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以防护林体系为主体的音河模式区林农牧生态系统的物质流构成及循环路径和流量进行了系统性研究,为防护林体系优化和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农牧交错地带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一直是我国区域农业研究的重要课题。研究农牧交错区农业 持续发展总体结构和内部运行过程,提出在北方农牧交错区实施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策略,建立草畜 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特色农产品开发模式,实现区域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牧企业是新农村建设重要的参与者与组织者。改革开发以来,包括正大集团、山东六和集团、山东希森三和集团、江苏华西集团在内的一大批农牧企业积极参与了中国农村建设和农牧业现代化事业,它们通过各自不同的企业发展模式展示了我国不同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多样化路径。同时,通过这四个典型案例简要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农牧企业集团的发展模式与新农村建设路径选择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  相似文献   

4.
农牧系统耦合既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也是实现产业兴旺的重要途径,更是农牧交错区农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农牧系统耦合对于促进农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受制饲草料资源分布的时空差异、生计模式落后、农牧业产业化的滞后性等因素的制约,农牧交错区农牧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因此,应有针对性地培育农牧系统“耦合键”;调整生计策略,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农牧业技术,促进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牧一体化与农牧民增收研究——以北方农牧交错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祎天 《现代农业》2014,(10):66-69
文章将以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不同地区为例,主要通过探索不同农牧一体化模式在各地区的发展以及对农牧民增收的绩效,比较得出更为适合相应地区的农牧一体化发展模式,以期为当地第一产业实现既快速高效而又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借鉴。文章最终得出结论:在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农牧业组织方式与结构中,农牧一体化的各种模式相对于单独经营种植业、养殖业的效益更高,而其中农牧纵横结合一体化效益最高,且以合作社为主体的纵横结合一体化在促进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农牧业发展中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6.
对于广大农牧业合作社,饲草料种植是非常重要的经营内容,但在生产计划、生产管理、田间灌溉、饲草科技等方面往往面临众多挑战。都兰县位于青海省柴达木地区,是一个农牧大县,农牧专业合作社起步早、数量多、分布广,农牧兼作、牧草兼作是该地区农牧业合作社发展的两大经营模式。沟里乡是都兰县的一个纯牧业乡,其草地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建设有特色,经营有起色,在青海省具有一定知名度,曾被称为"金沟里模式",但近两年来,其饲草料种植项目经营问题  相似文献   

7.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畜牧兽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学徒制是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革新的重要内容,是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针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创新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对现代学徒制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实践,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新思路、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由于采用传统的草原改耕地、过度放牧等耕作方式,致使黑龙江省西部农牧交错区的土壤大面积退化、水土流失严重,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实施保护性耕作是改变这种现状的有效手段。通过对传统耕作模式和保护性耕作模式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了农牧交互区中农业区和草原区适合采用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为未来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模式发展方向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今年4月份,山东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牧部分通过了世界银行专家的竣工验收,并得到了较高的评价。 山东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牧部分包括沂蒙山区和徒骇河流域13个县(市)的畜牧业系列开发,以  相似文献   

