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为了解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6株+Re-8株)的免疫效果,为临床上制定合理的禽流感疫苗免疫程序提供依据,试验选取14日龄樱桃谷商品肉鸭30只和SPF鸭30只,注射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Re-6株+Re-8株)0.4 m L/只作为首次免疫,饲养至28日龄时,樱桃谷肉鸭、SPF鸭随机分成A、B和C、D组,每组均为15只,B、D组再次颈部皮下注射该疫苗0.5 m L/只,均从14日龄起每周采集血清一次,直至56日龄,检测H5抗体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鸭对同一亚型禽流感疫苗免疫效果存在差异,首次免疫的日龄可以提至7~10日龄,商品肉鸭一次免疫即可满足防疫需要。  相似文献   

2.
通过血凝抑制(HI)试验,对商品雏杂交番鸭母源抗体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动态监测,抗体变化曲线表明,在出壳至7日龄时禽流感母源抗体维持在较高水平,随后下降幅度急剧增加,13日龄左右全部降到3.2log2,总体的抗体变化水平与日龄呈负相关,由此可知,10日龄可确定为杂交番鸭最佳的禽流感疫苗首免日龄.通过对不同免疫程序接种H5禽流感疫苗后的免疫效果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母源抗体对H5禽流感疫苗免疫后的HI抗体水平存在一定的干扰作用;加强免疫杂交番鸭所产生的H5 HI抗体水平及其维持时间与仅免疫1次的杂交番鸭所产牛的抗体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杂交番鸭免疫H5禽流感疫苗后14-21d抗体达到高峰后急剧下降,免后28d左右已降到保护水平以下,至60日龄出栏时HI抗体水平较低.经免疫效果分析,在生产实践中建议对杂交番鸭推广2次免疫,即10日龄首免、25日龄加强免疫的禽流感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3.
为了科学制定鸭的禽流感疫苗免疫程序,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试验:①不同品种雏鸭母源抗体消长情况测定.结果表明,5~7日龄雏鸭AI-HI抗体可维持较高水平,15~17日龄下降至4.0log2以下.②疫苗首免后抗体检测.结果表明,鸭首次免疫后2周可测出AI-HI抗体,4周时达到高峰;抗体水平持续4周后开始下降.肉鸭免疫一次抗体水平差异较大,不能完全预防禽流感的发生.③肉种鸭及蛋种鸭免疫程序及抗体消长规律的测定.结果表明,7~14日龄初免,60日龄二次免疫和120日龄加强免疫(三次免疫),种鸭的AI-HI抗体水平最高分别可达到9log2、11 log2,二次免疫后8个月其AI-HI平均抗体水平为5.6 log2,三次免疫后10个月其AI-HI平均抗体水平为7.6 log2以上.  相似文献   

4.
H5亚型禽流感疫苗免疫肉鸡、水禽后抗体消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通过对父母代肉鸡、水禽禽流感病毒H5血清血凝抑制抗体水平连续跟踪监测。探讨Hs亚型禽流感疫苗免疫肉鸡、水禽后抗体消长规律。结果表明:雏鸡7日龄时母源抗体水平达最大值,20日龄时母源抗体下降到极低水平,雏鸡最佳首次免疫日龄为10日龄左右,二次免疫应根据鸡群母源抗体水平于首次免疫后100d左右进行。雏鹅、鸭3日龄进行首次免疫,水禽对禽流感疫苗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并于免疫后25-30d达到抗体高峰,但首次免疫抗体维持时间不长,最佳二次免疫时间应在首次免疫后30d左右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制定商品肉鸡新城疫(ND)、禽流感(AI)的免疫程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调查不同规模化养殖场免疫程序的基础上,制定商品肉鸡的免疫程序,分析不同免疫程序下ND和AI(H5亚型)HI抗体消长规律。[结果]1~7日龄商品肉鸡ND和AI的母源抗体均维持在免疫保护临界值之上。用ND疫苗免疫后,鸡群抗体水平不断下降,各免疫组均在24日龄最低。使用ND活疫苗和灭活苗的免疫组中ND抗体滴度比其他免疫组高。非免疫组AI(H5亚型)抗体滴度均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而免疫组24日龄后缓慢上升,38日龄达到免疫保护临界值。[结论]禽流感(H5亚型)灭活苗对商品肉鸡的免疫效果较差,应从免疫佐剂、抗原浓缩等方面进行新型商品肉鸡禽流感疫苗研究。  相似文献   

