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我系现存的部分家蚕品种进行摄食性的调查,家蚕品种间不同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表现出极大的差异,经筛选获得了一些对人工饲料适应性和摄食性好的基因类型,为选育人工饲料育的专用蚕品种提供资源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回归系数,回归离差方差及变异系数的方法,对6个青贮玉米品种的青贮产量的稳产性进行了分析,来探讨了这些品种的推广价值和实用价值。结果表明,05稳产性和丰产性都好,289稳产性较好,丰产性好,而98只有在适宜条件下才能高产,同时认为,三种参数综合应用,评价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家蚕品种稳产性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采用区域性联合方差分析法,回归系数法和变异系数等三种方法,测定了家蚕品种稳产性.方差分析法用遗传和环境互作效应分解出稳产性参数(?)和(?).回归系数法主要说明两种依附环境的大小.平均效和变异系数说明平均产量高低是丰产性能的表现,其数值变异度小,品种稳产性好.三种方法测定结果,大致都有一致倾向,平均产量高.变异系数小的品种,回归系数也小,稳产性参数(?)在0—1之间,(?)接近于1.在三种方法比较中,单纯看品种的稳产性,不追求稳产性原因.以平均数和变异系数测定品种稳产性比较简单易行,便于统计.其余二种方法计算比较繁复.  相似文献   

4.
以24h疏毛率、216h 3龄起蚕率、216 h存活率、相对发育进度和2眠蚕体重为指标,调查了不同蚕品种对颗粒人工饲料的适应 性情况。结果表明:不同蚕品种对颗粒人工饲料的适应性有很大差异,杂交种的适应性好于原种,大部分日系原种好于中系原种。杂交种以92 ×9601在适应性上表现较好,日系原种RD是较好的选拔适应颗粒人工饲料育的蚕品种。  相似文献   

5.
现行原种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拟通过对现行蚕品种原种的人工饲料适应性研究,为人工饲料适应性蚕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材料及理论依据。本试验周查了中系、日系共14个现行原蚕品种收蚁后在温度对290℃、湿度95%下经过48小时后蚁蚕的疏毛率。结果疏毛率最低为12.7%,最高为97.1%。系统间蚁蚕的摄食性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同系统内不同品种间也存在着较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人工饲料养蚕是我国蚕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揭示家蚕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遗传规律,可为利用摄食性好的家蚕种质资源培育人工饲料适应性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以对人工饲料摄食性差异显著的3对家蚕品种(品系)分别组配P_1、P_2、F_1、F_2及BC_1共10个世代的交配材料,以人工饲料育收蚁36 h疏毛率为摄食性考核指标,应用联合尺度检验等方法进行摄食性遗传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多代食性歧化选择选育的菁松A、菁松B的高摄食性与低摄食性品系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呈现加性遗传效应;广食性品种中广04对低摄食性品种鲁七的摄食性呈现显性-加性-母性遗传模式。由此可见,家蚕不同品种(品系)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遗传模式不同,在选育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品种时,可依据加性效应为主的遗传模式,对摄食性好的蛾区和个体进行系统选育。  相似文献   

7.
家蚕原原母种继代中强健性指标的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家蚕品种的强健性(又称适应性、生命力)是蚕茧生产优质高产稳产的生物学载体,其他优良性状,只有在强健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它是一个优良品种实现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根本保证。对家蚕进行科学化饲养、推广一代杂交种的一个多世纪以来,广大蚕业科学者对家蚕品种的强健性从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家蚕中系原蚕对人工饲料极不适应问题,提高现行主推蚕品种中系原种的人工饲料摄食性,苏州大学和大丰蚕种场联合协作,以家蚕品种菁松A系和菁松B系为选育素材,采用系统育种法和高选择压技术,经6个世代的系统选拔,显著提高了各品系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2016年春季大丰区蚕种场对该选育系杂交原种的人工饲料适应性进行了检测,并进行了小规模繁育试验,结果表明:选拔系的饲料适应性显著好于对照,为提高现行推广蚕品种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的选育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劲松 《四川蚕业》2010,38(2):50-50,55
近年来,家蚕瀛系品种健康性下降,在普种制造中尤其明显。针对这一现象,笔者从如何提高家蚕瀛系品种健康性角度,就选育方向、饲育环境、选种方法等方面谈几点体会,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非秋眠及半秋眠苜蓿品种的生育特性、生态适应性及耐盐性进行研究观测,结果表明,多数品种适应在本试验区的气候环境中种植,具良好的生长势与越冬率,对低盐土壤环境亦具一定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不同燕麦品种(系)在扬州地区的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3个不同燕麦(Avena sative)品种(系)在江苏扬州地区的适应性进行评价比较,测定并分析了与适应性相关的物候期、生长速度、叶茎比、草产量等相关性状.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农艺性状对当地的适应性均较好,生育期为199~210 d.对9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累积贡献率为84.706%的5个主成分因子;对各个品种(系)综合得分分析表明,杂叶307的综合得分最高,其干草产量和干鲜比最高,单株分蘖数和株高方面也表现较好,为供试品种(系)中最适合在扬州地区种植的品种.  相似文献   

