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以番茄为试材,采用行下内置式秸秆反应堆技术,设置3个处理:秸秆生物反应堆菌剂(A菌剂)+667m~2施4 500kg玉米秸秆、秸秆生物降解专用菌种(B菌剂)+667m~2施4 500kg玉米秸秆、秸秆生物反应堆菌剂(A菌剂)+667m~2施6 000kg玉米秸秆处理,以不添加菌剂和秸秆温室为对照(CK),研究不同微生物菌剂和秸秆添加量对越冬番茄长势、产量和温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3个处理均能显著增加番茄茎粗,增大叶面积,提高叶绿素a/b;A菌剂+667m~2施4 500kg玉米秸秆处理和B菌剂+667m~2施4 500kg玉米秸秆处理下番茄株高、产量显著高于CK,而A菌剂+667m~2施6 000kg玉米秸秆处理显著降低了番茄的株高和产量。在10、11月A菌剂+667m~2施6 000kg玉米秸秆处理显著的提高了15cm土层的温度,该处理10月10日的平均地温为17.35℃,比对照平均地温高出1.05℃。12月B菌剂+667m~2施4 500kg玉米秸秆处理对15cm土层温度的提升效果最明显,其中12月25日平均地温为10.30℃,比CK高0.77℃。处理温室内CO_2平均浓度显著高于对照温室。10月1日处理温室CO_2浓度最高,为1 597.0mg·m~(-3),比CK高614.8mg·m~(-3);12月30日CO_2浓度最低,为1 015.0mg·m~(-3),比CK高393.0mg·m~(-3)。  相似文献   

2.
宁夏银川以北地区盐碱地面积67 300hm~2,低洼重盐碱地区星海镇通过用风沙压碱建设台田温室、采用沙培方式种植蔬菜等措施,实现了盐碱地高效利用。2011年引进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蔬菜产量效益进一步提高。为体现该技术在主栽品种番茄冬春茬上具体效果,确定主要农作物玉米秸秆具体用量,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以玉米秸秆、秸秆发酵沟腐熟剂和尿素为材料,采用秸秆内置式行下式方式,开展了秸秆不同用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温室较普通技术栽培温室,11—2月20cm地温提高2.4℃;在同一试验温室内,秸秆用量3 500kg/667m~2增温效果最明显,秸秆反应堆处理小区综合指标均高于普通栽培技术,T2处理效果最显著,建议大面积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宜选择4 000kg/667m~2用量。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生物秸秆技术对茄子生长的影响,采用菌种和秸秆的不同用量配比及处理技术,进行茄子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生物秸秆技术能促进茄子植株健壮生长并增加产量,果实品质也得以改善。综合考虑,处理4、5、6的试验效果较好,即菌种和秸秆的质量比在(1︰400)~(1︰600)、每667 m~2秸秆用量在3 200~4 800 kg较适宜,其中处理5即每667 m~2施用菌种8 kg、秸秆4 000 kg的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4.
蔡琳  汤志洪 《北方园艺》2015,(15):43-46
以使用秸秆生物反应堆的黄瓜温室为试验组,以未使用秸秆生物反应堆的黄瓜温室为对照组,研究2种不同温室环境下CO2浓度、温湿度以及土壤水分的变化,以探讨秸秆生物反应堆对日光温室环境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秸秆生物反应堆能显著改善黄瓜生长发育环境,使温室内CO2浓度提高2倍以上,平均气温提高0.28~1.30℃,20cm地温提高0.04~1.26℃。同时能显著降低温室内相对湿度和增加土壤水分。  相似文献   

5.
正甘蓝与茄子间作套种能使二者充分利用温度、光照、土壤、水分等条件,单位面积效益得以提高,甘蓝每667m2产量在2 000~2 500kg,茄子每667m2产量在20 000kg左右。在郑州地区,甘蓝于12月初温室育苗,3片真叶时移栽至营养钵内,2月初定植于小拱棚内,4月上中旬收获。茄子采用嫁接栽培,砧木、茄子均在育苗温室内播种,砧木于10月上旬播种,茄子于10月下旬  相似文献   

6.
以茄子为试材,研究了采用嫁接技术和秸秆反应堆技术对茄子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嫁接技术和秸秆反应堆技术均可促进茄子生长,增加产量,以嫁接技术表现更优,秸秆反应堆技术可以改善茄子品质;其中以采用嫁接技术和秸秆反应堆结合处理的T1表现最优,比对照产量增加了34.31%,此外,T1处理可以提高茄子的营养品质,并且可以促进茄子营养生长。  相似文献   

