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养鸡生产中使用抗生素浅见田碧(新疆乌鲁木齐市饲料公司830011)在养鸡生产中,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按规定剂量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无效。加大剂量后,初期有效,但时间一长也无疗效。出现这种现象表明产生了抗药性。追究其原因是由于产生了耐药菌株。耐药菌株的...  相似文献   

2.
鸡源大肠埃希氏菌多药耐药性的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鸡源大肠埃希氏菌病的临床上多采用抗菌药物进行防治,一方面增加养殖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抗菌药的不合理应用或滥用,助长了耐药菌株的产生、耐药性增强和耐药谱的扩大。特别是多重耐药现象的出现,不但给临床防治带来了困难,而且对食品安全和人医临床也构成潜在的危害。本试验对临床分离的鸡源大肠杆菌进行耐药性监测,旨在了解和掌握鸡群中大肠杆菌耐药菌株的产生情况和耐药程度,为临床用药和控制该病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内江市猪源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与消毒剂的交叉耐药情况及交叉耐药机制。本试验以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ATCC 25922)为质控菌,检测从内江市分离的66株猪源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常用抗菌药恩诺沙星、土霉素和消毒剂苯扎溴铵、戊二醛对受试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进行耐药性检测,并筛选出对抗菌药和消毒剂均耐药的交叉耐药菌;PCR扩增标准菌株和交叉耐药菌的qacE△1、acrA、acrB和tolC基因,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基因携带和扩增情况,并对acrA、acrB和tolC基因进行测序,以标准菌株的acrA、acrB和tolC基因为参照,比对交叉耐药菌相应基因突变情况。结果显示,从内江市分离的66株猪源大肠埃希菌对恩诺沙星和土霉素完全耐药,对苯扎溴铵耐药的有3株,而所有菌株均对戊二醛敏感,即对抗菌药和消毒剂均耐药的交叉耐药菌有3株,编号分别为5、6、7号。在检测的3株交叉耐药菌中,仅6号菌检出qacE△1基因;基因序列比对结果显示,与标准菌株相比,交叉耐药菌的acrA、acrB和tolC基因碱基和氨基酸均有突变发生,碱基突变率最高的是7号菌的tolC基因(2.10%),突变率最低的是7号菌的acrA基因(0.97%);氨基酸突变率最高的为7号菌的acrB基因(2.39%),突变率最低的是tolC基因,且3株菌突变率相同(均为0.22%);3个基因有部分碱基或氨基酸有一致突变。所检测的内江市猪源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恩诺沙星和土霉素耐药性严重,已有对抗菌药和消毒剂交叉耐药的菌株,且其交叉耐药的机制与外排泵AcrAB-TolC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内江市猪源大肠埃希菌抗菌药与消毒剂交叉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内江市猪源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与消毒剂的交叉耐药情况及交叉耐药机制。本试验以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ATCC 25922)为质控菌,检测从内江市分离的66株猪源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常用抗菌药恩诺沙星、土霉素和消毒剂苯扎溴铵、戊二醛对受试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进行耐药性检测,并筛选出对抗菌药和消毒剂均耐药的交叉耐药菌;PCR扩增标准菌株和交叉耐药菌的qacE△1、acrA、acrB和tolC基因,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基因携带和扩增情况,并对acrA、acrB和tolC基因进行测序,以标准菌株的acrA、acrB和tolC基因为参照,比对交叉耐药菌相应基因突变情况。结果显示,从内江市分离的66株猪源大肠埃希菌对恩诺沙星和土霉素完全耐药,对苯扎溴铵耐药的有3株,而所有菌株均对戊二醛敏感,即对抗菌药和消毒剂均耐药的交叉耐药菌有3株,编号分别为5、6、7号。在检测的3株交叉耐药菌中,仅6号菌检出qacE△1基因;基因序列比对结果显示,与标准菌株相比,交叉耐药菌的acrA、acrB和tolC基因碱基和氨基酸均有突变发生,碱基突变率最高的是7号菌的tolC基因(2.10%),突变率最低的是7号菌的acrA基因(0.97%);氨基酸突变率最高的为7号菌的acrB基因(2.39%),突变率最低的是tolC基因,且3株菌突变率相同(均为0.22%);3个基因有部分碱基或氨基酸有一致突变。所检测的内江市猪源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恩诺沙星和土霉素耐药性严重,已有对抗菌药和消毒剂交叉耐药的菌株,且其交叉耐药的机制与外排泵AcrAB-TolC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1 作为人类胃肠疾病病因的沙门菌 世界范围的蛋相关沙门菌传染病始于1970年代,至目前已逐渐消失,这归功于政策制定者和家禽业的巨大努力.这种传染病是由肠炎型沙门菌引起的.由于其与鸡蛋关系密切,加之人们常在室温下储存、加工及食用生鸡蛋的习惯方式,肠炎型沙门菌对人类健康产生了重要影响.近年来,全欧盟的沙门菌污染水平不断下降,而沙门菌分离菌株对抗菌药的抗药性依然不断上升.尤其是鼠伤寒沙门菌格外引人关注,因为在2006年大约40%的鼠伤寒沙门菌分离菌株对4种以上的抗菌药耐药.  相似文献   

