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禽痛风为家禽常见、多发病之一,临床上主要分为内脏性痛风和关节性痛风两种。禽痛风又称禽尿酸盐沉积症(uratosis),是由于禽嘌呤核苷酸代谢障碍,尿酸盐形成过多或排泄减少,在体内形成结晶并蓄积的一种代谢病。家禽痛风在体内产生大量尿酸盐  相似文献   

2.
禽痛风是禽体内蛋白代谢障碍所引起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常呈散发状态,临床上以白色尿酸盐沉积为特征,若不重视可造成大面积动物死亡,以下是一起蓝孔雀痛风病发病死亡的病例,对于其他禽鸟在痛风病诊治上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孔雀组织滴虫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引起的以肝脏坏死和盲肠溃疡为特征的一种原虫病。2010年8月,我中心收治了一起因组织滴虫引起孔雀死亡的病例,现记述如下:1发病情况我省某养殖场2010年3月引进20只蓝孔雀饲养,饲养方式为地面平养。8月初,部分孔雀开始发病,到8月24日已死亡12只。该过程中,使用抗生素治疗未见效。  相似文献   

4.
鸡痛风病的病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振杰 《畜禽业》2003,(9):39-39
随着养鸡生产向工厂化、集约化发展,笼养鸡的比重随之增大,致使鸡痛风症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痛风症是鸡体内蛋白质代谢障碍所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在内脏中、关节中或内脏和关节中均有尿酸盐沉淀。据此特征将鸡痛风症分为内脏型痛风、关节型痛风和混合型痛风。成年鸡、青年鸡和雏鸡都有发生,严重威胁着养鸡业的发展,因此应引起高度重视。1鸡痛风症病因禽痛风的致病原因较为复杂,据目前的文献报道,能致禽痛风的因素可达20多种,并仍不断地有新的致病因素被发现和证实。引起鸡痛风症的病因可归结为以下4类:饲养管理、遗传因素、传染…  相似文献   

5.
鸡痛风症的病因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养鸡生产向工厂化、集约化发展,笼养鸡的比重随之增大,致使鸡痛风症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痛风症是鸡体内蛋白质代谢障碍所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在内脏中、关节中或内脏和关节中均有尿酸盐沉淀.  相似文献   

6.
龙振兰 《畜禽业》2003,(6):45-45
临沂市一特禽养殖场饲养的208只3周龄左右雏孔雀,发生了一种以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症状和败血为主的疾病。发病期间共死亡63只,死亡率为30%以上,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通过临床检查、实验室检验等手段,确诊为曲霉菌与单一性粪链球菌的混合感染,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殖场6月2日引进雏孔雀苗,采用室内平面育雏。据介绍从5月17日开始陆续有部分雏孔雀发病,以后几日几乎蔓延全群,每天都有部分死亡,发病后曾用青霉素肌肉注射,1d2次;盐酸环丙沙星饮水治疗,但收效甚微,特别是不能有效控制死亡,遂来我处就诊。2临床症状多数表现呼吸…  相似文献   

7.
<正>痛风主要是因血液中尿酸浓度过高,内脏和关节出现尿酸盐沉积,引起消瘦,运动障碍等症状。大多因饲料配合使用不当引起,某些传染病如传染性氏囊病也可发生本病。我们在平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尿酸水平偏高常常引发风湿、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障碍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生活质量和社会生产。与当前应用于临床的西药相比,天然来源的具有降低尿酸水平功效的物质具有作用缓和、安全性高、对肾脏无损害、毒副作用小等优点。目前报道的具有降低尿酸功效的天然活性物质主要是多糖类、多酚类、皂苷类、黄酮类、生物活性肽类等。本文综述了尿酸合成途径及在人体内嘌呤代谢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的酶(如黄嘌呤氧化酶、腺苷脱氨酶等)、尿酸排泄途径及主要影响因素、尿酸偏高的发病机制及分析影响体内嘌呤代谢动态平衡紊乱的原因、降低尿酸的常用评价模型的建立,以及具有降低尿酸功效的海洋天然活性物质的种类概述,为开发具有降低尿酸作用的功能性食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鱼 ,是人人喜欢吃的食品 ,因为鱼味鲜美且营养丰富 ,富含蛋白质、脂肪及其它维生素、钙、铁、磷等多种元素 ,常吃鱼有益人体健康。但是 ,鱼不是人人都能吃的。痛风患者不宜吃鱼因为鱼类食品中有嘌呤物质 ,而痛风则是由于人体内嘌呤代谢发生紊乱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血液中尿酸含量过高 ,可使人的关节、结缔组织和肾脏等处发生一系列症状 ,故痛风患者吃鱼往往会使症状加重。结核病患者吃药时忌吃鱼要知道 ,结核病人服用异烟肼时 ,如果食用某种鱼类容易发生过敏反应。鱼肉中通常含有较多的组氨酸 ,在人体内可转化为组织胺 ,进入人体的少量组织胺…  相似文献   

