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刊讯:水产养殖过程中发生疾病,使用抗生素进行防治,会产生抗药性细菌,并对环境造成污染,给人类食品的安全造成隐患。最近研究动向,人们已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调动或激活水产动物自身的免疫系统,提高其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抗病力,以达到预防和抵抗养殖动物疾病的目的。目前通过提高水产动物自身免疫力来抵抗疾病的发生,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研究免疫增强剂按其功能而言,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增强水产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另一类是增强由疫苗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利用免疫增强剂预防、控制疾病,当前在水产养殖上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但是水产病害一直是制约水产养殖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治疗和预防鱼虾贝类的疾病,广泛使用各种化学药物和抗生素。长期用药,不仅使病原菌的抗药性越来越明显,而且药物残留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养殖和科学防治成为水产养殖面临的迫切问题。在长期的养殖活动中,发现采用中药如黄连、大黄、板蓝根等对水产病害有一定的防治功能。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蓬勃发展,高密度集约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大量人工配合饲料的投喂,残饵和粪便等造成水体污染,养殖动物病害频繁发生,疾病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水产养殖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瓶颈。养殖业者在养殖的过程中,经常用抗生素等作为添加剂搭配在饲料中,以此来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抗生素长期使用,极易产生抗药性,致使水产养殖动物本身的免疫力下降,严重影响水产品的质量。人们渴望有一种纯天然的、健康的、生态的环保型饲料添加剂能够替代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中推广和应用。在此前提下,中草药凭借本身独特的生物学功能,赢得了养殖业者们的青睐。  相似文献   

4.
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负面效应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耿毅  汪开毓 《齐鲁渔业》2004,21(4):35-37
抗生素是指由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经培养而获得的或是用化学合成法合成的结构相同或类似的具有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物质。自1928年亚历山大弗来明发现青霉素以来,各种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在控制人类、畜禽和水生动物细菌性疾病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中大量应用在起到防治疾病和促进生长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特别是耐药性和残留问题已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本文就抗生素在水产养殖巾应用的负面效应及其对策进行综述,旨在为水产养殖中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性和残留,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免疫刺激剂(immunologic stimulant)是指能够调节动物免疫系统并激活免疫机能,增强机体对细菌和病毒等传染性病原体抵抗力的一类物质.近年来,国内、外均开展了将免疫刺激剂用于水产养殖动物传染性疾病预防的研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将免疫刺激剂用于预防使用化学药物难于奏效的水产养殖动物的病毒和细菌性疾病.本文在简要叙述水产动物的免疫防御机制的基础上,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国内、外用于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预防的免疫刺激剂种类、特性和水产用免疫刺激剂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用中草药代替抗生素防治疾病,不易产生抗药性和毒副作用,也不会污染水环境,对发展无公害养殖,提供质量安全的水产食品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介绍了中草药防治水产动物疾病的原理、功能、使用方法、应用验方等,并对中草药的开发前景和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在治疗动物的细菌性、病毒性等疾病过程中,因长期和大量使用抗生素,使得某些病原体对药物产生了较强的耐药性(抗药性),而导致无法有效治疗或控制疾病。研发新型抗生素的周期长(一般30年为一周期)、难度大、费用高,另一方面因水产养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水产养殖的产量已达到世界总产量的 3/4[1].而随着鱼类产量的提高,鱼类疾病成为水产养殖业的一个严峻的问题[2].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抗生素等药物一直是预防鱼类疾病的有效选择,但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也导致了药物残留和耐药性细菌的出现[3],同时也损害鱼类的免疫系统,并对鱼类的消化道菌群产生...  相似文献   

9.
养殖环境的恶化与病害的频繁发生,对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传统的水产疾病防治方法主要以抗生素药物为主,滥用抗生素易造成环境残留并引发细菌抗药性。开发绿色安全的中草药备受水产业关注,相关研究也日趋增多。中草药中富含的活性成分可作用于水产动物机体的多道免疫防线,主要应用于作为饲料添加剂预防水产病害及作为药物治疗疾病等。随着相关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拓展,更着眼于多种有效成分的协同作用、药物靶点的深入发掘以及中草药使用的最佳剂量等,同时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探明中草药有效成分对水生动物机体的免疫调控机制与相关通路。本文综述了中草药对水生动物非特异性免疫的促进作用以及相关应用研究进展,以期拓宽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业的研究与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对于控制各种水产动物传染性疾病是非常重要的措施。而抗生素类药物科学、正确地使用并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就必须明确作为药物治疗对象的致病菌对抗生素药物的感受性。长期以来,我国因为没有组织对水产动物致病菌耐药性的普查工作,没有掌握水产养殖动物致病菌对各种抗生素药物敏感性的变化,因此,导致了水产用新渔药的开发失去了方向、指导水产养殖业者科学用  相似文献   

