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对环境生物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室内测试甲氨基阿维茵素苯甲酸盐乳油对鹌鹑、蜜蜂、家蚕、鱼、蝌蚪5种环境生物的急性毒性.该药剂对鹌鹑7d的LD50为115(a.i.)mg/kg,对蜜蜂48h的LC50为0.0864(a.i.)mg/L,对家蚕96h的LC50为0.006 22(a.i.)mg/L,对斑马鱼96h的LC50为0.113(a.i.)mg/L,对蝌蚪48h的LC50为0.264(a.i.)mg/L.试验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对鹌鹑中毒,对蜜蜂剧毒,对家蚕剧毒,对鱼高毒,对蝌蚪高毒,对环境生物有较大风险,生产上使用该药剂时应注意环境生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红秃头和霸王鞭两个小麦农家种抗白粉病基因推导显示,红秃头和霸王鞭均具有较宽的抗性谱,是良好的抗源品种,并可能携带新的抗病基因。抗白粉病遗传分析表明,红秃头对E09的抗性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对E26和E30-2的抗性分别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其至少携带一显一隐2对抗白粉病基因;霸王鞭对E09的抗性由2对显性基因重叠或者独立控制,对E26的抗性由2对显性基因互补作用控制,对E30-2的抗性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其至少携带2对显性基因。利用基因芯片结合集群分离分析法(Bulk Segregant Analysis,BSA)进行染色体定位推测出,红秃头的抗白粉病基因可能位于染色体7B和6B上,霸王鞭的抗白粉病基因可能位于染色体4A和7B上。  相似文献   

3.
分别用对CyrlAc抗性达11.6倍的Bt棉叶和Bt粉剂(Btk)汰选棉铃虫(Heliocoverpa armigera)种群(对Btk的抗性指数为5.2倍),测定了其对不同Bt制剂,Bt毒素,化学农药的交互抗性,结果表明:停止汰选后,Bt棉叶汰选种群对CrylAc的抗性指数为5.9倍,对CrylAc 1C的交互抗性为3.7倍,对Btk的敏感性降低,对Bta,Cry2A无交互抗性,Btk汰选种群对Btk的抗性指数为4.1倍,对Bta,CrylAc,CrylAc 1C的交互抗性为2.3,3.1,2.3倍,对Cry2A无交互抗性,两汰选种群对化学农药灭多威,辛硫磷,氯氰菊酯的敏感性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卵菌病害的特点及对生产造成的影响,对化学防治的药剂种类做了一些介绍,对药剂的作用机理,菌株对甲霜灵产生抗性的原因及对其它药剂的交互抗性进行了探讨,最后对抗性治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筛选对靶标害虫高效、低毒的Bt蛋白对未来开发新型Bt生物杀虫剂、转基因抗虫植物新品种等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室内测定了Cry2Ab4、Cry2Ah1、Cry1Ca7及Vip3Aa11四种Bt蛋白对棉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黏虫、玉米螟、二化螟的杀虫效果。结果表明,Cry2Ab4杀虫谱广、对六种鳞翅目的重要害虫都具有很高的杀虫效果,尤其是对棉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玉米螟的毒力效果显著;Cry2Ah1对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具有很好的致死作用,对棉铃虫、玉米螟和二化螟也具有较好的杀虫效果,但对黏虫只有明显的体重抑制作用、致死效果不明显;Cry1Ca7对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其次对棉铃虫、二化螟也有较好的杀虫作用,但对玉米螟毒力效果较差,对黏虫没有毒力作用;Vip3Aa11对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好,对玉米螟、棉铃虫和二化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对黏虫没有毒力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5个水稻抗瘟品种对稻瘟病稳定菌系81090A或81278的抗性遗传。结果表明,在以感病品种矮脚南特或竹广22号为杂交亲本之一的情况下,对81090A菌系的抗性,谷龙13、双抗77021受2对显性重复基因控制,双抗77005受1对显性上位基因和1对隐性基因控制;梧农1号受2或3对显性重复基因控制;双抗77003受1或2对显性上位基因和1对隐性基因控制。对81278菌系的抗性,梧农1号、双抗77003由1对显性上位基因和1对隐性基因支配;谷龙13由1对显性基因,或1对显性上位基因和1对隐性基因支配;双抗77021由1对显性上位基因和1对隐性基因,或2对显性重复基因支配。谷龙13与双抗77021对81090A菌系的反应,似为同质抗性;谷龙13与双抗77003对81278菌系的反应为异质抗性。可采用回交或其它杂交方式将这些抗病基因导入高产品种和杂交水稻三系中,在杂交组合的选趣上,应注意抗源亲本及其它亲本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杀虫剂混用或加增效剂对瓜-棉蚜增效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87年,根据瓜-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对拟除虫菊酯和有机磷杀虫剂的抗性机制,研究了一些有机磷化合物或增效剂,对这两类杀虫剂的增效作用及增效机制。在试验的化合物中,马拉氧磷和虫螨磷对氰戊菊酯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共毒系数分别为814.4和1067.2。有机磷杀虫剂对氰戊菊酯的增效程度与其对α-乙酸萘酯羧酸酯酶(α-酯酶)的抑制能力呈极显著相关。异稻瘟净对马拉氧磷,TPP对久效磷也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而异稻瘟净对乐果,TPP对氧化乐果则没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8.
