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 高油玉米是由普通玉米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类型,含玉米油8—12%,比普通玉米含油(4%)高1—2倍。目前育成的高油1号、高油2号、高油4号、高油6号、高油8号等高产、优质杂种,1993年在我场试验,其中高油1号、高油4号亩产分别达到547.4公斤和532.5公斤,超过和接近掖单4号540公斤的水平。 高油玉米营养价值较高。玉米油为优质油,无色透明,不仅味道纯正、消化率高、稳定性好,而且有较高的医疗价值。玉米油含亚油酸和油酸占80%以上,均为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含量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关于1990年开展农业科技合作备忘录,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和黑龙江省农科院克山所、绥化所,组成作物专业考察组,于1990年9月13日至27日,到苏联乌克兰4个对口农业科研所进行了专业考察。 全苏玉米种植面积约3亿亩,其中饲用玉米约占2.1亿亩,粮用玉米只有9000万亩左右。乌克兰加盟共和国种植玉米约9000万亩,其中粮用玉米3750万亩,余者为饲用玉米。南方以单交种为主,北方以三交种为主,还有一部份双交种。1989年全苏玉米平均亩产233公斤,乌克兰平均亩产267公斤,青饲青贮玉米一般亩产2600—3300公斤,高的  相似文献   

3.
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旱田作物,玉米种植面积超过5亿亩,产量突破1.9亿吨,仅次于水稻。黑龙江省种植面积超过9000万亩积居全国之首,黑龙江垦区从2001年~2012年玉米种植面积从225万亩发展到1160万亩,占黑龙江省玉米播种面积的12.2%左右。玉米单产从410公斤提升到550公斤,11年增产25.5%,小面积最高产突破1000公斤。黑龙江垦区玉米生产采取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管理,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4.
强敏 《农家致富》2004,(24):31-31
马铃薯、玉米、后季稻立体种植,亩产马铃薯2000公斤左右,产值约2000元:亩产玉米600公斤,产值约750元:亩产后季稻500公斤,产值约900元,扣除三季农本约900元,亩纯收入可达2750多元,比常规种植油菜——单季晚稻模式增收1000多元。  相似文献   

5.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是高纬度冷凉地区增产玉米的重要途径。具有抗灾能力强、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河北省1986、1987两年推广11万亩,平均亩产超过750公斤,比对照亩增300公斤,亩增加纯收入70多元。地膜玉米增产的主要原因是: 1.提高地温用地膜覆盖玉米,10厘米深处地温比露地高2—4℃,可使玉米高产  相似文献   

6.
广西热区热量充足,雨水充沛,而且受台风影响少,适宜于发展香蕉生产。改革开放以来,广西香蕉生产突飞猛进。1980—2007年,种植面积从2.98万亩发展到110万亩,产量从1.61万吨发展到159万吨,平均单产从332公斤/亩提高到1640公斤/亩。面积、产量均名列全国第二,形成了规模化、基地化格局。到2010年,全区香蕉产量占水果总产量的25%,实现产值37亿  相似文献   

7.
《新农业》2007,(5)
黄树森是凌海市安屯乡张家村党支部书记,2004年承包土地1720亩,种玉米、栽树。玉米亩产达600公斤,总产100万公斤,产值达100万元。同时承包苇田3400亩,利  相似文献   

8.
营养元素对高油1号玉米生长发育及籽粒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北京农业大学高油1号玉米,春播叶数17—18片,生育期112-115天,亩产籽粒400公斤以上,籽粒含油率8%以上,抗病、抗倒,是粮、油、饲兼用的优质高产玉米。高油玉米的最大特点是胚大而重,胚干重比普通玉米高21.8%—44.1%。N P K配合施用好,可提高籽粒产量、油产量和含油率,分别为15%—33%、23.2%—40.3%和5.5%—7.2%。  相似文献   

9.
黄瓜、豇豆、榨菜模式亩产黄瓜3000公斤左右,产值达1450元;秋豇豆2000公斤,产值2600元;榨菜3500~4500公斤,产值达700~900元,扣除三季农本亩纯收入可达3000多元,比常规种植油一稻模式亩增效300%。  相似文献   

10.
一、国内外大豆生产前景 近35年来,世界大豆生产发展迅猛,每年以12.9%的速度增长。现在,大豆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的第四大作物。1950年世界大豆种植面积仅有2.26亿亩,亩产80公斤,总产180亿公斤,1984年种植面积扩大到7.82亿亩,总产905.2亿公斤,亩产提高到115.5公斤。与1950年相比,面积扩大了2.5倍,亩产提高了44.4%,总产量增长了4倍。1984年,美国大豆面积为4.06亿亩,总产517.6亿公斤,居世界首位;巴西种植面积为1.36亿亩,总产152.5亿公斤,居世界第二位;阿根廷的面积为3864万亩,总产63亿公斤,居世界第四位。据统计,  相似文献   

