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我国微生物肥料发展现状及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备受关注,而微生物肥料为“五节一循环”技术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撑,尤其是微生物肥料在蔬菜种植中发挥了节肥、减药、促生长等重要作用。对微生物肥料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进行综述,归纳了微生物肥料的分类及功能微生物菌,分析了微生物肥料在蔬菜种植上的应用进展和主要功效,最后讨论了微生物肥料在蔬菜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为微生物肥料在蔬菜种植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曹恭  梁鸣早  杨青山 《中国土壤与肥料》2007,(5):I0002-I0003,I0001,I0004
1平衡施肥(续三) 1.4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肥料又称生物肥料、菌肥、接种剂,是一类以微生物生命活动及其产物导致农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微生物活体产品。微生物肥料产品分微生物菌剂和微生物肥料两大类,前者是单纯的微生物发酵产品,后者则是由微生物菌剂与化肥或有机肥混配而成的产品,包括复合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机肥。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肥料知识讲座:第一讲 微生物肥料概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葛诚 《土壤肥料》1993,(6):43-46
微生物肥料是以微生物生命活动导致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生物制品,国内外均在研究和应用。我国的微生物肥料生产经历了几起几伏,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优良菌株的选育、产品的质量、科学的使用以及有关科普知识的宣传问题,也有一些假冒伪劣品在市场上流通造成混乱,败坏微生物肥料产品信誉的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的功效都有哪些?它们的作用原理是什么?哪些条件影响微生物肥料的使用?微生物肥料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我国微生物肥料行业发展状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微生物肥料作为新型肥料中的一员,不仅能够活化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防治土壤有害微生物、提高肥料利用效率,而且具有促进作物生长、协助植物吸收养分、增加作物抗逆性、改善作物品质等作用,在化肥零增长行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微生物肥料生产、产品应用、行业管理等方面,总结梳理了近年来我国微生物肥料行业发展现状,从产品品质、产品使用及农民接受程度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微生物肥料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微生物肥料行业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肥料的发展与土壤生物肥力的维持   总被引:30,自引:7,他引:30  
综述了我国微生物肥料行业的发展状况、标准体系构建与未来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发展趋势。在介绍土壤生物肥力的概念及其内涵基础上,阐述了微生物在土壤生物肥力形成和维系过程中的核心作用,以及微生物肥料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不可替代地位。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肥料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因子识别及现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生物肥料在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针对微生物肥料产品的组成和特点,对产品中的功能微生物菌种和原料辅料中潜在的风险因子进行了识别和危害描述,并对2016年代表性微生物肥料产品及菌株进行了质量安全分析评价,阐述了其质量安全现状,提出了4方面的微生物肥料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微生物肥料对茶园土壤肥力及茶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以茶树“龙井43”品种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施肥(CK)、常规化肥(TF)、多菌种复合微生物肥料(BCF1)、豆粕发酵类微生物肥料(BCF2)、黄腐酸类微生物肥料(BCF3)对茶园土壤养分含量与碳、氮、磷转化酶活性及绿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化肥相比,3种微生物肥料使土壤pH平均提升0.27个单位、容重显著降低9.73%,土壤速效钾、有效磷、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平均提升9.72%、6.25%、9.19%和5.40%;与常规化肥相比,3种微生物肥料使土壤β-葡萄糖苷酶、β-N-乙酰氨基葡萄糖酶活性分别增加11.61%、20.13%,且黄腐酸类微生物肥料使亮氨酸氨基肽酶、纤维二糖苷酶和β-木聚糖酶活性分别显著增加97.70%、66.44%和71.62%。