桑螟对桑园常用农药抗性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3个不同地区的桑螟种群对桑园常用农药的抗药性监测结果显示,各地桑螟对农药抗性存在明显差异。对灭多威抗性,海宁、湖州、缙云分别为35.2、9.7、5、1倍;对双效磷抗性,分别为10.6、3、1.3倍;对敌敌畏抗性,分别为6.5、8.2、3.8倍;对毒死蜱抗性,分别为2.3、5.9、1.45倍;对辛硫磷抗性,湖州5.1倍,缙云3.2倍。比较桑螟对不同农药抗性结果表明,桑螟对敌敌畏、双效磷、灭多威已呈高抗性。同棉铃虫、小菜蛾比较,桑螟对农药敏感性相对较高。交互抗性测定显示,抗灭多威的桑螟品系对毒死蜱不存在交互抗性,在对灭多威已产生很高抗性的地区,防治桑螟时可交替使用毒死蜱与灭多威,以延缓桑螟抗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优势物种的种间关联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植物多样性的调查,对22个优势物种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31个种对中,正关联种对数(141对)多于负关联种对(90对),且前者达到显著关联的种对数(89对)也多于后者(27对)。乔灌木对草本植物分布具有显著影响,形成种对中正关联种对数(44对)多于负关联种对(28对),且前者达到显著关联的种对数(22对)也多于后者(10对)。其中白梭梭、白茎绢蒿和淡枝沙拐枣分别与18个优势草本中的11个、13个和13个呈正关联,且多为显著关联;但梭梭与这些草本均不存在显著正关联,表现出明显的生境趋异性。绝大部分(211对)种对的OI<0.6,处于中等偏弱联结强度,表明干旱环境胁迫使部分物种在资源利用趋同同时,而不同物种集团之间发生了空间分布的分离。DCA排序图的种间距离和分布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上述结果。研究认为本沙漠白梭梭、白茎绢蒿和淡枝沙拐枣等灌木不仅具有防风固沙效应,而且对草本具有重要的看护效应,需要重点保护。在人工植被恢复过程中,应重视不同乔灌木与草本植物间的合理搭配,以构成灌木-草本群落,形成立体防风固沙体系,更好地发挥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普通小麦-簇毛麦易位系材料对不同条锈菌系的抗病水平、抗病基因组成和易位系间抗病基因关系,对V9125-3和V9125-4易位系进行了苗期抗条锈性遗传分析,并利用V9125-2抗条锈基因Yr WV的2个侧翼分子标记,分析了3个易位系抗病基因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个易位系对当前国内7个优势菌系均表现良好的抗病性,但对不同菌系抗病性的抗病基因遗传特点有所不同。V9125-3对CYR29、CYR30和CYR31的抗病性由2对显性基因独立控制,对CYR32、CYR33和Sun11-11的抗病性由1显1隐2对基因控制,对Sun11-4的抗病性由2对显性基因互补控制;V9125-4对CYR30、Sun11-4和Sun11-11的抗病性由2对显性基因独立控制,对CYR32和CYR33的抗病性由1显1隐2对基因控制,对CYR29和CYR31的抗病性由2对显性基因互补控制;V9125-3对CYR29的抗病基因其中之一可能是Yr WV,另一个为未知基因。