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 魏县地处河北省最南端,属黄淮海冬麦区,常年种麦65万亩左右。以往由于栽培技术不配套,小麦产量一直在150公斤左右徘徊。自1988年全县推广小麦模式化栽培技术以来,取得大幅度持续稳定增产。全县小麦亩产在前三年(1986—1988年)平均165公斤的基础上,1989、1990、1991年分别达到202公斤、206公斤、和212公斤。三年累计增产小麦7497.8万公斤。在全省推广小麦模式化栽培技术活动中,魏县被省政府评为三年累计亩产超百斤的先进县之一。现将主要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1989年我场茶园达到面积4612亩,比1988年4184亩增加10.2%。总产干茶465吨,比1988年266吨增产74.8%。其中投产茶园1935亩,亩产干茶180公斤,比1988年127公斤提高41.7%。试产茶园2226亩,亩产干茶52.5公斤,比1988年34.5公斤提高53.1%。茶叶生产的好收成,涌现出一批高产单位和个人:平均亩产干茶200公斤以上的生产从  相似文献   

3.
<正> 为了节省劳力,减少投资,降低成本,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从1983年开始进行了水稻秧苗带土移栽的试验。据试验,带土移栽平均单产732.5公斤,较对照599公斤,增产22.3%(见表1)。1984年以来,据全县18个示范点调查,带土移栽平均单产664.02公斤,较常规插秧亩产570.4公斤增产16.42%。1986年,全县推广15522亩,平均亩产469.4公斤,较全县水稻平均单产407.5公斤增产15.2%。在长期干旱的情况下,岳滩乡农民技术员司马宝玉种植2亩,亩产达692公斤,较常规插秧增产23.2%。  相似文献   

4.
<正> 近年来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河津县正茬花生面积逐年缩小,麦田套种花生面积迅速扩大,产量稳定增长。1987年全县麦田套种花生5万亩,比1985年的2.5万亩翻了一番。1988年扩大到6.2万亩,占全县花生总播面积的82%,套种花生平均亩产220公斤(比1987年增产20公斤),最高亩产350公斤。套种花生比麦收后复播花生亩增产70多公斤,加上前茬小麦,一般亩产值640元以上,比一料田增值90%左右。  相似文献   

5.
镇稻1号(原名7038)是我所用“矮黄种×农林22”杂交选育成的中粳新品种,具有优质、稳产、适应性广、综合抗性好、经济效益高等特点,1989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推广种植。 产量表现 1985~1986年参加省中粳稻组区域试验,两年的平均亩产为480.82公斤;1987~1988年参加省早稻、玉米、西瓜等不同茬口的后季稻生产试验,1987年平均亩产390.92公斤,比盐粳2号增产9.87%;1988年平均  相似文献   

6.
<正> 小麦是临颍县主要优势作物,小麦生产的状况,对全县粮食生产举足轻重。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品种利用研究室于1986年秋开始在临颍县开展科学用种示范县的科技开发工作。帮助引进新品种,并以巨陵乡为试点,突出抓科学用种、合理布局、统一供种、以点促面。几年来,小麦产量稳步提高。1989年临颍县种麦面积55万亩,占夏粮面积的97%,平均亩产达到318.7公斤,较1988年亩产285公斤,增产11.8%;较最高年份1984年亩产304公斤增产4.8%,创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7.
<正> 莱州953是莱州市农科所于1980年经复合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杂交组合为(早5×掖选1号)F_3×7832110—1。该品种高产、优质、抗病、抗倒,适应性强,株型叶姿特优。1988~1989年度在莱州市试验,平均亩产430公斤,比烟农15增产3l%,居10个品种之首;同年在烟台市品种联合试验中,9个县(市)试点平均亩产464公斤,比烟农15亩增60.75公斤,增产14.9%,居10个品种之冠。1988~1990年烟台市两年区试,仍居首位,平均亩产459.58公斤,比烟农15亩增46.5公斤,增产11.3%。  相似文献   

