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莱姆病(Lyme disease),是一种全球性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疾病,从1977年美国Stere博士发现以来,五洲均报道新发现此病,且发病区域有扩展趋势,已成为世界性卫生问题,被世卫组织列为必须加以防控的人、畜共患病。我国于1986年首次在东北辽宁报道人感染莱姆病,目前已有29个省、市、自治区报道人感染此病。青海省是我国西部幅员辽阔、地貌复杂,高海拔的省区,全省平均海拔达3 000 m以上,拥有  相似文献   

2.
莱姆病 (Lymedisease ,LD)是 2 0世纪 70年代发现的一种以蜱作传播媒介 ,由伯氏疏螺旋体 (Borreliaburgdorfere ,Bb)感染所致的人畜共患传染病〔1~ 4〕。1975年 11月 ,美国康涅狄格洲卫生部得知该洲Oldlyme村有许多孩子患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 ,AllenC .Steere等对此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与欧洲发生的慢性游走性红斑 (ErythemaChronicumMigrrans ,ECM)极为相似 ,Steere认为与ECM相关 ,且传播模式相似。他以Lyme关节炎报道了此病〔2〕。 1978年改称为LD。 1977年 ,Steere发现了致人出疹的鹿蜱 ,是引起欧洲ECM的媒介。Burgdorfe…  相似文献   

3.
国内莱姆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引起的,由蜱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新发现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主要经蜱叮咬人、兽而传播。该病分布广泛,全世界至今已有五大洲的70多个国家报告发现了该病,而且发病区域仍在继续扩大,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我国自从1986年调查发现东北林区人群中存在莱姆病的发生和流行以来,现已证实29个省(市、区)的人群中存在莱姆病的感染,并从病原学上证实其中至少有19个省(市、区)存在该病的自然疫源地,人群中有莱姆病的发生和流行。对动物宿主的调查证实,牛、马、羊、狗、鼠等均存在莱姆病感染,不同地区及不同种动物莱姆病感染存在较大差异。论文从莱姆病的病原分类、流行病学、传播途径、传染源和分子生物学等几方面阐述了莱姆病在中国的流行情况,为进一步了解莱姆病的流行及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引起的一种蜱媒螺旋体病。目前,已有19个国家发现该病流行。我国在山东、新疆、安徽、黑龙江等省区也发现了莱姆病患者。 以前认为蜱虫是莱姆病的主要传播者,近来,临床研究人员又发现狗和蝇类也能携带伯氏疏螺旋体而传播该病,而且狗感染伯氏螺旋体的的危险性更大。当携带伯氏螺旋体的蜱叮咬人时,寄生在蜱体内  相似文献   

5.
莱姆病研究进展蔡宝祥(南京农业大学210014)莱姆病(Lymedisease,简称LD)是一种新近发现的由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burgdorferi,简称Bb)引起经蜱传播的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病。此病首先由Steere[1]于1975年在...  相似文献   

6.
莱姆病是一种新发现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体为伯氏疏螺旋体,通常以硬蜱为传播媒介,在人和动物中广泛流行,属自然疫源性疾病。本文就莱姆病的病原、流行概况、传播媒介及动物感染、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及防制措施作了概述。1975年,Steere在美国康涅狄格州莱姆镇发现了一种儿童中罹患的特殊的关节炎,由于最初在莱姆镇发现,故名莱姆病。1982年,Burgdorferi和Barbour从硬蜱体内分离出一  相似文献   

7.
莱姆病(lyme disease)是一种新发现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体为伯氏疏螺旋体(Borrilia burgdorferi),通常以硬蜱为传播媒介。在人和动物中广泛流行,属自然疫源性疾病。本文就莱姆病的病原、流行概况、传播媒介及动物感染、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及防制措施作了概述。1975年.Steers在美国康涅狄格州莱姆镇发现了一种儿童中罹患的特殊的关节炎.由于最初在莱姆镇发现,故名莱姆病[1].1982年,Burgdorferi和Barbour从硬蜱体内分离出一株新的疏螺旋体,并证实为莱姆病的病原体[2]。此后,通过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发现该螺旋体对人不仅可引起关节炎症状,而且可致心脏、神经系统等一系列严重的全身症状。对动物可引起发热、跛行、神经机能障碍、流产、死胎等病症。莱姆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其存在的广泛性、复杂性和严重性引起了各国的极大关注。近年来,人莱姆病的研究进展很快,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动物莱姆病的研究也已广泛展开,且不断深入进行。莱姆病的研究已经成为人兽共患病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奶牛痘疹,又称牛痘,在兽医临床中较少见。宝清县从外地购入黑白花奶牛25头,饲养月余发现有7头患有此病。后致挤奶人手、臂皮肤也感染此病,采用鲜龙爪试治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人兽共患病--莱姆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莱姆病 (Lymedisease,LD)是由蜱传伯氏疏螺旋体 (Borre liaburgdorferi)感染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病 ,因 1975年首先发现于美国的莱姆镇而得名。该病能感染人和牛、马、羊、犬等多种动物 ,并在人畜间广泛流行 ,引起人畜多系统、多器官的损害 ,对人类健康及畜牧业发展构成极大的威胁 ,被称为“第二艾滋病”。1 地区分布莱姆病呈全球分布 ,近 30个国家有该病发生 ,目前已知莱姆病的自然疫源地可分为北美东部、北美西部、欧洲和东亚 4大块 ,虽然澳洲和南美洲也有病例发生 ,但是否疫源地还有待进一步研…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莱姆病螺旋体在蜱体内的发育生物学,采用直接免疫荧光试验、银染色法组织学及电子显微镜观察螺旋体,结果显示,感染莱姆病螺旋体的饥饿蓖子硬蜱雌虫未吸血与吸血0.5和1天唾腺中无螺旋体。在吸血开始后2天出现唾腺的轻度感染,3天出现唾腺的中度感染,4天和5天出现重度感染。这些结果表明,莱姆病螺旋体媒介蜱唾腺的感染程度随吸血时间的延长而迅速增高,并可在缓慢吸血期的中后期形成重度感染。莱姆病螺旋体在吸血期媒介唾腺内的大量存在,特别是重度感染的发现,为该病原螺旋体由蟀向脊椎动物宿主传播的唾液分泌途径假设提供了有力证据。本研究对莱姆病螺旋体在吸血蟀唾腺内分裂增殖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莱姆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2年确认伯氏疏螺旋体是莱姆病(LD)病原以来,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开始了美国莱姆病的调查,1989年报道的病例与1982年相比增加了18倍,达到8803例,这使莱姆病成为北美洲最常见的骨关节疾病。莱姆病大多数病例发生在美国东北部,如纽约州、新泽...  相似文献   