11.
《农家致富》2006,(6):20-20
辽宁省沙河铺镇农民多年来为了增收,水改旱、旱改水,经济效益一直不高。2001年官屯村科技示范户代庆祥等,采用连片种植搞玉米套种香菇.南于他们钻研技术,实行科学管理.每亩产玉米255公斤,香菇5000公斤.获产值13520元,亩纯效益7250元。在他的带动下,2002年12户搞玉米套种香菇.栽种面积25亩,亩纯效益超万元。  相似文献   

12.
<正>为加快农牧业供给侧改革,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持续增加农牧业生产效益,永年区农牧局积极推进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升产业服务保障水平,使农牧业各项重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16年全区粮食总产达51万吨,小麦平均亩产488.3公斤,玉米平均亩产508.8公斤。全区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8万亩,产鲜菜9亿公斤,产值18亿元,蔬菜良种覆盖率达到98%。具体工作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3.
常廷海是大厂县亮甲台村农民,他没有手艺,以往一直靠打工维持家庭生活,辛苦一年仅仅能够满足正常的家庭支持,没有剩余。今年在“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鼓舞下,他大胆地承包了本村50亩撂荒地,并向亲朋好友筹资1.7万元购买小型农机具及化肥、种子、农药等农用物资。通过除荒、犁铧、深耕,于当年播种22亩春玉米郑单958和28亩夏玉米高优一号、冀单26、农单5三个品种。亩用种2—3公斤,随机底施高效复合肥25公斤,在玉米大喇叭口期随水亩追施尿素20公斤。  相似文献   

14.
一、特色经济作物发展现状 截止到2009年底,秦皇岛中药材面积4.5万亩,总产量2000万公斤,总产值1亿多元;果品面积达125万亩,果品总产量达57.6万吨,产值12.8亿元;花卉生产总面积7320亩(鲜切花面积123亩,盆栽花卉面积1689亩,园林苗木面积3751亩,其它1757亩)。  相似文献   

15.
媒体链接     
我国成为蔬菜生产第一大国 国内外农业、化工、植保、园艺专家日前在北京举行的研讨会上指出:中国正由蔬菜生产大国向蔬菜生产强国迈进。正确认识和理解农药、化肥的作用和积极推广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和化肥,对发展中国的蔬菜产业,提高中国蔬菜产品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蔬菜种植面积已达2亿亩(1亩=1/15公顷),年产量达4亿吨,产值超过2500亿元,成为世界蔬菜生产第一大国。近15年来,全国人均蔬菜占有率由不足140公斤增加到近400公斤,远远超过世界人均水平。截至2003年10月底,我国有221家单位的337个产品通过了农业部农产…  相似文献   

16.
信息博览     
目前,国际、国内特种玉米价格直线上升。主要原因是特种玉米营养成分比普通玉米高,而且种植简单,用途广,效益高。 特种玉米包括高淀粉玉米,高赖氨酸玉米、甜玉米、早粘玉米、爆烈玉米、高油玉米等等。 高油玉米的含油量比普通玉米要高1~2倍,高淀粉玉米是指淀粉含量在75%以上的专用玉米品种,高赖氨酸玉米赖氨酸含量比普通玉米高出1倍,甚至十几倍。 味道甜美的甜玉米和黑玉米在我国经济作物效益最好。青玉米收成后的青秆是牲畜的上等饲料,效益相当可观。 新型早粘玉米则以其质地香粘可口,生育期短,从出苗到收青穗90天左右,优于农家品种。既可抢早上市卖鲜食玉米。该品种亩产籽粒300公斤左右,产值2500元以上,一年可种两茬。  相似文献   

17.
高油玉米不仅粮食产量相当于普通玉米,同时是油料作物和高营养饲料,还是有前途的经济作物。高油玉米做为粮油兼用作物,可以1顶2,即1公顷高油玉米的产值可等于1公顷油料作物和1公顷粮食作物产值之和。高油玉米以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有品质,显现出其具有广泛的用途和市场前景,同时也决定了其与普通玉米相比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福建农业》2007,(3):F0002
南靖县地处漳州市西北部,下辖11个镇、全县总人口34万,其中农业人口29.1万:全县土地面积298万亩,其中山地217万亩、耕地33万亩,呈“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分布格局,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发展高优农业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南靖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共种植香蕉12万亩、产值7亿元,麻竹16万亩、产值1.6亿元,兰花存圃5000多个品种6000万株、产值超亿元,柑桔6万亩、  相似文献   

19.
正去冬今春,曲靖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冬马铃薯、冬油菜、冬蔬菜为重点,按照"适时适地"原则,科学规划,统筹整体推进冬季农业开发工作,计划播种冬春作物462万亩,产粮油69万吨、蔬菜116万吨、鲜食玉米7.5万吨,力争实现综合产值50亿元以上。至目前,全市共种植冬春农作物458万亩。冬季农业开发以农民增收、农业提质增效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科技为支撑,以"冬马铃薯、冬油  相似文献   

20.
我国小麦生产发展概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1952年我国小麦平均亩产48.8公斤,到2008年平均亩产达到317.5公斤,增长6.5倍(图1).小麦播种面积从1952年的3.717亿亩,到1991年增至4.6422亿亩,到2008年又减少到3.5426亿亩,比1952年还减少了0.1744亿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