与常规化肥相比,3种微生物肥料处理使茶叶磷积累量上升10.08%;铁、钙、锰和镍分别增加19.63%、7.56%、12.06%和24.14%。与常规化肥相比,黄腐酸类微生物肥料显著提高了百芽重、发芽密度、鲜叶产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相关性分析表明鲜叶产量与土壤速效钾、碱解氮、有机质含量及纤维二糖苷酶、酸性磷酸酶和β-木聚糖酶活性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3种微生物肥料相比化肥可以更好地提高茶园土壤肥力,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其中黄腐酸类微生物肥料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应用微生物肥料提高砀山酥梨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8年生砀山酥梨树施用微生物肥料试验结果表明,在高N水平下施用微生物肥料,砀山酥梨叶片N含量显著降低;P、Ca、Mg、Zn、Mn、K、Fe、B元素含量明显增加。合理施用微生物肥料可以提高产量和增加果实含糖量、糖酸比和Vc含量等,果实品质明显改善;果实耐贮性和梨果的等级显著提高。在试验条件下微生物肥料的最佳施用量为1.0kg/株。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肥料与生态农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微生物肥料对土壤、作物、环境的功效以及相对于化肥的生态优势等方面,阐述了微生物肥料对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复合微生物肥料圆盘造粒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全元"复合微生物肥料集化肥速效、有机肥长效和生物肥增效于一体,使肥料养分释放均衡持久,达到使作物增产增收的目的。但目前"全元"复合微生物肥料多为粉状,具有容易结块,大小不均,不利于机械化施用等缺点,将肥料造粒成为生产实际的迫切需求。首先利用生物有机肥添加一定配比无机化肥形成不同养分"全元"复合微生物肥料,进而利用圆盘造粒机研究了复合微生物肥料造粒工艺。结果表明,原料粉碎细度,水分和肥料配方对复合微生物肥料成粒效果均有影响;原料细度方面,只过18目筛的混合原料造粒效果最好,成粒所需水分最低,原料过细容易产生大颗粒,造粒不均匀;生物有机肥造粒所需水分最高,随着加入无机化肥的比例增加,肥料造粒所需水分呈下降趋势;同时添加无机氮磷钾的配方成粒效果好,且无机养分比重对成粒有影响;无机化肥中过磷酸钙能明显增加肥料黏性,硫酸铵和氯化钾增加黏性的效果不明显。结论:"全元"复合微生物肥料同时添加无机氮磷钾造粒时,无需添加工业粘结剂即可有效成粒,成粒均匀且效率高,同时,生产实际中只需粉碎原料后过18目筛即可达到造粒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施肥处理对黄泥土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路磊  李忠佩  车玉萍 《土壤》2006,38(3):309-314
通过室内培育实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黄泥土微生物生物量C、N和脲酶、酸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的影响。培养过程中,单施化肥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均呈下降趋势,施用有机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C前期升高至一定水平后或保持稳定、或呈下降趋势,而微生物生物量N总体均呈下降趋势;不同施肥处理的脲酶活性呈前期上升后期下降趋势,而酸性磷酸酶和蔗糖酶则单施化肥处理呈上升趋势、配施有机肥处理呈下降趋势。与对照处理相比,单施化肥处理显著降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高量施用化肥处理还显著降低土壤脲酶活性,但对酸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的影响并不明显。秸秆施用可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和酶活性,特别是高量施用秸秆的效果更明显。施用猪粪由于同时带入了大量的活性养分,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 N和酶活性的影响尚难评价。在高度集约农业利用下,继续保持较高的化肥施用量并不利于土壤生物质量的维护和提高,而秸秆直接还田才是保持土壤健康状态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肥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杂交稻中浙优1号和甬优9号为材料,研究微生物肥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施氮水平下,施用微生物肥后2个水稻品种分别增产41%和87%,其中主要增加了水稻有效穗,提高结实率和籽粒粒重;但分蘖成穗率有所下降;微生物肥能提高水稻叶片的光合速率,穗分化期和齐穗期的叶片光合速率均高于对照,也有利于增加齐穗期的物质生产量。研究表明微生物肥能提高氮素的农学利用率,实现减肥增产,且随着施氮量下降,氮素利用率呈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13.