10.
蓝孔雀组织滴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禽组织滴虫病又称传染性盲肠肝炎或黑头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所引起禽类的一种以肝脏的坏死灶和盲肠溃疡为特征的原虫病。火鸡、鸡、珍珠鸡、孔雀、野灰鹅等禽类均易感。2010年10月,安丘市某企业地面饲养的蓝孔雀就发生了组织滴虫病,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该病得到有效控制,现报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4,(12)
<正>2013年10月西峡县某养殖场饲养的京红一号蛋鸡,80日龄时突然发生一种脸部肿胀、打喷嚏、流鼻涕等为特征的传染病。数天后大群鸡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呼吸困难症状并出现死亡。根据发病特点、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结合剖检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鸡传染性鼻炎。现将发病情况、诊断及防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场饲养京红一号蛋鸡4 000只。由于饲养密度大,冬季为保温,通风不良,室内空气污浊,个别鸡零星发病,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21,(5)
试验选取了18周龄申鸿七彩雉公、母各30只,测定了屠体重、主要消化器官重量及肠道长度,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公雉鸡的屠体重、主要消化器官重量和肠道长度比母雉鸡大;各消化器官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有的消化器官之间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雉鸡的屠体重与消化器官重量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雉鸡的生长发育受到消化器官的影响。通过试验对雉鸡各消化器官之间及与屠体重的相关性分析,对雉鸡科学饲养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沈群华 《畜禽业》2005,(6):63-63
鸡痛风是由于鸡体内蛋白质尤其是核蛋白代谢障碍所引起的一种营养性疾病。2004年9月,湖州市某专业户饲养的500羽乌鸡突然发现有50多羽鸡发病,用氟哌酸、恩诺沙星进行治疗均无效,3d后死亡20多只,经我所确诊,诊断为鸡痛风症。  相似文献   

14.
<正>鸡新城疫,俗称亚洲鸡瘟,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鸡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是由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明确规定的A类疫病。除鸡以外,新城疫病毒可以感染火鸡、珍珠鸡、雉鸡、孔雀、鸭和鹅可带毒而不发病,人也可以感染,引起结膜炎。其特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对畜禽的危害日趋严重,血清型也较多。但孔雀出现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的情况还未多见。锦州市某动物园所养的300多只孔雀,出现零星死亡,持续时间长,死亡26只,死亡率达8.7%,经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采用综合措施后,病情得到控制。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动物园饲养300多只孔雀,2011年8月从云南引进种孔雀6只,散养。9月初,1~3月龄的小孔雀出现零星发病、死亡。临床表现为病初腹泻,粪便  相似文献   

16.
高位池南美白对虾与蓝于鱼混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5月至12月我们在文昌淇湾海水养殖场进行了高位池南美白对虾与蓝子鱼混养试验,经过153天的精心饲养管理,取得了较为理想的试验结果,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规模化猪场的环境控制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高密度饲养,畜舍常年温暖潮湿,为某些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不仅影响了养殖场本身的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了人们的健康。因此,如何根据猪的生物学特性,为猪群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和繁育环境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4,(9)
<正>豪猪又名箭猪、刺猪,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珍稀动物。由于肉质细腻,味道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豪猪属杂食性的夜行性动物,白天多卧少动,晚上活动频繁,人工饲养以农家饲料为主,主要有红薯干、玉米、南瓜、大豆、萝卜等多种瓜果及野草,饲料简单丰富,来源广。豪猪在人工养殖状况下,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耐粗饲、适应性广等特点,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近几年,我地陆续有人从西南地区引种饲养。当涂县护河镇一豪猪养殖场,2013年4月20日,从湖南引种50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20,(4)
痛风病是一种常见的营养代谢障碍性疾病,主要发生于家禽,因家禽体内缺乏精氨酸酶,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氨不能直接合成尿素,当饲料中含蛋白质过高,产生尿酸的速度大于泌尿器官的排泄能力,就会引起尿酸盐血症~([1])。该病可能因年老、纯品系种、运动不足、受凉或湿度过大等诱因,促使发病。也可因肠道菌群失衡导致细菌和脂多糖进入血液而引起器官的功能性障碍,诱发痛风病~([2])。文章案例因养殖场饲料蛋白含量过高,饲养管理不力,舍内湿度过大引起雏鹅痛风病症。  相似文献   

20.
《科学养鱼》1996,(1):27-28
甲鱼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综合性防治措施本养殖场于1992年9月从外地购进甲鱼5000只。由于饲养管理不善及饲养密度过大等原因,致使甲鱼发病。其主要症状为活力下降,皮肤出血、溃烂;脖颈红肿;爪溃烂、脱落;鼻出血,最后死亡。病理解剖发现病变脏器均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