6.
AA鸡禽流感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消长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AA鸡的禽流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用不同剂量的2种禽流感疫苗免疫8日龄AA鸡,通过血凝抑制(HI)试验研究AA鸡禽流感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的消长变化。[结果]AA鸡禽流感母源抗体在1~7日龄时缓慢下降,之后迅速下降,表明其半衰期约为2 d。2种禽流感疫苗均可用于AA鸡的预防接种,免疫后15 d,免疫抗体HI效价达到保护临界值,20 d时达到峰值,然后缓慢下降,43日龄时仍在临界值以上。2种不同剂量的禽流感灭活油乳剂疫苗接种后所产生的HI抗体效价的峰值差异极显著。[结论]选用禽流感灭活油乳剂疫苗,免疫剂量为0.5 ml/只,免疫时间为8日龄,整个饲养期免疫1次,即可预防商品代AA鸡禽流感。  相似文献   

7.
1998年以来,山西省多次发生禽流感,严重危害养禽业的健康发展.根据这些情况,我们进行了禽流感免疫检测检验的研究.对雏鸡的母源抗体和种鸡,蛋鸡免疫前后的抗体进行跟踪监测,共检测2 797份,85个鸡群其中对一个中型鸡场连续五年进行了监测,检测结果雏鸡的母源抗体为3~5 log2.禽流感疫苗免疫鸡后30天,120天检测抗体30天AI.H5-HI价为5~6 log2、AI-H9-HI价为5.5~6.0 log2;120天AI-H5-HI价为4.0~4.3 log2、AI-H9-HI价为4.1~4.4 log2,看来种鸡和蛋鸡按正常免疫,免疫期为120天左右.对种鸡的免疫剂量进行了跟踪检测,若种鸡140~150 日龄0.5 mL/只免疫,到260~270日龄检测免疫抗体降到临界线,在产蛋高峰期再进行一次免疫;若种鸡140~150日龄0.7~1 mL/X免疫,到305日龄左右检测免疫抗体降到临界线,可以避开产蛋高峰期再进行禽流感疫苗免疫,而且雏鸡母源抗体高、维持的时间长.根据雏鸡母源抗体的高低确定雏鸡的首免时间并制定了一个较为科学的免疫程序雏鸡母源抗体为3~4 log2左右21~28日龄首免、140~150日龄二免,以后间隔120天左右进行三免;雏鸡母源抗体为5 log2左右35~40日龄首免、140~150日龄二免,以后间隔120天左右进行三免,这个免疫程序已在生产中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保证鸡群健康生长和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8.
1.规模养鸡场免疫 种鸡、商品蛋鸡:1日龄时.用新城疫弱毒活疫苗初免;7~14日龄时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免疫一次,对在禽流感免疫程序中要求使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苗地区的家禽,用新城疫弱毒活疫苗进行免疫;  相似文献   

9.
以实验室制备的3批制品各经颈部皮下接种7日龄和21日龄SPF鸡,7日龄鸡于免疫后7、11、14、21、28 d及1、2和3个月;21日龄鸡于免疫后7、11、14、21、28 d及1、2、3、4和5个月时采血,分离血清,分别测定免疫鸡血清中鸡新城疫病毒、禽流感(H9亚型)病毒和禽腺病毒抗体效价。试验结果表明,实验室3批制品免疫7日龄SPF鸡后,免疫后11 d鸡新城疫病毒、禽流感(H9亚型)产生抗体,21~28 d时3种病毒抗体均达到抗体高峰,高峰期持续至免疫后1个月,免疫后3个月下降到有效保护标准以下。三联疫苗免疫21日龄SPF鸡,免疫后11 d鸡新城疫病毒、禽流感(H9亚型)产生抗体,针对3种病毒的抗体在免疫后21~28 d达到抗体高峰,高峰期持续至免疫后2个月,免疫后3个月开始下降,免疫后5个月下降到有效保护标准以下。因此,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禽腺病毒(Ⅰ群,4型)三联灭活疫苗(La Sota株+TJ株+HY株)免疫2周龄的鸡免疫持续期为2个月,免疫2周龄的鸡免疫持续期为4个月。  相似文献   

