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试验研究了增施锌、硼、钼、钙肥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N、P、K大量元素供给水平上,配合施用中微肥,可以促进花生的生长发育,有利于植株的干物质积累,增加根瘤数和结果数,提高花生产量和经济效益,改善花生品质性状。  相似文献   

2.
磷锌配施对花生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协调磷-锌配比是作物达到最佳产量和质量的保障。采用大田试验,在豫南花生主产区高磷低锌的砂姜黑土上,研究了不同磷、锌配比对花生抗氧化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锌配施对花生生理特性产生一定影响,相同磷用量下,施锌比不施锌显著提高了花生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生长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花生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相同锌用量下,随磷用量的增加,花生叶片的SOD和POD活性先增高后降低,MDA含量先降低后增加,生长素含量无显著变化,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也表现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处理间差异呈显著或不显著。对花生产量和品质来讲,与不施肥相比,磷锌单独或配施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花生产量、粗脂肪及脂肪酸组分,且磷锌配施效果优于二者单独施用,其中90 kg/hm~2磷肥与60 kg/hm~2锌肥配施处理的产量最高,增产率达24.1%,增产原因可能是提高了花生的抗氧化能力,增加了单株饱果数和饱果重。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磷对花生株高、侧枝长、单株饱果数、单株饱果重和产量影响显著;锌仅对单株饱果数和饱果重及产量影响显著;磷-锌交互作用对花生株高影响显著,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品质影响不显著。综上,磷锌配施可以改善花生的生理特性,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但高量磷与锌肥配施却不利于花生抗氧化能力、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在豫南花生主产区,建议多补充锌肥,少用磷肥。  相似文献   

3.
司贤宗  毛家伟  张翔  李亮  李国平  余辉 《土壤》2016,(3):122-126
采用大田裂区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研究了耕作方式(垄作、平作)与土壤调理剂互作对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垄作方式比平作方式花生增产5.7%~12.0%;无论是平作或垄作方式下,与对照相比,施用不同土壤调理剂均能使花生增产,增产幅度分别为7.4%~18.6%、5.6%~25.6%,不同土壤调理剂对花生增产的大小顺序为秸秆灰分>生物炭>腐植酸。垄作和土壤调理剂互作能显著增加花生的饱果数、百果重、出仁率、花生株高、侧枝长、分枝数和结果枝数,提高花生籽粒中的氮、磷和钾含量,增加花生蛋白质和粗脂肪的产量。本试验条件下,采用起垄与增施秸秆灰分互作的处理的花生产量、蛋白质产量和粗脂肪产量均最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对红壤区花生产量、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有机无机肥配施显著影响了花生生理特性,随着有机肥比例的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叶绿素含量Chl(a+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等先增加后减少,配施35%和50%有机肥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2)有机无机肥配施显著影响花生植株营养生长和产量,有机肥比例越高,植株性状越优良,有机肥比例为65%时,花生在成熟期主茎高、侧枝长较常规施肥分别提高8.01 cm和11.20 cm;而有机肥比例为35%时,荚果产量、籽仁产量、单株结果数及百粒重效果增加最明显,分别较常规施肥提高20.14%、26.92%、27.87%和7.08%。(3)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提升花生品质作用明显,配施35%处理的花生籽仁脂肪、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分别较常规施肥提高3.58%、5.03%及12.16%。总之,在等量N、P、K养分条件下,配施35%~50%猪粪N更有利于红壤地区花生产量、品质及生理特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控释肥对花生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不同配方控释肥,在花生大田试验中与普通复合肥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花生生理特性、农艺性状、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肥料相比,施用控释肥料提高了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干物质积累量等生理指标,对花生主要的农艺性状有显著改善作用。同时与普通肥料相比,控释肥料处理增加荚果产量7.16%~8.35%,增加籽粒产量5.60%~8.28%。此外,控释肥料还可以提高花生籽粒的粗蛋白、粗脂肪、可溶性糖和Vc含量,显著改善了花生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不同比例玉米花生间作对花生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设置玉米和花生10:10间作(T1)、8:16间作(T2)和花生单作(CK1)、玉米单作(CK2)4个处理,在减轻花生田土壤风蚀程度的同时,研究不同间作比例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下花生主茎高、第一对侧枝长和第二对侧枝长均表现为T1>T2>CK1,单株叶面积为CK1>T2 >T1,叶绿素a+b总量为CK1> T2> T1.花生的经济系数、单株总果数、出仁率和百仁重均表现为CK1>T2> T1,蛋白质含量为CK1>T2> T1,脂肪含量T1>T2> CK1;玉米的经济产量、生物产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均表现为T2 >T1>CK2;LER表现为T2 >T1,差异显著.由试验结果可知,T2间作处理的花生生长发育及作物产量品质均优于T1处理.  相似文献   