7.
秸秆反应堆与生物菌剂对番茄土壤碳氮比与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银川平原地区温室越冬番茄土壤为研究对象,以宁夏市场上广泛销售的5种秸秆菌剂为处理,以不添加秸秆生物反应堆不添加菌剂为CK1,以添加秸秆生物反应堆不添加菌剂为CK2,研究秸秆反应堆复配发酵菌剂对番茄土壤碳氮比及酶活性的影响,筛选出有利于提高越冬番茄土壤质量的菌剂处理。结果表明:SD(秸秆反应堆+山东秸秸灵发酵复合菌剂,施用量为8g/m2)、HN(秸秆反应堆+河南沃德秸秆生物发酵菌剂,施用量为8mL/m2)、YD(秸秆反应堆+远东秸秆生物发酵菌剂,施用量为8mL/m2)能有效提高土壤表层碳氮比含量,NX(秸秆反应堆+宁夏诺德曼发酵复合菌剂,施用量为8mL/m2)对提高20~40cm土壤碳氮比有较好的效果且持久力强;NX、SD、HN有效提高了土壤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且盛果期处理SD对提高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效果最为显著;SD有效提高了盛果期和拉秧期0~20cm土壤纤维素酶的活性;添加秸秆和菌剂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且SD、NX、YD能够有效提高脲酶活性,HN、SD、NX能有效提高土壤蔗糖活性。总之,秸秆添加菌剂对越冬番茄土壤质量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其中NX、SD最有利于促进土壤有机碳和酶活性的增加从而改善土壤养分状况。  相似文献   

8.
秸秆生物反应堆在赣榆区日光温室草莓上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日光温室草莓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后,产品提早上市5~12d,667m~2产量较对照增产358.5kg,增产率达11.09%,667m~2效益较对照增加5804元,增幅达17.41%。  相似文献   

9.
钾肥用量对温室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瓜菜》2019,(3):43-46
为了探究对春温室番茄产量品质最适宜的钾肥用量(以K_2O计),试验设5个K_2O用量水平,分别是0、9、13.5、18、22.5 kg·667 m~(-2)。通过试验得出,K_2O用量为13.5和18 kg·667 m~(-2)的处理分别在株高和茎粗上变现最优;667 m~2施18 kg的K_2O产量最高,为8 284.73 kg,4个施钾肥处理均与对照呈显著差异,通过回归分析,得出667 m~2施18.52 kg时产量达到最大;品质方面,18 kg·667 m~(-2)的处理在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的表现最好,13.5和18 kg·667 m~(-2)的处理在果实硝酸盐含量上均表现较低,与其他3个处理呈显著差异。因此,667 m~2施K_2O在13.5~18.52 kg时,对滴灌条件下春温室番茄的产量提升和品质改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叶用紫苏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塑料大棚条件下,667m~2分别施纯氮0、2.5、7.5、12.5、17.5kg(分别用CK、N1、N2、N3和N4表示),研究了不同施氮肥量对叶用紫苏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叶用紫苏氮肥施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对单株商品叶片数和叶产量的提高具有显著作用,然而随着氮肥量的增加,叶片数没有显著增加,其中"南韩苏子"与"延边一号"在N3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吉林3号"在N4处理下达到最大值。从试验结果可知,以叶片数高产的最佳施氮肥量为667m~2施氮7.5kg;以叶片质量高产的最佳施肥量为667m~2施氮7.5~12.5kg。因此对于东北地区的叶用紫苏产量的最佳施氮肥量为667m~2施氮12.5kg。  相似文献   