12.
中药蟾甘口服液对鸭病毒性肝炎的治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染病,自1945年由Levine和Hofstad发现以来,已有二十几个国家报道此病,被称为世界性传染病.在我国,自黄均建等人报道上海发生此病之后,先后有10多个省(市)及地区报道此病,其病原均为Ⅰ型鸭肝炎病毒.目前还没有有效治疗药,虽然卵黄抗体、高免血清和单克隆抗体对鸭病毒性肝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价格较贵和货源紧缺致使实际应用较少.试验用研制的中药蟾甘口服液对人工感染的鸭病毒性肝炎进行了治疗试验,并取得了很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 前言猪肉绦虫囊尾蚴虫病是东南亚和拉丁美洲许多国家的最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Pathak等人在1983年报道,有18%的猪流行此病。由于感染此病,致使许多猪肉被废弃。有效药物对治疗感染猪肉绦虫成虫是可行的,但对预防该病却无实际意义。本研究报道了接种六钩蚴的试管培养抗原后的猪对抗猪肉绦虫的免疫效力。  相似文献   

14.
牛皮蝇幼虫病是牛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放牧条件下,牛(土种牛)极易感染此病,但在舍饲、半舍饲条件下牛(良种牛)的感染情况如何,省内未见报道。为此,我们于1991年4月对西宁郊区的牛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基本情况西宁市海拔高度2168—2825.6m,气温  相似文献   

15.
雏鸡副伤寒是雏鸡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本病是由雏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以外的十几种沙门氏菌所引起的一种沙门氏菌病。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此病最多。在1895年由Moore首次报道了家鸽的副伤寒。Mazza在1899年于意大利北部地区较早地报道了鸡副伤寒的流行。从此以后,在世界各地不断发生了本病。这类沙门氏菌主要感染雏鸡,也能感染成鸡,但成鸡仅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不显症状。再有该病也感染家养及野生哺乳动物,如马、牛、羊、猪等。同时,也能感染人,所以此病又称为人兽共患病,对公共卫生有一定的影响。本病…  相似文献   

16.
狗莱姆病     
莱姆病(lyme disease)是1975年在美国的Connecticut州的奥尔德莱姆镇(Old lyme)患有关节病的居民中首先发现的,故由此而得名。该病不仅可感染于  相似文献   

17.
902年首先承认牛与猪致死的伪狂犬病 (AD),近年报道牛、猪与野生动物的天然感染。1985年日本的牛第一次暴发此病, 本文是描述流行病学,病毒学与这些病例的病理发现。 3头牛,两头合养在猪  相似文献   

18.
伪狂犬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家畜急性传染病。牛、狗、猫感染时,呈局部严重骚痒及脑脊髓炎症状。哺乳仔猪被染疫时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很快死亡,死亡率很高。大猪染疫后不表现临床症状,常自然耐过。我国对这种病报道较少。最早是刘永纯氏于1947年首次在上海从猫病例发现此病。1956年黑龙江省、1957年四川省、1961年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报道过此病。1966年福建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报道过牛的伪狂犬病。辽宁省兽医研究所在1972年曾有“仔猪伪狂  相似文献   

19.
莱姆病作为一件新的人畜共患病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该病目前已遍及欧洲各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已有专项病例报道。因此莱姆病被有些学者称为全球性疾病。据美国报道莱姆病在流行季节发病病例占所有虫媒传染病的90%,在特纳沃州感染率竟高达10.6%,在康州,发病季节平均每个家庭至少有一个成员发病。因此在美国被称为“第二艾滋病”而受到普遍重视。国内的最早报道是1987年黑龙江海林县莱姆病的发生与流行。1990年有调查报告,我国20个省(市)自治区人均感染率5.33%,严重地区高达18.91%,1994年北京…  相似文献   

20.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此病最早报道于1928年,由Schilling和Dinger分别在啮齿类动物中发现球状附红细胞体。我国于1981年由晋希民首先在家兔中发现附红细胞体。该病主要呈隐性感染,平均隐性感染率可达86.53%,能造成家畜体质衰弱,繁殖能力下降,乳、肉产量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