n-3 PUFA、n-3 HUFA的含量都显著低于冰鲜杂鱼投喂组(P〈0.05);在1.12%、2.40%和3.70%(w)投喂组,上述3种组织中的n-3 PUFA、n-3 HUFA、DHA含量以及DHA/EPA比值都显著高于饲料中相应脂肪酸的含量和比值(P〈0.05).结果表明,花尾胡椒鲷组织中的脂肪酸构成受饲料中n-3 HUFA含量影响,受影响的顺序是性腺〉肌肉〉肝胰脏;组织对n-3 PUFA、特别是DHA具有较强的选择性保留作用,说明这些脂肪酸在性腺发育成熟中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蛋鸡饲料中添加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复合添加剂对蛋鸡生产性能、鸡蛋品质和蛋黄中ω-3 PUFA富集效应的影响。选用40周龄海兰褐蛋鸡240只,按试验要求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第Ⅰ组为对照组,第Ⅱ~Ⅳ组为试验组,日粮分别添加ω-3 PUFA复合添加剂为3%、6%和9%,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整个试验期,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产蛋率、蛋重、料蛋比、蛋形指数和哈氏单位无显著差异(P0.05),平均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显著提高(P0.05);蛋黄中ω-3 PUFA平均含量各试验组比对照组第1周显著提高(P0.05),第2、3、4周极显著提高(P0.01)、且第Ⅲ和Ⅳ组极显著高于第Ⅱ组(P0.01)、第Ⅳ和第Ⅲ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ω-3PUFA复合添加剂,蛋鸡的生产性能有提高的趋势、可以改善鸡蛋品质和增加蛋黄中ω-3PUFA含量,添加量以6%为宜。  相似文献   

9.
分别用鸡蛋黄(对照组)、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强化剂1和强化剂2对糠虾Neomysis sp.进行脂肪酸营养强化,测定了糠虾在强化前和强化4、8、12 h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不同强化剂对糠虾的脂肪酸强化效果差异明显.强化前,糠虾的主要脂肪酸为16: 0、18: 1n-9、22: 6n-3(DHA)和20: 5n-3(EPA).对照组糠虾的EPA、DH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均在0 h最高,分别为15.727%、17.072%、45.850%;微藻组糠虾的花生四烯酸20: 4n-6(AA)和PUFA含量在强化4 h达到最高,分别为0.615%和49.421%,EPA和DHA在强化12 h最高,分别为18.138%、17.896%;强化剂1组AA、EPA、DHA和 PUFA均在强化8 h达到最高值,分别为0.695%、16.868%、19.771%和50.603%;强化剂2组糠虾的AA含量和PUFA含量在4 h达到最高,分别为0.693%和49.938%,EPA和DHA在8 h最高,分别为16.500%和18.664%,各组在强化过程中饱和脂肪酸(SFA)含量均无显著性变化.对强化后的糠虾进行饥饿处理,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糠虾体内SFA的含量逐渐下降,而PUFA的含量逐渐上升,表明在饥饿过程中糠虾优先动用体内的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饲粮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配比对育成生长期雄性北极狐和银狐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为其饲粮的配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双因素随机设计,以品种(北极狐和银狐)和n-6/n-3PUFA比例(3,6,9和18)为试验因素,选取102日龄健康雄性北极狐和银狐各48只,预饲7d后均随机分成4组,每组12个重复,每重复1只狐,分别饲喂不同n-6/n-3PUFA配比的试验饲粮46d,试验结束后采集血清样品,测定试狐血清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免疫球蛋白IgG和IgM、白介素-2(IL-2)、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含量,并计算球蛋白(GLOB)质量浓度和白蛋白/球蛋白(A/G)值。【结果】1)北极狐血清TG、CHO、HDL-C浓度极显著高于银狐(P0.01),银狐血清LDL-C浓度显著高于北极狐(P0.05);n-6/n-3PUFA比例单一作用对血清CHO、LDL-C和GLU浓度有显著影响,对TG、HDL-C浓度无显著影响;品种和n-6/n-3PUFA比例交互作用对GLU浓度有显著影响,对LDL-C浓度有极显著影响,对TG,CHO、HDL-C浓度无显著影响。2)北极狐血清IL-2质量浓度极显著高于银狐(P0.01);n-6/n-3PUFA比例单一作用对血清IL-2质量浓度有显著影响,对IgM和IgG质量浓度无显著影响;品种和n-6/n-3PUFA比例交互作用对IL-2、IgM质量浓度有显著影响,对IgG质量浓度无显著影响。3)银狐血清TP、ALB、GLOB质量浓度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北极狐;n-6/n-3PUFA比例单一作用及与品种交互作用对血清TP、ALB、GLOB、A/G质量浓度无显著影响。【结论】北极狐和银狐生理代谢存在差异,北极狐血清脂类指标(除血清LDL-C外)含量均高于银狐,银狐血清蛋白类指标均高于北极狐,n-6/n-3PUFA比例为18的饲粮可降低北极狐和银狐血清糖脂指标,维持机体糖脂平衡;n-6/n-3PUFA比例为3的饲粮可使北极狐和银狐机体处于较好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动物炎症、感染和细胞因子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以精制鲽鱼油和豆油分别作为n-3及n-6系列脂肪酸源,配制5种不同n-3/n-6脂肪酸比值的饲料,进行连续8周饲喂军曹鱼幼鱼试验。结果表明,当饲料中的n-3/n-6脂肪酸比值为2.57时,军曹鱼的增重率和饲料效率最高;饲料中不同n-3/n-6脂肪酸比值对军曹鱼血清5项生理指标的影响不显著,但随着n-3/n-6脂肪酸比值的降低,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固醇含量表现出下降趋势;饲料中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军曹鱼肌肉和肝脏的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呈正相关。统计分析表明,军曹鱼饲料中适宜的n-3、n-6脂肪酸比例为2.98∶1。  相似文献   

13.