6.
1 作为人类胃肠疾病病因的沙门菌 世界范围的蛋相关沙门菌传染病始于1970年代,至目前已逐渐消失,这归功于政策制定者和家禽业的巨大努力.这种传染病是由肠炎型沙门菌引起的.由于其与鸡蛋关系密切,加之人们常在室温下储存、加工及食用生鸡蛋的习惯方式,肠炎型沙门菌对人类健康产生了重要影响.近年来,全欧盟的沙门菌污染水平不断下降,而沙门菌分离菌株对抗菌药的抗药性依然不断上升.尤其是鼠伤寒沙门菌格外引人关注,因为在2006年大约40%的鼠伤寒沙门菌分离菌株对4种以上的抗菌药耐药.  相似文献   

7.
一、明确诊断、正确选用抗菌药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是发挥抗菌药疗效的重要保证。滥用抗菌药可产生不良后果 ,既可产生敏感的病原体对药物产生耐药性 ,能使动物机体产生不良反应 ,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 ,抗菌药物的选择应以临床诊断为依据。二、根据药物特点 ,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抗菌药在机体内要发挥杀灭或抑制的作用 ,必须在靶组织或器官内达到有效的浓度 ,并能维持一定的时间。因此 ,必须有合适的剂量、间隔时间及疗程。给药途径既应根据药物体内过程特点 ,又应根据病情适当选择 ,严重感染多用注射给药 ,一般感染和消化系统的疾病以内服为宜 ,但严重消化道疾病伴有菌血症时 ,可选择内服与注射法给药并用 ,奶牛乳腺炎和子宫内膜炎宜用局部注射法给药。三、慎用抗菌药 ,防止细菌耐药性的产生1.常用抗菌药对病毒、真菌、寄生虫等感染无效。真菌性感染及寄生虫感染应对症选择用药。2.病情轻、病因不明的感染不宜轻易使用抗菌药物。3.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 ,尽量减少长时间应用 ,污染场地应严格消毒 ,控制耐药菌株传播。使用抗菌药物 ,在可用可不用时尽量不用 ;宜用窄谱抗生素决不用广谱抗生素 ;一种抗菌药有效时 ,决不用多种抗菌药 ;将...  相似文献   

8.
1危害增加细菌的耐药性。大量广泛的使用兽药,由于选择性压力必然会使细菌耐药性增加。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耐药菌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兽药的广泛使用甚至是滥用,尤其是亚剂量作促生长使用,是敏感菌大量死亡,耐药菌得以大量繁殖,促进和增强了细菌的耐药性。耐药性的产生使抗菌药的药效越来越低,使用标准的给药剂量己经不  相似文献   

