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文章测定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abr NPV)对农业生产中5种主要夜蛾科害虫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MabrNPV对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棉铃虫、粘虫、小地老虎幼虫均有致病性,但致病力存在差异,其对五种夜蛾科害虫2龄幼虫致死中浓度LC_(50)分别为1.19×10~5、2.02×10~5、4.30×10~5、2.15×10~6、1.29×10~(16)PIB·mL~(-1),MabrNPV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毒力最高,对小地老虎毒力最低,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与其他3种夜蛾毒力差异显著。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幼虫毒力随虫龄增加而降低,幼虫对病毒易感性随虫龄增加而下降。在同一饲毒浓度下,MabrNPV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幼虫致死中时间LT_(50)随虫龄增加而升高;同一虫龄下,LT_(50)随MabrNPV浓度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浸渍法测定4种微生物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室内毒力,并进行防治大葱甜菜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测定结果表明,4种微生物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毒力顺序为: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其中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对甜菜夜蛾的室内毒力较高,LC_(50)值分别为11. 145、128. 249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666. 7m~280亿孢子/毫升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用量50、60 m L,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用量80、100 g,300亿PIB/克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用量3. 5、5. 0 g,药后10 d的校正防效均可达90%以上,持效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以甜菜夜蛾为试虫,研究粘虫颗粒体病毒(PuGV-Ps)对苏云金杆菌(Bt)毒力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PuGVPs对甜菜夜蛾无致毒作用,但Bt中加入PuGV-Ps后可提高Bt对甜菜夜蛾的毒力,甜菜夜蛾致死中量LC50由Bt单剂的1.094 mg·mL-1下降到0.862 mg·mL-1,共毒系数达127.亚致死剂量Bt处...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以甜菜夜蛾为靶标害虫时,米满对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在作用于甜菜夜蛾幼虫时,6.67mg/kg米满对AcNPV有显著增效作用,其增效作用表现为增加杀虫毒力和提高杀虫速度,可使病毒对3龄和4龄幼虫的毒力分别提高0.31倍和2.62倍,杀虫速度分别提高10.9%和6.9%,使总杀虫速度提高25%和20.4%。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对甜菜夜蛾毒力的温度效应和变化趋势,为不同环境温度下甜菜夜蛾的化学防控提供依据,为有效的提高双酰胺类杀虫剂的利用率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浸叶法测定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在15~35℃对甜菜夜蛾3龄幼虫的室内毒力。【结果】在供试温度范围内,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毒力均呈正温度效应。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对甜菜夜蛾毒力分别增长了6 527.23和3 939.80倍,溴氰虫酰胺和氟氰虫酰胺温度系数稍低于前两者,分别为+407.24和+566.98,四氯虫酰胺温度系数最小,仅为+142.05。从各供试药剂温度系数变化趋势来看,除四氯虫酰胺温度系数增长趋势一直较为平缓外,其他4种供试药剂均在不同温度梯度下出现了明显的温度系数增长。【结论】在15~35℃范围内,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毒力均表现出极明显的正温度效应。  相似文献   

6.
甜菜夜蛾除可被其自身病毒SeNPV感染外,还对其他多种昆虫NPV有一定敏感性,以苜蓿丫纹夜蛾NPV,棉铃虫NPV,甘蓝夜蛾NPV分别感染甜菜夜蛾均可引起典型病症,其DNA限制酶图谱表现为各自独特带型,表明这些NPV在替代宿主甜菜夜蛾中增殖后,其酶切图谱未发生改变,毒力及宿主范围有无变化未作评价。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茚虫威对甜菜夜蛾幼虫 的作用特点,采用浸叶法和点滴法测定了茚虫威对甜菜夜蛾3龄和4龄幼虫的毒力,及其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茚虫威对甜菜夜蛾3龄和4龄幼虫均有胃毒毒力和触杀毒力,且胃毒毒力高于触杀毒力.同时,茚虫威对4龄幼虫的胃毒毒力(LC50为2.69 mg·L-1)稍高于其3龄幼虫(LC50为3.65 mg·L-1).茚虫威对不同龄期的甜菜夜蛾幼虫体内羧酸酯酶的影响均表现为先激活后抑制,且对4龄幼虫的影响更强烈.茚虫威不同剂量处理对4龄幼虫的化蛹率、蛹重、羽化率及子代幼虫成活率产生了明显影响,影响程度为LC50> LC30> LC10.  相似文献   