海洋鱼油作为EPA、DHA和其他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来源,其在诸多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首先介绍了当今鱼油的几种主要提取方法,然后概述了鱼油在化工、饲料、保健品等领域的应用,最后指出鱼油在未来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婴儿配方乳中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n-3Polyunsaturotted Fatty Acids)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促进脑组织及视网膜的正常生长发育等生理功能和保健作用,因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在婴儿配方乳中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如何考虑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平衡和摄取量,以充分发挥其对人体健康有益的作用,确保婴儿安全有效地利用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短期卤虫营养强化是提高水产生物饵料卤虫幼体营养价值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利用商业化生产的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湛江等边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gensis)、破囊壶菌(Schizochytrium aggregatum)干粉对初孵卤虫幼体进行强化,探索最佳卤虫强化条件,并在最适条件下分别强化美国大盐湖和乌兹别克斯坦咸海卤虫幼体,探究两种单胞藻和破囊壶菌对不同品系卤虫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n-3 HUFA)的强化效果。结果表明,利用湛江等边金藻,在不同强化剂量(0.05,0.1,0.15和0.2 g/L)和不同强化时间(12 h, 18 h和24 h)条件下进行高密度卤虫强化(150,200和250 ind./mL),强化后卤虫存活率均在85~90%,且随着强化时间的延长和强化剂量的增加,卤虫个体体长和总生物量有所增加。考虑到育苗场对卤虫个体大小的要求和可操作性,建议卤虫幼体最佳强化密度为150~200 ind./mL,微藻强化剂量为0.1~0.2 g/L,强化时间为12~24 h。卤虫n-3 HUFA强化效果与强化剂种类和卤虫品系密切相关。对于大盐湖卤虫而言,强化三角褐指藻和湛江等边金藻强化的卤虫幼体EPA含量分别为7.39 mg/g dw和3.20 mg/g dw,与初孵卤虫EPA含量1.63 mg/g dw相比显著增加;对于咸海卤虫幼体,与初孵卤虫EPA含量14.35 mg/g dw相比,两种单胞藻强化的卤虫幼体EPA有所增加(分别为17.59 mg/g dw和17.26 mg/g DW),这与咸湖卤虫幼体中较高的EPA本底含量有关。另外,两种单胞藻对两个品系卤虫的DHA含量没有显著提升作用,但破囊壶菌强化咸海卤虫幼体的DHA含量达到2.31 mg/g dw,这与破囊壶菌本身较高的DHA含量(115 mg/g dw)有关。本研究为高密度短期卤虫营养强化在水产育苗中的应用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改善山羊乳品质,创制乳汁中富含n-3不饱和脂肪酸的奶山羊育种新材料,首先构建了一种山羊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以实现n-3不饱和脂肪酸合通路中4种脂肪酸合成酶基因(fat-1,fads2,elovl5和scd-1)的共表达。为初步验证该载体的有效性,通过脂质体法转染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系C127,经G418筛选收集阳性C127转基因细胞,并对其进行反转录PCR(RT-PCR)检测。结果表明,4种基因均可在C127细胞转基因中表达。将该多基因共表达载体转染奶山羊成纤维细胞,通过G418筛选获得了稳定转染的细胞系。PCR结果显示,4个目的基因均成功整合到奶山羊成纤维细胞基因组中。总之,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乳腺特异性共表达4种脂肪酸合成酶转基因载体及其山羊转基因细胞系,为创制乳腺特异性表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转基因奶山羊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鱼油及n-3不饱和脂肪酸营养功能的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鱼油中富含长链n-3族脂肪酸EPA(甘碳五烯酸)和DHA(廿二碳六烯酸)。关于EPA和DHA营养功能的研究已广泛展开,本文就n-3族脂肪酸营养功能的研究现状及其分子作用机理作一概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