11.
蛭弧菌是一种以捕食细菌为生的寄生性细菌,对诸多水产动物病原菌具有吞噬和裂解作用。蛭弧菌能够预防水产动物的细菌性疾病、改善养殖环境以及增强水产动物机体免疫力。养殖刺参的疾病以细菌性病害为主,利用蛭弧菌可以预防刺参疾病的发生。关键词蛭弧菌水产养殖刺参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王玉堂 《中国水产》2014,(11):53-56
<正>在治疗动物的细菌性、病毒性等疾病过程中,因长期和大量使用抗生素,使得某些病原体对药物产生了较强的耐药性(抗药性),从而无法有效治疗或控制疾病。因为研发新型抗生素的周期长(一般30年为一周期)、难度大、费用高,而且水产养殖业中抗生素耐药菌株的出现速度远超过抗生素的研发速度,且现有的抗生素开发策略多局限于既有的抗生素类别,难以有实质性的突破,所以一种新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疾病防治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殖水域的污染日益严重,养殖病害频繁发生。若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其它化学药物来防治水产病害,容易引发一系列水域生态环境和水产食品安全问题。为了使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开发毒副作用小、无残留、病原体不易产生抗药性的中草药成为当前水产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养殖水体和饲料中使用中草药能够改善养殖生态环境,提高养殖效益,控制病原微生物,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近年来,中草药制剂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有望成为未来水产养殖病虫害防治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水产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水产养殖产量位居世界第一。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水生养殖动物各种疾病的发生与流行日趋严重,我国每年因为各种病害造成的水产养殖经济损失在500亿元以上。抗生素是控制细菌等致病微生物感染的有效药物,养殖户为降低感染发病率,提高效益,习惯在饲料中添加各类抗生素。我国是滥用抗生素极为严重的国家,不仅滥用于人体,还滥用于畜牧水产养殖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特别是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提高,水域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以及水生动物种质与种苗质量、饲料营养等方面的问题,使得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发生率也逐渐上升,每年因水产养殖动物疾病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都要在100亿元以上,因此,水产动物的疾病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长期以来,预防和治疗水产动物疾病的传统方法都是通过大量使用抗生素、化学药品、农药类等来实现的。虽然它们对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有一定的疗效,但同时也会带来病原体对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高健 《河南水产》1992,(1):40-41,11
挪威的水产养殖业在近20年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年均养殖产量增加35%。1989年挪威的主要养殖品种中鲑鳟类的养殖产量约占全国养殖总产量的90—95%,由1980年的8,000吨增加至150,000吨.其中的绝大部分产量是利用挪威沿岸和峡湾的网拦养殖业生产的。1989年,挪威拥有750个网拦养殖场,600家陆地养殖场。陆地养殖场主要生产幼鲑,为海水网拦养殖提供鱼种。  相似文献   

17.
免疫刺激剂是指能够调节动物免疫系统并激活免疫机能,增强机体对细菌和病毒等传染性病原体抵抗力的一类物质。近年来,国内外均开展了将免疫刺激剂用于水产养殖动物传染性疾病预防的研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将其用于预防使用化学药物难于奏效的水产养殖动物的病毒和细菌性疾病。本文针对养殖鱼类的免疫机制。论述了不同免疫刺激剂对养殖鱼类的作用特点。  相似文献   

18.
<正>对人工养殖黄颡鱼的细菌性疾病,主要依靠各种抗生素类药物治疗。但是,抗生素的使用容易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而且细菌对不同抗生素耐药性产生的强弱与速率,可能与细菌的种类和抗生素使用频率有关。了解抗生素使用后鱼类消化道中细菌耐药性的变化,对于将抗生素作为水产用兽药时制定科学用药程序是具有重要参考作用的。本研究将烟酸诺氟沙星添加在饲料中连续投喂黄颡鱼5天后,从供试黄颡鱼消化道中分离细菌,测定  相似文献   

19.
草药防治水产动物疾病的机理与功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近年来,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对水产动物养殖技术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同时大规模和高密度的人工养殖也造成养殖环境日趋恶化,导致水产动物免疫力下降,疾病频繁发生,且死亡率较高,严重威胁着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养殖中普遍使用抗生素类及一些化学药品进行病害防治,但存在着诸如耐药性、毒副作用和对病毒性疾病无效等缺点。而利用草药防治水产动物疾病不但可以杀灭病原体,增强机体免疫力,还可促进血液循环和机体代谢,加速生长发育,提高养殖对象的品质,而且无毒副作用,不产生抗药性,不在体内积累,不污染环境,符合…  相似文献   

20.
鱼病防治与科学用药(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养鱼》2004,26(4):76-76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密度大幅度提高,苗种和亲鱼在地区之间的流动更加频繁,使所养殖的水产动物病害的传播也日趋严重。水产动物病害已成为威胁水产养殖业的一个严重问题。尤其是大量抗生素的应用,超量和长期使用同一种杀虫剂使病原体的抗药性不断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