10.
物质流分析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琴道  李艳萍  乔琦 《安徽农业科学》2013,(17):7395-7398,7403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物质流分析逐渐成为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和分析工具。该文阐述了物质流分析的基本概念,根据研究对象将物质流分析划分为整体物质流分析和元素流分析。整体物质流分析主要用于评估经济系统中大宗物质的输入、输出或强度;元素流分析则主要对与环境问题息息相关或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元素的流动和库存进行分析。重点综述了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应用进展,进一步分析了现阶段物质流分析研究中的不足和问题,最后对物质流分析应用的前景和应用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各地在实践过程中探索出了产业链条延伸的一体化模式、高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型工厂化模式、注重技术创新和推广的"宝塔蜂窝煤模式"、环境友好型循环农业模式以及相关企业集聚型的园区模式,这些模式各有其特点及其适用性。山东是食用菌生产大省,在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应优先发展一体化组织模式,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推进园区和工厂化模式,在农业和畜牧业基础好的地区发展循环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畜禽养殖模式从小规模的农户散养到大规模的集约化养殖,再到回归传统的养殖模式。文章就中国养殖模式的发展转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Driven by population pressures on natural resources, peri-urban pastoralists in the Far North Province of Cameroon have recently intensified livestock production in their traditional pastoral system by feeding their cattle cottonseed cakes and other agricultural byproducts to cope with the disappearance of rangelands typically available through the dry season. Although the crop–livestock interactions in this altered intensive pastoral system seem similar to alterations recently named in mixed-farming systems in West Africa, they are distinctly different and would require a different type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upport. I use Bourdieu’s theoretical constructs of “habitus” and “capital” to explain those differences.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是中国农业大省,山东省农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左右,连续十二年来一直稳居全国第一。山东省农产品出口以水产品、蔬菜、水果、畜产品和食用油籽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出口市场主要有日本、东盟、韩国、美国和欧盟。出口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显示,山东省农产品整体具有较强竞争力,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贸易互补性强。在山东省五大主要出口农产品中,水产品和畜产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水果和食用油籽以产业间贸易为主;水果、蔬菜、水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畜产品和食用油籽国际竞争力优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农沼结合发展模式典型案例调研与模式优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姚利  王艳芹  郭兵 《农学学报》2019,9(10):18-22
本研究针对农-沼结合模式类型多样、效益不高,目前研究存在片面性等问题,从山东省不同规模、养殖种类和沼肥利用方式的6个典型案例入手,对农沼结合模式的产业全链条进行分析,厘清其模式结构、功能与短板,以及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明确制约模式应用的技术瓶颈,提出满足模式良好运转的4大要素,并从种-养-沼规模匹配、循环链条延伸、提高资源价值及循环路径缩短等方面提出优化方案。优选的模式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在技术上解决沼肥适量使用和环境安全性问题,在产业设置上打通农、牧业和沼气工程之间的界限,在管理和制度上完善补偿和分配机制,实现种养业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县级尺度的社会经济系统磷元素流通及其环境效应。以山东省栖霞市为例,基于物质流分析与灰水足迹的理论框架与方法,构建栖霞市社会经济系统磷元素流通模型,并探讨各个子系统的磷元素流动特征、利用效率、环境排放等内容。结果表明:栖霞市2018年外源总磷投入达到了11 304.24 t,其中农业种植子系统所占比例95.9%,栖霞市输出的农产品与畜禽产品所含磷元素总量仅占其磷元素投入总量的16.5%,而剩余部分磷元素主要积累在当地的农业系统土壤中;栖霞市社会经济系统的磷元素利用效率相对较低,且不同子系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农业种植子系统和畜禽养殖子系统的磷利用效率分别仅为22.4%和29.3%;栖霞市社会经济系统对当地造成了严重的水土环境风险,其中当地水体中的磷元素所造成的灰水足迹总量达到了1.1×109 m3,而当地果园面临着严重的土壤污染风险。因此,有效地减少磷肥使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方式,能够有效地改善当地磷元素管理能力,减少当地的环境风险,从而更好地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探明山东省畜禽粪污资源的空间分布以及近十年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变化情况,为合理利用畜禽粪污资源、优化畜禽养殖结构、推动种养结合的绿色农业发展提供参考。通过文献调研与相关数据资料收集,量化分析山东省作物粪污养分需求量、畜禽粪污养分供应量,将不同畜种产生的畜禽粪便量统一换算为猪粪当量,计算各市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指数(I),分析山东省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的时空变化特征。山东省畜禽养殖环境承载潜力存在明显的时空变异性。从空间上来看,各市畜禽粪便污染风险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青岛、淄博、聊城、菏泽以N、P为基准的I值均小于1,土地消纳畜禽粪污不超载。济南、枣庄、烟台、泰安、威海、日照、莱芜、临沂、德州以N、P为基准的I值均大于1,畜禽粪污量超过了农田的承受能力,农田畜禽污染风险较大,尤其是莱芜市以N、P为基准的土地承载力指数I分别为2.14和2.36,农田畜禽污染风险较大,养分的大量盈余可能会造成农田N、P污染。从时间上来看,近十年山东省养殖规模总体呈上升趋势,从7042万头增加到8401万头,尤其在2009年至2012年间迅速增加,增幅达13.3%。植物对粪污N、P养分的需求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分别增长了10.6%、13.1%。畜禽粪污N、P养分供应量呈现上升趋势,增幅分别为8.9%、2.9%。2016年山东省畜禽养殖环境承载潜力以N、P为基准分别可达8576万、9809万头,均高于实际养殖规模(8401万头)。山东省以N、P为基准的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指数I均呈波动下降趋势。山东省畜禽养殖主要集中在鲁西南、鲁中南、以及德州、潍坊等区域,其中济南、枣庄、烟台、泰安、威海、日照、莱芜、临沂、德州畜禽粪污量超过了农田的承受能力,有潜在的N、P污染风险。从以N、P为基准的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指数I来看,山东省农田对畜禽粪便仍具有一定的消纳空间。  相似文献   

18.
建设现代化畜牧业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如何促进畜牧产业优势区域的建设,加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品,品种的改良与疫病预防这几方面的介绍,阐述了建设现代化畜牧业所要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现代生态养殖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信  万丹  印遇龙 《农学学报》2018,8(1):171-174
养殖业不仅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还可提供有机肥原料,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促进种植业增产增收,因此是一个与人类食物链和生态环境关系十分密切的产业,是一个既能影响土壤生态,又能影响种植业和人类食品安全的“承上启下”的产业。合理适度的养殖,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中国养殖业还存在加工比重小、技术落后、高耗低效等问题;同时,由于集约化、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畜禽养殖污染产生量大、处理成本高、综合利用率低,科学合理地处理养殖废弃物已成为农村环境保护治理的紧迫任务。笔者回顾了养殖业产业发展历程,总结了中国在养殖业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分析了当前国内养殖业面临的养殖废弃物处理问题,凝练出了国内当前养殖业废弃物处理的形势任务,提出发展现代生态养殖是解决中国畜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的必然选择,并对此展望了未来发展前景和趋势。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业政策对于中国生猪生产具有直接导向作用 ,虽然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 ,中国生猪生产量有明显下降 ,但是养猪业仍然在中国畜牧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鉴于中国生猪饲养量的 2 / 3仍然由农户生产 ,畜牧业政策对于正确引导和鼓励户饲养和朝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笔者通过对四川和山东两省养猪农户生产资料和技术服务获得的分析 ,研究了畜牧业政策对养猪农户生产和行为的影响 ,从一个方面反应了中国畜牧业政策对农户饲养生猪的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