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红宝石无核葡萄是一种结实率强,坐果率高,品质好,易于栽培管理的优良葡萄品种。本文通过介绍红宝石无核葡萄保护地栽培的基本情况、温室大棚结构及栽培管理的全过程,阐述了红宝石无核葡萄保护地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适合大棚间套作的葡萄和草莓品种,进行了大棚葡萄间套作草莓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大棚葡萄园套作草莓,可获得双高产,每667m2产值可达2万元以上;从优质、高效、高产考虑,选择"无核王"和"巨玫瑰"两个适宜的葡萄品种,草莓应选择优质高产的"红额"品种,其次也可选用"丰香"品种。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阳光玫瑰葡萄的品种特性,总结了芜湖县阳光玫瑰葡萄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包括选址建园、施肥、病虫害防治、整形、修花保果、无核葡萄处理措施、大棚温湿度管理、水肥一体化关键技术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当地阳光玫瑰葡萄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使葡萄修剪做到简单易行、省工、高效,在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大棚对极早熟葡萄品种碧香无核进行量化修剪技术。碧香无核在明溪县种植表现自然无核、抗寒、抗病、挂架期长、极早熟、品质好等特性,每667m~2产量在1 250kg以上,产值在2万元以上,可作为葡萄观光园采摘优选品种之一。通过多年栽培种植经验,总结碧香无核葡萄量化修剪技术。  相似文献   

5.
陈现伟 《农家参谋》2008,(12):15-15
据了解日本冈山县葡萄专业户在实践中总结出大棚葡萄一年两茬高产栽培的新技术。现总结其主要技术环节是采取人工照明技术,延长日照时间,促进新梢生长。第一茬的管理与传统方式相同。以大粒无核葡萄——毕奥耐为例,在每年1月中旬到2月初期间,对大棚葡萄采取加温措施。  相似文献   

6.
无核葡萄在水果市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日益竞争激烈市场中,应积极做好无核葡萄嫁接管理技术,提高葡萄的生产效益。该文主要阐述无核葡萄嫁接准备阶段、生长期、嫁接后水肥等几方面的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2008年以来,佳木斯市郊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大来镇兴华村进行了大棚无核白鸡心葡萄栽培试验,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寒地大棚无核自鸡心葡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葡萄大棚栽培前期促成、后期避雨(简称促成-避雨栽培)模式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保护性栽培模式。试验通过对弗蕾无核枝条生长量、物候期、果实品质及病虫害防治等的调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棚栽植可以有效的规避晚霜的伤害,提早萌芽,新稍生长量显著高于露地栽培,物候期比露地栽培的早7d左右。且病虫害发生显著低于露地栽培,防病次数少于露地栽培,药品也多用于预防病害发生,浓度较低。大棚栽培的葡萄果面干净、果实鲜红靓丽,单粒重、单穗重均比露地栽培的高,可溶性糖高于露地栽培。因此大棚栽培的弗雷无核葡萄果实品质和商品性都好于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无核红宝石葡萄的种植面积逐渐增加。但是,许多果农不了解无核红宝石葡萄生长特性和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总是根据管理巨峰、玫瑰等有核葡萄的方法来防治病虫害,这样往往使一些无核红宝石葡萄易感的病虫害发生加重。多年来我们对无核红宝石葡萄病虫害药剂防治试验的研究和实践,总结了一些病虫害防治经验,供大家生产中参考。一、无核红宝石葡萄主要病虫害种类无核红宝石葡萄易感黑痘病、霜  相似文献   

10.
一、优良品种选择 大棚葡萄主要推广选择优良品种,如夏黑、晚红、秋黑、优无核、茉莉香、等晚熟品种延后栽培,温室葡萄主要推广夏黑等无核优质品种促早栽培. 二、寒地葡萄设施栽植技术 1.标准化集约育苗,培育优质壮苗.选择健壮大苗定植,提高成活率.葡萄选择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的贝达或山葡萄根1-2年生健壮嫁接苗,种苗茎粗0.5厘米以上,有10条以上鲜活根系,4-5个健壮饱满芽.  相似文献   

11.
<正>俗语说,"想吃葡萄六月(农历)鲜"。然而在老子故里鹿邑县贾滩镇,那里的无核超早熟大棚葡萄,早在端午节就成熟上市销售了。目前,该镇大棚葡萄销售已经结束,亩均经济效益达2万多元,露地栽培的葡萄正值成熟佳期,果农正忙着迎接客人来果园里采摘品尝。  相似文献   

12.
葡萄栽培最大的优势在于见效快,栽植翌年就能开花结果见效益,第3年达到大丰收,葡萄正常栽培管理丰产寿命为15~25年。本文从无核葡萄栽培环境条件、品种选择、栽培要点和后期管理4个方面总结了无核葡萄栽培技术,并分析了无核葡萄的经济价值,以期实现无核葡萄高效栽培,进一步提高种植无核葡萄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弗雷无核葡萄为极早熟品种,粒小、皮薄、果梗细易失水,贮藏后容易造成干梗、落粒、褐变腐烂。本文从葡萄采摘标准、采摘方式方法、包装、预冷方式、预冷温湿度、保鲜剂的选择与投放、贮藏保鲜管理等技术方面综合阐述了弗雷无核葡萄贮藏保鲜关键技术,以此提高弗雷无核葡萄贮藏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4.
使用大棚进行葡萄栽培,可大大提升葡萄产量,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是非常值得推广的葡萄栽培技术。该文以安徽省大棚葡萄优质高产栽培为例,从大棚选址建造、品种选取、定植、肥水管理、温湿度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与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大棚葡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晚熟克瑞森无核葡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瑞森无核葡萄2005年引入陕西咸阳。果粒色红,肉硬脆,味甜,晚熟、无核、品种极优,采前不裂果,采后不落粒,极耐储运,是一个市场前景好的鲜食高端品种。笔者从建园、定植管理、初果期管理、成龄园管理等方面,就克瑞森无核葡萄在咸阳各地栽培技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6.
葡萄无核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无核葡萄的类型与无核基因的利用,利用葡萄无核基因选育无核葡萄的技术,葡萄无核基因的遗传模型,无核基因的分子标记以及相关基因的克隆等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从大棚园地的选择、构建、管理、葡萄施肥、病虫害处理等方面进行介绍,从而提高大棚葡萄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提高大棚葡萄产量,为大棚葡萄种植提供有用的经验,并不断增强大棚葡萄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葡萄无核性状作为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鲜食和制干产业关注的重点;同时也成为葡萄优良品种选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无核形成与调控机制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综述了目前无核葡萄分类、无核的成因、形成机制与调控及无核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以期梳理无核性状的形成脉络,为明晰葡萄无核机制形成与调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1999,(7)
(三)促成栽培的技术要点4.花果期管理(1)温湿度管理萌芽后40~50天大棚葡萄即进入开花期,约在4月下旬~5月上旬,此时露地平均气温已达15~17℃,大棚内平均气温约为25~28℃,适合葡萄生长。开花前应充分保持大棚内良好通风透光条件,但遇冷空气侵袭时仍须闭棚保温,以保证授粉期间的适宜温度,防止产生无核果。棚内空气湿度应控制在60%~65%,需防止阴雨导致棚内高温高湿引起烂花,以及灰霉病的发生。除覆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浙南无核王葡萄的快速繁育关键技术及其配套技术,为制定其调控快繁技术规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