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神东矿区采煤沉陷地种植的复垦植物(野樱桃、文冠果、欧李和山杏)为试材,采用野外原位监测方法,研究覆盖紫花苜蓿和未覆盖处理(对照,CK)对植物生长及土壤化学和生物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紫花苜蓿处理的野樱桃、文冠果、欧李和山杏苗木地上部干质量比未覆盖处理显著增加31.7%~54.6%,根干质量增加25.6%~41.0%;同样地,植物成活率和叶色值分别增加到85%和32.0以上,显著高于对照;覆盖处理的土壤碱解氮、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增幅较对照分别达到12.5%~17.9%、14.0%~17.8%、14.0%~23.2%、13.6%~28.4%,差异显著;土壤酸性磷酸酶、蔗糖酶、脲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36.4%~41.6%、21.8%~51.2%、33.6%~44.7%、20.5%~39.9%。因此,覆盖紫花苜蓿有利于改善神东采煤沉陷区复垦植物生长、提高土壤化学和生物学性状水平,为矿区生态恢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陕西省大柳塔矿采煤沉陷地为试验地,自然状况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研究了丛枝菌根对沙棘生长及根系发育的影响,并对接菌后根际微环境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接菌处理植株地上和根系发育生长指标优于不接菌组。接菌后宿主植物与菌根能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根际菌丝密度远高于对照。接种丛枝菌根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数量,提高了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也高于不接菌组。接种菌根对采煤沉陷地土壤具有一定的土壤改良效果,改善了土壤根际微生态环境,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对当地的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温室中,研究了盆栽基质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 AM)真菌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对初生(种子播种育苗2个月后的幼苗)枳Poncirus trifoliata生长、菌根侵染、菌丝长度、土壤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含量和土壤结构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在AM真菌接种和柱花草间作条件下柱花草刈割对初生枳和柱花草生长、菌根侵染、土壤GRSP含量和土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接种相比,接种AM真菌显著地促进了初生枳生长,增加了土壤GRSP含量,并且土壤结构也得到改善。在AM真菌接种与柱花草间作的相同条件下,与柱花草未刈割相比,柱花草刈割对初生枳生长、菌根侵染、土壤GRSP含量和土壤结构均无显著性影响,但柱花草未刈割处理的菌丝长度是刈割处理的2.5倍。相关性分析表明,根际土壤大团聚体显著地与菌根侵染率、土壤GRSP含量和菌丝长度正相关,而生草刈割影响了丛枝菌根真菌菌丝长度,可能对土壤结构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两株生防菌对连作土壤中黄瓜生长及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瓜连作11年大棚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采用室内盆栽的方法,通过接种低浓度(106个/mL)和高浓度(109个/mL)的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研究了2株生防菌对连作黄瓜土壤中黄瓜生长及土壤微环境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高浓度的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后,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速率、地上部干重、根长和根体积均显著增加,叶片发病率降低。接种后植物根际微生物类群受养分影响减弱,除了放线菌和真菌受到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影响明显外,细菌与速效养分相关性不大。试验表明,黄瓜连作土壤接种2株生防菌后,促进了植物根系和地上部的生长,降低了植物发病率,尤其接种高浓度的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AM真菌对连作西瓜生长及其枯萎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抗枯萎病西瓜品种“京欣1号”为试材,在温室栽培条件下,针对3种不同连作年限(3、7、12 a)的土壤,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对连作西瓜生长和枯萎病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能显著提高西瓜根系菌根侵染率,且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AM真菌侵染率逐渐降低;同时接种AM真菌均能提高不同连作年限处理西瓜植株的生物量,其中对连作3a的处理增加效果最显著;虽然AM真菌不能防止连作西瓜枯萎病害的发生,但对其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并且连作年限越短,AM真菌的防治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6.
马通  陈潇  金静  李敏  易晓华 《北方园艺》2016,(10):35-38
为探索丛枝菌根真菌对芹菜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Gv)和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Gi)为供试AM真菌,以"金口"芹菜为试材,研究了3种AM真菌对"金口"芹菜根系的侵染率、根系活力、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AM真菌对芹菜根系的侵染率不同,Gm真菌的侵染率显著高于Gv和Gi。接种AM真菌均可显著提高芹菜根系活力。接种AM真菌的芹菜株高、根长、地上部和根鲜重、干重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接种Gm处理最优。接种AM真菌的植株根/冠比均显著低于对照。接种3种AM真菌均可显著提高芹菜叶片叶绿素和叶柄维生素C含量,其中接种Gm真菌的芹菜含量最高;接种AM真菌的芹菜叶柄纤维素、硝态氮含量显著降低,降低幅度为GmGvGi。可见,Gm真菌为适于"金口"芹菜生长并改善品质的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7.
