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Ⅰ型菌毛是禽大肠杆菌病的一种重要的致病因子,为一种蛋白质突起,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与人畜致病性大肠杆菌粘附素菌毛相比,禽源性大肠杆菌的菌毛研究起步稍晚,尤其对其亚单位(FimB、FimE、FimA、FimI、FimC、FimD、FimF、FimG、FimH等)的功能及基因控制报道尚少,直到近年来,人们对此才有较多的了解。近年研究表明,FimA是Ⅰ型菌毛的主要结构蛋白,FimA的表  相似文献   

2.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Ⅰ型菌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Ⅰ型菌毛是鸡大肠杆菌病的重要致病因子.本文对其生物学特性、在感染中的作用、分子生物学等8个不同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I型菌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鸣致病性大肠杆菌I型菌毛是鸡大肠杆菌病的重要致病因子。本文对其生物学特性、在感染中的作用、分子生物学等8个不同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菌毛分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鸡致病性大肠杆菌F1菌毛特异性单抗1F4-1、2C3、3H3和F11菌毛特异性单抗FA1、FB11作为检测试剂,将111株已知O抗原的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经MD液体培养基连续传代培养后,通过直接玻板凝集法对各菌毛进行初步分型。结果发现F1、F11菌毛与O78、O1及O2三种优势O抗原型菌株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相关性,即致病性大肠杆菌主要集中在上。F1、F11菌毛在这三种O抗原型上的总检出率分别为95.6%、75.4%及73.3%。另外,在所检测的111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中,只表达F1菌毛的大肠杆菌占菌杆总数的33.3%。只表达F11菌毛的大肠杆菌占菌株总数的8.1%,两者都表达的占菌株总数的36%,F1、F11菌毛的总检出率为78.3%。  相似文献   

5.
从山东省各地分离到107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选择了其中2株高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分别为O78和OM,经增菌培养后提取菌毛制备为单价菌毛油乳苗,分别接种于1日龄和14日龄雏鸡,于4周龄攻毒。结果二者之间有一定的交叉保护作用。根据Genbank收录的人源大肠杆菌I型菌毛FimA基因和P型菌毛papA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2对引物。通过PCR对上述2株大肠杆菌进行扩增,结果只有FimA的一对引物扩增出相应的条带,经测序证明为FimA基因。papA基因的引物未扩出任何条带,证明这2株大肠杆菌表达I型菌毛。通过对2株大肠杆菌结构基因FimA进行分析,发现二者具有高度的同源性。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菌毛亚单位之间的交叉保护性与其菌毛的结构基因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选择从四川规模化鸡场分离鉴定的5株优势血清型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代表株(O89,O119,O141,O127)的1型菌毛pilA基因的PCR扩增片段分别定向克隆到pUC18质粒的多克隆位点,并转化到DH5 α株大肠杆菌载体菌中,对目的基因的序列测定结果表明:5个克隆片段均含有1型菌毛pilA基因的全序列,全长459bp,编码信号肽和结构蛋白。用生物软件(DNASTAR)对9株大肠杆菌1型菌毛pilA基因序列、氨基酸序列、菌毛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及抗原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1型菌毛间具有同源性,1型菌毛间存在一定的相同抗原位点。  相似文献   

7.
致病性禽大肠杆菌菌毛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菌毛(Fimbriae)是大肠杆菌菌体表面的一种蛋白性突起,是致病性禽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致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对禽大肠杆菌在禽体内的定居、增殖,以及协作毒素释放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主要的功能是通过与其宿主组织表面相应的受体相互  相似文献   