10.
樱桃谷肉鸭的超早期接种禽流感(H5N1)疫苗的免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第7天和第12天进行禽流感疫苗注射,检测肉鸭的母源抗体和免疫后的抗体变化,母源抗体对鸭体有9-10d的保护期,通过早期免疫,在32d都能产生出合格的抗体。因此,开展超快速型肉鸭禽流感疫苗超早期免疫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经过H5N1油苗免疫的50日龄番鸭,按HI抗体水平分组后,进行人工接种HPAIV,通过试验鸭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排毒情况综合判断HI抗体水平与保护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HI抗体水平在5.0log2以下时,番鸭群可感染HPAIV,出现临床症状,表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并有排毒现象。抗体水平达到3.0log2~5.0log2的免疫番鸭群已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可以延缓发病时间,降低发病程度。随抗体水平的升高,发病与排毒的程度有所下降。当抗体水平达6.0log2及以上时,番鸭对人工接种HPAIV具有完全抵抗能力,不排毒。因此,番鸭对H5N1亚型HPAIV具完全抵抗力的HI抗体水平的临界保护滴度为6.0log2。  相似文献   

12.
猪对禽用禽流感H5N1基因重组灭活疫苗免疫应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评估猪对禽流感疫苗的敏感性、安全性和免疫效果,将63日龄育肥肉猪分为4组,按不同剂量进行禽流感H5N1亚型疫苗的免疫试验,其中第1、3组于首免后第21天按同样剂量进行二免。结果表明:试验猪首免后第10天能检出特异性禽流感抗体,随后抗体转阳率和抗体效价持续上升。二免试验组免疫反应优于一免试验组,而以第1组免疫效果最好。同时,采用荧光RT-PCR技术对试验猪的鼻拭样品进行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表明目前使用的禽流感H5N1疫苗不会造成猪体带毒,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3.
表达H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重组鸭肠炎病毒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存在宿主范围扩大、毒力增强的趋势,并为其他亚型AIV重排提供基因,给养禽业和公共卫生造成极大威胁。水禽不仅是流感病毒的宿主,更是其天然储存库,在禽流感病毒的传播和变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有效控制水禽感染对养禽业健康发展、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鸭肠炎病毒(DEV)属于疱疹病毒,能感染鸭、鹅等雁形目禽类,可引起产蛋下降及高死亡率。DEV基因组大,免疫原性好,具有开发成活疫苗载体的潜力。【目的】构建缺失gE基因、表达H9亚型AIV HA基因的重组病毒rDEV-△gE-HA,探讨重组病毒rDEV-△gE-HA作为防治DEV-AIV的二联重组活载体疫苗的可行性。【方法】以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作为靶基因,构建含有HA基因表达盒的转移载体pT-gE-HA,将其与携带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重组rDEV-△gE-GFP共转染CEF细胞后,进行蚀斑筛选、纯化表达HA基因的重组病毒rDEV-△gE-HA;利用PCR、基因测序鉴定重组病毒;在CEF中连续传代重组病毒20次,测定外源基因传代稳定性。以10 3 TCID50免疫易感鸭,分析重组病毒rDEV-ΔgE-HA对致死性DEV强毒攻毒保护效果;将不同剂量(10 3-10 6TCID50)rDEV-△gE-HA免疫鸭,免疫后14、21、28 d分别采集血清,测定H9血凝抑制(HI)抗体,并在免疫后28 d,以10 8EID50的剂量静脉注射H9N2 AIV(A/duck/GD/08),攻毒后2 d,采集喉拭子,进行病毒分离试验。【结果】将构建的转移质粒载体pT-gE-HA与rDEV-△gE-GFP共转染CEF细胞,经过3轮蚀斑筛选,获得纯化的重组病毒rDEV-△gE-HA。PCR鉴定及基因测序结果显示,HA基因成功地插入到DEV基因组中,替换了绿色荧光蛋白。重组病毒在CEF中至少能稳定传代20代。重组病毒rDEV-ΔgE-HA以10 3 TCID50免疫易感鸭,能抵抗致死性DEV强毒攻击。重组病毒rDEV-ΔgE-HA免疫易感鸭后14 d,各剂量免疫组均能检测到H9 HI抗体效价;免疫后21日,各组抗体效价水平略有上升,10 3TCID50剂量免疫组HI抗体效价达到1:2 4,而10 4-10 6TCID50剂量免疫组HI抗体效价在1:2 2.4-1:2 3。