7.
60Coγ射线辐照改良兰娜型花生的性状选择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60Coγ射线250Gy辐照美国兰娜花生干种子,已育成几个农艺性状和品质均符合要求的新品系.对这些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荚果产量所作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单株生产力、出米率、百仁重等性状和产量的关联度较高,而主茎高、总分枝数等则较低,可作为兰娜改良花生育种性状选择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麦秸覆盖与否对土壤理化性质、夏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在花生夏直播平作模式下,调查麦秸覆盖与不覆盖处理的土壤物理性状、土壤酶活性、花生营养、生殖生长及产量、品质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麦秸覆盖后,产量、饱果率、出仁率比未覆盖分别降低5.2%、9.8%、0.66%。麦秸覆盖显著影响了土壤理化性状,使得土壤温度、张力、容重、脲酶活性下降,土壤湿度、孔隙度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加;同时,覆盖还影响了花生的营养生长,麦秸覆盖后显著降低了花生的主茎高、侧枝长、叶面积和叶片SPAD值;与不覆盖相比,麦秸覆盖降低了花生的开花量、果针数和结果数,最终导致产量降低。麦秸覆盖可改善土壤不良的理化性状,但覆盖后地温降低,延缓了花生的生育进程,不利于当季花生的生长发育及结实。研究结果为麦茬夏花生高产栽培技术的集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60CoΥ射线辐照改良兰娜型花生的性状选择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正超  邱庆树 《核农学报》1998,12(4):200-203
采用60CoΥ射线250Gy辐照美国兰娜花生干种子,已育成几个农艺性状和品质均符合要求的新品系。对这些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荚果产量所作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单株生产力、出米率、百仁重等性状和产量的关联度较高,而主茎高、总分枝数等则较低,可作为兰娜改良花生育种性状选择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微量元素Zn、B、Mo在花生上的应用进行探索。方法:选择秋花生作为试验样本,并选择新镇关垌村中央窝作为试验地点。分别设置混合施用Zn、B、Mo,两两混合施用Zn、B、Mo,单独施用Zn、B、Mo,空白共8个处理,考察其对花生产量的综合影响。结果:各处理间生育性状有差异但不明显,与对照区对比则有一定差异但不显著。单个喷施、两两混喷、三种混喷,都能使秋花生结果枝数、荚果数、粒数、粒重、饱果率等产量构成因素显著增加。结论:在花生种植中应用微量元素肥料Zn、B、Mo能有效提升增产效果,农户要结合实际种植现状选取对应的肥料,对微量元素肥料添加量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1.
砂姜黑土区花生优质高产的氮钙硫施肥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优化砂姜黑土区花生优质高产的施肥方案,本试验以豫花22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采用三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研究氮肥、钙肥与硫肥配施对豫南砂姜黑土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钙肥和硫肥对花生产量和品质有显著影响,产量效应方程中中等偏上的氮肥和较高的钙肥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品质效应方程中中等偏上的钙肥和中等偏下的硫肥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比较偏回归系数发现,氮肥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钙肥,硫肥对产量的影响最小,对籽仁品质影响依次表现为氮肥>硫肥>钙肥。单因素效应分析表明,本试验条件下的花生产量和品质与氮肥、钙肥、硫肥的用量呈“抛物线”型变化。模型模拟分析表明,花生优质高产的氮、钙、硫施用量组合为104.08~111.81、234.36~282.21、25.15~40.88 kg·hm-2;在经济效益最大时(36 682.82 元·hm-2),氮、钙、硫最佳施用量组合为107.62、243.15、22.91 kg·hm-2,配施比为1∶2.26∶0.21。综上,本研究构建的模型较好地模拟了氮、钙、硫肥与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关系;同时发现氮钙硫肥互作能够影响花生产量和品质,但花生获得最高产量和最佳品质的氮钙硫配施组合存在差异。本研究结果为豫南砂姜黑土区的合理施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棉花施用硫肥的产量、品质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2001年在沿江地区灰潮土上研究了硫磺粉、硫肥95对棉花生长发育、皮棉产量和棉纤维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硫肥能提高棉花的株高、果枝数、蕾数、成桃数和茎基租,还能提高伏桃比例,促进棉花生育后期的生长发育,增加棉花产量,改善棉纤维长度、整齐度、比强度等品质指标。硫肥的适宜用量为45—60kg/hm^2。施用硫肥95的增产效果比硫磺粉的要好。  相似文献   

13.
多效唑对花生种子萌发及植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花生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和盛花期叶面喷施,观测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情况和植株农艺性状,收获时进行产量测定。结果表明:(1)多效唑浸种延缓花生种子萌发,使发芽率有所下降,矮化植株;(2)盛花期喷施适宜浓度的多效唑能抑制花生地上部分的生长,促进其横向生长,使主茎和分枝比对照的短,分枝数、单株结荚数、饱果率和产量均比对照的高,其中以喷施150mg/L多效唑的处理产量最高,达3806.3kg/hm^2,比对照增产12.60%。  相似文献   