8.
大肠杆菌O157的致病性已引起全世界公众和微生物学家的关注,而O157的致病因子有很多,本文就大肠杆菌O157可能的粘附素:菌毛、OMP及紧密素在致病中的作用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这些因子在其它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中的出现率及与致病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期对大肠杆菌O157的致病机理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推动我国对大肠杆菌O157的研究,以填补我国在这方面的相对空白。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目的是研究fimC基因的功能。基于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Ⅰ型菌毛fimC基因的已知序列,通过PCR扩增了缺失169 bp的fimC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自杀载体pCVD442中,通过接合性转导将重组自杀性质粒pCVD442∷△fimC从大肠杆菌SM10λpir转到O2(Nal^R)中。根据同源重组原理构建了fimC基因缺失突变菌株O2(△fimC)。结合PCR扩增、测序结果及透射电镜观察,证明正确构建了fimC基因缺失突变株O2(△fimC)。体外生长及生化反应试验中,O2(△fimC)与亲本株存在一定差异。药敏试验中,两者无明显区别。鸡气管黏膜黏附试验及雏鸡的致病性试验表明:突变株在鸡气管黏膜上的黏附能力是亲本株的1/50,对雏鸡的致病性亦明显下降。鸡致病性大肠杆菌Ⅰ型菌毛fimC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为深入探讨fimC基因在鸡大肠杆菌致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Ⅰ型菌毛与机体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及fimC基因缺失突变株其他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从禽病原性大肠杆菌分离株 TK3 ( O1 )提取 型菌毛免疫 BALB/c小鼠 ,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 ,获得 4株能稳定分泌针对 型菌毛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 ,分别命名为 a B6 、b G5 、c F3和 c G3。单抗阻断甘露糖敏感血凝试验、免疫胶体金和 Western blot试验证明 ,单抗是 型菌毛特异的。这些单抗培养上清及腹水的 ELISA效价为分别为 1 0 - 2~ 1 0 - 3和 1 0 - 5~ 1 0 - 6 ;腹水的平板凝集价为 1∶ 1 2 8~ 1∶ 2 56。上述4株单抗对 77株带 型菌毛的禽病原性大肠杆菌优势血清型分离株进行了检测 :O1 8分离株阳性率为72 %,O78分离株阳性率为 1 7%,O2分离株阳性率为 3 3 %,O88分离株阳性率 89%,O1 1分离株阳性率为60 %,O2 6分离株阳性率为 3 3 %。表明研制的 型菌毛单抗能检出大多数 O1 8、O88、O1 1分离株的 型菌毛 ,而对 O78、O2、O2 6分离株相应菌毛的检出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从禽源大肠杆菌037(O78)、166(O78)、120(O18)分离株和猪源大肠杆菌107/86分离株分别提取基因组DNA,并以此为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的模板,扩增上述分离株的1型菌毛主要亚单位结构基因pilA,通过其编码的主要菌毛亚单位FimA蛋白氨基酸的序列比较发现:3个禽源株间FimA的同源性为94.3%至99.0%;禽源株和猪源株间FimA的同源性为89.6%至91.1%。通过对重组大肠杆菌的菌体裂解物的SDS-PAGE电泳分析及Western blot分析,禽源大肠杆菌O78 037株、O18 120株出现了一致的强反应,O78 166株反应较弱,而猪源大肠杆菌107/86株反应最弱。这些结果表明:禽源大肠杆菌与猪源大肠杆菌1型菌毛间存在抗原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甚至出现在禽病原性大肠杆菌同一血清型的2个不同分离株之间,如O78 037株O78 166株之间,尽管其FimA氨基酸的同源性很高,为99.0%。  相似文献   

12.
大肠杆菌败血症或大肠杆菌病是家禽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以气囊炎,心包炎,肝周炎和偶尔发生输卵管炎为特征。大肠杆菌病通常是一种继发感染,当原发性病原如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或霉形体造成组织损害后,大肠杆菌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引起继发感染。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很多,但大多数的研究表明,一半以上的致病菌株属于下列血清型之一,O1:K1,O2:K1,O78:K80和O35。关于鸡大肠杆菌病的致病机理,曾经提出厂致病菌株的毒力与细菌对气管或咽粘膜上皮细胞的吸附密切相关,菌毛参与厂这种交叉反应和分析N-端氨基酸序列作出结论。本项研究旨…  相似文献   

