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稳定与提高粮食产量,促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余姚市三七市镇从2006年开始引进推广新一代水稻机插技术,着力突破制约该镇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的机械化栽植瓶颈。经过一年多的示范,机插技术已凸显了一定的成效,尤其是抗倒伏性能,开始受到该镇农户的欢迎。为进一步推广机插技术,现总结了三七市镇在育秧及机械操作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推广应用机械化插秧技术能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促进粮食增产,提高农民收入,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发展标准化农业。根据海盐县《关于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到2010年水稻栽植机械化率达到10%以上;2008年海盐县要完成207hm^2的机插任务。因此必须正视当前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推进丘陵山地水稻生产机械化,攻克水稻机插秧技术瓶颈,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按照农业部行业计划“丘陵山地小型农机具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中“丘陵山地水稻生产机械化农艺规范研究与制定”课题的要求,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指导下,2010年,泰和县开展了晚稻机械化生产及模拟机插行距种植试验.探索不同水稻品种与机械化生产的适应性和水稻最佳机插行距,  相似文献   

4.
安陆市常年水稻种植面积在2.3万hm^2左右,是湖北省、孝感市乃至国家确定的粮食生产大县(市)之一。2004年以来,该市农机局大胆地进行机械化插秧试验示范,着力突破制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成功地摸索出了一套完整的机插技术路线和工作方法,形成“政府推动、部门组织、宣传引导、农民参与”的机插工作格局,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农民群众的普遍认可。目前,该市已成为全孝感市机插推广居先、示范面积较大、覆盖乡村最多、深受农民欢迎的地方。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5.
《浙江农村机电》2008,(3):34-36
在3月25日召开的全省春耕生产现场会暨全面实施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工作会议上,茅临生副省长指出,现在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发展粮食生产必将越来越依靠农业机械。水稻是比较适合机械化作业的作物,浙江省机耕、机收等指标在全国居领先地位,但机插水平还是比较低的,是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一条短腿。省政府对此十分重视,今年加大了对机插作业补贴的力度,对本省应用水稻机械化插秧作业或接受植保合作社服务的农民,继续以“农机作业券”的形式补贴,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亩40元。各地要认真落实农机购置和作业补贴政策,进一步优化农机存量结构,引导农民应用农机作业。要大力支持发展农机服务组织,鼓励其开展全程机械作业服务。按照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要求,以机械插秧技术为重点,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6.
突破水稻机插瓶颈的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破水稻机插瓶颈,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是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经.本文分析东阳市突破水稻机插瓶颈的难点,提出了突破水稻机插瓶颈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一、温室育秧概况"机械插秧七分育三分插",形象地说明了育秧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中的重要性。秧苗培育是水稻机插成败的关键,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水稻机插技术的推广。为有效解决机插水稻秧苗培育难题,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2007年义乌市农  相似文献   

8.
衡南是一个拥有101.4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全县农机总动力47.47万kW,综合机械化水平38%。为了突破水稻种植机械化瓶颈,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近几年县农机部门加大了“争项引资”力度,采取“项目带动、服务推动、部门联动”模式,并借鉴外地成功经验,走出了一条推广水稻机插技术的新路子。全县推广插秧机20多台,2005年机插面积13.3hm^2(200亩),平均每亩增产6%,降低生产成本25元。今年早中稻推广机械化插秧面积106.7hm^2(1600亩),目前禾苗长势良好、丰收在望。机插秧已得到农民的认可和欢迎。许多乡镇领导主动找农机部门要求扩大机插秧面积。2007年争取推广机插面积1333.3hm^2(20000亩),计划到2010年全县水稻栽插机械化水平达40%以上。  相似文献   

9.
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推广是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范畴,也就是将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转化、普及、运用到水稻生产过程中,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战略目标。综观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情况。总体水平不高,尤其是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仅7.1%(包括机插、机播、机抛秧等),成为制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一个瓶颈。因此,推广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是当前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我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省政府2008年将该技术列为重点推广的十大农业技术之一.2009年,全省农机部门严格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大力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积极举办机插现场演示会,开展水稻机插培训班,送技术服务到田间地头,把春耕生产推向高潮.  相似文献   