AM真菌是土壤共生真菌中分布最广泛的一类真菌,有研究表明其对植物次生代谢有影响,现以"京欣1号"西瓜品种为试材,以不同连作年限土壤为试验土壤,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接种AM真菌对不同年限连作西瓜根内和根围土壤中酚酸类和黄酮类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能够有效的提高根系内总酚的含量,增强西瓜根系抗病能力,减少土壤中酚酸类物质的积累,不论连作年限的长短,接种AM真菌对连作土壤酚酸类物质的积累都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根系内总黄酮的含量变化与总酚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说明AM真菌有效的提高了根系内次生代谢物质的含量,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连作土壤中黄酮物质的含量,且连作年限不同,对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影响效果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明浑善达克沙地榆AM真菌的生态分布规律和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及其在生态恢复中的作用,填补我国浑善达克沙地顶级群落榆树疏林在菌根真菌方面的空白。2016年10月在浑善达克沙地样地内采集沙地榆(Ulmus pumila var.sabulosa)5~30cm范围内根系和土壤,测定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以及AM侵染率、孢子密度等,研究了浑善达克沙地榆AM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AM)在不同样地和立地类型下的分布特征及与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AM真菌能与沙地榆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但分布具有空间异质性,菌根结构为Paris-type;2)正镶白旗、正蓝旗、克什克腾旗样地总侵染率平均值分别为71.86%、79.94%、71.74%,孢子密度平均值分别为3.99、7.02、1.90个·g-1,孢子密度和总侵染率均值为正蓝旗正镶白旗克什克腾旗,丘间地阴坡阳坡;3)孢子密度和总侵染率、易提取球囊霉素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总球囊霉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总侵染率与总球囊霉素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4)第1、2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65.663%,第1主成分中过氧化氢酶活性、易提取球囊霉素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机碳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等土壤因子对决定土壤生态起主要作用。以上结果说明,浑善达克沙地榆与AM真菌可以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侵染率与孢子密度具有空间异质性,并与土壤养分密切相关,这对进一步筛选和接种优势AM真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采取连作20 a的种植嫁接西瓜的土壤,进行盆栽试验,分别种植芹菜、大葱、大蒜、西瓜.定期测定各处理土壤养分含量、pH值、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等,评估不同蔬菜作物轮作对嫁接西瓜连作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轮作大葱处理土壤中速效氮、速效钾含量最高,轮作芹菜土壤中速效磷含量最高,轮作大蒜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最高;连作西瓜的对照各种土壤酶的活性均显著低于轮作其他作物的处理;种植芹菜的处理土壤微生物总量最高,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AM真菌孢子密度均显著高于连作西瓜处理.表明蔬菜轮作对修复嫁接西瓜连作土壤、改善土壤环境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猕猴桃品种根际AM真菌多样性与土壤养分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不同猕猴桃品种根际AM真菌的多样性、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土壤养分的生态功能。【方法】于2014年7月在贵州省猕猴桃产学研基地采集4个猕猴桃品种(‘海沃德’‘红阳’‘金艳’‘黄金果’)根际0~10、10~20、20~40 cm 3个土层的土样和根样,采用碱解离-酸性品红染色法与湿筛-倾析-蔗糖离心法分别测定菌根侵染率、AM真菌孢子密度,并对AM真菌孢子进行形态学鉴定,研究AM真菌的侵染特性、物种多样性以及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结果】‘海沃德’侵染率最高,为34.3%;‘黄金果’侵染率最低,为14.9%。共分离鉴定出AM真菌4属69种,其中球囊霉属(Glomus)39种,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24种,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4种,内养囊霉属(Entrophospora)2种,优势种枫香球囊霉(Glomus liquidambaris)在4个猕猴桃品种各土层中均有分布;AM真菌孢子主要分布于10~20 cm土层,孢子密度与土层和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与全氮呈极显著负相关、与p H呈显著负相关,种丰度的分布变化规律与孢子密度一样,0~20 cm土层AM真菌平均多样性指数最高。