9.
<正>抗菌药可用于预防、控制、治疗动物疾病及促进动物生长,因此推动了全球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但是抗菌药广泛应用的同时,耐药菌也随之产生,因而导致药物疗效减弱甚至消失,给畜牧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近些年来,农业农村部始终保持加大监管兽用抗菌药和使用管理的工作力度,多措并举。随着畜产品贸易的全球化,耐药菌株在国际间开始传播和蔓延,各国政府及相关组织在认识到滥用兽用抗菌药的危害后,积极采取措施控制耐药性的产生和蔓延。那么国外针对兽用抗菌药物是如何实施监管的呢?  相似文献   

10.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临床耐药现象日趋严重.据报道,我国临床分离的一些细菌对某些药物的耐药性已居世界首位,耐药菌继发感染人数已占住院感染患者总人数的30%左右.令人担忧的是,开发一种新的抗菌药一般需要大约10年的时间,而近几年一代耐药菌株的产生只需要2年时间,细菌耐药性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新药研发速度.目前能与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广东湛江地区肉鸡养殖场中大肠杆菌耐药性和耐药基因的流行与传播特点,从湛江地区的8个肉鸡场分别采集粪便和土壤样品各120份,从中分离鉴定出200株大肠杆菌,药敏纸片扩散试验检测分离菌株对23种抗菌药的耐药情况,并利用PCR法检测分离菌株携带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从粪便和土壤中分离的200株菌株均对磺胺异噁唑、万古霉素、复方新诺明等12种抗菌药具有较高耐药率(≥50%),对美罗培南、呋喃唑酮、磷霉素等11种抗菌药具有较低耐药率(≤50%)。分离的大肠杆菌菌株均检出耐药基因,养殖场粪便分离菌中检出耐药基因28种,其中blaTEM、sul2检出率较高;土壤分离菌中检出耐药基因25种,其中blaTEM、int1、sul2、tet D检出率较高。分离菌的多重耐药现象普遍存在。由于耐药机制复杂,细菌耐药性的传播特点和方式仍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2.
由于养殖过程中不科学的、盲目的滥用抗菌药,使细菌的耐药性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不少耐药菌株可耐受多种抗生素.因此,临床上应合理应用抗菌药,以避免或减少耐药性的产生,而合理应用抗菌药控制畜禽疾病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通过药敏试验指导临床用药,以充分发挥抗菌药的疗效,并尽可能减少其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鸡源大肠杆菌对17种抗菌药的耐药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陕西省关中主要养鸡地区分离的20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17种抗菌药的药敏实验。结果表明,除氟哌酸(NOR)、头孢哌酮(CFP)和头孢三嗪(CRO)未产生耐药性外,分离菌株对其余14种抗菌药均有程度不同的耐药。红霉素(ERY)、苯唑青霉素(OXA)和头孢呋新(CFX)普遍产生耐药性。20株菌中有14种耐药谱型,多数为6重以上联合耐药。  相似文献   

14.
《畜牧与兽医》2017,(1):55-60
采用微量稀释法进行11种兽用药及11种人用抗菌药的药物敏感性检测试验。结果表明:猪源和人源链球菌同时对8种兽用抗菌药和10种人用抗菌药物产生表观耐药性。针对分离菌株进行耐药基因检测,选取共同耐药率较高的3类抗菌药物的9种主要相关基因进行检测,发现猪源与人源链球菌携带共同耐药基因有6种,其中四环素类tet L基因的检出率高达92.39%,多黏菌素类mcr-1基因及大环内酯类erm B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79.35%和76.09%。对共同携带的耐药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表明,耐药基因tet L和erm B的同源性较高,均达到97%以上,其中tet L基因达到100%。研究结果提示猪场猪源和人源链球菌对多种常用兽用抗菌药及人用抗菌药物产生共同表观耐药性,而其部分相关耐药基因具有高度的同源性,这表明细菌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可在猪源与人源链球菌中传播。  相似文献   

