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养猪场猪瘟净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4个流行仔猪猪瘟半年以上的养猪场实施了初乳前猪瘟首兔的方法,进一步证实了这种免疫方法的免疫可靠性,随后建立了实施初乳前首兔、建立严格隔离检疫和消毒制度,淘汰可疑带病毒母猪,建立健康种猪群等技术措施为主要内容的猪瘟净化技术,并在一个连续多年经常散发或暴发猪瘟的某养猪场应用,经连续3年多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测,未发现临床病猪和健康带毒猪。  相似文献   

2.
在某个曾流行猪伪狂犬病的规模化商品猪场实施了仔猪初乳前滴鼻接种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疫苗进行首免的方法,进一步证实了这种免疫方法的免疫可靠性。随后,建立了以实施初乳前首免、建立严格隔离检疫和消毒卫生制度、淘汰可疑带病毒种猪、建立健康种猪群等技术措施为主要内容的猪伪狂犬病净化技术,并在该场应用。经2年时间的净化后,目前,该场已达到净化猪伪狂犬病的目的,通过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测,未发现临床病猪和健康的gE抗体阳性猪。  相似文献   

3.
1仔猪猪瘟免疫分为超前免疫和常规免疫。在哺乳阶段经常发生猪瘟时,可实施超前免疫。仔猪出生后吃初乳前,每头仔猪肌肉注射猪瘟细胞苗2头份,注苗后2小时再吃初乳,仔猪60日龄时加强免疫1次,每头仔猪肌肉注射脾淋苗2头份。常规免疫为仔猪25~30日龄首免,每头肌肉注射猪瘟细胞苗4头份;65日龄二免,每头肌肉注射猪瘟脾淋苗2头份。  相似文献   

4.
集约化养猪场猪瘟免疫程序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以一家正在流行猪瘟的集约化养猪场基本条件完全相同的两个万头商品猪生产线为实验群体,利用兽医流行病学中自然实验的方法,对三种猪瘟免疫程序进行研究,经历了二年共四个实验阶段,从中筛选出适用于集约化养猪场商品猪群有效的猪瘟免疫程序,该程序包括二次免疫,即首免为乳前免疫,二免为30~35日龄免疫。  相似文献   

5.
工厂化养猪采用集约化、高密度、封闭式的饲养方法,一旦猪瘟病毒侵入,就会造成疫情迅速传播,引起大群猪只发病、死亡,而且不易净化。我场是工厂化养猪场,建场以来,吸取国内大型养猪场的经验,结合我场具体情况,制定了一套防疫卫生措施和免疫程序,建立了严格的疫病控制系统,逐步实施兽医卫生规范化。在防疫工作中,我场采用仔猪超前免疫,60日龄进行二免的猪瘟免疫程序,即仔猪出生后,未吃初乳前注射猪瘟疫苗,剂量为1头份,注苗1—2小时后再让仔猪吃初乳,60日龄转群时二免,剂量为2头份,同时注射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疫苗各1头份。注射免疫设专人负责,注苗后准确登记造册,做到及时补针,一头不漏,注射密度达100%。我场通过采取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生产实践中规模化和散养猪场仔猪免疫猪瘟细胞苗和脾淋苗的免疫效果。本试验选择饲养和环境相同的同群的母猪所产的仔猪,分别进行猪瘟细胞苗、猪瘟脾淋苗及不同免疫剂量试验,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各组试验猪抗体水平。结果显示规模场、散养户猪瘟脾淋苗2头份/只首免,4头份/只二免的免疫效果较好(出栏前规模场和散养户猪瘟抗体保护率分别为86.67%,76.67%);规模场、散养户猪瘟细胞苗3头份/只首免,6头份/只二免的免疫效果较好(出栏前规模场和散养户猪瘟抗体保护率分别为76.67%,70.67%)。因此,在生产实践中使用2头份/只首免,4头份/只二免的猪瘟脾淋苗免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正>刚出生的仔猪可以从吸吮母猪的初乳中获得母源抗体,并能有效地抵抗病原菌的侵袭,因此,一般养猪场户不提倡过早地给初生仔猪接种免疫疫苗,如果养猪场户过早地给初生仔猪接种免疫疫苗,不仅会干扰和破坏母源抗体,而且对仔猪的免疫效果也不会那么理想,所以,一般养猪场户对仔猪接种免疫猪瘟疫苗均提倡在仔猪20~25日龄进行首免,待仔猪生长到60日  相似文献   