【结论】4个猕猴桃品种根系均能被AM真菌侵染,但侵染率较低,不同品种猕猴桃根际具有较丰富的AM真菌资源,AM真菌物种多样性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并与土壤养分密切相关,这为进一步筛选和接种优势AM真菌,促进猕猴桃引种栽培及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根系修剪和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对柑桔根系和植株生长的影响,以盆栽实生枳幼苗为试材,对根系修剪(切除1/2主根)和接种不同AM真菌(Diversispora versiformis、Funneliformis mosseae和Rhizoglomus intraradices)处理后植株生物量和根系形态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除D.versiformis外,根系修剪能显著提高F.mosseae和R.intraradices的侵染率。根系修剪降低了非菌根化植株地上部干重和植株总干重,但接种F.mosseae和R.intraradices后植株地上部干重、根系干重和植株总干重均显著增加,且接种F.mosseae的效果更好。根系修剪显著降低了植株主根长度,但三级侧根数量和一级侧根密度均显著增加,根系修剪下接种F.mosseae增加侧根数量和一级侧根密度的总体效应最优。根系修剪后接种F.mosseae和R.intraradices的植株根系表面积、投影面积和体积均显著增加,并增加了0~1.5 cm短根系的总长度。根系修剪和AM真菌对枳侧根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12.
非灭菌土接种AM真菌对油蒿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盆栽试验在正常水分和干旱胁迫条件下研究了非灭菌土接种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和土著AM真菌(Indigenous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对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生长及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抑制了AM真菌对油蒿的侵染。无论在正常水分还是干旱胁迫条件下,接种AM真菌都增加了植株的分枝数、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地下部鲜重和干重,但没有明显提高株高、茎粗和改善组织水分状况;与未接种相比,干旱胁迫下接种土著AM真菌显著提高了根系氮、磷含量,提高了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强了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并降低了丙二醛的含量,因此增强了植物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3.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Glomus intraradices及混合菌剂对黄瓜苗期与移栽后南方根结线虫病害的防治效应.结果表明:苗期接种AM真菌处理的侵染率低时,其抑制根结线虫侵染的能力也低;移栽缓苗后接种根结线虫后,接种AM真菌处理的黄瓜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株高、植株养分吸收量均显著高于只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处理,根结指数显著低于只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处理.说明AM真菌确实能够通过与黄瓜根系建立共生体来防御南方根结线虫对黄瓜的危害,其中G.intraradices、G.mosseae菌种的促生及防治黄瓜南方根结线虫病害的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生物质炭和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对连作甜瓜生长的影响,试验设接种或不接种AM真菌并施用0、1%、2%和4%的生物质炭,共8个处理,测定甜瓜的生长生理指标和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单施用或单接种处理均能提高甜瓜的生长指标。而接种AM真菌并施用生物质炭,能显著增加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提高土壤酶活性,提高甜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从而促进甜瓜植株的生长发育,其中以接种AM真菌加施用2%~4%生物质炭的效果最好,地上部鲜质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55.11%和66.09%;地下部鲜质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2.98%和43.62%;根长分别比对照增加了57.73%和78.78%。综上所述,接种AM真菌和/或施用生物质炭均可以促进甜瓜的生长并改善土壤环境,接种AM真菌并配合施用2%~4%生物质炭最为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室内盆栽方法,在连作番茄土壤中接种1.0%、2.5%、5.0%的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确定2种丛枝菌根真菌对连作土壤中番茄幼苗生长及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2.5%用量下番茄幼苗及土壤理化各项指标变化显著。