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畜禽业》2020,(4)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饮食消费需求的不断提升,具有地方特色优质畜禽产品日益得到市场的青睐,地方优质特色畜禽资源的挖掘、保护与开发利用已成为消费市场的一种需求。近几年黟县在畜牧业发展上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发展特色养殖业,为农民增收提速增效。对黟县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经验进行总结,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丰富,特别是地方品种的优异种质特性,是几千年来多样化的自然生态环境所选择的结果,也是劳动人民长期选育的结果,许多优良地方畜禽品种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繁殖率高和产品优质的特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是关系到养殖业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的重大问题。作为生物多样性重要组成部分的家畜遗传资源库对当今和将来人类的食品和农业生产具有主要的经济、科学及文化价值。通过对动物遗传资源的现状、系统分类、评价方法,动物遗传资源的保存和利用研究进展的论述;并提出了保护好我国动物遗传资源的几点策略,为今后的保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畜禽遗传资源和保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丰富。特别是地方品种的优异种质特性,是几千年来多样化的自然生态环境所选择的结果.也是劳动人民长期选育的结果.许多优良地方畜禽品种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繁殖率高和产品优质的特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是关系到养殖业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的重大问题。作为生物多样性重要组成部分的家畜遗传资源库对当令和将来人类的食品和农业生产具有主要的经济、科学及文化价值。通过对动物遗传资源的现状、系统分类、评价方法,动物遗传资源的保存和利用研究进展的论述;并提出了保护好我国动物遗传资源的几点策略,为今后的保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20,(9)
详细介绍了盆周山地猪作为优良的地方品种资源,按照农业农村部《中国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管理办法》建立保种场,从基础群组建到后备猪培育、选种选配、饲料营养、杂交利用的初步研究测定结果,对地方猪生物多样性保存,地方猪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等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黄山黑鸡原产地为安徽省黄山市,以黟县的柯村等地数量最多。黄山黑鸡属蛋肉兼用型地方遗传资源,全身羽毛黑色,胫为青色,皮肤肌肉呈白色,具有抗病性强、善觅食、产蛋量高等生物学特性,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新发现畜禽遗传资源。黄山黑鸡的发掘、保护与开发利用符合生态、特色、优质、高效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对当前农村产业兴旺,精准扶贫具有深远意义。对黄山黑鸡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7,(6):37-38
<正>黄山黑鸡,属肉蛋兼用型黑羽鸡遗传资源,2009年被安徽省列为优质地方家禽品种资源,同年被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为国家级优质品种资源。随着这一优质家禽资源的开发利用,目前黄山黑鸡已在黟县境内广泛饲养,也逐步被消费市场青睐。1黄山黑鸡外貌及习性黄山黑鸡公鸡体型偏小,呈马鞍形,背部似"U"字形,胸部发达。母鸡体型清秀,体质结实,体躯呈马鞍形,尾直立。黄山黑鸡的冠、肉垂和耳叶均呈鲜红色,喙青黑色或者灰黑色。颈  相似文献   

7.
我国具有丰富的地方鸡遗传资源,近年来由于外来鸡种的大量引进,以及外来鸡种与地方鸡杂交,导致地方鸡种遗传资源的差异化逐渐丧失;同时,由于地方鸡开发利用不足,导致优秀的地方种质资源逐渐流失。针对重庆城口山地鸡特色遗传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为我国地方鸡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2,(2):63
<正>为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农业部日前发布《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二五"规划》。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将培育畜禽新品种(配套系)50个以上,产业化开发的地方品种比例达30%以上,培育壮大一批畜禽育种企业,优质畜产品生产能力和畜禽种业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4,(4)
<正>近日,农业部发布新修订的《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调整后的《名录》共收录地方品种159个,全部为原产于我国的、珍稀或亟需保护的畜禽遗传资源。比原名录增加了21个,新增品种大部分为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新发现的品种,覆盖面比原来更广。而且新《名录》地域分布更加均衡。以往列入国家保护名录品种较少的省份,如:河北、重庆、云南等,均有地方畜禽品种入选,使得保护品种的地域分布更加  相似文献   