15.
江苏部分地区鸡白痢沙门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菌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常见传染病,它在各种年龄鸡都可发生.对该病主要是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并使用抗菌药物来预防和控制,但兽医临床大剂量盲目使用抗菌药,不但助长了耐药菌的产生,给兽医临床治疗带来困难,而且盲目用药还会造成鸡肉食品中药物残留,引发公共卫生问题[1].为此,作者对江苏部分地区鸡白痢沙门菌作了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以期为鸡白痢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药物作用具有两重性,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往往会产生不良反应,轻者出现副作用、过敏反应,重者产生急、慢毒性,以至死亡。由于抗菌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不合理应用,甚至滥用,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负面问题,如不良反应增多,导致药源性疾病;使细菌耐药菌株增多,许多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即多重耐药,致使药物疗效降低以至无效;药物在动物源食品中残留影响食品安全等。如何合理应用抗菌药,实现人们所期望的药到病除,始终是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畜主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专家指出,绝大多数情况下,包括兽医院和大型养殖场在用药前没有明确的微生物学诊断而盲目用药,大量应用多种抗生素。有效的方法是正确诊断,根据实验室细菌学检查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选择抗菌药。无条件的地方应根据临床诊断、抗菌药的抗菌范围、药物在动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的特点正确选择抗生素。选药时应纠正"越新、越贵的抗菌药物疗效越好"和人们总认为头孢菌素(先锋霉素)就是比青霉素好,进口的就是比国产的好,等等错误观点和误区。  相似文献   

17.
王振 《山东家禽》2011,(10):38-39
随着抗菌药的广泛使用,使许多疾病得已控制和治愈,但也给临床用药带来了许多问题,如过敏反应、耐药菌株的大量出现等,为了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应合理使用抗菌药。  相似文献   

18.
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大肠杆菌是医学和兽医临床最常见的病原之一。在兽医临诊中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如鸡大肠杆菌病、猪水肿病、仔猪黄、白痢是近几年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传染病,长期困扰着养殖业的发展。随着抗生素的大量应用,耐药菌株越来越多,耐药谱越来越广。有的菌株甚至对尚未用于兽医临床的新型抗生素也表现出很强的耐药性。而且动物源性带耐药质粒的肠道菌可通过畜禽产品的加工、食用等过程传播到人类[1],因而兽医临床大剂量盲目使用抗生素不但给兽医临床治疗带来了困难,助长了耐药菌的产生,加剧了治疗和用药的恶性循环,而且对人医临床构成潜在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药物作用具有两重性,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往往会产生不良反应,轻者出现副作用、过敏反应,重者产生急、慢毒性,以至死亡。由于抗菌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不合理应用,甚至滥用,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负面问题,如不良反应增多,导致药源性疾病;使细菌耐药菌株增多,许多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即多重耐药,致使药物疗效降低以至无效;药物在动物源食品中残留影响食品安全等。如何合理应用抗菌药,实现人们所期望的药到病除,始终是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畜主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专家指出,绝大多数情况下,包括兽医院和大型养殖场在用药前没有明确的微生物学诊断而盲目用药,大量应用多种抗生素。有效的方法是正确诊断,根据实验室细菌学检查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选择抗菌药。无条件的地方应根据临床诊断、抗菌药的抗菌范围、药物在动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的特点正确选择抗生素。选药时应纠正“越新、越贵的抗菌药物疗效越好”和人们总认为头孢菌素(先锋霉素)就是比青霉素好,进口的就是比国产的好,等等错误观点和误区。  相似文献   

20.
滥用抗菌药是农村养鸡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抗菌药的滥用一方面使耐药菌株迅速增加,给传染病的控制带来困难,另一方面破坏了鸡体内正常菌群的平衡,造成饲料消化率降低和维生素需要量的增加.现将农村养鸡在用药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