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乡村景观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乡村景观建设和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可促进乡村经济建设、农民致富、生活环境改善、生态环境保护、传统景观遗产保护和继承,对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观光农业作为现代化农业发展方向之一,在我国农村生产方式变革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景观设计在观光农业中的价值体现,以宜昌市新农村建设为例,分析新农村景观建设所存在的问题,理顺设计思路,客观评价景观对地方观光农业的创新实践,探讨不同模式中景观设计的应用特点。结果表明,景观设计在观光农业中具有经济、生态和人文价值。然而,新农村景观建设存在景观样式相对单一,景观规划不够合理,景观配套设施不齐全等问题。因此,必须注重因地制宜的环境要素,突出民俗文化的景观特色,体现设计美学的思想融合,强调原生型景观材料的设计效果,从而展示情景交融的自然美,彰显新农村建设的和谐美。针对宜昌市新农村建设,提出官庄村城乡一体化、邓村坪村绿色生态型、嫘祖镇民俗文化型三种模式。研究阐明了当前新农村景观设计,应当不断完善景观功能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结合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文化习俗、经济条件等现状,对新农村改建和扩建项目进行整体性规划,并切合"美丽乡村"建设主题,更好地服务于地方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杨杰 《农业与技术》2012,32(10):124
当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如何保护好传统村落的生态环境、传承历史文化、建设现代化的和谐新农村,已然成为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笔者通过自身对乡村景观规划建设的现状调研,以四川省什都市马井镇为例,通过完善对乡村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社会结构等乡村景观元素之间的关系,把新时代下的新农村视为大地生命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规划并建立景观安全格局,从而保障乡村景观在飞速建设的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得以生命力的延续.  相似文献   

4.
陈祺 《浙江农业科学》2014,(3):369-371,374
结合阎良区凤凰岭都市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在生态农业景观建设中,紧扣"凤凰文化再现"传统主题,凸显飞机城空中俯瞰优势,探索都市农业文化特色景观建设的有效途径,力求从文化景观与生态农业两方面自然融合,以充分认识文化意蕴对于都市农业景观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之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合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340-4343
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进行探讨,并对如何创造具有中国乡村景观意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相关探索。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规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其景观的布局和建造要重视中国传 统文化的传承,将农村的传统与现代化城市的元素相联系,促进乡村建设为中国的城村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路培  王勇  吴荣荣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629-3632
以河北武强县西辛庄新农村建设为例,针对规划地区的经济状况和现有条件,认为"迁村并点"应是政府远期引导的方向,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应在原有基址上,重点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经济产业的发展构想、村庄物质空间的合理组织、基础设施改造、村庄景观环境的塑造等方面进行规划,最终实现符合该地区特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论文提出农业园美学理论缺失,是造成当前农业园景观设计农业特征景观不足、简单沿袭园林手法现象的重要原因。在对农业园与传统农业、园林在审美特征,即审美心理、审美诉求、整体形象及景观要素体系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尝试构建农业园美学概念:即运用美学理论研究农业园景观的美学特征和规律。并进一步提出农业园景观构成的四维要素来源、美学特征及规律。通过将美学理论与农业园景观应用结合,以期对农业园景观建设发挥美学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义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717-3718,3733
新时期所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传统政策的继承性,但也有着其现实的新特点,即紧迫性与可行性、综合性与长期性、科学性与革命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构建新农村各个环节的物质载体和纽带及成功的突破口.分析了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点,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构建新农村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性进行和不断巩固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农业与景观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景观农业及其规划设计的梳理和思考,结合农业发展中的基本矛盾和问题,提出了农业与景观一体化研究的必要性及其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框架和建设原则,以期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下,既要保证农村生态、历史、文化和民俗传承充满活力的和谐特性,也要满足景观生态要求。合理进行景观空间布局,增加与稳定其景观异质性,做到可持续发展。以长沙市桐木河为例,运用景观生态规划原理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新农村景观建设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村景观规划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景观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该文论述了农村景观评价、村域景观规划以及村庄绿化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以为农村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根据绿色生态江西、发展农村经济、美化新农村、保护新农村生态安全的目标,提出建设江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景观建设的原则和景观模式。  相似文献   

14.
艺术设计视域下的乡村景观建设蕴含时代维度、意蕴维度、适地性维度和能动性经济性四重维度。在当前的乡村景观改造建设潮流中,重视功能的纯粹性使得乡村整体的景观风貌偏离了传统乡村“田园美学”取向,甚至出现了“千村一面”的统一景观,导致传统乡土文明消失。从传承优秀乡村地域文化的层面上分析,需要牢牢把握和解决三个关键问题:一是建设者的审美意识要提升;二是建设效果要从“可辨性”的角度出发;三是设计措施要尊重原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进行梳理和提升。提倡融合艺术设计,将“如画式审美范式”转变为“生态式审美范式”的造景方式,为当前乡村景观建设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了顺应住宅小区从"自然型"向"文化生态型"的转变,使其绿化景观更具特色,以上海同济大学的侯马华翔·书香花苑总体规划设计为例,从城市生态宜居景观营造着手,紧扣"书香与花木文化"主题意向,全方位进行文化意蕴的梳理和提升,构筑琴棋书画书香大门和牡丹、荷花、紫薇三苑特色景观,探索富含文化意蕴居住景观环境建设的有效途径,力求将文化景观与生态绿化两方面有机融合,以充分认识文化生态型住宅景观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根据绿色生态江西、发展农村经济、美化新农村、保护新农村生态安全的目标,提出建设江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景观建设的原则和景观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前,农村园林绿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景观和园林绿化的规划与建设已经列入了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工作中。建设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的新农村更成为了时代要求。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乡土文化,规划与建设出能体现本土自然特色的现代景观园林,将是园林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对当前秦岭北麓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园林绿化现状进行分析,就如何搞好新农村园林绿化的规划与建设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云南省安宁市八街街道小五岳村建设新区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分析了小五岳村的地理区位、气候特征、村庄景观现状,确定了以自然的田园风光为基础,突出村庄特色,打造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形象的景观规划设计理念。在此基础上,将建设新区景观规划结构确定为"两带、两片"式结构,进而针对道路景观带、滨水景观带、建筑景观、园林小品景观、植物景观,具体分析了主要景观带、景观节点设计内容。强调小五岳村景观规划建设应充分利用借景、对景等造景手法打造新农村景观;充分考虑村民的交流欲望,为村民提供交流场所;充分提炼村居形态语言特征,延续地域文脉,营造具有地域风貌特色的民居景观;充分利用当地乡土植物,营造乡村景观。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基于乡村景观旅游发展而进行的我国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研究,重点突出了以乡村景观环境设计为导向、以乡村旅游开发为中心、以融合国家新农村建设为目标的乡村经济、社会、环境的三元体研究。  相似文献   

20.
结合武功县五彩渭水园规划设计,在自然湿地景观塑造中,紧扣"农耕文化再现"这一主题,探索城市文化特色景观建设的有效途径,力求从文化景观与湿地生态两方面自然融合,以充分认识城市文化意蕴对城市景观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之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