12.
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杂交改良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是专养雄蚕品种的关键亲本材料,为了全面改良其实用经济性状,初步建立了一种杂交改良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方法。该方法先将常规品种的雄性与平衡致死系的雌性连续回交,育成一个在性染色体W上带有易位的+l1基因的中间材料,然后再用此材料的雌性与平衡致死系雄性杂交,并连续自交,同时结合致死基因表型差异进行选择,育成新的平衡致死系品种。采用该方法改良育成的平衡致死系品种平60和普通品种华菁的一代杂交种,雄蚕率达99%以上,茧丝质量和生命力性状均达到了现行普通品种的雄蚕群体水平。  相似文献   

13.
家蚕品种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测定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05个家蚕的原种或杂交种进行了人工饲料摄食性测定试验,其中有39个二化中系品种,47个二化日系品种,10个多化性品种,中×日系四元杂交种5个,日×中系四元杂交种4个。结果表明:日系品种的摄食率明显高于中系品种,多化性品种也明显比中系品种好,但不及日系品种;中×日系明显比日×中系强;中系大部分品种拒食,品种间差异不甚显著;日系、多化性品种间摄食率差异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石羊河流域的五个玉米单交种两年六点的品比试验资料分析表明:凉单一号丰产性最好,平均产量较其余四个单交种增产15.7~32.8%,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标准;其地点间,年份间变异系数小于5%,说明其稳产性亦好,可作为该流域玉米主体栽培品种。鲁玉一号丰产性居第二位,地点间变异系数5.7%,表明中等稳产,但其生育期较短(132~135天),可以在西营、古城海拔较高地区作为搭配品种种植。海拔1500~1700米的地区为该流域玉米高产区,其地点产量为659.8~590.4公斤/亩,今后把发展玉米生产的潜力重点放在该区。  相似文献   

15.
自引进性连锁平衡致死家蚕基础材料开展雄蚕品种培育至今,已经历了三个阶段,本文对雄蚕品种培育的历程进行了回顾,并对目前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育雄蚕品种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6.
选取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保存的10个中系和10个日系家蚕品种进行了人工饲料适应性品种选育试验,调查了各品种的24 h疏毛率、小蚕期眠蚕体质量以及茧质等多项指标,分析所选家蚕品种对人工饲料适应性选育效果。结果表明,经过4~6代人工饲料适应性选育后,各品种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均有很大提高,日系品种比中系品种表现好。日系品种经过6代人工饲料适应性选育后,24 h疏毛率均在90%以上,002B、J6、732这3个品种2龄和3龄起蚕率均能达到或接近100%;中系品种经过4代人工饲料适应性选育后,整体上仍比较差,庭、豫1号、限1、苏蚕1号的24 h疏毛率能达到85%及以上,2龄、3龄起蚕率中系也比日系品种差,发育不齐。日系品种豫4优、002B、9406B、J6,中系品种庭、豫1号、限1、125M在人工饲料适应性选育中表现较好,可列为本单位的重点选育品种。探讨了人工饲料养蚕中遇到的3龄后期出现不眠或者对人工饲料食性减弱,以及人工饲料发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蚕桑茶叶通讯》2006,(2):28-2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性别控制基因的导入方法,采用通过平衡致死系与现行品种的杂交把平衡致死系的性别控制基因分散在3个子系统中;接着对每个子系统中现行品种连续回交,使3个子系统基本上全为现行品种血缘;最后通过3次不同型式的交配,把性别控制基因组合到一个新的品种,形成新的平衡致死系品种。由于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是用特殊基因来控制原种和杂交种的性别,使其自交能繁殖继代,与其他品种杂交保证下一代只有雄蚕孵化。本发明能育成经济性状优良,雄蚕率在98%以上的新型雄蚕品种。  相似文献   

18.
龚雪梅  王明跃  闫娜 《草业科学》2013,30(4):553-556
本研究在淮北地区对11个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品种(系)进行了田间种植建坪比较,观察了各品种(系)的草坪密度、颜色、质地、均一性和抗热性等指标,并分别进行打分评定。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品种全年综合评分较高,总体表现良好,但质地较为粗糙,均一性稍差。在11个品种(系)中,Houndog 6、Houndog 5、Jaguar 3和Coalnaduo颜色深绿、分蘖性强、适应性较好且景观品质佳,有望在淮北地区广泛推广建植。  相似文献   

19.
对新选育品种进行全面而合理的评判是家蚕品种选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2015—2017年家蚕品种国家审定多点鉴定成绩的年度汇总数据,利用非参数统计法、高稳系数法以及稳定性参数法等分析方法,分别对农村生产鉴定成绩中的盒种产茧量、健蛹率与实验室鉴定成绩中的茧丝长、解舒率与洁净等反映家蚕品种高产稳产、丝质性状的关键性指标进行水平比较和稳定性分析,其结果与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等常用方法的分析结果趋向相一致。家蚕品种锦·绣×潇·湘的盒种产茧量比对照品种秋丰×白玉高12.07%,表现出了产茧量高、稳产性强、丝质优的特点,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上梅州茶种不育性初探詹延能,占武(江西茶叶学校)茶(Camelliasinensis)属异花授粉植物,雌雄同,花其有性系品种,自然结实率为3~15%。上梅州茶种的花器结构和开花习性无异于有性系品种,花蕾数量也与之相若,但却表现严重的“花而不实”,对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