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畜禽业》2014,(3)
<正>种母猪是养猪场的关键要素,饲养管理的核心目标是每年生产出较多的健康仔猪并获得较多的断奶仔猪,从而奠定好生长猪的基础。种母猪在正常生产中要经历妊娠、哺乳、空怀三个周期,并经历配种、产仔、断奶三个环节。与之对应的产仔成绩、断奶成绩和配种成绩则反映了三周期、三环节饲养管理技术实施的好坏。1妊娠期妊娠期是指母猪怀孕开始到分娩结束的一段时间,一般为114 d。1.1妊娠期生理特点妊娠期胚胎的发育一般要经历三个关键时期,一是胚胎着床期,也就是  相似文献   

2.
李成彬 《畜禽业》2007,(9):44-44
<正>1发病情况滨海县东坎镇某养猪户饲养母猪19头,2007年4月陆续有6头母猪生产,其中有1头发生流产,并产下木乃伊胎,其余母猪共产仔86头,其中弱仔3头,死胎5头,其余仔猪出生后5-10日龄突然发病,体温升至40℃以上,病猪精神萎顿,不食,腹泻;随后患病仔猪面部及眼  相似文献   

3.
黄洋春 《畜禽业》2005,(12):40-41
四川省西充县凤鸣镇清斋宫村6社今年54岁的农村妇女何某,先后投入13万元修建圈舍52间并租用本村25亩水源充足和交通方便的成片河边田坝种植饲草开办新兴母猪养殖场,从1999年开始饲养母猪,至2005年8月已存栏生产母猪35头,母猪品种有本地母猪、上海大花白母猪、太湖母猪、荣昌母猪,目前年均产仔猪60多窝、年产仔750余头(平均每窝产仔12.5头),每窝仔猪收入在2000元以上;全年纯收入5.0—5.3万元,人均收入1.2-1.3万元。总结其饲养母猪多胎高产技术措施有8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徐益  徐梅 《畜禽业》2012,(3):74-75
<正>1病例分析2011年9月,建湖县长荡镇一养猪户饲养的2头母猪,其中1头母猪于7月底产仔,9月初仔猪已平均约15~20kg,出售后留2头家中饲养。在9月中旬,发现这2头仔猪出现阵发性咳嗽,  相似文献   

5.
养好妊娠母猪是促进胎儿正常发育和产仔成活的关键.因此,根据养猪的经验,养好妊娠母猪要注意以下技术要点. 1 要保证中等营养水平 从母猪配种到分娩前要保持中等膘情,也就是保持在八成膘以下.如果母猪过肥,发情不明显,常出现难孕、寡产,易娩出死胎,僵尸并发生难产,四肢病严重.  相似文献   