免疫鸭后28 d,用H9N2 AIV进行攻毒,10 3、10 4、10 6TCID50免疫组均未从喉拭子分离到病毒H9N2,说明能完全保护,阻止喉头排毒,而10 5TCID50免疫组保护率为80%(4/5),1/5病毒分离阳性。【结论】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H9亚型AIV HA基因的重组DEV,该重组病毒保留了亲本毒的免疫原性,能抵抗致死性DEV强毒的攻击;免疫鸭后能诱导产生AIV HI抗体,尽管HI抗体滴度不高,但至少80%免疫鸭能阻止排毒。该研究为研制DEV-H9亚型AIV二联重组活载体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To determine if the maternal antibody from breeders vaccinated with cell culture-adapted 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 (REV) could protect chicks from early REV infection, one-day-old chicks with or without anti-REV maternal antibodies were inoculated with REV, and then their growth rates and antibody titers to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NDV) and 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 after vaccination with inactivated vaccines, were compared.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REV infection could cause growth retardation and severely inhibit immune reactions to inactivated vaccines against NDV and 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 H9 and H5) in one-day-old broilers without maternal antibodies specific to REV. Maternal antibody from breeders vaccinated with an attenuated REV vaccine effectively protected REV-challenged birds from growth retardation and immunosuppression on antibody reactions to NDV and AIV vaccines. Four weeks after vaccination, the HI titers to NDV, AIV-H9, and AIV-H5 in maternal antibody positive and negative groups were 3.36 +- 2.04 versus 1.58± 1.69 (P〈0.01), 6.27±3.87 versus 0.71 ± 1.60 (P〈0.01), and 6.72±3.92 versus 0.54± 1.44 (P〈0.01). Maternal antibodies from breeders vaccinated with REV vaccine could successfully protect chicks from REV infection and effectively prevent REV-induced growth retardation and immunosuppression in antibody responses to NDV and AIV.  相似文献   

15.
禽流感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和免疫保护抗体临界值的测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初生雏鸡的AI母源抗体进行了动态观察 ,并在HI效价为 6 (Log2 )和 4 (Log2 )、2 (Log2 )左右时 ,分别应用禽流感病毒进行攻毒。结果显示 :初生雏鸡AI母源抗体HI效价的峰值在 7日龄时 (7.85 (Log2 ) )出现 ,比 1日龄 (6 .8(Log2 ) )时高出 1个倍比滴度 ;7日龄后HI效价即随雏鸡日龄的增加而迅速下降 ;至 2 8日龄时 ,已趋于消失。攻毒试验中 ,当HI效价为 6 (Log2 )左右时 ,其保护率为 10 0 % ;在 4 (Log2 )时 ,保护率仅为 5 0 % ;在 2 (Log2 )左右时 ,保护率只有2 0 %。由此说明 ,能使雏鸡对AIV的攻击获得完全保护的临界值应在 4 (Log2 )~ 6 (Log2 )之间 ,且必须大于 4 (Log2 )。  相似文献   