10.
王定国  邓兵 《畜禽业》2023,(1):23-26
四川白兔为小型皮肉兼用兔,具有抗病力强、适应性广、耐粗饲、繁殖力强等优点,是宝贵的遗传资源和优良的育种材料,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目录,也是目前中国白兔仅存的唯一代表,具有极其重要的开发潜力和应用价值。详细阐明了加强四川白兔遗传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同时对四川白兔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行业动态     
《畜禽业》2006,(1):44-44
我国将开展全国性的畜禽遗传资源调查;“中国地方猪种保护与利用学术研讨会”召开。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20,(3)
永平白鹅原产于云南省永平县,是我国优良的中小型鹅品种之一。永平白鹅起源于野生鸿雁,是鸭科雁属鸿雁的一个变种,据《大理州地方畜禽品种志》记载,驯养鹅(鸿雁),迄今为止已有750多年的历史。永平白鹅具有生长速度快、肉用性能好、鹅肝肥大、易于填肥和适应性强等特点。永平白鹅经过长期训养及自然选择,形成自己独特的产品特性。2010年7月,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目录;2015年11月,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每年出栏商品鹅15万只,年末存栏种鹅1.2万只。长期以来,由于对永平白鹅缺乏系统的研究和保护,永平白鹅在永平农村大多是自繁自养,使得永平白鹅的遗传资源变得愈来愈窄,后代的近交衰退和杂交乱配现象十分严重。为此,对永平白鹅遗传资源进行保护已经迫在眉睫。笔者提出永平白鹅遗传资源的保护措施,希望能引起各级各部门对永平白鹅遗传资源保护的重视和关注,从而达到保护我国珍贵禽品种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地方鸡品种资源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丽  张春岭 《畜禽业》2006,(12):41-41
我国地域辽阔,养禽历史悠久,是世界上鸡品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然而,随着商品畜牧业的发展,国外高产品种大量引进以及盲目杂交,加之缺乏长期有效的利用规划,导致了我国地方鸡品种遭到排挤而数目锐减,有些品种甚至已经濒临灭绝。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地方鸡和土种鸡消费表现出良好的趋势,成为我国养鸡业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新兴产业。因此,做好地方鸡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对调整养鸡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我国丰富且独具特色的地方鸡品种资源我国鸡遗传资源十分丰富,根据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  相似文献   

14.
魏芝贵 《畜禽业》2011,(7):19-21
<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优质安全的畜禽产品需求日益加大,畜禽养殖品种、数量、比重逐年增加,养殖方式、技术和环境等也在发生改变。病原变异和重组等现象不断出现,动物疫病越来越复杂,尤其是一些继发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21,(1):19-20
"五华黑凤鸡"又称"乌鸡里"(客家话,地方方言),原产地广东省五华县,系岭南地方品种之一,因产地而得名,曾与五华三黄鸡、清远麻鸡、宁都三黄鸡等齐名。对其保种的主要原因:(1)"五华黑凤鸡"有其独特的各项遗传性能,灭绝后不可再生,其遗传资源如不进行保护,是一种浪费。(2)"五华黑凤鸡"有其独特的品种肉质风味,体型特征,生长环境的适应性,对病原微生物有较强的抵抗力等。(3)"五华黑凤鸡"在遗传育种方面,可用于改良其他品系的鸡~([1])。虽然"五华黑凤鸡"未能载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但保留地方的家禽遗传资源,供以后育种之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07,(3):58
2007年1月19-20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猪专业委员会在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对"渝荣Ⅰ号猪配套系"进行了审定.渝荣Ⅰ号猪配套系是中国第一个以优良地方猪资源利用为基础培育的三系配套的猪配套系,是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利用地方猪优良基因资源、历经九年深入研究和艰苦攻关培育而成的新配套系,它是为适应规模化养猪的发展、满足人们对优质肉的需求而开展攻关研究的.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1,(8)
<正>苏淮猪等5个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和遗传资源业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鉴定,2011年5月通过公示。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和遗传资源名单如下表。  相似文献   

18.
研究畜禽起源分化是探讨品种形成和开发利用的基础工作。畜禽品种对提高植物性粮食转化为动物性食品的效率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据国际粮食组织和发达国家对养殖业生产所作的评价指出,品种的贡献率高达35%~60%,平均为45%左右。中国是畜禽遗传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为畜禽起源分化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珍贵的素材。四川农业大学家禽研究室与中科院昆明动物新细胞与分子进化开放实验室合作,对中国特种起源的分子水平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9.
双峰骆驼是荒漠、半荒漠草原地区特有的畜种和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结合我国双峰驼生产现状,阐述了我国双峰驼资源保护的必要性与发展前景,探讨了我国双峰驼遗传资源保护、品种选育与改良及综合开发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更戛高峰黄牛形成历史悠久,是当地老百姓通过选优去劣的自然方式固定延续,培育而形成的具有适应性强、遗传性能稳定的地方品种,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体形紧凑、性情温顺、役用性能强,肉质细嫩、品种纯度高等特点,主要用于农业生产。以放牧为主,农忙季节适当补饲精料。在昌宁县的更戛、勐统、鸡飞、翁堵和湾甸境内均有大量分布,卡斯镇、柯街镇和温泉乡也有少量存栏。早在六十年代就被云南省农牧厅鉴定为役肉兼用型地方优良牛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杂交改良工作的开展,更戛高峰黄牛遗传资源的生存面临极大的挑战。从昌宁县更戛高峰黄牛遗传资源的现状和特点,提出遗传资源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