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解析酉州乌羊与渝东白山羊杂交后代生长发育规律。方法以酉州乌羊为父本,与渝东白山羊母本进行杂交,选取日龄相近、体况优良的健康羔羊,在全舍饲饲养条件下进行全程跟踪测定其体重、体尺等生长发育数据。结果①酉州乌羊(♂)与渝东白山羊(♀)杂交后代公、母羊体重随月龄增加呈上升趋势,公羊体重均大于同时期母羊。杂交后代各年龄段公羊绝对增重大于同时期母羊。而杂交后代相对增重呈现随月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12月龄降至最低。②酉州乌羊(♂)与渝东白山羊(♀)杂交后代公、母羊体尺(体长、体高、胸围、管围等)生长发育数值均随月龄增加呈上升趋势,且各月龄公羊体尺数值均大于同期母羊。结论酉州乌羊(♂)与渝东白山羊(♀)杂交后代山羊体重及体尺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均随月龄增加呈上升趋势。在此期间应注意加强饲养管理及营养调控,制定科学的疫病防控措施,从而充分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20,(1):3-4
酉州乌羊是我国珍贵的地方特色遗传资源,具有乌皮白被毛的特性。对酉州乌羊黑色素含量及结构与组织学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进一步阐述酉州乌羊黑色素研究的意义,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酉州乌羊的种质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6,(12)
综述了酉阳县酉州乌羊发展现状及养殖关键技术,并对酉州乌羊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旨在推动酉州乌羊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其数量的同时,加强选育,提高其质量,为精准扶贫打下坚实基础,为脱贫致富找准门路,使酉州乌羊产业走上科学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4,(6)
为保护和开展酉州乌山羊资源,在酉州乌山羊保护场进行了有关研究。测定了不同性别1月龄、3月龄、6月龄、周岁、成年羊体尺性状、体重性状,总生长性状,公母羊生长性状。研究表明酉州乌羊的种质特征在退化,需要提纯变壮;饲养和对于放牧生长发育受到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7,(3)
选择健康的酉州乌羊160只,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40只),即一个对照组和三个试验组。对照组按CIRD(孕酮阴道栓)+PMSG(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药物剂量按以往的经验注射;试验组以不同剂量的PG(氯前列烯醇)+PMSG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综合试验酉州乌羊的发情率、受胎率、产羔率和产羔数,CIRD+PMSG处理酉州乌羊的同期发情效果并不比PG+PMSG的处理效果更具优势,而且其处理的药品成本高,建议以PG+PMSG的方式处理酉州乌羊同期发情,计量以PG 2 m L,PMSG 200 IU为宜。  相似文献   

6.
方亚  黄勇富  王高富 《畜禽业》2011,(12):32-34
对酉州乌羊体重随月龄增长应用Logistic、Gompertz、Richards模型进行生长曲线拟合分析,建立公、母羊的拟合曲线方程及求出拐点体重、拐点月龄。结果表明:三种模型均能很好地拟合公、母羊生长规律,Logistic、Gompertz、Richards模型拟合公羊的拟合度(R2)分别为0.987、0.995、0.987,母羊拟合度(R2)0.968、0.9810.968,三种模型相互比较,Gompertz模型拟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21,(2)
研究以酉州乌羊及渝东白山羊成年羊为研究对象,对乌皮与非乌皮两种肤色山羊黑色素形态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渝东白山羊表皮与真皮组织中含有较少的黑色素颗粒,未发现明显的黑色素沉积;酉州乌羊皮肤在皮肤基底层有大量黑色素存在。  相似文献   

8.
酉州乌羊品种特性及生产性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酉州乌羊是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在长期的养羊生产实践中,经风土驯化,长期封闭繁育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的生产性能和稳定遗传特征的酉州白山羊基因突变的一个品系。酉州乌羊全身皮肤为乌色,眼、鼻、嘴、肛门、阴门等处可视粘膜为乌色。多数全身被毛白色,背脊有一条黑色脊线,两眼线为黑色,部份四肢下部为黑色,少量黑色或麻色被毛。该羊的肉质清香、细嫩,味比其它羊浓厚,且在加入当地一些中草药煲食后,具有较强的滋阴补肾,强身健体,醒神,特别对病虚弱之人具有较强的滋补药效。由此而引起人们逐步重视,故人们俗称其为“药羊”。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渝东白山羊与酉州乌羊杂交F1代生长发育规律,选择渝东白山羊(♂)与酉州乌羊(♀)自然交配的日龄相近的F1代公母羊,在全舍饲饲养条件下进行全程跟踪测定其体重、体尺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1)杂交F1代山羊体重和体尺各项指标均随月龄增加呈上升趋势;且各月龄公羊体重和体尺数值均大于同期母羊。(2)杂交F1代山羊绝对增重均先略升高后减低然后再升高的趋势,在出生后至1月龄和6月龄降至最低值,在12月龄达到增重最高值。(3)杂交F1代山羊相对增重在出生后至1月龄最大,母羊则在出生后至3月龄最大,之后均呈现降低的趋势,在10月龄降至最低。综上,杂交F1代在出生后1~3月龄和6~8月龄增重速度较快。体尺指标在1~3月龄和6~8月龄增速较快。在此期间应加强营养补充,从而充分满足其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8,(12)
实验研究酉州乌羊3种精液保存方法对羔羊卵母细胞体外受精效果的影响。比较了鲜精组、低温保存组和冻精组,IVF后统计各组48 h卵裂率。实验结果显示冻精组卵裂率低于新鲜精液组和低温保存的精液组,但不同精液保存法体外受精后卵裂率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 0. 05)。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7,(Z1)
母羊生产瘫痪属于较为常见的产科疾病,该疾病多发于母羊产前或者产后发病,少部分母羊会在怀孕期间发病。该疾病会导致羊停止反刍、步态摇晃以及停止排泄等情况。羊瘫痪会对羊产生较大的危害,会给养羊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主要综述了母羊生产瘫痪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羔羊消化不良是哺乳期羔羊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多发生于1~3日龄的初生羔羊,哺乳前期的羔羊均可发生。1发病原因母羊妊娠期饲养管理粗放,特别是妊娠后期,饲料中营养物质不足,缺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哺乳母  相似文献   