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对草莓上二斑叶螨控制效果较好的捕食螨,以及对二斑叶螨毒力较强而对捕食螨安全性较高的杀螨剂,通过测定智利小植绥螨、巴氏新小绥螨、加州新小绥螨对二斑叶螨的捕食能力,测定阿维菌素、联苯肼酯、丁氟螨酯、乙螨唑和螺螨酯对二斑叶螨的毒力以及对其雌成螨日均产卵量的影响,分析比较了供试的5种杀螨剂对3种捕食螨的毒力、选择性毒力和安全性。结果表明,3种捕食螨对二斑叶螨均有较强的捕食能力,智利小植绥螨表现最为突出,其对二斑叶螨螨卵、若螨和成螨的捕食能力值分别为23.69、25.92、9.14。在供试杀螨剂中,螺螨酯对二斑叶螨的毒力较高,联苯肼酯对其产卵量的影响较大;联苯肼酯、丁氟螨酯、螺螨酯对智利小植绥螨,联苯肼酯、螺螨酯对巴氏新小绥螨,螺螨酯对加州新小绥螨的毒力低于其对二斑叶螨的毒力。本研究得出智利小植绥螨对二斑叶螨的捕食能力强、螺螨酯对二斑叶螨的毒力较高且对智利小植绥螨较安全的结果,可为防治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人口结构对旅游消费的动态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作为旅游消费的主体,其结构的变化会对旅游消费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文中建立了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考察人口结构对旅游消费的动态影响趋势,运用方差分解法揭示其对旅游消费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随着时间推移,人口城乡结构对旅游消费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且对旅游消费变化的贡献率呈现上升趋势;人口性别结构对旅游消费的影响呈现逐年递减趋势,其对旅游消费变化的贡献率以缓慢的速度递减;人口年龄结构对旅游消费的影响较小,其对旅游消费变化的贡献率递减比较明显.据此,可以对不同旅游主体市场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决策依据,更好地促进旅游消费和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室内采用选择性方法 ,研究了甘蓝夜蛾赤眼蜂G品系和F品系对我国几种重要农业害虫的寄主选择性。结果表明 ,G品系对亚洲玉米螟卵和麦蛾卵的选择性无明显差异 ;在对玉米螟卵的选择性上 ,G品系与玉米螟赤眼蜂的差异不明显 ,可作为防治亚洲玉米螟的候选蜂种。F品系对麦蛾卵的选择性强 ,已丧失对玉米螟卵的选择性。G和F品系以及螟黄赤眼蜂对棉铃虫卵的选择性较强 ,而对麦蛾卵的选择性较弱。在对棉铃虫卵的寄主选择性上 ,G和F品系同螟黄赤眼蜂无显著差异 ;但在寄生能力上 ,G和F品系均显著高于螟黄赤眼蜂 ,均可作为防治棉铃虫的候选蜂种。G和F品系以及广赤眼蜂对麦蛾卵的选择性较强 ,而对小菜蛾卵的选择性较弱。  相似文献   

14.
进出境花卉苗木杀虫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伟  屈娟 《植物检疫》1998,12(4):208-212
在对34种常规药剂和混配剂筛选试验中,发现速扑杀与机油乳剂1:10混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棉蚜毒力测定的共毒系数为180.2216,对花卉苗木上的红蜡蚧、红蜘蛛和棉蚜都有良好的杀虫效果。400倍液对红蜡蚧的防效达99.75%,1000倍液对红蜘蛛防效99.6%,3500倍液对棉蚜防效达99%以上,是一种对进出境花卉苗木检疫处理的良好混配剂。  相似文献   

15.