16.
将VA5复方免疫增强剂与市售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型)三联油乳剂灭活疫苗(以下简称“新支流三联疫苗”)合用免疫黄羽肉鸡,检测免疫后肉鸡的抗体效价、细胞因子及生产性能变化,评价VA5对鸡新支流三联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及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羽肉鸡免疫含VA5的新支流三联疫苗后,在相同免疫剂量和免疫时间,血清和支气管肺泡冲洗液中针对新城疫病毒(ND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H9))的血凝抑制(HI)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无VA5疫苗组的;泪液及小肠黏液中针对NDV、IBV和AIV(H9)的IgA抗体效价均高于无VA5疫苗组的;血清中IFN–γ和IL–4质量浓度均极显著高于无VA5疫苗组的;肉鸡出栏前,免疫含VA5的新支流三联疫苗组针对NDV和AIV(H9)的HI抗体合格率高于无VA5疫苗组的;添加VA5,提高了肉鸡平均成活率和上市率,同时降低了平均料肉比、呼吸道致病发病率和死淘率,增加了鸡只均质量,只均综合经济效益增幅达11.67%。综上所述,VA5免疫增强剂能提高新支流三联疫苗对黄羽肉鸡的免疫效力,同时提高了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7.
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用陕西省部分地区自然发病鸡群分离鉴定的AIV毒株,按不同的抗原含量研制成AIV的双价油乳剂灭活疫苗进行质量检验和安全试验。结果表明:该灭活疫苗符合兽药生物制品规程的要求;免疫易感鸡后3~5 d出现HI抗体,14 d达1:128以上,21~30 d达到高峰(1:1024),并维持3~6个月(1:256);用同源AIV毒株攻毒,5 d产生保护力,7 d达100%(5/5),保护期为9个月;疫苗4℃保护期暂定12个月。区域性免疫试验,免疫后第14 d抽血检验HI滴定在(1:128)以上。使用安全,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8.
禽流感病毒NP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杂交瘤技术,以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9N2亚型(Mild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MPAIV)F株作为免疫原,制备出3株稳定分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C2C5、D3B10和C2H8。对单抗的特异性鉴定结果表明:腹水单抗C2C5、D3B10和C2H8的间接ELISA效价分别为5×214、210、5×212,但均无HI效价。3株单抗的免疫球蛋白亚类均为IgG2a。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结果显示:单抗C2H8和D3B10与AIV H9N2和AIV H5N1均有60 kD的蛋白条带反应,而不与其他条带反应,表明这两株单抗特异性地针对AIV H9和AIV H5的共同抗原成分60 kD NP蛋白。而C2C5不与电泳蛋白条带反应,说明该单抗不是针对线性表位的,而可能是针对空间表位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在规模化养鸭中应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防制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的适用的免疫程序。试验采用了测定血清中相应抗体液度以及免疫鸭抵抗鸭瘟强毒攻击的能力和免疫鸭的下一代雏鸭抵抗鸭肝炎病毒强毒攻击的能力来进行判定。试验结果表明,种鸭鸭瘟鸭病毒性肝炎的免疫防制,使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首次免疫的适宜时间为28-30日龄,二免时间为产蛋前即23-24周龄.这样在60周龄内可使种鸭不发生鸭瘟和下一代雏鸭不发生鸭病毒性肝炎。对于1-30日龄阶段的小鸭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的防制主要是依靠母源抗体和环境的隔离、消毒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免疫学技术将禽流感(AI)、新城疫(ND)和传染性法氏囊(IBD)疫苗多次免疫产蛋鸡,获得高免蛋,并制成AI-ND-IBD三联高免卵黄抗体液,应用HI和AGP等血清学方法测定AI、IBD及ND抗体滴度。结果证明:AI,HI和IBD,AGP抗体滴度为1 : 128~1 : 512,ND,HI抗体滴度为1 : 256~1 : 1 024,在发病初期给病鸡肌注高免卵黄液,总有效率达89 %。该抗体液制作简单,价格低廉,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