8.
1982~1985年,我县杂交稻平均结实率分别为83%、84.19%、81.74%、78.33%,1986年提高到87.01%,主要原因是抓了下列四条措施。 (一)选用结实率高的高产新组合 1985年以前,我县杂交稻一直以汕优6号当家,1986年全县种植了高产、优质的新组合汕优63达8万亩,占杂交稻面积44.4%。据成熟时考查:汕优63平均结实率达89.14%,比汕优6号高3.63%;千粒重达29.84克,比汕优6号增加3克;亩产达687.6公斤,比汕优6号增加80.8公斤,增产13.3%。  相似文献   

9.
<正> 涉县地处冀南太行山区,境内漳河两岸河滩地适合稻麦两熟种植。但多年来亩产一直在500公斤上下徘徊。1986年以来,河北农大邯郸分校稻麦两熟课题组与涉县农业局协作,以胡峪村为基点,以点带面,综合运用已有科研成果,在选定品种,早收抢种,培育壮秧,确定合理密度和肥水管理措施等方面,采用了一整套高产栽培技术,使全县1986—1988年三年稻麦两作平均亩产达到602.5公斤,较三年前平均亩产增产12.6%。1988年胡峪村百亩示范田平均亩产850公斤,其中贾福顺家的示范田亩产1025公斤(小麦400公斤、水稻625公斤)。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一、选用配套良种。为解决稻麦两熟成熟晚、接茬紧的问题,应选择丰产性好、抗倒、晚播不晚熟的小麦良种及高产、抗倒、抗病的水稻良种。通过试验示范,摸索出“早接早、早接晚、晚接早”  相似文献   

10.
<正> 目前在玉米种子生产中,普遍存在着制种单产低、成本高、收益小、质量差的现象。因此,进一步提高玉米制种产量,保证种子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赞皇县种子公司,实行“夏播玉米制种增产配套技术”,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都得到明显的提高。1988年6600亩玉米制种田平均亩产164.9公斤,1989年5400亩平均亩产2361公斤,比最高的1985年亩增产14.9%。其中冀单17号3560亩,亩产222.8公斤,掖单四号1680亩,亩产254.2公斤。在全省种子质量鉴定中三次被评为质量第一名。  相似文献   

11.
<正> 寿光县地处黄淮海平原,依据光热条件,有利于发展麦套春棉地膜覆盖双高产栽培。在1986~1988年小面积试验、示范基础上,1989年种植面积4380亩,平均亩产(自然亩,下同)小麦306公斤,皮棉73公斤。1990  相似文献   

12.
火光农场南临北部湾,北倚十万大山,年平均气温22℃≥10℃的年积温8090℃,年降雨量3178.4毫米,年日照总时数1198.9小时,是种植柑橙的适宜区。1985年我场开始大面积发展柑橙生产,1986年在本场31队种植柑橙500亩。其中柳橙250亩,蕉柑250亩,1988年留30亩试产,平均亩产484公斤,1989年全部投产,总产317844.5公斤,平均亩产635.7公斤,其中柳橙平均亩产589.4公斤,  相似文献   

13.
1987~1988年,高邮县武宁乡大卢村连续两年进行了花培汕优63杂交稻百亩连片高产栽培。1987年丰产方面积为105亩,平均亩产622.5公斤;1988年丰产方面积为104.1亩,平均亩产705.5公斤,比1987年亩产增86公斤,增产13.3%。其中亩产705公斤以上的面积占56.73%,最高田块749公斤/亩,创我县水稻高产纪录。 1988年百亩丰产方的产量结构为:平均每亩有效穗17.8万,每穗总粒数160.1粒,每穗实粒142.9粒,结实率89.3%,千粒重28.6克,与1987年相比,每亩增穗1.14万,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区于1983年开始进行棉花双膜(地膜加营养钵育苗)栽培试验。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至1986年全区已发展到25万多亩,使我区棉花生产又迈向一个新阶段。一、双膜栽培的优点 1 增产显著据1983—1986年全区34点次不同种植方式对比试验结果,双膜栽培亩产皮棉88.6—120.5公斤,平均98.2公斤;直播地膜覆盖亩产皮棉80.7—105.5公斤,平均88.7公斤;营养钵育苗移栽亩产皮棉76.8—92.5公斤,平均84.6公斤;直播亩产皮棉52.6—89.4公斤。平均75.2公斤。双膜栽培平均比直播地膜覆盖、营养钵育苗移栽和直播分别增产10.7%、16.1%和30.6%。 2.皮棉品质好双膜栽培棉花烂桃  相似文献   