13.
鸡大肠杆菌菌毛是鸡大肠杆菌病的一种重要的致病因子,为一种蛋白质突起,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在体外培养时,大肠杆菌菌毛的产生具有温度依赖性。本文就鸡大肠杆菌菌毛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表达,提难和纯化、与大肠杆菌致病性的关系、生物学及其免疫学特性作一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黏附素菌毛F18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由表达F18菌毛的大肠杆菌(VTEC、ETEC)引起的仔猪水肿病和断奶腹泻仍然是养猪业中一个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给畜牧业生产带来的损失仍然不可低估[1,2,3,4].F18菌毛有F18 ab和F18 ac二个抗原变种,它们主要介导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与产vero细胞毒素大肠杆菌(VTEC)在仔猪肠道内的定居.F18菌毛作为这些病原细菌重要致病因子,国内外对其研究方兴未艾.目前,F18菌毛的研究已经较为深入,从一般形态水平到基因控制水平都有了较大突破.本文就国外和国内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以供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禽源大肠杆菌037(O78)、166(O78)、120(O18)分离株和猪源大肠杆菌107/86分离株分别提取基因组DNA,并以此为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的模板,扩增上述分离株的1型菌毛主要亚单位结构基因pilA,得到了大小约570bp的扩增产物,将此扩增产物克隆于T载体,通过内切酶酶切分析得到4个阳性重组质粒;对上述4个大肠杆菌分离株的pilA基因进行序列测定,通过其编码的主要菌毛亚单位FimA蛋白氨基酸的序列比较发现:3个禽源株间FimA的同源性为94.3%至99.0%;禽源株和猪源株间FimA的同源性为89.6%至91.1%。在pilA开放性阅读框所编码的FimA182个氨基酸序列中,禽源大肠杆菌O78血清型的2个分离株037株和166株间只有2个氨基酸不同,其同源性为99.0%。  相似文献   

16.
菌毛(pili)是细菌表面的一种蛋白性突起。研究表明,某些细菌的菌毛与细菌对宿主上皮细胞的粘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大肠杆菌 k_(88)、k_(99)菌毛对仔猪、犊牛的肠粘膜上皮的粘着,有利于大肠杆菌对肠的定居;禽致病性大肠杆菌通过菌毛粘着于鸡的呼吸道上皮细胞,以利于细菌获得侵袭的通道。实际上,菌毛已成为细菌的一种重要的致病因子。对菌毛的研究正日趋增多。研究菌毛的特性,分离提纯菌毛是  相似文献   

17.
从禽病原性大肠杆菌分离株TK3(O1)提取I型菌毛免疫BAI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4株能稳定分泌针对I型菌毛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aB6、bG5、cF3和cG3。单克隆阻断甘露糖敏血凝试验,免疫胶体金和Western blot试验证明,单抗是I型菌毛特异的。这些单抗培养上清及腹水的ELISA效价为分别为10^-2~10^-3和10^-5~10^-6;腹水的平  相似文献   

18.
鸡大肠埃希氏菌菌毛表达、血凝谱及粘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6株具有不同致病性的鸡大肠埃希氏菌分离株体外菌毛的表达、对13种不同红细胞血凝谱及血凝方式、对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及在体内外对1日龄鸡气管组织的粘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致病性的菌株,在体外适宜的条件下,能表达菌毛,非致病性菌株不表达。不同菌株的血凝谱及血凝方式具有差异,除中等致病性菌株MG30e对大鼠红 细胞(RBCF)的凝集不能被D-甘露糖抑制,表现为抗甘露糖型血凝(MRHA)外,  相似文献   

19.
贾静  熊焰 《畜牧与兽医》2007,39(7):17-19
本试验对4株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菌毛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在TSB培养基中连续传代3次,每次37℃振荡培养48 h,能获得菌毛的大量表达。采用60℃振荡30 min,能使菌毛大量从菌体脱落。从SDS-PAGE和免疫印迹试验可见,20 ku和24 ku菌毛蛋白是这4株大肠杆菌的主要表面抗原。  相似文献   

20.
应用8株鸡病原性大肠杆菌研究了菌毛作为分型抗原和共粘附特性,以抗Ⅰ型菌毛单克隆抗体(单抗)bG5和甘露糖进行了抑制作用试验。在血凝试验中、单抗和甘露糖都能抑制血凝反应,说明这些株都属于Ⅰ型,通过以单抗或甘露糖的粘附抑制程序这些Ecoli株对鸡气管上皮都不能特异粘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