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5个不同处理的钾肥施肥量和3种不同栽培模式的研究,探讨在高海拔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增施钾肥的必要性和适合马铃薯种植的最佳栽培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增施钾肥后能够促进马铃薯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商品薯率都有所增加,说明在高海拔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增施钾肥是有必要的。同时通过不同栽培模式的研究说明,起垄覆膜处理增温效果明显,有利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马铃薯提前出苗,促进生长,缩短生育期,提高产量和商品率。  相似文献   

2.
半干旱地区玉米覆膜方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晓伟  何宝林 《玉米科学》2012,20(2):107-110
干旱是制约玉米生产的主要因子。试验研究7种不同覆膜方式的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玉米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探求不同覆膜方式对半干旱地区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顶凌覆膜优于春覆膜,全地面覆膜优于半覆膜平铺,其中全膜顶凌双垄沟栽培模式产量达到12 691.9 kg/hm2,较普通种植模式增产46.10%,较裸地种植增产77.98%,是一项适合半干旱地区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本文收集1991-2020年川西北地区32个国家级常规地面观测站气象观测数据,在分析川西北地区玉米种植区域的气候资源变化趋势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熟期玉米最适种植气候参数,利用反距离权重法和层次分析法对该地区的早、中、晚熟玉米种植进行农业气候区划。通过层次分析法对4种区划因子赋值并计算得到权重向量分别为0.56、0.26、0.12、0.06,根据权重向量计算川西北地区不同熟期的玉米种植气候区划数值。泸定区划数值最高,为3039.4;石渠区划数值最低,为145.4,表明泸定一线最适宜玉米种植,石渠一线最不适宜玉米种植。川西北适宜不同熟期的玉米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川西北地区的东部、东南部及中部部分区域。  相似文献   

4.
热带和亚热带高原种质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本文阐述了种植在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的热带和亚热带高原玉米种质的特点及利用价值,并对如何利用这类资源来改良温带玉米的抗病性,拓宽遗传基础进行了经验性讨论。  相似文献   

5.
半干旱地区马铃薯不同黑膜覆盖栽培方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马铃薯》2015,(4):209-212
马铃薯已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栽作物之一,为了筛选出最佳种植模式,针对本地生产上使用范围较广的5种马铃薯不同黑膜覆盖栽培模式与露地种植进行了对比试验。通过田间观察、综合性状和实际测产等方面比较,结果表明,马铃薯黑膜全覆盖双垄侧播栽培模式综合性状优良,产量表现最佳,为26.72 t/hm2,比对照露地垄作和露地平作分别增产43.99%和54.21%。该覆膜方式经济效益显著,技术简单易行,适宜在定西市半干旱地区进行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6.
程义华 《中国马铃薯》2004,18(3):172-173
浙南山区景宁畲族自治县近年来为了加快发展效益农业,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种植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由水田延伸到旱地,2000年以来,全县在海拔600米以下地区的澄照、鹤溪、外舍、渤海、陈村等地累计推广种植“春马铃薯-甘薯 玉米-蔬菜”三熟四收的高效栽培模式88.4hm^2,取得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甘肃省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达65万hm^2,占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6%。选育推广优良品种是玉米增产最重要的有效措施。近年来甘肃省选育推广的适宜低海拔地区种植的中晚熟玉米品种较多,而适宜高海拔地区种植的早熟玉米品种较少。  相似文献   

8.
风沙半干旱区适时早播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于希臣孙占祥孙贝烈侯志研(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机械化耕作栽培研究所沈阳110161)辽宁省阜新地区属半干旱季风大陆性气候区,春季多风少雨,十年九旱。玉米是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避过春旱,以往采用晚播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半干旱地区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引进的9个马铃薯品种进行生物学特性、适应性、抗病性、丰产性、商品性等综合农艺性状的比较试验,选择适宜武山县半干旱地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青薯9号、天薯10号、11号较当地多年种植的主栽品种陇薯3号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抗旱性和丰产性,可考虑作为武山县半干旱地区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的马铃薯品种;晋薯16号、陇薯8号、3号可适当推广种植;紫花白为中早熟品种,抗旱性差,可在川区进行地膜栽培试验;02175-200抗旱性较差,产量低,不适宜半干旱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李崇德 《玉米科学》2000,8(Z1):053-054
翼城县从 8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玉米地膜覆盖技术 ,到今年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覆盖面积由开始的 0 8h 到目前推广面积达 3350h ,占到春播玉米总面积 5330h 的 6 0 % ,累计推广面积达 1 7万h ,使玉米生产实现了三大突破 :一是玉米产量实现突破。平均单产由过去的 50 2 5kg/h 提高到 90年代中期的 76 95kg/h ,最高单产达到了 1146 0kg/h ,二是中晚熟品种种植区域实现突破。特别是高海拔冷凉地区及背阴沟坡地 ,在多雨、低温年份成熟得到保证 ,拓宽了中晚熟品种的种植区域 ;三是产投比实现突破。由过去露地种植产量低而不稳 ,…  相似文献   