11.
水稻机插技术是制约水稻生产机械化的一大"瓶颈",也是水稻生产机械化的一个短板。江西新余市农机部门通过创新思路,找准了推广机插技术的突破口。本文从五个方面介绍了新余市推广水稻机插技术的措施与经验,对推广水稻机插技术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单季杂交籼稻机插育秧技术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粮食生产机械化是“十一五”期间富阳市农机化发展的五个重点之一,目前,水稻机械化栽插已经成为富阳市农机化水平增量扩面、上档升位的瓶颈,成为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软肋”。因此,富阳市农机推广站启动了水稻机械化插秧试点项目,并在洞桥镇进行单季杂交籼稻机械化插秧试验。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单季杂交籼稻机插育秧技术及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3.
5月19日,温州市在平阳召开杂交晚稻机械化育秧技术培训班暨现场观摩会,旨在进一步推动杂交晚稻机育插秧技术应用,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各县(市、区)农机管理总站站长、农机技术推广骨干和机插大户近100来人参加。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磐安县方前镇是农业大镇,现已建成省级粮食功能区一个。在该镇岙口村已成功建立了全县第一个水稻机械化育秧中心,占地0.27hm2,分为玻璃育秧房、炼苗棚、播种流水作业棚、粮食烘干机房、粮食加工机械房、农机具存放房。3年来,方前镇68.27hm2省级粮食功能区水稻生产实行全程机械化,实现"五个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育秧、统一机耕机插、统一防治、统一收割)。经过几年的服务宣传、示范推广,磐安县农民对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尤其是机械化育秧、插秧技术有了更好的认识了解,从而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服务已逐渐生根开花结  相似文献   

15.
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稻是泰州市海陵区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水稻生产机械化得到了各级政府和农机部门的高度重视,其中种植机械化是重点也是难点。经过几年的探索,具有本区特色的简易软盘育秧、无纺布育秧等水稻育秧技术逐步形成,推广的插秧机由步行式到高性能乘座式,机插技术的推广为本区农机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正>象州县是水稻种植大县,大部分农民已接受水稻生产耕整、植保、收获机械化技术。但一些农民对机械化插秧认识不足,水稻插秧机械发展缓慢、机插作业水平低,严重阻碍了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成为该县当前农机化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此,笔者开展了水稻机插技术推广应用调查,对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谈谈如何抓好水稻机插技术推广应用,突破机插"瓶颈",加快水稻生产机械化步伐。  相似文献   

17.
《农机科技推广》2008,(9):16-16
8月27日广东召开了“全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县工作会议”。 会议明确全省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目标,到2009年,全省水稻机插率比2008年翻一番,达到1%,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40%;经过3年的示范带动,到2011年,全省水稻机插率达到4%~5%,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5%,部分地区率先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江苏省如皋市水稻机插秧工作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推广插秧机2088台,其中高速插秧机35台;2009年新增插秧机513台,全市74.3万亩水稻中水稻机插面积45.2万亩,机直播面积16.1万亩,机插水平达60.8%,机械化种植水平达82.5%。2009年被评为江苏省率先基本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先进市。  相似文献   

19.
文章首先分析了浙江省温州市机插的现状,指出加快突破插秧机械化技术瓶颈,已成为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主攻方向,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水稻插秧机械化推进计划;从节省秧田、节水肥药、节本省工、高产稳产、避灾增效、五个方面阐述了机插的优势,从技术上可行、政策上有利、推广有依托、多数农民观念转变四个方面阐述了机插有利条件;最后提出推进水稻机插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促进粮食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破解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环节中的最后瓶颈问题,台州市黄岩区院桥镇在2009年、2010年两年内引进先进的高性能乘坐式插秧机进行试验和推广,共推广机插160多hm2,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稳产高产,达到甚至超过了手工插秧的水平,同时形成了水稻机插技术要求和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