To improve yield and quality in tea orchards, a large amount of nitrogen (N) fertilizer is usually applied. Our objective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N application on microbial community and activity in tea orchard soils and assess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fertilizer application versus land use in structuring th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Urea application caused significant decreases in soil microbial biomass and enzyme activities in the three tea orchards. For the wasteland and forest, soil microbial biomass and enzyme activiti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s a result of 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Urea application caused significant decreases in microbial functional and genetic diversity indices of the three tea orchards. Moreover, the bacterial and fungal phospholipid fatty acids were found to be changed with urea application. Multivariate analyses consistently showed that land use had a greater effect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diversity than urea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14.
施用芝麻饼肥对植烟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碳、氮的影响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芝麻饼肥对烟草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C、N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芝麻饼肥可明显提高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C和N含量,芝麻饼肥和化肥配施(CF)与单施化肥(F)相比,根际土壤脂肪酶、转化酶和脲酶活性分别提高了24.85%~60.00%、23.08%~39.46%和4.17%~56.21%;根际土壤微生物C、N含量分别提高79.88%~97.14%和29.73%~74.96%。表明施用芝麻饼肥土壤生物过程活跃,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转化和烤烟正常生长所需的营养供应。在烟草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微生物C和微生物N含量动态变化不同,土壤微生物C含量在现蕾期达到最高值,而土壤微生物N含量高峰出现在团棵期。随着烟草的生长发育土壤微生物N逐渐降低,表明一部分微生物N又被释放出来,以供烟草生长发育需要;到成熟期明显降低,反映出土壤微生物N在协调土壤N素供应方面的重要作用。适量饼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有利于平衡烟草N素营养,改善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不同施肥水平的有机肥、腐植酸铵、微生物肥配施,改良甘肃干旱地区马铃薯连作障碍,试图筛选出有机肥、腐植酸铵、微生物肥的最佳配施水平。结果表明,有机肥、腐植酸铵、微生物肥配施能显著提高甘肃干旱地区马铃薯产量,可有效地克服其连作障碍,当有机肥、腐植酸铵、微生物肥施用量分别为12 000、1 125、75 kg/hm2时,可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施肥制度对大豆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通过测定不同施肥制度下大豆土壤微生物量C、N的动态变化,探讨了不同施肥制度对大豆土壤的培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与无肥、单施有机肥、单施化肥相比,有机肥与N、P、K化肥配合施用能显著增加大豆各生育时期的土壤微生物量C、N,促进土壤微生物量显著增长,增强了土壤养分容量的供应强度,有利于培肥土壤。  相似文献   

17.
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通过两次连续温室玉米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具有调节微生物功能的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数量与活性的影响,并利用传统平板计数法与BIOLOGECO方法相结合研究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化肥相比,施用生物有机肥可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中3大菌群的数量;AWCD值及微生物对不同碳底物利用水平的测定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可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率,尤其土壤中的羧酸、胺类和其他类碳源等。表明生物有机肥的施用能增加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能力,改善微生物营养条件,使微生物保持较高活性,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施肥制度对小麦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测定小同施肥制度下小麦土壤微生物量C、N的动态变化,探讨了不同施肥制度对小麦土壤的培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与无肥、单施有机肥、单施化学肥料相比,有机肥与化学N、P、K配合施用能显著增加小麦各生育时期的土壤微生物量C、N,促进土壤微生物量显著增长,增强了土壤养分容量的供应强度,有利于培肥土壤。  相似文献   

19.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连续3年在不同土壤中施用不同量的生物有机肥的土壤养分、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及棉花各器官干物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连续3年施用生物有机肥,3种土壤的养分、酶活性、微生物量和各器官干物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着其用量的增加,土壤养分、微生物量及脲酶活性也在增加,土壤pH则相反,土壤蔗糖酶、多酚氧化酶、蛋白酶活性表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在不同土壤施用生物有机肥10~30 g/kg时基本达到最高,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著变化。高、中、低有机质含量的土壤的棉花各器官干物质量分别在施用生物有机肥10~20、20~30、40 g/kg时基本达到最高。随着施肥年限的延长,3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土壤酶活性则变化差异较大。通过在不同有机质含量土壤中施肥与不施肥比较发现,本底有机质含量越低的土壤,施肥较不施肥的土壤养分、脲酶、蔗糖酶、蛋白酶活性及微生物量增加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