8.
上海地区甜菜夜蛾的抗药性及防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浸渍法测定上海地区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对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类(IGRs)以及一些新型药剂的抗性,结果表明:甜菜夜蛾对乙酰甲胺磷和氰戊菊酯的抗性分别为2 731.2和619.5倍的超高抗水平。昆虫生长调节剂如抑太保、米满等药剂对甜菜夜蛾抗性表现较好,是防治甜菜夜蛾的理想药剂,但近几年的敏感性有所下降,应注意抗药性抗性的产生和加剧。田间药效与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趋势一致。除尽、安打、氟铃脲、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病毒制剂等是目前防治甜菜夜蛾的良好药剂。  相似文献   

9.
王春峰  赵伟 《农技服务》2013,30(8):819-820
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发现,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甜菜夜蛾的EC50值为0.29 mg/L,其对甜菜夜蛾的作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为寻找病毒增效新途径,克服天然昆虫病毒存在杀虫活性低和速度慢的缺陷,研究植物源提取物蛇床子素对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以甜菜夜蛾为靶标害虫时,蛇床子素在作用于甜菜夜蛾幼虫时对AcNPV有显著增效作用,但对病毒杀虫速度无明显提高作用.蛇床子素在作用于甜菜夜蛾成虫时有效降低其繁殖力,取食含AcNPV和蛇床子素糖水的甜菜夜蛾产有效卵数量显著低于单取食含AcNPV糖水甜菜夜蛾的有效卵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测定当前5种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0%溴虫腈EC对甜菜夜蛾具有优良的防效,药后7 d防效为92.11%,可作为防治甜菜夜蛾的首选药剂;2.5%多杀菌素SC的效果次之,防效为85.49%;2%阿维菌素EC、4.5%高效氯氰菊酯EC和48%乐斯本EC防效稍差,在生产上应慎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温、湿度和饥饿胁迫对白僵菌防治甜菜夜蛾幼虫的影响,进行了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白僵菌的致病力有显著影响,24~27℃下有利于白僵菌感染甜菜夜蛾幼虫;湿度对白僵菌的致病力也有显著影响,高湿环境有利于白僵菌感染甜菜夜蛾幼虫;饥饿胁迫能显著缩短甜菜夜蛾幼虫被白僵菌杀死的时间。因此,在利用白僵菌防治甜菜夜蛾幼虫时,只有充分考虑温、湿度等天气因素,害虫的食物摄取,幼虫虫龄等基本情况,才能取得最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不同温湿度下球孢白僵菌对甜菜夜蛾幼虫的致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研究了球孢白僵菌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对甜菜夜蛾幼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温度、相对湿度、幼虫龄期对白僵菌的致病力具有显著的影响,24~27℃是球孢白僵菌感染甜菜夜蛾的最适宜温度;相对湿度大于90%,甜菜夜蛾的幼虫虫龄越低,越有利于球孢白僵菌对幼虫的感染。  相似文献   