15.
<正> 定襄县是一个以生产高粱、玉米、小麦等杂粮为主的农业县。全县39万亩耕地,粮田面积占80%,境内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水平较高。1987年以来,我们通过对农业技术措施的优化组装配套,实施了高产田、高收田和中低产田即“二高一低田”的技术开发,从整体技术上求效益,保证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1987年,粮食总产量9000万公斤,比1986年增加26.3%;1988年达11502万公斤,比1987年增产27.8%;1989年总产量达12723万公斤,比1988年又增长10.6%,实现了3年连续增产。同时,农业总产值也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年来,我省棉田多熟制发展较快,间套面积1986年为15万亩,1987年为20万亩,1988年为25万亩,1989年发展到35万亩,占棉田总面积的19.5%。棉麦套种由1986年的2万亩,1987年发展到8万亩,1988年发展到13万亩,1989年达到19.9万亩。据11个县、32个乡、108个村调查,棉瓜菜间套亩产值为814.5元,比纯种棉亩增值364元;棉麦套种亩产值784元,比纯种棉亩增值244元。临猗县牛杜村主要是发展地埂棉,1989年在3000亩麦田地埂上套棉花,麦收后套绿豆,亩产小麦375公斤,皮棉95公斤,绿豆100公  相似文献   

17.
<正> 安阳市于1988年秋引进豫麦17,进行示范种植。示范结果,亩产246.5—367.3公斤,平均亩产300公斤,比对照种豫麦7号增产2.4%。同年,在安阳市农科所的区域试验中,豫麦17亩产达362.8公斤,比对照种豫麦7号增产4.2%。1989年—1990年度,该品种参加豫北种子联合体安排的豫北小麦新品种联合示范。春水组7处示范结果,平均亩产345.17公斤,较对照种豫麦7号增产达34.5%。在安阳市农科所的区域试验中,亩  相似文献   

18.
1988—1989年的试验结果表明,覆盖棉田在初蕾期将下部3个果枝上的幼蕾去掉,每个果枝保留3个果节,打顶时比常规整枝多留2—3个果枝,提高成铃部位,对于防治铃病效果明显:处理单株烂铃数和烂铃率分别为0.03个和0.18%,对照分别为0.31个和1.79%;皮棉平均亩产处理为118.2公斤,对照为103.1公斤,增产幅度为7—22.8%。  相似文献   

19.
<正> 新乡市于1988年引进种植豫麦17。为鉴定该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我们在进行区域试验的同时,还进行了大面积示范种植。现将该品种在新乡市的试验、示范情况简结如下。1988—1989年度在新乡市农科所进行区试,豫麦17平均亩产513.7公斤,比对照豫麦7号增产6.3%,居10个参试品种(系)的第二位。1989~1990年度继续进行区试,豫麦17平均亩产423.9公斤,比对照豫麦7号增产11.3%。两年平均单产为468.8公斤,较对照种豫麦7号增产8.5%。据新乡市种子管理站1989—1990年度在  相似文献   

20.
<正> 大白菜是济宁市主要秋菜之一,常年种植10万亩以上。由于大白菜病害较重,产量低而不稳。1989年开始,我们连续三年进行了大白菜优良新品种的高产开发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三年累计开发81000亩,平均亩产10970公斤,比开发前的1988年亩增7070公斤,比开发区外的平均亩增4708公斤。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