6.
<正>母猪从配种受胎到分娩的这一过程叫妊娠。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保证受精卵、胚胎与胎儿在母体内的正常发育,减少胚胎死亡,防止化胎、死胎与流产现象的发生,从而获得数量多、初生重、大而健壮的仔猪;保证母猪在妊娠后期有良好的膘情;保证妊娠母猪的乳房发育,为哺乳期的泌乳进行贮备;对初产青年母猪还要保证其本身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从目前南方养猪生产实际来看,外源母猪较本地母猪的母性差,加之猪场饲养规模扩大,其饲养管理难度加大,在生产过程中初生仔猪的成活率低、仔猪增重缓慢的问题在饲养外三元猪的规模化猪场十分突出。掌握好规模化猪场外三元初生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是猪场发展猪只数量、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关键环节之一。1临产母猪的饲养管理1.1分娩舍用消毒药水彻底消毒,分娩舍的卫生良好,小气候适宜,产房舒适,可使妊娠母猪分娩顺利,胎儿死亡率减少。1.2分娩母猪在产前7d进入产房,过晚进产房,母猪精神紧张,易影响正常分娩。1.3母猪产前5~6d应适…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6,(3)
正俗话说"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种公猪的好坏,决定着猪场生产水平的高低,在实行常年产仔的情况下,如果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1头成年公猪每年可以繁殖上万头仔猪。1头母猪1年内最多繁殖20~30头仔猪,可见养好公猪在养猪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1种公猪的饲养1.1种公猪的合理饲养为使公猪经常保持种用体况,体质结实,精力充沛,性欲旺盛,精液品质好,必须实行合理饲养。适宜的营养水平是符合公猪正常生理状况的,水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5,(11)
德宏州是一个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没有饲养母猪的习惯,仔猪主要靠内地供给。近年来,推广科学养猪"八改"技术,大力扶持母猪生产,提高了广大养殖户饲养母猪的积极性,但饲养母猪技术水平低的问题仍是制约该州母猪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从近年来对全州饲养母猪户和饲养母猪专业户和重点户调查情况看,常有一些空怀母猪不发情的情况发生,导致妊娠和泌乳落空,影响产仔数量,造成养殖效益不高。这与母猪的营养供应,饲养方式、管理措施、圈舍狭小、光照不足,等有关。笔者将多年的生产实习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涂灿 《畜禽业》2003,(9):26-27
养猪生产过程就是通过猪体将饲料变成产品的过程,生产效果的好坏与饲料营养、环境条件、防疫措施、管理水平有直接关系。生产中,以提高生产力和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可分为种公猪,种母猪,断奶仔猪和后备猪的饲养管理等几个部分。1种公猪的饲养管理种公猪关系到整个猪群的质量和母猪妊娠率的高低,是养猪生产的核心部分,对全场的经济效益有重大影响,其管理要点如下:1.1饲养定时定量,日粮2.5kg/头,冬季可增加到3kg/头,避免公猪肥胖。1.2卫生猪栏、猪体保持清洁,防疫病。1.3防寒防暑种公猪最适宜的饲养环境温度为18~20℃,气温过…  相似文献   

11.
<正>猪场的效益取决于母猪的生产性能,如何管理好母猪,使其多产仔、产好仔是猪场中的关键。1后备母猪的选择与饲养管理一般的留种原则是选择形体好、母性好、性情温顺7对乳头以上的作为  相似文献   

12.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是规模化猪场管理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该阶段饲养管理水平直接影响胎儿的健康、窝产仔数、仔猪初生重等,是影响养殖场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因此,养殖场的饲养管理人员应当掌握母猪妊娠阶段的生理特点,按照其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进行科学饲喂,并把控饲料的质量,以提升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15,(3):43
<正>据有关研究表明:母猪妊娠初期添加微生态制剂可有效的降低妊娠应激、减少免疫抑制,提高母猪的免疫力与抗病力,同时有利于改善母猪的营养与体质,提高受孕率,并使胚胎安全着床,健康发育。妊娠中期使用微生态制剂可防止母猪繁殖综合征的发生,有利于母子健康,胎儿发育正常,降低死胎率95%以上。妊娠后期,特别是产前产后各1周添加微生态制剂,有利于保障母子健康,母猪安全产仔,乳水充足,仔猪健康,成活率高。同时还可有效的预防母猪发生"三炎症",即子宫内膜炎、阴道炎、乳房炎,以  相似文献   

14.
江山  黄金秀  肖融 《畜禽业》2015,(1):18-20
为研究荣昌猪妊娠母猪及哺乳母猪钙、磷适宜需要量,选择胎次相近的荣昌母猪,遗传来源相似,30头,采用不同钙磷水平纯合饲粮日粮饲喂荣昌母猪,测定荣昌母猪妊娠110d不同钙磷水平的血液指标,测定妊娠110d到哺乳21d母猪体重变化、仔猪初生窝重及21d时窝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妊娠60d到妊娠110d的荣昌怀妊母猪饲喂处理2的钙磷水平为适宜水平(钙0.8磷0.65);荣昌母猪妊娠110d到泌乳21d时处理3日粮钙磷水平比较适宜水平(钙0.82磷0.66)。  相似文献   