14.
对甜菜夜蛾高毒力苏云金杆菌的分离及生物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山野和田间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苏云金杆菌62株.经镜检发现,这些菌株的伴孢晶体多数呈菱形(79.0%).初步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62株菌株中对小菜蛾、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致死率超过90%以上的菌株分别有44株、8株和6株.其中CAB109、CAB110、CAB116和CAB162这4株菌株对上述3种害虫都表现出高活性.将其稀释成1.0×107cfu/mL后进一步生物测定的结果,CAB109菌株对甜菜夜蛾的毒性最高,死亡率达100%,比已经商品化的NT0423农药高15%.血清型鉴定发现,CAB109菌株的血清型为H7,属aizawai亚种,而其余3种血清型全部为H3abc,属kurstaki亚种.对害虫的毒性和血清型都表明,CAB109菌株是防治甜菜夜蛾非常有潜力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5.
采用浸叶法和田间小区试验分别测定了甲氧虫酰肼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混配剂对甜菜夜蛾的增效作用和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甲氧虫酰肼和氯虫苯甲酰胺混配对甜菜夜蛾具有最大增效作用的质量比为3.0︰2.0,其共毒系数为167.1;药后1 d,按上述比例配制成的10%甲氧虫酰肼·氯虫苯酰胺悬浮剂37.5 g.a.i./hm~2和45.0 g.a.i./hm2两个处理对汝城县和兴国县2个地理种群的甜菜夜蛾防治效果均在85.15%以上,药后10 d的防效均在86.33%以上,表明该混配剂对甜菜夜蛾具有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值得推广应用。建议10%甲氧虫酰肼·氯虫苯酰胺悬浮剂的施用量为37.5~45.0 g.a.i./hm~2,在甜菜夜蛾低龄幼虫高峰期施用。  相似文献   

16.
为获取高活性的野生Bt菌株,对从土壤中分离的99株Bt菌株进行了营养期杀虫蛋白的分子鉴定和生物活性测定。根据已知的vip3 A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进行PCR鉴定,55株扩增得到1.2 kb的目的片段。对31株阳性菌株的营养期杀虫蛋白活性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显示,Bt LS1和LS8菌株毒力最高,2菌株对2龄甜菜夜蛾的体重抑制率分别为91.14%和93.59%。选取Bt LS1和LS8菌株进行胞内外营养期蛋白杀虫活性测定,发现Bt LS1和LS8菌株对初孵甜菜夜蛾体重抑制率分别为45.1%和43.2%,对初孵棉铃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22.1±1.4)%和(55.3±3.7)%,对2龄棉铃虫的体重抑制率分别为(78.7±6.6)%和(50.4±2.4)%。  相似文献   

17.
以甜菜夜蛾为试虫,研究荧光增白剂OB对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在0.25% ~1%的浓度范围内,随着荧光增白剂OB浓度的增加,其对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效作用不断升高,最高增效倍数达110.2倍.而在2~4龄幼虫范围内,荧光增白剂OB对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效作用随着甜菜夜蛾虫龄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8.
甜菜夜蛾人工饲料配方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一种传统的甜菜夜蛾人工饲料配方,通过增加胆固醇、蜂蜜及琼脂组分,优选出甜菜夜蛾人工饲料新配方。饲养试验表明:改进后饲料配方饲喂的幼虫成活率平均为91.31%,化蛹率平均为89.43%,二者均显著高于原配方(P<0.05);且克服了原饲料随继代数增加,卵孵化率下降的缺点,明显延缓了甜菜夜蛾室内种群的种质衰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离筛选出对鳞翅目害虫高毒力的新苏云金杆菌.[方法]通过温度筛选法从长白山区土壤中分离出苏云金杆菌,再通过生物测定和毒力测定筛选出高毒力苏云金杆菌.[结果]从150份土壤样品中分离出18株苏云金杆菌,其分离率为12.0%,其中山地分离率为8.5%,农田分离率为16.2%.活性测定结果,18株菌株中对小菜蛾、斜纹夜蛾及甜菜夜蛾致死率超过90%的菌株分别有17株、5株和4株,其中YN1-1菌株对3种害虫都表现出高活性.毒力测定结果,YN1-1菌株对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的速效性最好;对甜菜夜蛾高毒力菌株依次为YN6-2>YN1-1 >YN4-2>YN2-6;对斜纹夜蛾高毒力菌株依次为YN4-4>YN1-1 >YN6-1 >YN4-1>YN2-1.[结论]经活性测定和毒力测定,最终筛选出广谱性、速效性及高毒力的YN1-1为目标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