11.
石磊 《蔬菜》2017,(10):60-63
为进一步完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通过在秋冬茬番茄上应用膜下滴灌的行下式玉米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分析不同灌水量对番茄生长指标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常规灌水量下秸秆腐熟程度最好;667 m~2灌水量下浮30%较常规处理节水18.71 m~3、增产1 008.84 kg,节水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蔬菜》2016,(3)
日光温室嫁接茄子长季节栽培是一种新型的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的采收期可超过半年时间,667 m~2产量在20 000 kg左右。通过对项目区的示范、推广研究,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嫁接方法及嫁接后管理、定植后管理等方面,比较全面、详细地介绍了日光温室嫁接茄子长季节高效栽培的技术,为温室的高效利用,及提高种植效益、发掘市场潜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水氮耦合滴灌对沙地骏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6年生树龄骏枣为研究对象,通过在滴灌条件下水氮耦合处理,研究水分与氮肥的不同配比对新疆南疆沙地骏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氮耦合处理对骏枣果实产量及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不同。水、氮两因素对红枣产量的作用顺序为:施氮量灌水量。在灌水量适中,适当增加氮肥的量可以提高骏枣果实单果重和产量。在南疆沙地滴灌条件下,灌水量控制在500m~3/667m~2,氮肥施入量33kg/667m~2时能显著提高骏枣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4.
利用秸秆生物反应堆优质高效栽培辣椒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光温室利用内置式行下秸秆生物反应堆栽培辣椒,提高地温3℃左右、气温1.5℃,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强辣椒抗病性,提高辣椒品质和外观商品性,实现了有机物循环利用,改善生态环境,是生产无公害辣椒的有效措施。每667m^2产量17000kg,收入6万元,比常规栽培增产20%,增收25%。因利用秸秆生物反应堆生产辣椒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显著,大石桥市采用此方式栽培辣椒面积不断扩大,下面就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辣椒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以建水慈姑为种植材料,分析了不同水稻秸秆覆盖量对土壤养分及慈姑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种植慈姑时覆盖水稻秸秆可提高土壤全氮、全钾、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显著降低土壤硝态氮含量,土壤全磷含量和速效磷含量虽有下降但差异不显著,适量覆盖还可以增加慈姑产量,提高经济价值。覆盖量为1500kg/667m2时,土壤改良效果最佳,覆盖量为500kg/667m2时慈菇产量最高,达497kg/667m2。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秸秆覆盖栽植慈姑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及覆盖条件下不同大小芽头对慈姑结球性的影响,在每667m2覆盖水稻秸秆500kg条件下设置了2~5g、10~20g、30~40g 3个不同慈姑种球重量的顶芽处理,分析比较土壤养分变化及慈姑产量差异。试验结果表明,慈姑采收时,水稻秸秆全部腐解,并可显著提高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全磷含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且土壤硝态氮和速效磷含量也出现了显著下降;中等规格芽头处理慈姑的结球数及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以番茄"魁冠108"为试材,研究了外置式秸秆反应堆在越冬茬栽培过程中对晴天温室内CO2含量和番茄植株营养生长及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番茄坐果数、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外置式秸秆反应堆能有效缓解日光温室内CO2亏缺现象;使营养生长期和结果期番茄植株净光合速率分别提高了19.5%和27.8%;显著提高番茄植株在营养生长期和结果期叶片叶绿素含量,促进番茄植株的生长;单果重增加32.59g,产量增加1 303.8kg/hm2。  相似文献   

18.
以日光温室越冬番茄“金棚1号”为试材,研究了秸秆不同用量(T1、T2、T3:1 905、2 857.5、3 810 kg/667m2)内置秸秆反应堆对日光温室土壤微生态环境以及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不同用量的秸秆均可提高土壤温度,土壤平均温度分别增加2.1、1.8、0.4℃;高量秸秆T3降低土壤盐渍化程度要优于其它处理,但是低量秸秆T1劳动强度小,长势与产量都优于其它处理;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表现出低量秸秆T1要好于其它的处理;真菌数量T1高量秸秆要高于其它处理.内置式秸秆反应堆技术能够显著加快越冬番茄植株的生长速率,使番茄产量分别增加17.37%、16.24%和14.41%.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温室内不同秸秆用量产生的效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秸秆反应堆技术对温室有4个提高、4个节约、4个改善、4个增加的效能。作为温室生产每667m2用秸秆3000kg,便于操作,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20.
《中国瓜菜》2020,(2):53-56
为大力推广应用微喷节水灌溉技术,使大兴地区春大棚蔬菜达到节水节肥、增产增收的目的,应用微喷节水灌溉技术,拟定3种不同微喷灌溉量,对茄子的长势、产量及水分生产率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筛选出适宜春大棚茄子的最佳灌溉量。结果表明,各处理灌水量在灌水前3 d和灌水后3 d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中,处理2(667 m~2单期灌溉23 m~3),土壤相对含水量处于80%~90%,土壤水分表现充足,且植株在长势方面表现为枝条健壮、茎杆粗壮,处理1(667 m~2单期灌水18 m~3)、处理3(667 m~2单期灌水28 m~3),土壤相对含水量评价为水量过低和过多,含水量过低使植株生长受阻,过多容易导致植株徒长,且造成水资源浪费;从产量及水分生产效率来看,处理2的667 m~2产量最高,为7 351 kg,比处理1和处理3分别提高18%和4.3%。因此,综上所述,667 m~2单期灌溉23 m~3处理可增强植株长势,提高作物产量,从而达到节本增收的目的,是本试验春大棚茄子微喷灌溉的最佳灌水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