15.
孙南英 《畜禽业》2001,(2):30-31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猪供试母猪选3~4胎的经产母猪,进行现有主要母猪品 种长嵊、长大、长加、长金与不同公猪杂交组合试验,再用其后代进行 肥育试验. 1.2 饲养管理选有代表性的农户作为试验点,每户的饲养管理条 件基本一致,60日龄前均采用仔猪全价料,60日龄后用自配饲料, 杜长大母猪生长育肥期的饲料代谢能为12.55MJ/kg,粗蛋白为 16%以上,其它带有本地血统的肉猪生长育肥期饲料的代谢能为 12.1MJ/kg,粗蛋白质为14%以上. 1.3 测试项目母猪高床产仔与一般圈养产仔哺育性能比较试验; 不同杂交组合的产仔哺育性能试验;杂交后代的肥育性能试验;胴体 与肉质性状试验.  相似文献   

16.
1999年合肥华丰畜禽经济开发公司一条万头商品猪生产线平均年饲养经产母猪560头,全年提供合格断奶仔猪11303头,提供商品猪10365头,平均每头经产母猪年产2.3胎,提供合格断奶仔猪20.2头,提供商品猪18.5头,全期成活率85.64%,全期料肉比3.28∶1,综合生产成绩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笔者在养猪生产管理中总结出如下高产高效的管理模式,以供参考。 1 严格按工厂化养猪生产工艺流程均衡生产   现代规模化养猪生产都是长年生产,要求每周有一定数量的猪进行配种→怀孕→产仔哺乳→保育→生长→育肥→上市等流水式的生产形成一条连续的生产线。保持生产线的均衡生产和流程的正常运转,就必须从流程的源头配种抓起,有计划地调节断奶母猪数和选留后备母猪数,保证每周有固定数量的母猪配种;同时,对怀孕、产仔哺乳、保育、生长育肥等各阶段都要制订相应的生产指标,强化管理,保证各项生产指标的实现,只有这样,规模化猪场才能长年满负荷地生产,真正实现高产高效。相反,工艺流程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势必影响下一个环节以及整个流程,造成流程紊乱,最终影响生产效率,生产线经理应重点抓好工艺流程管理,协调流程的各个环节,确保工艺流程的均衡生产。  相似文献   

17.
<正>在养猪生产中,母猪的饲养管理分为后备母猪,空怀母猪,妊娠母猪,哺乳母猪四个阶段,本文从这4个方面来加以说明。1影响后备母猪的饲料营养因素饲料营养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对后备母猪的生长发育尤其重要。达到60~100kg的母猪,根据体况要注意加料或限料。后备母猪太肥时,发情不正常或不明显,第一胎产仔哺乳性能差,断奶后发情困难;太瘦时不发情或推迟发情时间,第一胎产仔时乳汁差,影响仔猪的生长,母猪断奶后虚弱或体况差,  相似文献   

18.
李宇  徐军  王中梅 《畜禽业》2006,(13):48-49
某地一养母猪户,初产仔猪13头,12日龄相继发病。病猪以贫血、消瘦、震颤、吮乳下降、呼吸困难为特征。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治疗数天无效。发病13头,发病率100%,死亡11头,死亡率84.62%。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猪瘟。1发病情况该户饲养母猪1头,产仔7窝,2004年12月5日配种,2005年2月24日注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3月26日产仔13头,均成活。4月6日(12日龄)有1头仔猪开始发病,到4月20日全窝仔猪发病,4月21日母猪亦出现精神稍差、食欲下降、大便干结、体温升高等症状。其间找兽医诊断,曾用过青霉素、链霉素、磺胺-5-甲…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4,(1)
<正>母猪生产的目的是生产数量多、个体大、健康良好的仔猪。在母猪数量一定的条件下,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仔猪的生产数量和质量。养殖户应根据母猪的体况和不同的生理阶段,加强饲养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母猪的生产性能,达到提高养猪经济效益之目的。1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1.1调控营养妊娠母猪摄入的营养一是用于母体的维持和生长(初产母猪)需要,二  相似文献   

20.
李榕 《畜禽业》2013,(7):88-89
<正>仔猪红痢又称魏氏梭菌病或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猪肠毒血,是由C型或A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急性传染病。现将一起规模养猪场发生仔猪红痢的诊治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建瓯市某猪场饲养基础母猪100头,2013年1月11日,有1头母猪产仔12头,第二天突然出现腹泻,很快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