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是我国农业和林业上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为了明确常见杀菌剂和杀虫剂对异色瓢虫的影响,在室内分别测定了7种杀菌剂和7种杀虫剂对异色瓢虫幼虫和成虫的毒力。结果表明:在试验剂量下,7种杀菌剂对异色瓢虫幼虫和成虫的影响都不大,腐霉利对成虫的致死率最高,但仅为20%;7种杀虫剂中,高效氯氰菊酯对幼虫的致死率、苦参碱对成虫的致死率都达到了80%以上,但苏云金杆菌对异色瓢虫的致死率很低,吡虫啉对异色瓢虫的成虫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民对科学技术的渴望更加强烈 ,但由于经验不足 ,在新技术 (特别是植物保护 )运用中 ,出现了不可忽视的新问题。据舞钢市棉花生产办公室对 80 0个农户的农田用药情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 :农民用药户 ,对农药的性能和应用技术掌握的不够 ,对老药一知半解 ,对新药感到陌生 ,对病虫害的基础知识贫乏 ,对发生规律摸不清楚 ,对被害状观察不细 ,说不明白。因此 ,很难对症下药、提高药效和防治效果 ,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和损失。1 当前农村植保技术服务存在的问题1.1 缺乏农药使用…  相似文献   

17.
李勃  马瑜  张育辉 《农药学学报》2016,18(4):407-415
有机磷类杀虫剂对水域的污染已经对水生动物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该类农药的分子结构特征决定了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而对动物产生神经毒性,但仅此还不能解释此类杀虫剂暴露对动物机体所产生的多种毒性效应。大量研究表明,有机磷类杀虫剂除通过对AChE的干扰而对非靶标水生动物机体产生神经毒性并导致其行为异常外,还可作为内分泌干扰物(EEDs)对动物的生殖、发育和内分泌产生干扰作用,诱发机体的氧化应激过程、造成DNA损伤、导致遗传毒性及免疫功能下降等多种毒性效应。文章综述了有机磷类杀虫剂暴露对不同水生动物个体及种群发育的毒性作用,包括对神经功能以及行为的影响,对内分泌、生殖和发育的干扰及对氧化应激、DNA损伤、遗传毒性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尝试分析了此类杀虫剂对非靶标水生动物的毒性机制并对相关领域研究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8.
黄土区小流域水沙对降雨及土地利用变化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降雨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流域径流、泥沙的两个主要影响因子。本研究采用SWAT模型,用固定其中一个影响因子而改变另一个影响因子的方法,对研究区降雨变化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径流泥沙影响进行估算,目的在于从年月不同时间尺度上确定黄土高原小流域水沙对降雨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状况。结果表明,在年尺度上降雨变化对径流影响的贡献率为84.20%,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影响的贡献率为28.63%;在月尺度上,降雨对径流贡献率也大于土地利用对径流的贡献率,尤其在雨季降雨对径流的影响程度和土地利用对径流影响程度的比值最大可以达到4.5。因此,不论在年尺度还是月尺度上,降雨对径流的贡献率都远远大于土地利用对径流的贡献率。此外,研究结果也表明流域年降水量和流域森林植被盖度均与流域径流模数或输沙模数呈指数关系。  相似文献   

19.
川滇无患子提取物用于农药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露  谢文申  罗雁婕 《植物保护》2010,36(5):162-164
本文研究了川滇无患子果实不同部位提取物对小菜蛾、甘蓝蚜的生物活性,以及川滇无患子果皮提取物与吡虫啉、阿维菌素复配后的混合物对甘蓝蚜、小菜蛾的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川滇无患子果皮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有较好的致死率,而且对其化蛹和羽化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对蚜虫致死作用上,川滇无患子果皮、果仁提取物对甘蓝蚜都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川滇无患子果皮提取物与吡虫啉复配后能明显提高吡虫啉对甘蓝蚜的生物活性,但对提高阿维菌素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27%五氟·双·二氯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水稻直播田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其对水稻的安全性。该药剂有效成分用量243~405 g/hm~2处理,药后40 d,对稗草的株防效达88.07%~96.12%,鲜重防效89.06%~98.73%;对鳢肠的株防效均超过90%,鲜重防效87.15%~96.22%;对异型莎草的株防效为85.86%~94.56%,鲜重防效86.54%~96.75%。对总草也有88%以上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上述药剂处理对水稻安全,对产量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