13.
酉洲白山羊     
《畜禽业》1999,(1):56-57
酉洲白山羊产于酉阳县境内,在黔江、彭水、秀山也有其分布,它是一个地方优良品种,其特点是屠宰率高,产肉多,板皮质量好,繁殖力强,抗病力强,适应性强,性成熟早,耐粗饲,生长发育良好。酉洲白山羊毛色全白占65%,黑色占21%,杂色占14%;体尺测量3233只成年母羊和51只成年公羊,它们的平均体重分别为28.75kg±3.10kg、30.79kg±3.20kg,体高分别为52.20cm±3.72cm、58.15cm±6.58cm;公母羊初生重分别为1.66kg和1.53kg;屠宰测定了6月龄—8月龄羯羊5只,胴体重为8.39kg,屠宰率为43.01%,净肉率为31.00%,骨肉比为1∶3.38。酉洲白山羊与酉阳的自然生态环境,复杂地貌相适应,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环境中,经过劳动人民的不自觉选育而自成的一个品系。  相似文献   

14.
山羊瘤胃积食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瘤胃积食即急性瘤胃扩张,俗称"宿草不转",亦称瘤胃阻塞。为羊最易发生的疾病,是由于过量的饲料滞留在瘤胃内引起的一种消化不良性疾病。本病以反刍、嗳气停止,瘤胃容积增大,胃壁受压及运动神经麻痹为特征。尤以舍饲情况下最为多见。山羊比绵羊多发,年老母羊较易发病。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21,(8)
在母羊的生产实践中,只有提高母羊的产羔数且保证羔羊健壮,才能提高养殖效益,但是很多养殖户因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不均衡、疾病因素、疫苗使用不当等原因导致母羊流产,影响养殖效益,应采取综合预防措施避免母羊流产。  相似文献   

16.
全美公共卫生危急管理体系是在政府的领导下以CDC(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为核心而构筑的强大公共卫生危急防护网。在出现危急时,总统和州最高长官有权视危急的严重程度宣布国家或州进入危急状态,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计划。该管理体系早期只涉及到人类疾病的预防,但近年来由于动物流行疾病、水环境污染、洪水、地震、恐怖活动等天灾人祸的爆发也危急到公共卫生,因此,  相似文献   

17.
在母羊的养殖过程中,流产是较为常见的一类病症。流产不仅能使发育中的胎儿死亡,还有可能危及到母羊的健康。所以该类病症必须予以重视。通常引起母羊流产的因素有疾病和其他一些原因。针对母羊流产发病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生产中的预防措施。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20,(6)
春季是人类呼吸系统疾病的多发季节,动物也不例外。通过对牛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系统分析,对牛常见呼吸系统疾病预防与诊疗方法进行阐述。在牛的饲养过程中要注重呼吸系统疾病的有效控制,积极做好相应的防控措施,降低牛群发病几率,促进养牛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4,(2)
<正>冬春季节,羔羊腹泻病高发,该病影响羔羊生长发育,易引起羔羊死亡,是养殖户应特别注意的病症。羔羊腹泻病的病因复杂,须找准原因,及时防治。1预防一是加强怀孕后期母羊的饲养管理,储备充足的越冬度春饲草,使临产母羊膘肥体壮,奶水充足;二是做好圈舍、母羊体表的卫生消毒工作。出生羔羊断脐后,立即对脐部进行消毒,同时确保羔羊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7,(9):104-105
羔羊痢疾是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死亡率高,日龄越小发病越严重,成年羊有抵抗作用;该病病原有病毒类和细菌类2种,感染后可对肠黏膜造成损伤,形成痢疾;病羊主要表现全身症状和肠道急性出血性炎症;预防该病需要加强母羊的管理,治疗可采用对症治疗、抗生素治疗和微生态治疗,治疗越早,损失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