8.
目前多数养猪场户仍沿用十几年前甚至更古老的防疫程序。这些防疫程序对猪瘟、丹毒、肺疫、仔猪副伤寒、红痢等一些旧有的疫病效果良好。但很少甚至没有新疫病的防疫对策。笔者根据近年临床经验,请教多名专家,制定出一套新的猪免疫程序,以满足养猪场(户)的要求,并供广大同仁共同探讨、完善。猪免疫程序表仔猪育肥猪接种方式超前免疫(2头份/只),皮下或肌肉注射,之后1.5~2h内吃初乳。否则,20~25d首免,55~60d二免。右侧胸腔注射(体质弱和喘气者不宜用),注射前15d和注射后60d禁用土霉素和卡那霉素。皮下注…  相似文献   

9.
猪瘟超前免疫机理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超前免疫即仔猪在出生后未吃初乳前立即对其肌注猪瘟疫苗,1.5~2 h后再辅助其吃初乳.这种超前免疫也叫乳前免疫或零时免疫(简称超免).  相似文献   

10.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仇吉华答: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进行猪瘟的超免,除非是已经感染猪瘟或是受到猪瘟感染威胁的猪场,做超免时有一些技术方面的注意事项,比如必须在吃初乳前免疫.注射疫苗后1—2个小时再吃初乳,按照这种做法.可以保证仔猪产生有效的免疫效果,不用担心抗体的中和.  相似文献   

11.
规模化种猪场猪瘟免疫情况调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以高热、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至今仍在中国广泛流行。接种疫苗是防控该病发生的最根本的方法,为了查清山西省规模化种猪场猪瘟疫苗免疫情况,课题组采用ELISA试剂盒,对8个地市42个规模化种猪场465头哺乳猪、456头保育猪、436头育肥猪、419头母猪进行了猪瘟免疫抗体检测。查明了哺乳猪抗体阳性率平均为70.11%,保育猪抗体阳性率平均为40.57%,育肥猪抗体阳性率平均为50.22%,母猪抗体阳性率平均为69.69%,证明被检猪群免疫抗体不理想,尤其是保育猪抗体水平较低。同时对12个规模化种猪场,4类不同免疫方法免疫猪瘟疫苗的133头哺乳猪、110头保育猪、105头育肥猪、135头母猪进行了免疫抗体检测。结果表明:乳猪在吃奶前超免猪瘟高效细胞苗6头份,21日龄时二免猪瘟高效细胞苗4头份,60日龄三免猪瘟高效细胞苗2头份,母猪产后21 d跟胎免疫效果最好,使保育猪免疫抗体阳性率达到89.29%,有些猪场使用该方法免疫后,使保育猪的死亡率有了明显的降低,生长发育逐渐走向正常;而采用仔猪在断奶后28日龄至35日龄时首免猪瘟普通细胞苗4头份,60日龄二免猪瘟普通细胞苗2头份,母猪产后28 d跟胎免疫的方法效果最差,不宜推广应用。通过对山西一些规模化种猪场猪瘟免疫情况的调研,基本查清了规模化种猪场猪瘟免疫效果和最佳免疫方法,可为养猪场防控猪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比较猪瘟疫苗E2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和猪瘟活疫苗对育肥猪免疫效果和生产成绩的影响,以便为规模猪场在选择猪瘟疫苗时提供参考。本试验从汉中某代养场选取了一批健康的断奶仔猪分成三组,A组免疫猪瘟E2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简称E2亚单位疫苗),B组免疫猪瘟活疫苗(脾淋源),C组为对照组不做猪瘟疫苗免疫。免疫60 d后各组随机抽取10、15和12份血样用猪瘟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猪瘟抗体水平。结果表明接种的两种猪瘟疫苗对育肥猪的免疫效果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E2亚单位疫苗相比于猪瘟活疫苗能够明显提高育肥猪抗体阻断率和降低离散度,并且有助于育肥猪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3.
为准确掌握汉中市规模猪场使用量最大的两种猪瘟疫苗在实际应用中的免疫效果,在规模猪场选择4窝体质健康、体重接近的仔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头,分别接种猪瘟脾淋苗和细胞苗,采用IHA方法检测免疫接种前后抗体效价。结果显示,用标准剂量免疫后,2种疫苗都不能对猪群产生保护作用,用2头份剂量在仔猪30日龄首免,首免后28d加强免疫,2种疫苗都能对猪群产生很好的保护作用,能满足预防猪瘟疫病的需要,同时猪瘟脾淋苗免疫后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快,可用于紧急免疫接种。广大养殖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选择使用猪瘟疫苗。  相似文献   