该添加量下,幼套球囊霉和摩西球囊霉菌的根系侵染率达到61%和80%;与对照(CK,不接种任何菌剂)相比,2种菌根真菌的根长增加了26.8%和42.4%;根系鲜质量增加了38.1%和33.3%;根系干质量增加了17.1%和17.1%;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与播种前的土壤微生物数量相比,细菌数量显著减少了51.4%和38.4%;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了23.2%和21.1%。土壤的全磷含量比播种前减少了33.0%和29.9%,高于CK的减少量;摩西球囊霉促进土壤速效氮的释放。总之,2种丛枝菌根真菌均可显著促进番茄连作土壤中番茄幼苗的生长和对磷素的吸收作用,以2.5%接种量效果最好,且同添加量下以摩西球囊霉的改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AM真菌和解磷真菌对低磷土壤滨梅插条生根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年生木质化滨梅枝条为供试插条,采用砂性低磷土壤为基质进行盆栽试验,分别测定了接种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毛霉(Mortierella sp.)及其混合菌剂后,滨梅生根、生长、磷素营养和根系激素水平的相关指标,以研究AM真菌和解磷真菌对低磷土壤滨梅插条的促生效应。结果表明:3种菌剂接种后滨梅根系吲哚乙酸(IAA)和玉米素(Zeatin)的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插条的含磷量、土壤有效磷含量及滨梅插条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植物的生根率、最长初生根的长度、根干重、地上部分干重、株高以及总叶面积等生根和生长指标显著优于对照(P0.05);AM真菌侵染率以混合菌剂接种最高,且对于滨梅插条磷素营养的改善和生根、生长的促进效应最为显著。研究表明,接种的3种菌剂改变了插条根系的激素代谢,强化了低磷土壤上滨梅插条的磷素营养,促进了插条的生根和植株生长;G.mosseae菌剂和Mortierella sp.菌剂的复合接种,对低磷土壤滨梅插条磷素营养的改善和生根、生长具有明显的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7.
在温室营养穴盘栽培条件下,以蓝莓"杜克"品种的无根扦插苗和真菌Zalerion varium液体培养物为试材,采用3种接种方法(基部接种、浸泡接种和喷雾接种),研究了不同接种方法处理下接种真菌Zalerion varium和未接种之间"杜克"蓝莓扦插苗的根系菌根侵染率、地上部分鲜重、根系总长、根表面积、叶绿素荧光参数等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采用3种接种方法,Zalerion varium均可不同程度地定殖与侵染蓝莓扦插苗的根系;接种Zalerion varium真菌显著促进宿主蓝莓扦插苗的生根和生长,与未接种对照相比,接种"杜克"蓝莓扦插苗的地上部分鲜重、根系总长和根系表面积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Fv/Fo和Fv/Fm均显著提高;接种Zalerion varium真菌后,可显著促进蓝莓扦插苗的生根和生长,但3种接种方法有显著差异,其中基部接种和浸泡接种2种方法比喷雾接种方法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8.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和施用腐植酸有机肥对樱桃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菌根真菌能够显著提高植株根系菌根的侵染率和果实干重;接种对品质的改善表现在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的含量明显提高,糖酸比适中,果实风味品质好。腐植酸有机肥对果实风味调节效果明显。接种和施肥都能提高樱桃番茄的产量,但效果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对‘巨峰’葡萄扦插苗接种丛枝菌根(AM) 真菌(Glomus versiforme Berch、Gigaspora margarita Becker & Hall 及Glomus mosseae Nicolson & Gedermann) 和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结果表明, 供试AM真菌能不同程度地抑制南方根结线虫病害的发生发展, 降低根围土壤中二龄幼虫数量、卵块直径、平均每个卵块的卵量及平均每克葡萄根系上的卵量, 先接种AM真菌后接种南方根结线虫的处理比同时接种二者抑制线虫病害的效果更好。接种AM真菌可提高葡萄植株光合速率, 增加植株高度、茎粗、叶面积、地上部干样质量和地下部干样质量, 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由于线虫所造成的损害。此外, 接种南方根结线虫降低了G. mosseae 的根内泡囊和入侵点数量、G. versiforme 及Gi . margarita的侵染率;但增加了G. versiforme 及Gi . margarita 的根内泡囊数及入侵点数。因此, 对每一种AM真菌—植物—线虫组合关系不可能作出统一的概括。  相似文献   

20.
丛枝菌根真菌与土壤养分交互作用的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养分影响AM真菌种属组成、AM真菌的丰度、孢子数量、孢子密度以及频度;AM真菌反过来影响宿主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及其群落多样性。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了土壤养分N、P、K以及土壤有机质等因子对AMF生长发育及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不同AMF在不同土壤养分环境中对宿主植物的生长及N、P、K营养元素的吸收的影响,以及AMF对土壤微生物及其群落的影响。最后提出了AM真菌与土壤交互作用的几个重要方向,为今后开展菌根多样性及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