11.
玉米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因其喜暖湿气候,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适宜种植。目前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仅次于美国。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和玉米加工业的迅速发展,玉米的重要地位不断凸显。1玉米播种面积及总产走势1.1全国播种面积及总产情况我国玉米播种面积除2003年略有降低外,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马铃薯不同种植模式的产量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云南马铃薯种植有明显的多样性,种植季节和模式几乎涵盖了中国从海南省到黑龙江省的所有类型,2 400 m以上的高海拔地区马铃薯以春播一季净作为主,是低海拔地区的种薯供给地,效益明显好于青稞、荞麦等作物;1 400~2 400 m的中海拔地区,有春作、秋作和早春作,不同季节又有净作和间套作;净作中产值比烤烟略低,但明显高于水稻、玉米等作物;马铃薯与其它作物间作套种是该区域主要的栽培模式,可以大大提高土地、温光水肥的利用效率,增强抗灾能力。1 400 m以下地区,马铃薯以一季冬作为主,主要是水稻-冬马铃薯的水旱轮作模式和甘蔗/马铃薯套作模式,夏季种植水稻解决粮食,冬季种植马铃薯增加收入,使冬马铃薯成为该类地区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东南亚国家有大量的冬闲田,水稻-冬马铃薯的水旱轮作模式在东盟这些国家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对10个中稻新品种与对照Ⅱ优明86在大田生产条件下的产量,抗逆性等特征特性进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川优2189、两优616、福两优1586等品种适合中高海拔地区作中稻栽培;广优2186、广优3301、中浙优1号、花2优3301等品种适合高海拔区域作中稻栽培。  相似文献   

14.
朱平  刘翔 《玉米科学》1997,5(4):036-040
本文根据1980~1996年吉林省西部地区降水资料及对玉米生产现状的调查,总结了半干旱地区春玉米发展的限制因素,并提出了提高该地区春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西部地区甜菜栽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吴耀声,张会江(白城地区农业站)(白城地区农研所)吉林省西部为风沙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比较适宜种植甜菜,是甜菜主产区。在多年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增产经验,涌现出一批高产典型。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甜菜产量的提...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玉米生产现状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波  王晓琪  刘颖  刘娜 《杂粮作物》2007,27(1):58-60
简要介绍了辽宁省玉米种植面积、单产水平及玉米分布区域等生产情况,分析了当前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品种选育、栽培措施及市场需求等方面提出了辽宁省玉米产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对半干旱地区不同种植密度对半直立绿豆品种的产量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半干旱地区,种植密度对绿豆产量影响是显著的。在一定的栽培条件下,绿豆在适宜的密度条件下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绿豆品种绿丰5号高产栽培适宜密度是2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8.
不同海拔下玉米生物学干重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紧凑型玉米郑单958、半紧凑型玉米东单60和平展型玉米长玉13为试验材料,分别在重庆海拔220、530、1 300 m地区种植,测定玉米叶片、茎秆、叶鞘以及果穗干重的动态积累,研究不同株型玉米在不同海拔高度地区生物学干重的形成规律,并结合产量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3种株型玉米的叶片干重均表现为高海拔地区持续上升至峰值,而在中海拔和低海拔地区均先上升后下降,各时期变化总趋势为中海拔地区>低海拔地区>高海拔地区;玉米茎秆和叶鞘干重的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郑单958干重受海拔的影响较小,东单60干重达最大值的时期各不相同,长玉13在散粉期或灌浆期达最大值;果穗干重随生育时期推移呈直线上升至最大值,且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加;子粒产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但平展型玉米以中海拔地区最高。因此,应重视玉米育种和生产上海拔高度对玉米生物学干重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丹玉12为材料,研究辽西半干旱区控制灌溉条件下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发育和耗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株高影响不大,茎粗和单株叶面积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叶面积指数、日耗水量、阶段耗水量和全生育期耗水量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全生育期高密度处理玉米总耗水量高出低密度处理22%;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综合考虑节水和增粮目的,在辽西半干旱地区控制灌溉条件下,丹玉12种植适宜密度为5.25万株/hm2.  相似文献   

20.
株两优02是湖南省株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用株1s×ZR02选育成的两系早稻品种。2013—2016年在邵武市和平镇高海拔(平均700 m)地区作烟后稻栽培,表现熟期适中,适应性广、高产、抗病等特点。总结了株两优02在邵武市高海拔地区作烟后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