14.
以花生品种郑农花9号为材料进行硅、钙基肥试验,基施硅钙镁肥、高效硅肥、钙肥,探讨硅、钙元素对花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肥料均可使花生茎秆粗壮、生长旺盛、抗逆性增强,病害发生率降低;硅钙镁肥使花生出苗期提前2 d,出苗率、单株结果数优于钙肥和高效硅肥。所有处理荚果产量增产41.7~717.0kg/hm2,增产幅度0.85%~14.7%。钙肥对花生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最大,第一对侧枝的平均长度最长,单株饱果数平均11.15个,平均百果重273.25 g、百仁重117.25 g,出米率和单株饱果数都是最高,钙肥的平均单产为5 386.01 kg,其3个处理增产极显著,硅钙镁肥的平均单产为5 260.95 kg,其两个处理增产极显著,高效硅肥的平均单产为5 190.08 kg。含钙的肥料组合较之无钙的肥料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显著,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不同生态区花生产量及产量性状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6个花生品种在山东省不同生态区多点试验,研究了花生产量和产量性状差异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环境、品种和环境与品种互作对花生产量及其产量性状影响极显著,无论春播还是夏播,环境对花生产量和单株结果数的影响最大,品种次之,而遗传因素对公斤果数和出米率的影响大于环境;单株结果数春播花生"鲁花11号"表现稳定,出米率春播"丰花5号"、"花育23号"和夏播"花育22号"、"丰花5号"、"潍花8号"等表现稳定,所有品种产量和公斤果数均表现出极不稳定的态势。鲁东地区春播应以"花育22号"、"潍花8号"等为主;鲁中、鲁西地区春播和夏播应以"潍花8号"、"鲁花14号"等为主。  相似文献   

16.
不同的施肥量对花生产量和品质有着不同影响。试验表明,施肥越多,并非产量越高,应根据土壤肥力、肥料有效含量和成份等因素而施,只有合理施用肥料才有利于花生增产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地膜覆盖花生对钙、镁、硫吸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产量高、效益好,在我国北方花生产地广范应用。和氮、磷、钾一样,钙、镁、硫也是花生生长发育必需的矿质营养元素。多年来,人们对花生露地栽培氮、磷、钾、钙吸收特性进行了研究,对花生的合理施肥起到了积极作用;而对花生镁、硫吸收特性的研究很少,对地膜覆盖栽培花生的钙、镁、硫吸收特性研究的报道尚不多。为此开展地膜覆盖栽培条件下花生的钙、镁、硫吸收特性,以期为花生栽培合理施用钙、镁、硫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单粒精播对夏直播花生生育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单粒精播对夏直播花生的个体发育和群体结构以及产量的影响,以‘花育22号’花生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麦茬夏直播花生单粒精播(SS)和双粒穴播(DS)在相同密度条件下的植株发育动态、叶片生理特性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夏直播花生单粒精播在生育前期的主茎高和侧枝长均高于双粒穴播,而在生育后期则低于双粒穴播,但差异不显著。单粒精播在各个生育期的主茎节数、主茎绿叶数、分枝数和叶面积指数均高于双粒穴播,尤其是分枝数差异显著。夏直播花生单粒精播在饱果期和成熟期的叶片SOD、POD、CAT活性和叶绿素含量以及净光合速率均高于双粒穴播,而其MDA含量低于双粒穴播,其中在成熟期除了CAT活性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指标均显著差异。夏直播花生单粒精播的单株饱果数增多,单株果重增加,荚果产量显著高于双粒穴播。夏直播花生荚果产量与单株果重和叶片净光合速率极显著正相关,与经济系数、主茎绿叶数、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详细介绍花生在高寒山区应用灰膜覆盖进行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灰膜覆盖是解决高寒山区花生生产上受气候因素制约的有效措施,对提高花生产量和改善花生品质有着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花生不同种植方式对田间土壤微环境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了春播覆膜(CBFM)、春播露地(CBLD)、麦田套种(MT)、麦田露地(MTLD)、夏播覆膜(XBFM)和夏播露地(XBLD)6种花生种植方式。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对花生田间土壤物理性状、土壤微生物量碳、活跃微生物量、土壤呼吸及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微环境和花生产量具有明显影响。花生春播覆膜和麦田套种种植提高了土壤孔隙度、毛管和非毛管孔隙度,增加了细菌和放线菌数,降低了土壤容重和真菌数,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活跃微生物量及土壤呼吸速率,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分解和有效化;花生覆膜种植可明显增加荚果产量,春花生覆膜的增产作用大于夏花生覆膜,麦田套种的花生产量最低。因此,在一年一熟的春花生产区应以覆膜种植方式为主;在小麦花生一年两熟的花生产区,可以推广收麦后直播花生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