14.
规模化猪场猪瘟免疫状况调查及仔猪首免日龄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调查规模化猪场猪瘟的免疫方案,比较及评价其免疫效果,本研究将湖北省7个规模化种猪场作为研究对象,将猪群分为经产母猪、种公猪、后备母猪、哺乳仔猪(0~30日龄)、保育仔猪(30~60日龄)和生长猪(61日龄以上)6个群体,并按各猪群5%~8%的比例采血,检测猪瘟抗体。结果表明,各猪群猪瘟免疫合格率分别为99.55%、96.43%、99.22%、89.88%、81.68%及78.64%,不同免疫方案下,各场猪群表现出不同免疫效果。而从总体上看,保育仔猪的猪瘟抗体水平是各个猪群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因此本研究在调查的基础上,继续探索了一个规模化猪场的仔猪猪瘟母源抗体消退规律,并且分别设置了14、21、28、35日龄猪瘟疫苗免疫组,于免疫后1周及2周后采血检测猪瘟抗体。结果表明,该场猪瘟免疫最佳首免日龄为28日龄,并根据研究结果将该场原来的首免21日龄调整到28日龄。本研究的开展对规模化猪场制定合理的猪瘟免疫方案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以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2011年以来猪伪狂犬病毒变异株导致了免疫猪群暴发该病,对养猪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种猪场应抓住严防非洲猪瘟的有利契机,同时做好猪伪狂犬病的净化非常重要。文章简要综述了国内外常用的净化方案、净化措施,为养猪场实施净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猪瘟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对应用不同猪瘟免疫程序的猪场进行仔猪母源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在20日龄以内仔猪母源抗体的OD630平均值和阳性率均维持较高的水平,仔猪能够获得较好的母源抗体保护,避免猪瘟病毒的早期感染。随着日龄增长,仔猪母源抗体逐渐下降,尤其在断奶后一周(30~40日龄)下降趋势最为显著。本研究可为本地区规模化猪场猪瘟免疫程序的制定尤其是仔猪首免日龄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规模猪场猪瘟野毒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利用ELISA方法对广西6个规模猪场送检的1626份猪血清进行猪瘟野毒感染情况调查.结果6个规模猪场均存在猪瘟野毒感染,其中母猪感染率为7.86%~29.21%,平均为17.52%,种公猪感染率为0%~23.52%,平均为11.83%,育肥猪感染率为5%~22.45%,平均为15.5%,断奶仔猪感染率为8.24%~18.57%,平均为12.69%.此检测结果与猪场临床发病情况基本一致,病猪多表现为繁殖障碍型、温和型的非典型猪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查清湖南湘潭市3个猪场疫情发生的原因。[方法]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病理解剖、实验室检测。[结果]本次疫情共有3个养殖场的32头猪发病,其中育肥猪、架子猪、仔猪分别发病3头、26头、3头,发病率分别为:37.5%、8.67%、11.5%;死亡4头,其中架子猪3头、仔猪1头,死亡率分别是:1.0%、仔猪3.85%。[结论]最终确诊这3个场/户的猪只发生了猪丹毒疫情,并提出了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对珠三角三个曾发生萎缩性鼻炎,现已临床控制两年以上的大型猪场的健康母猪、乳猪和保育猪鼻腔取样81份,分离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结果21份阳性;对珠三角地区16个猪场送检病猪,取有炎症病变的肺184份,分离波氏杆菌,结果13份阳性。  相似文献   

20.
Fourteen African swine fever (ASF) outbreaks occurred in the pig farms in the northwestern region of South Korea, near the border with North Korea, from September 16, 2019 to October 9, 2019. Active and passive surveillance on the ASF-infected farms indicated that the infection was limited only to pigsties where the infected pigs were detected on the farm for the first time before further transmission to other pigsties and farms. This early detection could be one of the pivotal factors for the prompt eradication of ASF in domestic pig farms within 1 month in the northwestern region of South Kor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